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当前公交系统存在公交车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合理的情况,研究了公交线路间换乘问题.在约束条件下,通过采用非等间隔发车的方式安排两条线路的行车时刻表,实现增加两条线路的公交车在换乘站点的可换乘次数并协调公交车到站时间.研究以乘客的总换乘等待时间最少为目标,建立了公交线路间换乘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最后,使用杭州的两条公交线路运营的实际数据对本换乘模型进行了检验,从而证明了本模型有效地增加了换乘机会,减少了乘客的换乘等车时间.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程咨询》2008,(8):48-48
长三角地区在“十一五”期间,将结合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在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6大城市中建成1—3个一级换乘枢纽。初步实现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换乘,并相应布局公路客运枢纽和城市公共交通线路,与之实现合理接驳。  相似文献   

3.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换乘决策机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出行者角度出发分析了换乘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换乘决策的主要因子。在此基础上运用方式选择法确定各因子对不同方式选择的敏感性。以辽阳市综合客运枢纽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来解析乘客的换乘行为,体现了出行者个体差异性对换乘方式选择的影响,便于更加精确地预测枢纽内各交通方式间换乘量,可为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公交实体的详细表达及其在出行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提出公共交通线路及站点在GIS中的详细数据表达问题 ,并探讨该数据模型在公交换乘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大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及站点的实际状况论证了详细的公交实体表达的必要性 .基于实体模型分析及动态分段技术 ,现有普通的公交线路及站点模型得到延伸 .这种更详细的模型体现在线路的分方向表达和站点的精确位置描述 .公交实体可通过独立或非独立方式实现与基础路网的关联 ,这些关联均可实现最优公交线路的搜索 .在实际应用中 ,出行者关心的是如何最佳地完成其旅行 ,即需要详细的出行指导 .公交换乘是公交出行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讨了利用详细的公交实体模型生成公交换乘方案的方法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城市群旅客出行需求并实现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提出基于边际效益理论的城市群协同范围及协同线路优化选择问题。基于超网络理论构建城市群多方式交通系统的超网络模型,考虑客流关联强度和换乘设施等因素生成协同线路备选集;将超网络的路径分为在乘段与换乘段,提出多方式出行路径的广义出行费用计算方法;利用3层巢式Logit模型构建旅客城市群出行路径选择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系统效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和相继平均法求解上下层模型,并基于边际效益递减理论确定协同运输范围及协同线路。最后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对模型构建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并应用于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协同运输线路的规模存在边际效益且优选出的协同线路能够基本满足京津冀城市群旅客出行需求,以线路为导向的多方式联运模式拓展了联程运输模式,为城市群多模式协同运输的实施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6.
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在公交换乘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取居民公交出行的换乘信息,设计了一套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multi-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公交换乘识别方法.通过融合GPS数据和公交IC卡数据获取训练样本,利用多分类支持向量机进行样本训练,选取最佳训练样本量,并采用网格搜索法结合粒子优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以获取最优SVM分类模型.测试结果显示模型分类精度可达90%.以佛山市公交车GPS数据和IC卡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并获取公交换乘量、公交换乘比例等基本换乘数据.结果表明:算法可在少样本条件下完成公交换乘识别,且分类识别精度高,尤其适用于公交线网复杂的大城市公交换乘识别,有助于在公交前期规划时进行线路布设和枢纽选址.  相似文献   

7.
模糊算法在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换乘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乘、疏散、停车、引导是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4项主要功能,其中以换乘功能最为关键.围绕枢纽多换乘方案的评价优选这一关键问题,建立了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换乘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给出了各项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随后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与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中的模糊折衷型决策算法联合应用,进行枢纽换乘方案的排序.该算法在对决策过程进行模拟和研究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模糊元素的线性性质。可最终获得问题的解析性结果,较好地解决了目前枢纽换乘方案优选过程中主观性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超级交通网络的换乘枢纽空间布局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交通规划理论与超级交通网络,优化城市交通换乘枢纽的数量、空间位置以及规模.依据样本城市的超级交通网络和OD出行矩阵,建立换乘枢纽选址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追求交通系统社会效益最大和换乘枢纽建设费用最小,下层模型是超级交通网络上全方式OD交通量的用户平衡分配模型.通过引入改进的禁忌搜索算法实现上下层模型之间的循环反馈.  相似文献   

