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氩气/氧气混合气体(Ar/O2)为工作气体,通过常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乙烯薄膜表面引发接枝丙烯酸改性,从而制备出一种超亲水聚乙烯薄膜,并用IR、AFM、接触角仪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85 W、2 min;两通装置优于单通;使用Ar/O2混合气体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和丙烯酸接枝技术对聚乙烯薄膜进行改性效果优于使用单一Ar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前者接触角可降低至8.78±3°,并且可稳定在11.80±3°,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聚乙烯板条对油滴雾化效果的影响,采用ATEST-212型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油滴雾化粒径;建立涂油室静电场仿真模型,运用Ansoft Maxwell2D/3D软件对涂油室电场进行仿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达到相同的雾化效果,加聚乙烯板条可使工作电压降低2/3;仿真结果显示,相同工作电压下,加聚乙烯板条可显著增大涂油室电场强度。  相似文献   

3.
<正> 聚乙烯,聚丙烯等薄膜作为电气绝缘材料,对其平整度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而薄膜经热拉伸后的卷绕工序,是保证平整度的关键工序。它的卷绕过程一般如图1-1所示。  相似文献   

4.
以聚乙烯输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系统地分析了输送系统的危险性.基于导致聚乙烯输送系统爆炸的必要条件,提出了聚乙烯粉体在输送过程的安全可接受程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聚乙烯输送过程中烃类气体含量的测定、聚乙烯粉体最小点火能量的测定、聚乙烯粉体与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最小点火能量的计算、静电放电能量和聚乙烯粉体与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最小点火能量的比较和现有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分析5个步骤.该方法也可用于评估其它聚烯烃粉料输送系统的危险性,进而确定其相应的危险程度,提出有效预防措施,从而解决困扰石化行业多年的聚烯烃闪爆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使吹塑的聚乙烯大型中空容器具有足够的抗冲强度和刚度、均匀的壁厚和良好的外观,除选用分子量高的聚乙烯、合理的工艺条件和模具结构之外,机头结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制品质量,也会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定了一种线形低密度聚乙烯在180-240℃的流动性,其粘度对剪切的敏感性较一般低密度聚乙烯为小,粘流活化能为0.7千卡/克分子。还测定了它与国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流动性,为加工这种聚合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热氧老化对交联聚乙烯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热氧老化过程的交联聚乙烯质量变化动力学方程,并由实验确定了动力学参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的交联聚乙烯不同老化时间下的质量变化与计算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拟公式可用来辅助确定交联聚乙烯的老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以氯磺化聚乙烯胶乳、水性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研制了水性氯磺化聚乙烯防腐蚀漆,可应用于现代化厂房的金属网架和化工管线以及化工设备等的防腐处理中.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电子束辐照交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等温结晶行为与辐照剂量、交联度和结晶温度的关系.首先,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研究了以0,50,100 kGy电子束辐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别在不同的温度下等温结晶过程,发现半结晶时间(t1/2)和Avrami指数(n值)与结晶温度有关.与未交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相比,交联聚乙烯等温结晶动力学的t1/2和n值较小,证明交联网络可加速聚乙烯成核,且抑制晶体生长.在此基础上,采用阶梯式温度"跃变"方法,诱导交联聚乙烯分子链在不同温度下分别结晶,得到具有多个熔融温度的交联聚乙烯结晶,而未交联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则只显示单一熔融温度,证实了在交联聚乙烯中存在的不均匀交联网络结构导致分子链结晶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0.
包装信息     
可直立式软包装山西王德旺通过对软包装塑膜进行叶脉状龙骨成型工艺 ,灌装制袋时增加封口厚度 ,并在一侧预留狭长的锐角通道 ,以实现可直立放置的功能和倾倒便可控制流量 ,设计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可直立式液态调味品软包装袋。它也运用于清洗剂、饮料及化妆品等液态物品 ,是软包装中更新换代的新品。资料来源 :《包装世界》2 0 0 0年第 1期保鲜的瓦楞纸箱日本有一种水果保鲜包装箱。它是在瓦楞纸箱的瓦楞纸衬上加一层聚乙烯膜 ,然后再涂上一层含有微量水果消毒剂的防水蜡涂层可防止水果水分蒸发并抑制呼吸达到保鲜目的。用这种包装箱包装水…  相似文献   

