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找出抗生素废水适合的生物处理方法,研究了水解酸化-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废水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相同体积(62 L)的升流厌氧污泥床和厌氧复合床(UBF)处理水解酸化后的抗生素废水,当COD容积负荷为6.0 kg/(m3.d)时,厌氧复合床对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75.6%、91.7%、96.1%;出水采用相同体积(64 L)的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和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CASS)进行处理,当COD容积负荷为1.6 kg/(m3.d)时,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对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91.6%、88.7%9、5.4%.结果表明UBF和CASS系统是抗生素废水处理中先进高效的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2.
以明胶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好氧与厌氧水解酸化工艺进行对比处理实验,探讨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微好氧与厌氧水解酸化对明胶废水水质改善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达到72 h的时候,溶解氧为1.3~1.6 mg/L的微好氧反应器的COD去除率最大可达25%,溶解氧为0.3~0.5 mg/L的厌氧反应器的COD去除率最大可达22%;微好氧反应器的VFA的含量达到12 mg/L左右,厌氧反应器只有8 mg/L左右;微好氧反应器的pH值可由最初的12.5降至7.5左右,而厌氧反应器只能降至8.0左右;两个反应器对蛋白质去除效果的差别并不明显,都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微好氧反应器的氨氮浓度只有22 mg/L,小于厌氧反应器中的氨氮浓度,说明微氧条件有利于氨氮的扩散挥发,低浓度的氨氮对微生物的危害较小。对比得出微好氧反应器的出水水质较好,更适合明胶废水水解酸化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3.
水解-好氧移动床生物膜法处理乳制品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行设计、制作了悬浮填料移动床反应器,并以此进行乳制品废水水解酸化-两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法处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解反应器填料填充率40%时,对悬浮性CODCr去除率为72.2%,BODs/TCODCr值有所上升,废水可生化性提高;采用橡胶填料可使移动床反应器内有较大生物量,当填料填充率为40%时,氧的利用率为8.04%,是无填料时的3.9倍.在Q为3.5 L/h,水解池进水CODCr为500~900 mg/L、BODs为300~650mg/L、NH3-N为20~60mg/L时,出水CODCr<100 mg/L、BOD5<20 mg/L、NH3-N<15 mg/L.  相似文献   

4.
应用Fenton-UASB-BAC对高浓度聚醚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利用芬顿试剂对聚醚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废水进入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进行厌氧处理.对UASB反应器启动阶段最佳的运行条件进行了探讨,并且考察了UASB反应器稳定阶段聚醚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与污泥的形态.最后,利用BAC(生物活性炭)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聚醚废水通过氧化预处理、UASB厌氧反应器和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CODcr去除率分别为47%、65%和65%,最后的外排废水达到了江苏DB32/939-2006化工类废水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IMBR-A/O(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厌氧/好氧)工艺经过55 d的连续运行,对炼油厂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表明:出水COD和BOD5稳定,平均去除率均达92%以上;NH3-N、油及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95%和75%;对TP、SS、TSS、NH3-N及酚的去除率分别大于85%,98%,99%,79%和99.9%,说明IMBR对上述污染物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焦化废水好氧-缺氧-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系统运行稳定性差、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去除率低.为此,采用新型好氧-缺氧-好氧生物(O1-A-O2)工艺处理实际焦化废水.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处理焦化废水过程中运行稳定,系统中O1是有机污染物去除的主要处理单元,而O2是氨氮去除的主要处理单元.系统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总去除率为86%,NH+4 -N去除率为61.3%,强化了普通活性污泥工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生物法在我国轻工业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废水BOD5与COD的比值法、微生物的呼吸耗氧过程法和废水底物去除效果法用于处理我国轻工业有机废水的可行性研究;阐述了生物处理法的三种主要方法——好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光合细菌生物处理的作用机理;综述了近年来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法等在我国轻工业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厌氧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模拟印染废水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使COD去除率达到94%,色度去除率达到96%,出水水质达到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1992)一级排放标准.试验结果表明:COD去除率主要受进水COD浓度、A池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较大,色度去除率受到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生产废水极难处理。经改性剂碱式氯化铝与硅藻土精土预处理后,采用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茶多酚废水,实验表明:在26~30 ℃的温度下,当反应器进水CODCr浓度为5200~18100 mg/L,有机容积负荷为6.4~20.2 kgCOD/(m3·d),茶多酚浓度为160~1360 mg/L,色度为1000倍时,CODCr去除率为90%~99%,茶多酚去除率为75%~98%,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0%~94%;经SEM观察发现,一体式反应器系统中厌氧区和好氧区的生物颗  相似文献   

