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移动通信中的双向认证与密钥协商新协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提出了一个新的双向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解决了移动通信中移动用户与网络之间的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问题.使移动网络系统向移动用户提供匿名服务、访问网络与非法窍听者无法获知用户的身份信息,保证了用户身份信息和所在位置信息的机密性,并通过为用户分发临时签名私钥和匿名数字证书提供不可否认服务.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密钥协商协议实现匿名认证,进而有效保护通信方身份秘密,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平台模块(trusted platform module,TPM)的单向匿名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基于可信计算平台,引入TPM技术,不但实现了认证和密钥协商的安全属性要求,还满足了用户匿名的需求,使通信一方在不泄露其真实身份的前提下,向验证方证明其为某个群系统的合法成员,并在群管理员的配合下生成一个临时身份,提供了较好的安全性,适用于计算和存储资源有限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移动IP注册过程中的用户匿名鉴别问题,提出了一个匿名鉴别的移动IP注册协议.移动用户采用Diffie-Hellman 密钥交换机制产生与家乡代理共享的动态会话密钥,并用它加密移动用户的真实身份,来构造注册请求消息中的临时身份标识符;家乡代理接收到临时身份标识符并进行解密得到移动用户的真实身份.由于每次注册请求消息中的临时身份标识符都不相同,从而实现了用户身份的匿名性和位置移动的不可跟踪性.该协议由公钥密码体制和共享密钥密码体制相结合来实现移动实体的鉴别.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不仅实现了移动实体的鉴别,而且具有很强的匿名性;与彭华熹、冯登国提出的匿名无线认证协议比较,该协议减少了在移动用户端的运算负荷和时间.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用户与服务器之间安全高效的身份认证,保障双方的通信安全,设计有效的身份认证协议,本文针对Lwamo等提出的协议不能抵御离线口令猜测攻击,且无法实现所声称的用户不可追踪性和前向安全性等安全漏洞,通过使用传统的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和模糊验证技术,提出了改进的适用于单服务环境的匿名认证协议.安全性分析及性能分析表明:改进协议有效解决了上述安全漏洞,能实现安全高效的身份认证.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移动网络向用户提供匿名服务,保证用户的身份和行踪等信息的机密性,提出了一种匿名认证方案,不仅解决了用户在漫游网中的匿名问题,而且也解决了在归属网中难以实现的匿名服务问题.本方案不仅通信量小,而且也无需每次更换密钥.本方案以知识证明为基础,采用直接匿名认证协议理论并结合加密传输和签名验证来实现.理论和分析实验表明,用户漫游时无需到家乡代理验证身份,且在归属网中无需映射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有效地实现了全网匿名.  相似文献   

6.
在无线网络中,具有匿名性的安全的漫游认证协议是现阶段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它可以保护用户的身份信息在认证交互的过程中不被泄露,并能阻止恶意敌手对用户的位置及活动进行追踪,从而有效地保护用户的隐私。Khan等人提出了一个匿名的认证协议(简称为KKM协议)。但是,这个协议存在安全上的缺陷:无法实现匿名性;在智能卡丢失的情况下,敌手能够得到用户和访问网络之间的会话密钥;口令的设计方法不合理,易受离线字典攻击;密钥协商缺乏公平性和私有性等等。考虑到以上安全性问题,对此协议进行了改进,使其实现更高的安全性和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身份认证协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两方身份认证协议,并扩展到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多方身份认证协议.协议中通信用户初始共享的纠缠粒子对用作认证密钥.用户通过对事先共享的纠缠粒子对进行纠缠交换和经典通信,实现用户之间的身份认证.另外对2种量子身份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允许参与者通过一个低熵的共享口令在不安全的网络上进行相互认证并建立安全的会话密钥。文章在非对称“PKI模型”下基于卡梅隆函数提出了一个两方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并且在下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用户和服务器利用卡梅隆函数计算出一个双方共享的秘密值来加强认证,通过两轮交互实现了用户和服务器之间的双向认证。与同类的协议相比,本文中的协议在增加少量计算量的条件下减少了通信轮数,因此特别适用于无线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9.
由于移动网络环境中,移动信道具有开放、广播的特性,而且移动设备在存储、计算方面资源有限,所以,移动网络的通信数据缺少有效的保护。国内外专家学者设计出大量移动网络中的身份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解决身份鉴别问题的同时为后续数据的传输建立安全信道。但是,通过研究发现,这类协议大多存在安全缺陷。本文基于Dolev-Yao安全模型,对移动网络环境下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匿名身份认证协议进行安全分析,并给出协议产生安全缺陷的原因与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网络切片片间切换协议匿名性较差、认证过程复杂和通用性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证书的高效通用安全切换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基于无证书机制的密钥协商协议能够解决传统公钥基础设施的证书存储与密钥管理等问题,在保证安全性前提下,能够有效地提高切换认证效率。所提协议通过引入用户伪身份和切片身份标识符实现对用户和网络切片的隐私保护;针对不同服务类型的网络切片,在用户与切片服务提供商之间引入边缘控制器辅助片间切换过程,确保合法用户在切换过程中实现快速通用的身份认证。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协议在提高片间切换认证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安全、通用的切换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身份公钥的移动IP认证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基于身份的公钥系统,设计一个移动IP的认证方案. 该方案实现移动IP各实体间的相互认证和可确认的密钥协商,并向移动用户提供匿名服务,保证用户身份和位置信息的机密性. 通过对协议的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满足移动IP的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已有互认证量子密钥协商协议需要可信或者半可信第三方参与造成的步骤繁琐且通信量大的问题,基于Bell态和其纠缠交换性质提出了一个新的两方量子密钥协商协议。该密钥协商协议无需可信或者半可信第三方的参与,就能实现参与者之间的身份互认证和公平的密钥协商,因此降低了协议的通信复杂度。安全性分析表明,该互认证的密钥协商协议能保证身份认证过程可以抵抗假冒攻击,密钥协商过程能抵抗外部攻击和参与者攻击。另外,与已有互认证量子密钥协商协议相比,该协议的量子比特效率较高,且其量子态制备和测量用现有技术更易实现。  相似文献   