11.
油气管道三层防腐用改性聚乙烯夹克底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聚乙烯品种、聚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工艺条件对改性聚乙烯夹克胶、环氧粉末及钢管间粘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使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效果较好,其中以LLDPEDNDB7143效果最佳;(2)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单体马来酸酐(MAH)、交联抑制剂用量和螺杆转速均对改性聚乙烯夹克胶、环氧粉末及钢管间接强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DCP用量影响最大;(3)提高改性聚乙烯夹克胶增强了与钢管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各因素对纳米石墨/聚乙烯复合材料电导特性的影响,在仿真计算的基础上绘制了具有不同微结构的纳米石墨/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与外施电场强度关系曲线.通过改变纳米石墨的添加量、径厚比和取向程度设计了不同结构的纳米石墨/聚乙烯复合材料仿真模型,在其上下表面间施加直流电场后,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基于有限元法模拟计算各模型内的电流密度分布,进而得到电流密度和电导率.研究结果表明:在纳米石墨的体积分数相同时,随着其径厚比和增加,在相同电场强度下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显著增加;随纳米石墨沿外施电场方向取向程度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明显提高.通过改变纳米石墨/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可有效调控其电导特性.  相似文献   

13.
在聚乙烯薄膜表面丙烯酸气相光接枝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二苯基甲酮(BP)为光敏剂,在聚乙烯薄膜表面进行丙烯酸的气相光接枝聚合反应.观察到:反应速率与光敏剂二苯基甲酮的浓度成正比;反应活化能为4.18kJ/mol,温度对光接枝反应影响不大;光接枝率随着聚乙烯上氢的活性和聚乙烯结构无序度的增加而增加:关键词:光敏剂;二苯基甲酮;气相光接枝聚合反应;丙烯酸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以氯丁胶、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和氯化聚乙烯为原料进行多元接枝共聚,制备MACCR-1型改性氯丁胶粘剂的方法;讨论了原料组成、溶剂种类及反应条件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聚乙烯是影响接枝共聚反应的关键因素,适量的氯化聚乙烯能明显加快聚合反应达度、提高转化率、接枝效率和接枝度;配合使用第二接枝单体丙烯酸所制备的胶粘剂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和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聚乙烯类废塑料制高附加值产品氧化聚乙烯蜡的技术.应用不同的聚乙烯类废塑料,优化了热解氧化反应工艺条件,测定了所得产物的酸值、针入度、软化点,并用IR考察了含氧基团.实验结果表明:HDPE和LDPE都能制备高收率、色度较好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蜡,产品软化点在80~110 ℃,相对分子质量为500~4 000.LDPE比HDPE更易降解.以废HDPE和废LDPE工业废料制得的低分子裂解蜡在120~160 ℃下空气或氧气氧化可得到色度较好、软化点较高的氧化聚乙烯蜡产品.  相似文献   

16.
废塑料生产燃油该“三废利用”项目,它可将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废弃塑料,在常压下转化成燃油。产油率在60%~75%,其中:汽、柴油各约50%。汽油辛烷值为75~85;柴油为0~10”规格;其它指标均能满足发动机使用。本品是用塑料转化而成,燃烧不会...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PE/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及研究动态.介绍了纳米粒子改性聚乙烯的力学性能、流变行为、结晶动力学行为等最新研究进展.纳米粒子的填充使聚乙烯的力学性能提高,而改性处理过的纳米粒子效果更明显,纳米粒子的填充使聚乙烯的流变行为发生变化;纳米粒子的填充使聚乙烯复合体系表现异相成核的结晶行为.  相似文献   

18.
聚乙烯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乙烯以优良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耐化学性等成为最主要的聚烯烃塑料品种,大量用于生产薄膜、包装和管材等.但聚乙烯的非极性和低刚性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综述了聚乙烯的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和改性新技术的新进展.化学改性包括接枝改性、共聚改性、交联改性、氯化及氯磺化改性和等离子体改性;物理改性包括增强改性、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并介绍了各种改性对聚乙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为基体材料,以碳纳米管和氮化硼颗粒为导热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导热聚乙烯/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聚乙烯和聚丙烯不同配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导热率的影响,同时探究了碳纳米管和氮化硼颗粒的配比对聚乙烯/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导热率、流动性、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导热率随聚丙烯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碳纳米管和氮化硼质量比为7∶3时,复合材料导热率最高,与不加导热填料的复合材料相比提高了30.46%。  相似文献   

20.
紫外辐射改性聚乙烯膜的亲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为基体,通过紫外辐射方法接枝丙烯酸(AA),制得不同接枝率的LDPE-g-AA亲水膜;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膜接枝前后组成和形貌的变化,并通过测试与水接触角、沉降时间和吸水率研究接枝后聚乙烯膜的亲水性.红外谱图表明,辐射接枝后的聚乙烯膜表面引入了大量羧基,并且羧基的量随着接枝率的增大而增加.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接枝后膜表面出现明显的颗粒状物质,证明AA接枝到了聚乙烯膜表面.当LDPE-g-AA接枝率大于10%时接枝聚乙烯膜表面与水接触角由原来的89°降低到30°,沉降时间由原来的无穷大降低到11s,并且随着接枝率的继续增大,接触角与沉降时间趋于稳定;随着接枝率的增大,接枝后聚乙烯薄膜的吸水率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