10.
好氧生物反应器的进料物(Feed)是经厌氧作用的消化污泥,而其接种体(Seed)是活性污泥。主要研究了四种Feed/Seed比值(1:0,3:1,1:1和0:1)对好氧生物处理效率的影响。对于Feed/Seed比值为1:0和0:1而言,污泥的TSS和VSS的去除率很低。而另外两种比值的实验结果表明,TSS和VSS的去除率均随Feed/Seed比值的增加而增加。对于Feed/Seed比值为3的生物反应器,28天的TSS和V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49%和50%。并且TSS和VSS的降解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动力学降解常数(k)也随Feed/Seed比值的增加而增加。而且VSS的去除率略高于TSS。另外,硝化反应的发生导致好氧生物反应器中的硝酸根离子浓度的增加和pH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厌氧附着膜膨胀床处理生活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厌氧附着膜膨胀床(AAFEB)反应器处理生活废水。选择合适的活性污泥和活性炭载体,在60d内反应器启动挂膜完成。实验表明,此反应器能够有效的去除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出水水质良好,反应器运行稳定。通过稳定床层膨胀率在10%-20%,研究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温度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得到该反应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RT8h,温度控制在28℃,在此工艺条件下,CODCr的去除率在85%以上,BOD5的去除率在73%以上,且SS的去除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2.
根据制药废水COD值高、含盐量高、色度深、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通过对废水进行Fenton氧化/铁炭微电解预处理后,采用水解酸化/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简称UASB)/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简称SBR)生物组合处理工艺对制药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Fenton氧化/铁炭微电解预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30%,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水解酸化有一定效果但并不理想;在优化实验条件下,UASB处理工艺对COD的去除率为30%~55%;SBR处理中,12,h和24,h周期SBR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35%~45%和60%左右.  相似文献   

13.
0 INTRODUCTIONTheCODconcentrationinthetradeeffluentdis chargedfromDacronpolyesterindustryinproducingpolyesterslicesis 110 0 0~ 2 5 0 0 0mg/l.Thiskindofwastewatercontainsconsiderableamountofnon degradableorganicsubstance ,ofwhichtheclearanceaswellastheremovaleffi…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陶粒粒子为载体,采用快速排泥挂膜法,在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运行过程中逐渐加大进水量和进水浓度,使微生物适应高氨氮废水环境;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NH4+-N浓度负荷冲击对NH4+-N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可用于处理高NH4+-N废水;底物浓度越高水力停留时间越长;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具有较好的抗负荷冲击能力,有利于解决实际废水水质不稳定难以达标排放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的培养与除磷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普通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人工配制生活污水,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的运行方式,通过在缺氧段投加硝酸盐氮和控制选择压,经98 d的培养与调整在SBR中获得具有反硝化除磷功能的颗粒污泥.稳定运行的颗粒污泥粒径主要在0.3~0.5 mm,SVI约为45 mL/g,ρ(MLSS)约为4 000 mg/L.具有反硝化除磷功能的颗粒污泥对COD、氨氮和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8%、96%和90%.通过分析磷的去向及X射线衍射检测结果可知存在颗粒污泥的磷酸盐沉淀除磷现象.培养的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除生物除磷外,还具有磷酸盐固化于污泥颗粒方式除磷.  相似文献   

