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1 毫秒
1.
采用化学腐蚀-显微镜观察法,利用熔融的KOH对泡生法、提拉法、温度梯度法生长的蓝宝石晶体进行了位错腐蚀形貌分析。结果表明:与提拉法生长出的蓝宝石相比,泡生法和温度梯度法生长出来的蓝宝石的位错密度较低,同时位错分布形态比较均匀,双晶摇摆曲线半高宽越窄位错密度越低。因此,在测试蓝宝石晶体时可以通过测试半高宽来间接说明蓝宝石晶体的位错密度情况,并探讨晶体位错缺陷密度、分布与晶体生长工艺之间的关系,对相关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透射电镜明场像、暗场像和选区电子衍射研究表明,绿纤石纳米微粒在葡萄石晶体中呈透镜状聚集体分布于葡萄石晶体的结构缺陷中,其聚集机制至少存在两种形式:一是依[100]方向形成平行连生,二是以(100)为双晶面、[100]为双晶轴形成面律双晶。研究方法对研究块体材料中纳米微粒的物理化学行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干湿周浸实验模拟海洋大气环境研究含Cu耐候桥梁钢腐蚀过程中耐腐蚀性能的变化,并利用XRD,SEM等方法研究了两种不同Cu含量耐候桥梁钢的锈层变化.结果表明:Cu能够有效地降低钢的平均腐蚀深度和腐蚀速率,利于提高钢的耐蚀性能.锈层组成随腐蚀时间而变化,腐蚀初期锈层主要由Fe3O4和γ—FeOOH组成,腐蚀中期锈层开始生成Ni(0.6-1)Fe(2.4-2)O4尖晶石类复合氧化物和α-FeOOH两种晶相;腐蚀后期组成基本保持不变,主要由Ni(0.6-1)Fe(2.4-2)O4、α—FeOOH、γ—FeOOH和少量Fe3O4组成.  相似文献   

4.
透射电镜明场像、暗场像和选区电子衍射研究表明,绿纤石纳米微粒在葡萄石晶体中呈透镜状聚集体分布于葡萄石晶体的结构缺陷中,其聚集机制至少存在两种形式一是依[100]方向形成平行连生,二是以(100)为双晶面、[100]为双晶轴形成面律双晶。研究方法对研究块体材料中纳米微粒的物理化学行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岩石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及临界损伤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土工程中的岩体常处于空间应力状态下,因此,研究空间应力状态下岩石的损伤破坏机理有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基于岩石内部缺陷分布的随机性,建立了围压和轴压共同作用下岩石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并通过砂岩的三轴压缩试验确定了模型里的参数,定性分析了围压对损伤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模型能反映围压效应,即可以体现岩石强度随围压变化的规律;并且模型参数确定方法揭示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2)通过岩石的全应力-应变全曲线特征及峰值应力与应变确定模型参数,不同的围压对应着不同的参数;(3)临界损伤度与岩石所处的应力状态有关,同一种岩石在不同围压下临界损伤度是变化的;(4)由分布参数m的物理含义可知,m可以做为表征砂岩脆性的参数;1/m可以做为表征砂岩延性的参数。  相似文献   

6.
侧开单裂纹半孔板(single cleavage semi circle compression —SCSCC)试样是一种改进后的矩形板试样,本文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装置进行了冲击实验,完成了SCSCC试样纯I型及I-II复合型裂纹动态断裂实验,并针对实验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其扩展路径及扩展过程中的止裂问题。结果表明:1)SCSCC试件在实验过程中,纯I型裂纹扩展过程中尖端沿着原方向朝试件右侧移动,I-II复合型裂纹扩展过程中朝着试件中轴线方向(最大应力区)移动,且可以观察到止裂现象;应变片法是一种监测断裂时刻的有效方法。2)使用修正的最大主应力准则及引入能量释放率的拉伸断裂软化损伤(crack softening -CS)破坏准则可以有效解决岩石类材料的动态破坏问题,且可以描述材料全应力-应变破坏过程;3)I-II复合型裂纹SCSCC试件构型在研究岩石裂纹止裂领域具有较大优势。且SCSCC构型是一种大尺寸试样,可以减小岩石非均匀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详细地的野外观察和室窗基础上,描述了桃林韧性剪切带中的韧性变形岩石-花岗质糜棱岩系殃地石和绢绿石英构造片岩的岩相学特征。首次对该区糜棱岩中石英内的包体进行了镜下观察和均一法测量,并对其成因进行了讨论;韧为形过程中岩石化学成分明显变化,岩石体积损失约40%。  相似文献   

