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后现代视阈下讨论庄子有关语言哲学思想,挖掘庄子语言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会通之处,解读庄子的"言意观"、"名实观"以及"诗性与隐喻性"的语言风格及语言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由观"、"生死观"、"游戏观"是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反映了庄子独特的思想内涵.运用庄子的这些哲学观点,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从而完成理想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3.
自由思想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庄子的自由思想具有二重性:既具有自由性,又具有非自由性.消除"成心",便可以达到"无待",从而实现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又受到非自由的束缚.庄子的自由思想追求的是内在的自由,而外在则很难达到自由.庄子所处的时代形成了庄子的"出世"思想,这种思想与当时的背景是格格不入的.庄子的自由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当代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庄子认为世人趋之若鹜的"俗乐"只是浅薄的物欲享乐,并非真正的快乐,而且它反使人"役于物".庄子推崇的快乐境界为至乐,即与天地万物相感通,与自然和谐共处.要达到此境界,庄子指出的途径是遵循"无为"的方法与准则.庄子的快乐观反映了人类对自性生命的反思,以及对精神乐土的憧憬与追求.  相似文献   

5.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它集中反映了庄子的自由思想。通过对《逍遥游》一文的分析,揭示出庄子心中的自由是无所待、绝对的,要达到这种自由境界,就要做到无名、无功、无己。庄子的这种自由观产生是与其所处的时代及生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庄子以进入"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的"真人"为其理想人格形象,这种理想人格实现了对生死时势和哀乐情欲的超越.庄子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所具有的真实性、理想性和幻想性特征,对当代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当下逐渐被"物质奴役"的人们指明了找回自我的途径;给"沉沦"于喧嚣都市生活的人们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使现代人培养起一种享受精神自由的审美情怀.  相似文献   

7.
庄子提出了做"不材之木"或处于"材于不材之间"及"和外物"、与物同化的顺世原则,这是他置身于险恶的社会环境下无奈而理智的选择.庄子是一个忠于自己内心的人,他对社会和人生有通达的认识,而他所生活的社会令他失望甚至绝望,因此他只有在精神领域追求自由和超然.庄子的"超越"是在理智分析社会的基础上内在反思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认识世界、师法造化及立意造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布颜图关于“大”的美学思想,其美学思想展示了《周易》、《老子》及《庄子》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所特有的认识观与宇宙观。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的爱情观不是精神恋爱,也不是单纯的同性之恋,其真谛在于节制。庄子的爱情观是一种超然的情感,他专注的不是爱情本身,而是爱情背后"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通过对比较柏拉图和庄子爱情观,分析中西哲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三"被道家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概念,它具有独特的哲学内涵。这个概念担负着"化生"的重要使命,它的这一功能,既能解释道家的基本生命观,又能很好地反映道家的生命哲学。在《庄子.秋水》的名篇"濠梁之辩"中,"三"这个文化概念隐藏在字里行间,贯穿全篇,有助于对庄子的生命美学思想做更深层次的解读:生者即至美,凡生者皆为美。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西方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哲学家们有关休闲的认识和中国儒家、道家、佛家哲学中蕴涵的休闲思想。认为亚里士多德及其追随者们是将休闲看作生存的一种自由状态,一种"成为人"的过程,而中国古代哲学有关休闲观的共通之处是强调生命的超越与心灵自由,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精神的愉悦,尽享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责任感培养是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核心所在。随着现代性境域下传统伦理道德的式微与市场经济下市民社会的形成,个人主义乃至道德虚无主义盛行,他人成为自我实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他者哲学的代表人物勒维纳斯在汲取现象学中他人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他者与自我非同一的绝对他性,从而将他者作为主体自由的基础与目的,建构起"责任先于自由"、"我为他者负责"的责任主体观。从"他者"视域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中调节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建构和谐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庄子与萨特以艺术欣赏与创作来实现精神的自由安顿与独立自存,这就把美从艺术的领域延伸至现实世界。在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冲撞的背景下比较二者思想,可以发现他们在自由的概念、追求自由的方式以及对现实的态度三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也存在很大不同。庄子的"逍遥游"与萨特的"自由"同具有反异化、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特征;也都希望通过想象、体道等主观方式去达到自由之境界;而他们对束缚自由的现实所采取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前者主张迴避,后者勇于反抗。这些异同为"艺术化人生"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语境。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哲学视野中,将现代性树为批判的靶子几乎成了后形而上学的标志,海德格尔也是从批判形而上学的立场出发来批判现代性的,后来又出现了后现代哲学家的介入等。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看,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革命、现代性的主体均与形而上学性有着内在的关联,凸现了现代性的形而上学本性。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哲学视野中,将现代性树为批判的靶子几乎成了后形而上学的标志,海德格尔也是从批判形而上学的立场出发来批判现代性的,后来又出现了后现代哲学家的介入等.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看,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革命、现代性的主体均与形而上学性有着内在的关联,凸现了现代性的形而上学本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表明: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是中国体育困局的文化根源。中国体育是利用运动之"器"探索精神自由之"道"的文化实践活动,其哲学理想是"真善美",东西方文化融合共存是实现体育文化追求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讨论也逐步深化,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如简单化倾向、急于求成等,要克服和避免这些问题,重要的方面是应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入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文化哲学范式下加以把握,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现代西方先进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任务定位在西方先进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进而创造出新的中国文化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庄子》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格调、基本形象的分析,说明寓言是《庄子》一文最基本的文学构架,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庄子》在哲学和文学上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与庄子生态思想之间有着相似性:“物无贵贱”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两者都尊重自然,具有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世界之夜”与“绝圣弃知”,两者都批判技术知识;“逍遥游”与“诗意栖居”,两者都追求自由的生存状态。不过,一个主张“清静无为”,一个强调“艺术拯救”,两者实现理想的具体方法有所不同。他们在不同时代所倡导的人与世界合一的生态观,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各种哲学渊源中影响最大的儒家思想,其“差等观”深刻地体现于家庭(族)生活、社会生活、政治和法律生活等方面的理论当中,对中国古代的法思想影响至深.在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中,应当对传统的“差等观”加以扬弃改造,批判继承,在全社会树立现代的、注入自由平等观的“差等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