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并通过对全球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预测与天元区未来人均GDP发展速率预测的动态比较分析及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天元区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时间表"。研究提出,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是人均GDP达到10个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平均水平,同时其他相关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相应的水准;天元区将在2022—2027年实现基本现代化,到时人均GDP将达到18万元人民币;如果天元区在"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以较高的速率增长,则在2020年有望实现苏南基本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结合全面小康指标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南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南通市实际情况构建能综合评价南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并能体现南通基本现代化特色的指标体系,深入剖析了各具体指标,探讨各指标评价标准的合理制定。  相似文献   

3.
基于AHP的天津公路现代化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实现了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着第三步战略目标——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本文探讨了天津市经济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同时分析了公路现代化内涵,提出了评价天津市公路现代化发展的指标,并且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权重,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2003年天津市公路现代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面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迫切需求,笔者对比分析了欧洲绿色城市指数评价体系、美国LEED-ND、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重庆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指标体系等4个国内外典型生态城建设指标体系,以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健康发展。各指标体系在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指导原则、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交通与低碳出行、自然生态系统构建和保护、能源利用与资源节约、人的行为层面的管理等方面具有共性特征。此外,生态城指标体系的建设应充分结合城市所在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以及发展规划与定位,合理制定适合自身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为指导广西信息化建设及量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广西区的信息化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方便测度,融入了最新测度指标,重点强调了信息技术最新方向.并将该指标体系应用到2000至2006年广西信息化水平测度中, 对广西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南通市基本现代化进程的测算与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和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了具有南通地域特色的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指数法测评了2009年南通市基本现代化的实现进程,分析了2009年南通经济、社会、科教、生态以及居民生活等方面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程度水平。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模型有助于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结构、作用的分析和评价.在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通过对各个评价主体、影响各评价因子权重的因素进行分析,突出了重要指标在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中的地位.同时,运用格栅获取法和模糊Borda数分析法,确定了企业文化建设二级评价指标和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用直接赋权法确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四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该模型对具体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评价,就能够清楚地指出建设企业文化的重点因素及其基本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种国防安全性综合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巩固的国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国防安全性是国防的基本属性之一,进行国防安全性评估对加强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防安全性的分析,构建了国防安全性评估指标体系框架并进行了初步的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梳理治理理论及城市治理现代化实现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宁波近年来的治理实践入手,总结了宁波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市场、社会治理的创新经验,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宁波的治理现代化程度进行了评分。进而分析了宁波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新时期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共治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人均生产总值是反映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准确的人均生产总值数据在国家、地区和机构制定目标和评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时,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一些地区的“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已不能准确反映客观实际。用常住人口为基数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将为我国进行经济预测提供基本的材料,为我国进行宏观调控提供重要依据,为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最主要的信息,使我国政府能更好利用科学的数据达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