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企业紧密相联,构建和谐企业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只有企业和职工共同的利益得到真正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说,发挥好工会的维护职能,是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集体谈判是劳动者利益代表——企业工会或产业工会与资方组织之间就关切双方利益的实质性条款与程序性条款进行反复谈判与信息决策的过程。三方协商机制是政府、企业方和工会方就各方关心的问题在国家层面、地区层面或行业层面进行利益博弈和信息决策的过程。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集体谈判双方的自主博弈过程及产业工会干预下的双方反复博弈过程,对劳资双方组织博弈和企业劳动关系运作进行初步探索,并探讨劳、资、政三方协商过程中的三方博弈行为,分析了理性人假设条件下各方如何实现各自长期效用的最大化,期望对了解劳动关系的运作机理有所帮助,对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3.
劳动关系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相关的社会关系,包括劳动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劳动关系具有市场化、复杂化、劳动者地位有所弱化、劳动争议案情内容比较复杂、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善等新特点。发展企业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对于实现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协调劳动关系矛盾、保持企的生机与活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企业和和谐社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要发展,不但要有充沛的人力资源为保障,而且需要劳动关系的和谐,劳动关系要和谐,职工队伍也就是人力资源就要稳定,人力资源要稳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协调解决内部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增强企业队伍活力的动力之源。江汉采油厂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中认识到:健全预防劳动争议长效机制,规范劳资管理操作流程,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保障;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之石;加强职业卫生健康保护,实现发展成果员工共享,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所在。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中,还应突出源头防控、突出互利共赢、突出文化引领。  相似文献   

6.
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实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活动中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的形式多样,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劳动者参与管理制度运作过程中的利益博弈行为和博弈过程,提出了完善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当前建设和谐企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和现实任务。企业工会必须从自身本质属性、基本职责出发,适应企业复杂矛盾,推动实现劳资双赢,切实发挥倡导组织、纽带桥梁、沟通协商、监督促进四种作用,建立完善源头参与、协调处理、帮扶救助、法律援助四种机制,大力推动建立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Stakeholder理论,提出旅游者、旅游社区、旅游开发商、政府、压力群是旅游地在开发和管理中的五大利益攸关体.在对旅游社区与其它利益主体利益关系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制度设计,实施旅游地利益的合理分配,以促进旅游地利益各方和谐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关系问题开始凸显和爆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从企业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劳动不和谐的原因及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重点提出了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人力资源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关系营销是以系统的理论为指导恩想,将企业置身于社会经济大环境之中来考察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企业在盈利的基础上建立、维持、促进与顾客和其他伙伴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参与各方的目标,从而形成一种兼顾各方利益的长期关系。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关系营销。  相似文献   

11.
推进空间功能分工是当前区域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地区差距的关系问题仍然有待验证。基于2003~2017年长江经济带小地理空间范围内八个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地区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的地区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特征,且长三角和滇中城市群目前处在倒"U"型曲线的右侧阶段,地区差距处于缩小阶段;其余城市群均处于地区差距仍然在扩大的阶段。因此,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城市群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异化劳动占着主导地位,一直在不断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不断的促进了文化与意识的飞速发展,异化劳动与美的关系问题也在不断探究中向前发展。异化劳动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美的创造,但也会给其创造一定的条件,不可一概而论。在异化劳动下,美的意义多种多样,人们对美的理解与欣赏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领导和被领导之间存在着交换关系是一种客观现实。这种关系既表明了双方的合作特征,又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地位。认可并积极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深刻理解领导和被领导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新变化是引发劳动价值论深化和创新的深刻的经济根源.基于当代社会生产方式变化的特点和目前的社会各阶层状况,鉴于"财富创造"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区别,当前深化或创新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整合不同社会阶层的关系,调动各阶层成员的积极性,使其在各自的劳动岗位上,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农业劳动力的正确转移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前提,乡镇企业的兴旺则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是乡镇企业;其次是向林、牧、副、渔等方面的转移;第三是正常开展城乡之间的劳动力交流。为了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前应该实行“新农本主义”,即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立足“三农”: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认为,城乡劳动力转移是一种客观经济规律,它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的演进进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流动形式,它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上升式的辩证发展过程;同时,城乡劳动力转移也是一个社会变革过程,它演化了社会的各个不同方面互为交织。从而,这两个方面为我们科学地认识、研究和探索我国城乡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17.
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要在准确把握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拓宽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和劳动领域;要承认不同种类的的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巨大差别,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关系,从而促进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8.
对分工与专业化的经济性进行了描述与定义;区分了企业间分工与企业内分工两种情况;指出了范围经济的存在是限制无限分工的重要技术经济原因,并从产生范围经济的共用要素的生产率特性说明了斯密定理的正确性;专业化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权衡最终确定最优分工水平;从非排它性要素的配置说明了范围经济对分工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一个企业没有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各项工作必将受到限制,严重的甚至会阻碍企业发展壮大。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以改革促发展,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对于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客户与企业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海量的客户行为数据记录,这是企业提高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的巨大优势。但与此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如何有效挖掘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优化客户关系,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巨大挑战。论文在分析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讨论了常用的个性化推荐技术及其在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