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李侗的点拨与开导后,朱熹认识到儒学与佛学有着是否客观理性面对现实这样根本不同的社会态度。然而当时儒士们在应对现实事物的过程中却掺杂着类似于佛学主观体悟的非理性方法。为此,朱熹根据对《中庸》《大学》的重新解读,提出未应对事物时(未发)应保有对客观事理的敬重,应对事物时(已发)尽全力探求事物客观真理的理性的原则。与农业社会相比,当代社会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一部分人消极避世类似于佛教中的"默照禅",另一部分人高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不顾客观随意解读现实、扭曲现实,类似于佛教中的"看话禅"。重新审读朱子对儒佛之异的辨识,对于当代人建立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朱子《韩文考异》的学术背景,比较朱子《考异》方崧卿《韩集举证》的异同。朱子的时代,韩文传本的大量产生、韩学热潮的出现,为《考异》提供最充分的准备。宋代校勘学勃兴,为朱子《考异》提供文献基础。朱子晚年呕心沥血所作《考异》正如早年《四书集注》一样,只不过是完全用朴学的研究,来体现朱子对于性道的追求。朱子庆元年间何以能够完成这部校勘史上的杰作,又实在与方崧卿的《韩集举正》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朱子《大学章句》之所以能对后世有极深远的影响,除了有政治因素的影响外,更在于朱熹为《大学》建立了一个浑然圆成的体系。这个体系是朱子的妙心神运处,他将《大学》区分为经与传,并通过种种手段形成了经与传相协调的布局,而且他以本末合的理念贯通全文,使得义理通畅而别具一格。正是在这种布局与理念的互为支撑下才形成了朱子的《大学章句》体系,使得他对《大学》的解读与发挥超出于众人之上,而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4.
朱子在古本《大学》原有体系的基础上,使得《大学章句》的说理呈现出一种更为分明的环环相扣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大学》析理的重要手段,它在整体上使《大学》析理先后有致、本末分明而又通体流畅、一脉相承。经章反复式的环环相扣呈现一种流动性,传章嵌套式的环环相扣则具有一种稳定性,在流动性与稳定性的交织中,朱子《大学章句》的说理显得严谨而又不乏生动。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作家书简》“海外卷”中收录了自1988—2018年前后30年时间里,海外各国、各地区的作家和学者们写给古远清的55通信札,其中隐藏着诸多重要的文化信息。本文从书信的称呼、书信的落款、书信的内容等三个方面,对这些书信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从而揭示这些书信在思想、文化、伦理、礼仪与文献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并探讨背后所隐藏的一些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朱子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学即孔、孟思想,具有再解释的意义,也因此朱子表章了“四书”的精义。不单如此,其对“五经”的解释也脱离了汉唐训诂学的学风,以主体的、批判的、研究的学风及义理性的观点来解释经典。朱子将“性”规定成天人合一的普遍的宇宙原理即理,建立了“性即理”之人间存在论,其德目在天为元、亨、利、贞,在人间为仁、义、礼、智。朱子的心性论,基本构造即为“心统性情说”与“人心道心说”,心与性之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心与性情间有密不可分之关系。朱子以修养工夫论分别解释居敬与穷理,穷理为格物致知,格物为针对理而言,致知是对心而言,致知、格物是内外之关系,是一体的两面;居敬法是透过外在省察之修养法除去妄思、妄动相同之人欲,随时以敬,长久以后则天理自明,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即依居敬的成果——致知来努力,自然就可进步。  相似文献   

7.
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毛泽东书信中的称谓方式各具特色,对不同的收信人运用不同的称谓方式,体现了毛泽东对收信人的尊重,反映了每个收信人在他心中的位置也是不同的。作为书信开头的称谓语,虽然在书信中占极小的篇幅,但在毛泽东的笔下,却体现了他在文书语言艺术上所表现的特点。毛泽东在书信中运用的称谓方式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座重要的沟通桥梁,于人于事都是格外的尊敬与重视。概述了毛泽东书信中的称谓方式类别,分析了多种称谓并存的原因,认为毛泽东书信中的称谓方式对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陈淳早期思想进路之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朱子门人到朱子传人,是陈淳学行演进的历史和逻辑主线,本文从早年心路、临漳从不、书札问学三个阶段, 淳初次从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历史与逻辑的考察,揭示 了陈淳早期思想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9.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体量不大的新加坡在亚洲有着颇为独特的地位。有关专家对中国内需拉动亚洲的颇多期许。从中长期而言,中国需求会成为亚洲需求增长新阶段的最重要引擎。在2008年~2009年这两年危机中,世界经济分量加快向亚洲转移速度,亚洲也对于全球金融监管以及经济管理产生了更多兴趣。不过在一些主要经济机构中,特别是在IMF中,亚洲还远未被充分代表。二十国集团(G20)是一个显著的进步,与七国集团或者八国集团相比,对于世界经济而言,G20更有代表性,不过即便在G20之中,我们仍需考虑关于亚洲持续增长的发言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朱子在古本《大学》原有体系的基础上,使得《大学章句》的说理呈现出一种更为分明的环环相扣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大学》析理的重要手段,它在整体上使《大学》析理先后有致、本末分明而又通体流畅、一脉相承。经章反复式的环环相扣呈现一种流动性,传章嵌套式的环环相扣则具有一种稳定性,在流动性与稳定性的交织中,朱子《大学章句》的说理显得严谨而又不乏生动。  相似文献   