16.
培养厌氧颗粒污泥的自制反应器进水为养猪废水,进行不同惰性载体对厌氧颗粒污泥形成影响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大孔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器培养时间为39d,COD去除率达到80%,并出现粒径为2.50~3.00mm的大颗粒污泥,产甲烷量为9.75mL CH4·(gVSS·d)-1,与添加聚合铝和粉煤灰的反应器相比,产甲烷菌活性显著强;添加惰性载体与未添加载体反应器相比,培养时间缩短20%~45%,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相差14.00%±0.10%;参考Richards模型进行产甲烷量和反应器培养过程中出水COD建模,发现实验数据和模型数据对比偏差在0.50%±0.01%。  相似文献   

17.
工程运行试验研究EC厌氧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启动过程中的运行效能、稳定性以及内部的污泥分布情况,分析颗粒污泥形成的关键因素.运行第95d,进水有机负荷达到8.5kg/(m3·d),COD去除率达80%,出水COD低于400mg/L;在系统1.2m和4m处污泥中均出现粒径为0.5~1.0mm左右的颗粒污泥.结果表明,EC厌氧反应器处理低质量浓度、大流量的啤酒废水采用间歇-连续快速启动方式是可行的,并且上升流速在2.5~5.0m/h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研究证实EC厌氧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能够实现稳定、高效地启动运行.  相似文献   

18.
向厌氧系统中投加载体材料是提升反应器稳定性及厌氧效率的有效手段.本试验将蜂巢石投加到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ASB)中,研究其对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厌氧消化效率的影响及厌氧污泥中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投加蜂巢石缩短了UASB污泥驯化时间,与未投加蜂巢石的反应器相比,CODCr去除率提前12天稳定达到85%以上;污泥形貌观察及粒径分布测试表明,蜂巢石作为固定微生物的载体能够有效加速污泥颗粒化进程,运行至第15天,投加蜂巢石的反应器中粒径大于0.2 mm的污泥占比53.17%,高于未投加蜂巢石反应器的31.92%,形成了更加密实、更大的颗粒污泥.当有机负荷逐步提升至28.77 kgCODCr/(m3·d)时,投加蜂巢石的反应器CODCr去除率仍稳定达到97%,所能承受的最大有机负荷是未投加蜂巢石反应器的2倍以上.高通量测序表明,有机负荷提升后,投加蜂巢石反应器中产甲烷丝菌(Methanosaeta)代替产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成为优势种属.  相似文献   

19.
生物法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的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混凝法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难以达标排放,采用其它物化法处理成本太高的问题,预期采用UV/Fenton氧化好氧生物法处理。对经UV/Fenton氧化后的磺化泥浆体系的钻井废水用水质评价法、生化呼吸曲线法和摇床模拟实验3种方法进行了可生化性评价,然后通过间歇式生物处理小试考察了好氧生物法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并测定处理钻井废水后污泥的脱氢酶活性(DHA)。结果表明,经UV/Fenton氧化后的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但对其处理时仍需要先进行菌种驯化;污泥经摇床驯化后。在间歇式生物处理小试中,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MLSS)为3000mg/L左右,水力停留时间为4h时,出水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最大可达60.7%,生化需氧量(BOD)去除率最大可达94.2%,而且此时污泥活性较高。初步证明了用UV/Fenton氧化一好氧生物法处理钻井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以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人工配制的模拟生活污水,通过逐步缩短沉降时间的方法,在SBAR中成功地培养出了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颗粒污泥的SVI为19.97mL/g,粒径在0.45~2.0mm之间,平均沉降速率为45.62m/h,SOUR为47.68g/kg·h,均优于普通絮状污泥。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颗粒污泥表面粗糙,轮廓清晰,分布着一些沟壑和微小孔道,微生物以杆菌和球菌为主。研究表明,该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去除COD和NH4^+-N的能力,去除率分别达到93%和98%以上,对TP的去除率也达到了6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