9.
针对非集计交通预测模型效用函数难以确定的问题,研究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换乘方式选择预测的模型和方法.根据人的决策思维过程,将换乘方式选择行为分为需求特性识别和换乘方式识别两个阶段,建立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需求特性识别以及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换乘方式识别的两阶段预测模型,提出模型构建思路和方法以及模型检验方法.结合厦深铁路深圳东站综合枢纽详细规划案例进行分析,得到铁路旅客选择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私人小汽车以及步行等换乘方式的概率分别为0.308、0.299、0.126、0.083和0.184,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从换乘枢纽的管理模式、运营管理理念、运营管理中主要的协调关系及其内容等方面,对绕城高速公路换乘枢纽的运营管理机制进行研究,然后根据换乘枢纽衔接组织管理的目标和组织原则,分析了高速公路换乘枢纽内交通接驳方式的组织管理与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组织管理,最后提出了一体化的换乘衔接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Dijkstra算法在公交乘换应用领域存在计算量大、实时性不高、网络负载压力大、滞留时间长且乘换不经济等缺陷,基于WebGIS技术提出一种改进型智能公交乘换模型,将乘换次数和乘车前后总站数优先考虑,从而构造出中转站及其线路对应的路线一站点换乘矩阵,获得最优公交换乘线路。  相似文献   

12.
以轨道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换乘设施串并联系统,分析了系统中串联、并联单元的可靠性对系统整体可靠性的影响。定义某一设施的可靠性是乘客在该设施上延误时间为0的概率,据此建立可靠性函数模型。并根据可靠性函数值随各参数变化曲线分析各参数对可靠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中串联设施越多,可靠性越低,并联的数量越多,可靠性越高。连接类设施的可靠性受设施宽度及乘客到达率的影响,服务类设施的可靠性受设施平均服务率及乘客到达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庆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最大的石油、石油化工基地-大庆市的城市公共管运交通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大庆市组团式的城市布局特点,在大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大庆市市区交通体系规划原则的宏观指导下,经过对现状公交线网及其运营质量的分析与评价,对这一新兴工矿城市的公共客运交通进行了客运交通需求预测,客运枢纽规划,公交线网优化、场站设施布局及建设排序等规划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公共交通系统的可靠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建设节约型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措施.目前的公交服务水平影响了公交对于居民出行的吸引力.本文基于可靠度理论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时间、等候时间和服务质量的可靠度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以期对公共交通系统研究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效率网络设计问题,首先在定义运输效率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权重函数,运用带约束条件的k最短路径算法搜索备选效率线路,然后选择运输效率最高的线路布设在路网中;OD矩阵更新应用带控制系数的站点容量模型,并遵循就近原则分配超载流量。将模型用于梅河口市公交线网规划中,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公交线网是运输效率最高的,并满足相关设计规范,具有很高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哈尔滨地铁一号线的常规公交线路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发挥常规公交的优势,切实提高哈尔滨公共交通运输效率,基于哈尔滨市目前正在建设的地铁1号线(哈尔滨南站─哈尔滨东站),分析哈尔滨市地铁1号线直接影响的常规公交线路的客流量分布、线路重复情况等现状,并采用四阶段法对地铁1号线的客流量进行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哈尔滨的实际交通状况,提出地铁1号线直接影响的常规公交线路的调整原则和调整方案建议,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线路调整后平均换乘时间、乘客换乘系数、营运协调程度、运能匹配程度、线路重复系数等指标均能达到标准参考值,其中平均换乘时间要大大高于参考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车辆运输能力限制下的多个换乘点之间平均换乘等待时间的优化问题。在一定时间周期内,通过调整各公交线路的运营时刻表,在车辆运输能力约束条件下使乘客在各线路之间换乘等待时间最小,并采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优化结果表明:当车辆运输能力约束起作用时,相对于Shafahi等没有考虑车辆运输能力限制的研究,乘客的平均换乘等待时间增加了370%,该结果说明公交车辆运输能力对乘客换乘时间的影响明显,需作为主要因素在公交换乘优化中进一步考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小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如今,为了倡导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城市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交通拥挤的问题,更需要保持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方便的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轨道交通与慢行交通”基础上,提出了公交优先概念。本文通过对成都市目前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建“公共都市”的策略,它将城市的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及慢行交通有机地连接起来。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例如一些衔接站点的建设等。所有的这些建议,希望能在某种程度上为探索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