8.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和CaCO3垢层共存对20号钢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腐蚀失重法研究平均腐蚀速率,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开路电位(OCP)研究注入水溶液中20号钢腐蚀电化学行为,利用扫描电镜(SEM)、EDS和Raman光谱分析20号钢表面腐蚀产物的形貌和成分,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分析20号钢的点蚀坑深度。结果表明,SRB与CaCO3垢层存在协同作用,CaCO3垢层的孔隙率和垢层下的厌氧环境为SRB的黏附和生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接种SRB对CaCO3垢层下20号钢的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可降解镁合金在Hank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可降解镁合金在Hank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对Mg-RE-1.0Zr合金的铸态、固溶态和固溶+时效态三种状态,利用失重法在人体模拟Hank溶液中进行腐蚀试验,分析合金的腐蚀动力学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SEM扫描,较为直观地观察腐蚀后的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Mg-RE-1.0Zr铸态、固溶态与固溶+时效态试样的平均动态腐蚀速率分别为0.884 8mg/(cm2.h),0.136 3mg/(cm2.h)和0.144 5mg/(cm2.h),平均静态腐蚀速率分别为0.584 1mg/(cm2.h),0.096 9mg/(cm2.h)和0.104 6mg/(cm2.h);腐蚀形态为晶间腐蚀和点蚀.  相似文献   

10.
利用HgNO3试验法对HgNO3引致铅黄铜(HPb59-1)内应力腐蚀开裂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分析了腐蚀后铅黄铜的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Hg沿晶界扩散削弱了基体原子间的结合力,同时Pb在晶界处偏聚,促使晶界脆化,从而加速了合金的开裂;断口致密度分析表明:该HPb59-1黄铜具有明显的分层等缺陷,说明黄铜在锻造过程中存储了大量的内应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利用透射电了显微镜对离子薄化减薄后的长石质瓷的观察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到了以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二级复型法无法观察到的微观细节,并利用电子衍射方法对瓷坯中的石英晶体进行了结构分析,说明应用离子薄化方法处理陶瓷样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分析,是一种优越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SiO2氧化层在DIMOX法制备SiCp/Al2O3-Al复合材料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直接金属氧化法制备了SiC颗粒增强Al2O3-Al基复合材料,借助于XRD、光学金相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对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测,分析了SiO2氧化层的形成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SiO2层可以防止材料粉化现象的发生。缩短反应的孕育期,并可避免材料的胞状生长,促进材料的致密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贺兰山南段大战场花岗闪长石岩体化学特征和时代,对岩体的地质特征、岩石类型、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出露于贺兰山南段大战场的印支期花岗闪长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组成,岩相分带性不明显.该岩体岩石平均化学成分与中国花岗闪长岩较接近,特别与我国华南地区花岗闪长岩平均化学成分十分相近.里特曼指数、碱度率和皮科克指数表明其岩石化学类型属钙性-钙碱性岩系;w(K)∶w(N)比值、铝饱和度显示属过铝-次铝的岩石类型;长英质指数、分异指数反映岩石为中酸性,有岩浆分异较强的特点;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形成该类岩石的岩浆分异较强,具有中—晚期岩浆的特点;氧同位素分析数据表明大战场花岗闪长岩属高δ(18O)花岗岩类,氧同位素来自于地壳,与我国南岭S型花岗岩δ(18O)相似.根据锆石TIMS法,U—Pb年龄为(223±26)Ma(下交年龄值),并结合岩体侵入于中奥陶统米钵山组,中侏罗统延安组不整合于其上的事实,将其形成时代厘定为印支期(晚三叠世).可为该地区相关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NaCl,(NH4):SO4,Na2SO4和NH4Cl的潮解性能及其沉积铝的大气腐蚀行为,揭示盐的潮解性对铝腐蚀的影响规律.方法在温度25℃±1℃,相对湿度80%±2%的净化空气中,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在镀金的石英晶片上研究了NaCl,(NH4)2SO4,Na2SO4和NH4Cl的潮解性.在温度25±2±1℃,相对湿度80%±2%的净化空气和含SO2的气氛中,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研究了盐沉积后铝的腐蚀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傅立叶红外光谱手段进行表征.结果发现NH4Cl的潮解性能最强,其后依次为(NH4)2SO4,NaCl,Na2SO4.铝在含SO2的气氛中的腐蚀比在净化空气中严重,并且经NH4Cl沉积的铝腐蚀最为严重,接着依次为(NH4)2SO4,NaCl,Na2SO4.盐沉积后,铝在盐沉积区开始腐蚀,然后扩展到其他区域.结论经盐沉积后铝腐蚀的程度与盐的潮解性能有关,潮解性能越大,腐蚀越严重.对腐蚀产物结构的测定,在含SO2的气氛中铝的腐蚀产物主要是由硫酸盐组成。因而其腐蚀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采用过氧钛酸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 TiO2溶胶,并用浸渍-提拉法在304不锈钢(304SS)上制备TiO2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 )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表征了 TiO2晶型、薄膜表面形貌以及光吸收性能。通过极化曲线法分别研究了在暗态和光照条件下TiO2薄膜对304SS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在暗态下,镀膜厚度为240.7 nm ,表面粗糙度为3.64 nm的 T iO2薄膜有最佳的机械防腐性能,腐蚀速率可从6.32×10-6 mm/a降低到5.65×10-9 mm/a;在光照条件下,膜厚294.3 nm ,处理温度为400℃,只有单一锐钛矿晶型的TiO2薄膜,对304SS的阴极保护性能较好,腐蚀电位可由-130 mV降到-319 mV。  相似文献   

