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奎那构想了"上帝"的"典范德性"和尘世的"人类德性",前者是后者永不可超越的楷模,是人性向"善"的缘由和方向。人类以"中道德性"为原则,激起意志自由选择的功能,践行着"信"、"望"和"爱"三种"神学德性"修养,终极幸福的关怀就会在"完满德性"中实现。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的思想家不断地探索什么是幸福和如何获得幸福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了德性幸福观。在此通过对德性及幸福的意涵,德性、幸福和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予以论述,主张德性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品行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幸福观。  相似文献   

3.
道德情感是内在德性发生的重要条件,德性培养是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主体意识的确立有利于良好的德性情感和内在德性形成,道德教育的目的正是在主体内在德性的不断提高中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幸福与德性、至善、快乐的关系的认识上有所不同。他们都强调把幸福建立在德性之上,主张快乐与德性相结合,个体幸福与公共幸福相结合,强调用理性约束快乐欲望,认为人的幸福在于符合德性的实践活动。善是人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人们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就是获得幸福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休谟对德性的宽泛定义开始就引起时人的异议,他在德性的标准、德性的生成、德性的对象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标志着传统德性观开始向现代德性观过渡.休谟的德性具体体现为各种各样的德目,表明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他的德性思想中也蕴涵着功利主义和情感主义的端倪.  相似文献   

6.
伦理学上,通常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称为德性主义,也将西方自苏格拉底开创,经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集大成的伦理思想称为德性主义.但是,中西方德性主义伦理学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德性的理解是不同的,并且这种不同直接导致对如何成就德性这一问题的理解差异.因此,对中西方德性主义道德教育观进行比较,寻找二者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更为深入的认识与了解中西方传统伦理思想.文章立足于一种客观的学术立场,以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中西方德性主义道德教育观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华民族必须努力实现的一个"中国梦"。中国数千年文化沉淀的精华———儒家智慧,特别是作为其理论核心的伦理德性对于当今社会突破发展工业文明所暴露出的内在困境,以及实现生态文明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价值。从"敬""仁""俭"三个方面阐释了儒家伦理德性的生态文明意义。  相似文献   

8.
川端康成的创作一方面表现为非政治性、非现实性、非道德性,另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美和女性美的发现。这样的唯美精神是对日本文学唯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川端康成所表现的"日本人的精神实质"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士"阶层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层,不仅是维持社会"道统"的中坚力量,而且代表社会的良心和发展的方向。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从统治阶级的需要还是从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文化来看,都给"士"阶层赋予了特别的意义和要求,并使之成为历史上"士"的规范和要求。但是,在魏晋时期,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出现了"士"的反德性。同时,由于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传统意义上的"士"阶层在新时期面对社会的多方位、多层次变化,其行为相应地出现了诸多不同以往的变化和发展。从生存论的视角,探讨魏晋士人反德性的内在与外在原因。该研究对当今某些社会伦理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德性教育与道德教育存在异同,德性教育具有四大优势。德性教育是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重要路径:通过激发内在动力机制,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体性;通过搭建知与行的桥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通过培育道德精神,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