13.
可否认的环认证协议允许消息的发送者匿名地认证某消息,而在认证的同时,消息接收方却不能够向第三方揭示此次认证的发生,即消息发送方可以否认该认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多接收者加密算法的可否认环认证协议。消息接收者运行基于多接收者的加密算法对认证码进行加密,并将结果发送给消息发送方。发送方解密后得到认证码,并利用该认证码对消息进行认证。该协议构造简单,仅需要2轮通信。多接收者加密算法保护了发送者的隐私,且其可否认性在并发环境中成立。    相似文献   

1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相互认证和密钥建立协议不仅要在实现实体间的相互认证的基础上建立唯一的共享会话密钥,而且协议本身还应当满足一定的安全要求,如防止假冒攻击、服务的不可否认性等。在结合椭圆曲线密码体制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相互认证和密钥建立协议,不仅能有效防止上述攻击,还适于在无线终端设备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移动IP注册过程中的匿名认证问题,提出了一个具有用户匿名性的移动IP注册协议.移动用户通过对家乡代理的身份和新建立的Diffie-Hellman 密钥进行Hash运算,并把该Hash值与移动用户的真实身份进行异或,来构造注册请求消息中的临时身份标识符; 家乡代理把接收到的临时身份标识符和重新计算的Hash值进行异或可以得出移动用户的真实身份;每次注册请求消息中的临时身份标识符都不断变化,从而实现了用户身份的匿名性和位置移动的不可跟踪性.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不仅实现了移动实体的认证,而且具有很强的匿名性;与彭华熹、冯登国提出的匿名无线认证协议比较,该协议减少了在移动用户端的运算负荷和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协议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标准模型下可证安全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利用无证书密钥封装机制来传递口令等用户身份验证信息;基于DDH(decision Diffie-Hellman)假设,在标准模型下证明了新协议的安全性。结果显示,该协议是前向安全的,可实现用户间的双向认证,能够有效地抵抗多种攻击。  相似文献   

17.
针对移动终端计算能力较低和存储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移动边缘计算环境的轻量级身份认证协议.该协议将密码学与物理层的安全保护技术相结合,利用对称密码体制降低移动终端在认证过程中的计算复杂度,以少量的计算量和较低的信息存储量完成移动终端与边缘服务器的相互认证与密钥协商,并且移动终端只需一次注册便可在移动边缘计算环境中随机漫游.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满足前向安全性、抗重放攻击性、抗中间人攻击性等安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认证方案相比,该方案在通信和计算成本方面有较好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BSW逻辑在公钥认证协议设计中的应用,讨论了它的不足并对其进行了改进.消除了原合成规则对公钥使用者身份的不合理限制,并通过添加特定标识符等手段,实现了验证消息发送者身份的推演目标;以两方双向认证协议的设计为例,指出了BSW逻辑忽略冗余性处理所带来的加密冗余问题,得到了消除加密冗余后的协议,采用Athena方法对该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表明,协议实现了双向认证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