1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汉麻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考察3种不同萃取纤维(DVB/CAR/PDMS,CAR/PDMS,PDMS/DVB)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萃取纤维为CAR/PDMS.从汉麻叶中检出59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油总组分的93.18%,其中醛类3种(0.71%)、醇类1种(0.06%)、烃类37种(57.23%)、杂环化合物类3种(0.19%)、萜烯类12种(34.49%)、其他3种(0.50%).在鉴定出的成分中含量较多的是[1R-(1R*,4Z,9S*)]-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4-十一烯(18.81%)、(1α,3α,5α)-1,5-二甲基-3-甲基-2-亚甲基环己烷(18.18%)、α-石竹烯(11.52%)、异柠檬烯(6.78%)等.  相似文献   

17.
以过渡族金属硅化物为溶剂,采用自发熔渗法和溶液法来研究不同形貌SiC晶体在金属硅化物熔体中的生长情况.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体视显微镜等对熔渗试样和采用溶液法生长的单晶和晶须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观察和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采用溶液法生长的晶体和晶须进行了相组成和晶型的表征,并讨论了SiC晶须和SiC单晶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Fe5Si3、CoSi、Co4.5CrSi4.5、Ti2.3Si7.7等熔体适合生长SiC单晶,FeSi、FeSi2等熔体适合生长SiC晶须,而当Fe3Si熔体渗入SiC预制件后,仅有石墨相析出.  相似文献   

18.
利用泡生法生长出蓝宝石晶体,采用化学腐蚀法对蓝宝石晶体进行了腐蚀,采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蓝宝石晶体的镶嵌结构,并采用万能试验机测试了蓝宝石样品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镶嵌结构周围的位错密度很高,双晶摇摆曲线半高宽增加,并且产生了劈裂,当蓝宝石中存在镶嵌结构时,晶体的抗弯强度迅速降低。这是因为晶体中镶嵌结构的存在破坏了晶格的完整,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应力集中,导致晶体在低应力情况下发生断裂,大大降低了蓝宝石晶体的抗弯强度。最后,分析了蓝宝石晶体镶嵌结构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避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与交流阻抗技术,针对辽河油田H2S含量对A3F与X70管线钢的腐蚀情况进行研究,并使用金相显微镜对腐蚀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两种管线钢在电极过程中均呈现典型的活化控制;X70管线钢的耐腐蚀情况要明显优于A3F管线钢,腐蚀形态均为伴随着点蚀的局部腐蚀。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SiCp/Al复合材料三维表面粗糙度信息的提取方法,进行高速铣削实验,并利用OLS3000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表面微观轮廓进行非接触式测量.采用最小二乘法、高斯滤波法和扩展高斯滤波法针对已加工表面进行三维粗糙度信息的提取,并计算三维粗糙度参数,从受缺陷的影响程度以及稳定性两方面对3种方法的信息提取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斯滤波法和扩展的高斯滤波法对缺陷的敏感程度较高,且提取出的信息稳定性不好;最小二乘法能很好保留缺陷的信息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更适合对颗粒增强型铝基复合材料进行三维表面粗糙度信息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