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国家对古文物遗址保护的日益重视,对遗址的修缮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无损检测以其无损、快速、简便和经济的特点,在考古中被广泛地应用于探测古建筑基础和地下洞室。本文介绍了探地雷达技术在山海关古城墙隐伏缺陷墙体探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探地雷达方法对古城墙砖体内隐伏空洞裂缝,古城墙底与夯土基础间隐伏塌落和空洞,以及古城墙基础下原状土体陷落等不良缺陷的勘测是可行和有效的,最后将古城墙隐伏缺陷进行标定的图件提交,为遗址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提供了地质参考。  相似文献   

2.
探地雷达作为一种高效、无损检测方法,在工程勘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介绍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探地雷达在金属管道和金属物体探测中的应用,展示了典型的原始记录,说明了探地雷达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探地雷达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探地雷达(GPR)在路面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地雷达(GPR)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工具,在全球公路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用于路面厚度检测、材料评价和路面病害调查.通过实例着重说明探地雷达(GPR)在厚度检测、脱空识别中的应用,并可得到连续、快速、精度高的检测数据,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4.
探地雷达在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探地雷达在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有力地说明了探地雷达在隧道衬砌质量的检测中,具有快速、高效、准确、无损的先进性和应用探地雷达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探地雷达在大型混凝土体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用于检测大型混凝土体质量的方法和关系式,通过实验主工程应用,得出了很好的效果达是探地雷达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在工程应用领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6.
探地雷达作为一种快速高效、高精度的无损检测技术,在勘察中的应用日益成熟。本文以贵州某地区地质勘查为例,介绍探地雷达技术在灰岩地区探测溶洞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探地雷达在东沟隧道工程中的应用为例,结合隧道质量检测中的实际经验,阐述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无损、快速、精确度高等优点,通过使用RANDAN 7对大量雷达数据的处理和对雷达波形的分析,总结雷达图像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探地雷达工作原理,提出了探地雷达用于路基深层病害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无损、快速、连续、高精度、高分辨率和实时成像等特点,克服了常规检测方法的局限性,能够为制定科学的养护及维修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结构内部若存在不密实区或空洞等缺陷,必然会严重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混凝土结构的无损检测一直是工程界普遍重视的问题,也是保证大型结构安全服役的关键。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采用探地雷达和超声波检测混凝土不密实区和空洞的原理、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检测数据处理过程,通过现场检测试验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检测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破损的混凝土缺陷情况基本一致,表明用探地雷达结合超声波检测混凝土不密实区和空洞效果较理想,用于无损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孙祺 《商品与质量》2011,(S8):186-187
西安大雁塔底层南门洞两侧砖龛内,嵌有《大唐三藏圣教之序》、《大唐三藏圣教序记》两通唐代石碑。由于两碑采取内嵌的立碑方式,一直以来厚度未知,给文保工作带了了诸多不便。为此,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探地雷达无损探测的方式对其进行了探测,得出了石碑具体厚度的初步结论,为这两块珍贵唐碑的进一步保护研究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文物无损探测理念的扩展。  相似文献   

11.
云冈石窟开创于我国北魏时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之一.云冈石窟壁画在制作工序和颜料运用上、佛教石窟艺术本身造型上,以及对石窟建筑空间的装饰上都具有独特的色彩装饰美.通过对云冈石窟色彩装饰这种独特美的分析研究,不仅能为修复文物提供美学依据,而且也能唤醒世人对云冈石窟壁画艺术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是文物收藏的主要机构,在文物的宣传、研究、收藏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博物馆,以及大量的纪念馆、遗址博物馆是利用文物建筑开展活动的,他们在充分发挥博物馆功能的同时,也担负着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职责。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所从事的是非遗的宣传、教育、收藏和研究工作,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任务。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文物仿制品发挥作用的不同,可以将文物仿制品分为"准文物"、"文物艺术品"和"消极文物仿制品"。从目前我国的实践情况来看,文物仿制品是否应予著作权难以从主观的"独创性"理论角度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本文拟从知识产权的"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公共领域"发展模式以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平衡的角度出发,并结合社会文化需求扩张的现实,提出对需要保护的文物仿制品在各方利益平衡的基础上给予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文化遗产登录保护限制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登录保护可作为现行指定保护的有益补充,防止未纳入保护范围的城市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遭到破坏。然而目前在中国实施登录保护制度还存在诸如经济水平落后,文保资金不足,城市化水平低,法制建设不完善,公众参与意识弱,保护标准匮乏等限制性因素。所以应该思考登录保护制度运用背景与现实国情的差别,避免采取"拿来主义"。  相似文献   

15.
明中都城为中国都城建筑史的杰作,是南京故宫与北京故宫的蓝本,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午门遗址是目前中都城内遗留相对较为完好的地面建筑。此次针对明中都城午门遗址研究,利用倾斜摄影方法,采集了午门建筑的空间坐标信息与表面纹理信息,通过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多图像高精度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了基于地理信息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达到了对午门遗址残存信息记录、保护与展示利用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市石佛寺遗址摩崖造像区为工程背景,通过开展野外勘测及岩石试样的理化性质测试,提出一种针对不可移动石质文物的理化性质研究方法,即跨尺度分析方法。室内试验采用宏观试验及微观试验,宏观试验包括三轴试验和直剪试验,微观试验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采用宏观试验测得样品的基本力学参数;通过电镜分析可知,试样为标准的砂岩,孔隙率较大,表明其对水的敏感性较高,在长期干湿循环作用下,其强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即典型的水岩相互作用;XRD衍射试验表明,由于砂岩中黏土矿物含量较高,故其水理性质较差,抗风化能力较弱,这是导致其风化的主要原因。地质雷达勘测及辅助声波探测表明,在有效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该方法对文物进行宏观和微观的跨尺度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历史文化大国、文物众多,但每一次地震来袭都会对馆藏文物造成巨大的威胁。针对馆藏文物防震安全的迫切需求,为避免地震对博物馆文物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研制了一种滑动式文物隔震支座。利用振动台进行多条地震波激励下的滑动式文物隔震支座隔震性能试验来检验其隔震效果;然后建立滑动式文物隔震支座-展柜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进而探究支座滑轨摩擦系数和支座上覆展柜质量对其隔震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一种滑动式文物隔震支座的设计方法,并以一实际展柜为例对所提出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滑动式文物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隔震性能,其隔震率随着输入的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峰值加速度条件下,其隔震率随着地震波卓越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改变滑动式文物隔震支座的滑轨摩擦系数或上覆展柜质量并不会影响滑动式文物隔震支座最佳周期的设计,但较低的滑轨摩擦系数更有利于实现隔震系统的隔震性能;上覆展柜质量的变化对展台面加速度及滑动式文物隔震支座位移响应的影响较小。滑动式文物隔震支座能有效减小文物的地震响应,保护博物馆内展陈文物的安全,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可为实际馆藏文物防震需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淮安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淮安市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某些方面管理混乱、保护经费缺乏保障、文物破坏严重等情况.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方面,淮安市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如鼓励公众参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警告和退出制度等,以便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19.
古建筑测绘不仅仅关系到作为文化载体的古建筑信息采集的有效性,还关系到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工作。从这个角度来讲,必须高度重视古建筑测绘技术。文章首先探析了古建筑测绘方式更新的必要性,总结和归纳了皮尺铅垂和三维扫描的优劣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古建筑测绘方式革新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的进步,以三维扫描为主以传统测量方式为辅,实现两者之间的优化组合,以便更加高效,更加合理的开展古建筑测绘工作,使得测绘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