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管子》杂糅各家学说,内容极为宏富庞杂,全书主要以“道法”为纲要,以“法治”为核心,尤其是“以法治国”思想注重法治而不否定道德教化,倡导礼义廉耻而拒绝人治学说,深邃精湛,独具特色。《管子》的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对法的特征、法的作用、法的制定、法的推行、德教与法并重诸方面的论述中。  相似文献   

3.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观点,对“水浒“意识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水浒传>意识结构可分为本吾、超吾和自吾三个部分,即梁山英雄以个性膨胀、张扬生命为动力和目的(本吾),在维护封建秩序、忠义辅国旗帜的统帅下(超吾),表现出二者及现实的矛盾统一(自吾),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  相似文献   

4.
艾丽斯·沃克在小说<紫颜色>中通过对一位受旧思想束缚的黑人妇女的转变和成长过程,阐述了其妇女主义的思想.她在文中张扬女性意识,倡导民族平等思想,热爱黑人民族文化,弘扬人道主义思想.<紫颜色>充分展示了妇女主义的思想内涵和对黑人妇女求解放,民族求平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思想的复杂性早有共识,但儒学、佛学和玄学究竟哪种学说在其中占主导地位一直难有定论.通过对<文心雕龙>中概念、结构、论证方法和体现出的文学观的分析,并辅之以思想史的考察,可以发现:刘勰虽继承了大量的儒家思想,但影响<文心雕龙>的主要思维方式主要来源于魏晋时期盛行学界的玄学和佛学.而善于化外来思潮的冲击为自身改造的有利因素,正是儒学历千年而不衰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在学术思想上对先秦诸子都有批判和继承,但家学的渊源和自身的遭际使司马迁之文服膺于道家.道家思想是司马迁作<史记>的主导思想.<史记>在结构上以黄帝开篇,以吴太伯为“世家“之首,以伯夷为“列传“第一;在内容上对老子“无为“、“轻刑“、“寡欲“观的推崇,对道家唯物论、辩证法、变化因循等哲学观的继承和发扬都是司马迁崇道思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西汉末年,刘向父子通过目录学的“类“、“序“特殊途径,正式确立<周易>为六经之首的正统思想学术地位.以<周易>为六经之首所形成的新的排序,不仅是当时经学思潮的影响下各种思想融汇交流的结果,也与孔子及儒家在当时思想领域的地位有很大的关系.既是“子学余绪“的挽歌,又是“独尊儒术“的新章.通过<周易>在六经中地位的变迁,体现当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的思想融合大趋势,并表明了<周易>的形而上学建构才是它的地位在当时产生飞跃的根本原因.这是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长期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离婚>是一支女性悲歌.鲁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表现了主人公爱姑的人生悲剧,并且深刻地揭示出了她思想意识中的“奴性“和“愚弱“,体现出他“国民性批判“的启蒙主义思想.同时,通过爱姑这个女性形象的命运,鲁迅对中国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异乎寻常的理性思考:中国的妇女并没有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9.
徐志刚<论语通译>是<论语>的注释本子中翻得较好的本子,但也存在某些商榷之处,一一罗列,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作为<金瓶梅>里的第一女主角,潘金莲是一个集刁、泼、狠、妒、淫于一身的丑恶的狂荡型女人.小说通过这一形象,旨在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野蛮,封建法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与残酷.充满着荒唐和罪恶的社会滋生了潘金莲这样一个人物,又是这个充满荒唐和罪恶的社会彻底毁灭了这个人物.  相似文献   

11.
洪深的<赵阎王>与奥尼尔的<琼斯皇>的表现主义手法极为相似;但前者的内容取向是现实主义,而后者则主要表现现实的荒诞、人性的弱点,具有主观性.洪深的艺术内容取向和思 想取向不统一,在当时新文学作家中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2.
《庄子·秋水》篇中的“旋其面目”一语,“旋”当训“还”,系还返、回复之义;“面目”指与神情有关的面容。“旋其面目”,即是回复其面容。“面目”不表“脸”或“头”义,“旋其面目”不能解为“转过脸”或“转过头来”;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北海”即黄河所入之海,在黄河入海口之东;河伯“东面而视”,所视即为“北海”,也用不着“转过脸”或“转过头来”。  相似文献   

13.
从<我的兄弟>和<风筝>的文本异同中可探究<风筝>的创作真意,并联系兄弟失和一事以及厨川白村理论对鲁迅的影响,可以看出<风筝>的真意其实并非如李天明所说鲁迅对兄弟的“忏悔“,而是曲折表达了他对周作人的怨恨之情.  相似文献   

14.
东汉前期儒学的空前兴盛,班氏世代业儒的家学及贵族官僚家庭的严格家训,为班昭学业的取养和她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客观条件;她中年以后政治地位的显著提高,使她的利害得失与统治者的政治命运紧密关连,与统治者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因而,她全然认同了践踏女性人格、权益的封建纲常礼教,而编拟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贯彻这种礼教的“妇德“教材--<女诫>,客观上为封建礼教的传播推波助澜,给中国传统社会妇女的命运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孔乙己仅是小说中的一个次要人物,“我“才是真正的主人公.鲁迅让少年的“我“作为亲历者,让成年的“我“作为叙述者、评判者,三者合而为一,共同担负传达小说主旨的任务.鲁迅通过“我“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微妙的情感和批判的态度,暗示了传统文化对自身的解构与重建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1901、1906年,上海<汇报>先后刊载了<支那教案论提要书后>、<驳严又陵先生教案论>和<天演论驳义>三篇文章,对严复的相关著译作了详细的回应.首篇,对严译<支那教案论>所持观点的评价是“优劣相参“;次篇,对严复<续论教案及耶稣军天主教之历史>一文进行了通篇驳斥,但它却是一篇意气之作;未篇,主要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加以批判.这三篇均是为维护天主教的自身利益而作.  相似文献   

17.
伊万·卡拉马佐夫是一个魔鬼型人物。他具有《圣经》文化传统中的魔鬼本质,但其人很复杂,单从《圣经》中的魔鬼学说出发并不能揭示其全部内涵。从俄罗斯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解读伊万·卡拉马佐夫这一恶魔形象。从而揭示出伊万所代表的魔鬼形象不仅是一种恶和破坏力量,更是一种彻底的善。  相似文献   

18.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的著名女诗人,她的诗歌以构思新颖别致、意象丰富著称。在她的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主要有“死亡”、“家园”、“自然”,剖析这三种意象就能够理解狄金森的诗歌世界。  相似文献   

19.
<论衡>中语气副词共85个,主要分为4种:表肯定、表推断、表疑问、表特点.其中大多数上古已出现,占77.6%,中古也产生了部分新词新义,占22.4%.  相似文献   

20.
在主流文学中,男性以理性、秩序和明晰剥夺了女性的话语权力.而民间女子却在私情歌谣中重新获得了这种权力.她们以混乱、破碎和非理性的语言形式消解了男性建构的神话,以此表达了女性的情思和精神,改变了其在以男性为本位的传统作品中被书写的命运,使女性从被言说的他者向自我言说的主体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