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动力特性,设计制作了一榀单跨、两开间、8层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模型,采用单输入单输出(SISO)方法进行动力特性试验,得到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结构动力特性参数.同时,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8.1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结构的振型和频率.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二者符合较好,此项研究为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五层钢管混凝土框架模态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五层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进行有侧向支撑和无侧向支撑的模态试验,采用多点激励单点输出的方法得到其频响函数,进而获得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将试验数据与ANSYS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二者符合较好。研究表明,模态试验方法得到的结果能够为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推广在地震区的应用,进行了八层钢管混凝土柱-H钢梁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了结构在El-Centro波、天津波(N-S)和武汉人工地震波激励下的最大地震作用、层间剪力、应变和位移反应.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符合较好,结构位移受低阶振型影响较大,结构变形呈弯剪型,随着地震波峰值加速度增大,高阶振型主导作用加强.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ANSYS8.1可以较好地模拟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某5跨连续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借助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了该桥的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振型特征进行了分析,求出了自振频率、振型等动力参数.并通过变换拱桥的主要结构参数分析了它们对自振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为连续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带缝空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1∶3.0模型6层结构房屋的模态试验及拟动力试验,获得了结构的周期、振型、阻尼比、动力放大系数等动力特性参数。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结构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带缝空心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一种介于框架结构和传统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新型结构形式。试验结果与ANSYS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利用ANSYS软件进行仿真分析是测试结构动力特性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型钢混凝土(SRC)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对两榀平面框架进行了振动台试验,模型缩尺比为l/8,输入正弦波和El-Centro波,记录、分析了不同试验阶段模型的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等动力参数。同时,采用层间剪切模型进行理论计算,试验值与理论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了解土体对其上部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对土体采用弹簧-阻尼单元进行模拟,建立一个四层圆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为了比较,建立了相同结构底部刚接的结构体系模型。对两种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考虑SSI影响的结构自振频率比底部刚接的自振频率要小,降低的幅度在7.64%13.06%之间;高阶振型变化明显。研究表明,SSI对钢管混凝土框架的动力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在其抗震设计和结构损伤检测方面应该进行适当地考虑。  相似文献   

8.
基于Opensees地震工程数值模拟平台,实现了组合梁钢筋混凝土柱单层单跨平面框架结构在单调水平荷载作用下骨架曲线的有限元模拟,并与相关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数值模型中,混凝土采用修正的Kent-Park模型,钢材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并采用位移增量法控制加载.基于此,对影响此类框架结构P-Δ曲线的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ABAQUS分析软件对两跨八层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缩尺模型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框架结构的特征值、参与系数、有效质量,并对框架结构进行了频率提取以及振型模态分析,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为该类结构的地震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某19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的高层建筑为原型,设计有机玻璃模型,通过多点激励单点输出方法得到模型的频响函数,进而求得其动力特性(固有频率、空间振型等),并根据相似原理推断原型结构的相应参数.同时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原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得到相应的固有频率、空间振型.试验数据与AN-SYS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接近.研究成果为框-筒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