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研究运用Citespace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结合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对近5年国内课程思政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从发文量分布、作者与研究机构分布、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课程思政在研究对象、方法、主题等方面在逐步得到扩大和细化,总体上呈现上升和向好趋势。但是,核心期刊发文占比不高,存在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不深入、实证研究较少、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等问题。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从理论探讨、实践应用、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化研究,以便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3.
课程是培养人的载体,大学课程应有助于大学生涵养品德、增长才能,有助于大学生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当前影响高校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师德问题、课程评价问题和课程内容问题,可以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挖掘课程内容育人特质、强化教学管理来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以吉林化工学院24式太极拳课程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从24式太极拳课程融合思政课程的宏观角度出发,对太极拳运动自身所承载的内在文化价值进行发掘和阐释,提出24式太极拳课程在课程思政实践中蕴含的独特优势,阐明吉林化工学院24式太极拳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手段,以期发挥太极拳课程思政育人的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5.
6.
建设高等学校课程思政体系,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采用“三时段、四课程、五关键”模式,努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厚植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于专业知识中,并渗透到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之中,塑造学生真善美的优良人格,培养其爱国情怀和民族品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国家事业相结合,成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目标。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育人手段的重要变革,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分析其在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并为逐步构建鲜明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存在协同理念不到位、协同主体性不高、协同评价不完善、协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亟须从明确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落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主体责任、完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考核评价和健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推进职业学校“三全育人”的重要路径,目前职业学校普遍存在课程建设顶层设计缺乏,课程建设原动力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困境,通过构建“课程思政”立体化格局、“课程思政”内涵化体系、“课程思政”多样化评价体系等途径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夯实职业学校在立德树人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勤工助学是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大资助方式,在高校学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通过学校勤工助学岗前培训与素质拓展结合的课程教育平台,利用自编问卷对勤工助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加实践的课程化管理模式对提高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背景,以“国际金融”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效果评价等方面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研究;以“商业银行业务实验”等课程为例,分析如何有效利用实践环节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以金融专业为例,提出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和难题。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既是基于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复杂性,也是基于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专业课教育的整体考量,对统筹推进全课程育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推进当前思想政治建设的新模式与新格局,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所重点推进的部分,是为高校学生树立良好思想意识的关键。理工科院校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占据比例较高,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从理工科院校的视角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分析理工类课程在"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以福建开放大学理工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创新特色举措为依据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语文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和工具课,在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在分析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和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上,对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思政育人途径进行了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校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工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讲话的要求之一,是新时代各高校面临的时代课题。当前,主要存在着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意识淡薄、协同育人的教学资源整合不力、各高校的相关政策与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从教师入手,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优化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教学平台,形成协同育人新模式:推进协同育人制度化,加强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为各高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在发挥教师"主力军"、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线上线下两大渠道和教师、同伴、网络三大主体的优势,构建"两渠道联动,三主体联合"的立体式协同育人机制,进而将育人活动贯穿于高校外语教学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构建高校外语立体式协同育人机制是课程思政理念下将教学场域中育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7.
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选择。文章选取平台建设的视角,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内涵入手,分析了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主体协同加强配合、制度协同加强建设、场域协同加强拓展、考核协同加强保障等方面进行协同育人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新形态下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三全育人”,这类课程也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本文试图探索在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中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以提升育人效果。通过理论研究来厘清理念,通过调查来分析课程育人的现状,通过实践来探索有效的育人方式。提出构建基于“三全育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其中包括课程育人从传统课堂拓展至学生社团等生活空间及网络空间,课程群内多门课程协同育人实现项目情境的呼应,院校间及社会机构资源互享合作育人。实践显示此模式有效,对于高职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具体载体,承担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功能。课程思政进一步突出了课程的价值引领和育人作用,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实施路径对高校落实“三全育人”、推进“五育并举”、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从明确目标、政策推进、示范引领、完善机制、全面落实5个方面,阐述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构建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推进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方案措施以及具体实施情况。通过对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的不断创新与实践,基本实现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