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阶级意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阶级意识是区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阶级属性的心理标准,同时阶级意识是无产阶级的自在性与自为性区分的心理界限,而阶级意识的培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终极目的,它的形成离不开先进分子的理论灌输和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2.
卢卡奇在20世纪20年代初参加革命实验活动的过程中,从当时工人运动的实际出发,强调必须从无产阶段革命与无产阶级意识辩证统一的关系来理解实践,他认为,实践的问题说到底也就是阶级意识问题,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和历史演进过程中同一的主客体,只有具备了关于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起来把握命运明确的自我的阶级意识,才有可能完成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  相似文献   

3.
总体性,是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精心论述的一个基本范畴,凝聚着他对辩证法史和辩证法理的深入探讨,也是他一生始终坚持的重要思想。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批判,对物化现象的深刻揭露,对历史、实践、阶级意识等观点的论述,以及对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前景的展望,都运用了他的总体性思想。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是无产阶级政党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政党坚强有力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民立场是无产阶级政党事业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党中央权威,牢记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5.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一书中明确表示,辩证法即为马克思主义所必须坚持的正统。卢卡奇肯定了黑格尔的思想对马克思的绝对影响,并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将唯物辩证法解释为“革命的辩证法”,认为理解辩证法的本质必须把握其指向革命、指向实践的真谛。正确理解卢卡奇革命辩证法的思想,对深刻理解和把握正统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对物化的实际运用和消除物化后期待的结果表明卢卡奇是区分物化和对象化的。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不仅是对20世纪20年代初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深刻的批判,他的理论本身的批判力和一定的建设维度已经延伸到当代。  相似文献   

7.
评述《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正统、总体性辩证法和物化的论述。认为卢卡奇关于总体性辩证法的论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价值功能,但其理论忽视客体的独立性,带有人本主义的痕迹。  相似文献   

8.
中国诗歌会是融入浪漫主义因子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开启了新诗在思想与组织上自觉与政党保持密切联系的发展道路。清醒的阶级意识、叙写重大历史事件、表现工农生活是其突出特征。他们最早响亮提出诗歌大众化口号,并从理论探讨走向创作实践。在借鉴和利用民间形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过分强调诗的功利目的性,放逐抒情个性,使其作品总体上说认识价值大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梳理了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所阐发的有关社会认识的思想,包括卢卡奇对三种错误的社会认识方法的批评和他自己在社会认识方法上的主张,以及对检验社会认识的标准的理解,并对他的这一思想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0.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历史哲学的一场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克思唯物史观正确解决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物史观关于的质生产劳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以及唯物史观建构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完整的理论构架三方面,较深刻地论述了唯物史观是反映普遍真理、是科学的、完整的历史观,是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的同时,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即一国无产阶级可以首先夺取政权,并开始社会主义变革;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并进而形成了“一国建成”思想,即一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变革,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的思想,但同时认为一国不能取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斯大林在同反对派的论战中,曲解了列宁的思想,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论,继而又提出了“一国建成共产主义”论.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胜利的理论推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12.
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总特征——物化。这种物化所导致的后果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动、政治领域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卢卡奇认为可以通过恢复人们丧失了的总体性来克服、扬弃物化意识。他的物化理论对于当今社会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卢卡奇、葛兰西等代表人物开始,到法兰克福学派,一直非常重视实践的主体性,他们大都倾向对实践的主体性作本体论解释.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一书中,强调"实践优先性".葛兰西的<狱中札记>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一元论",既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哲学.这种实践本体论思想对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解实践的主体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有关论述为指导,紧紧抓住中国工人阶级产生和壮大的历史条件。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破产、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关系变动的历史条件、救亡图存斗争迫切需要新的思想理论指导等历史事实,进行深入分析,发掘新意,阐述中国工人阶级登上社会政治舞台的历史必然性,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五四运动从多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推动它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历史的逻辑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理论的逻辑表明,这个结合如同列宁指出的那样,“是历史上形成的”,“经过了独特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提出了为人谋福利的思想、主张和理念等,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群众观: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没有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群众观,提出了适应中国国情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推到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深刻体现,也是对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坚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明了恩格斯权威理论的基本内容和邓小平对这一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揭示了党的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的权威作用以及维护无产阶级权威、反对个人迷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加强无产阶级权威建设的中心是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强调了维护无产阶级权威是坚持唯物史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论证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成熟和行动稳健,已经并将继续形成自己的权威,这是全党全国人民最高利益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晚年恩格斯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把欧洲无产阶级的斗争方式由暴力革命修改为合法斗争,是用唯物主义方法解决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重要体现.他的理论创见对于我们重新思考无产阶级的斗争方式,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在建立自己的政党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组织原则,对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不但要贯彻执行好民主集中制原则,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19.
艰苦奋斗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和世界观的具体体现,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奋发向上、百折不挠、开拓进取、无私奉献,是艰苦奋斗新的时代内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大力褒奖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先进群体和个人,让艰苦奋斗精神在21世纪的中国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第一部著作,该书是在制定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批驳了鲍威尔一伙的主观唯心主义,算清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的精华思想,并把唯物主义观点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