11.
《大学》是儒家经典文本之一。朱熹(朱子)、王守仁(阳明)、刘宗周(蕺山)作为宋明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都从《大学》中汲取营养以服务于自己的儒学体系,并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色。朱子将《大学》的主旨定位在"格物",阳明将其定位在"致知",蕺山将其定位在"诚意"。三位思想家对于同一部经典之主旨的不同定位,体现了各自不同的为学致思取向。  相似文献   

12.
《月季花》 孙星衍(清) 已共寒梅留晚节,也随桃李斗浓施。 才人相见都相赏,天下风流是此花。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不少名作以书信的形式写成。欧阳修的书信文体透视了他心系时弊改革的行动,倡导文风改革的举措,奖掖后进之士的经历,积极抒情叙怀的基调。这些书信反映了欧阳修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担当精神,展现了欧阳修对时弊、文论的理性思考与追求。  相似文献   

14.
叶赛宁一生追求真诚,在诗中如此,在私人话语的书信中更是如此.叶赛宁的书信遗产是对其诗歌创作的权威性诠释之一,有时甚至成为叶赛宁的诗和叶赛宁的生命的交汇点.如果不读叶赛宁的书信的私人话语,单从他的诗文等社会性话语,我们是不可能触及他不宜随便渲泄的这一潜意识层面,而触摸他那颗极端善良的心的.  相似文献   

15.
商务英语书信中称呼与结尾礼辞、套语、专业词汇及模糊用语等翻译,既要做到准确完整,又不失礼貌友好、贴切委婉与晓畅.  相似文献   

16.
新文化运动提倡者对于中学国文教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刘半农认为,国文应以白话应用文为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写书信、签合同等能力,中华书局的《国语文类选》在此影响下出版.但由于当时书信等大部分白话应用文还没发展起来,人们也没找到教学白话文的适当方法,《国语文类选》大量选择传播新思潮,讨论妇女、伦理、法政、科学等各种问题的长篇论文,将国文教学变成讨论问题与主义的场合.与刘半农的观点不同,胡适希望中学国文能够承担“白话文学史”的教学任务,受此影响,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白话文范》.但由于编者的文学水平和兴趣爱好等主观因素影响,《白话文范》没有落实胡适对分析文学技巧的强调,而侧重于思想内容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商品与质量》2009,(49):24-25
加拿大中小学生绘制的800多张明信片于11月10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加拿大分会递交给总理哈珀,学生们通过画作和书信表达他们对气候变暖的关注,并敦促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8.
奥斯丁对于18世纪“日趋流行”的书信体小说传统的承传,既是出于她本人对这种形式的着迷,也是她写作策略的主动选择,更是书信的特殊功能所决定的。本文以文本细读、个案分析的方式,从叙述的替代物、人物描写的媒介、故事发展的催化剂三方面论述书信作为对话的书面形式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为透视主题所起的作用,从新的角度领略经典之魅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型仪表着陆系统下滑信标在30 m以下高度不可用的情况,以及控制器切换时舵面会出现瞬态跳变的现象,分别提出采用无线电高度传感器和在控制器切换时加入软化环节的方法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并进一步说明使用信息融合滤波技术实现组合制导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舵面跳变减小了76.9%,能导引无人机安全自主着陆。  相似文献   

20.
在莎士比亚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第二场中,作者多次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来描写两位主人公在凯普特家花园月夜相见、倾诉肺腑的情形。绝妙的修辞使剧中增色无限。在阅读时要充分领会修辞语句的含义,必须从语境入手。修辞不能脱离语境。要考虑言语所涉及到的人、事物、事件、时间等情景及社会习俗、社会制度等,从而把握特定的语境,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