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在遗传算法与误差反向传播网络(BP网络)结构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进行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新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实例表明是可行的,为水资源承载力定量分析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资源承载力问题,利用遗传算法的并行机制及全局搜索最优解的特性,引入了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评价了算法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面的可行性,给出了设计思路及应用步骤.初步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定量计算的多目标遗传算法模型.  相似文献   

3.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区域水安全战略中的基础性研究课题,其中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研究过程中重要的研究基础,其建立过程综合反映了水资源系统与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关系。从水资源数量、质量、空间、流场等水资源系统功能方面的水资源承载过程角度,构建了由水量、水质、水域、水流4个子系统及其二级评价指标组成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初步指标体系;集成咨询专家信息的形式,得到判断各指标重要性的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加速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遗传层次分析法筛选该初步指标体系并确定其对应的权重关系,最终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所建指标体系适用于重点关注区域的水资源承载状态的综合评价研究,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系统提供重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客观合理地评价水资源承载力和综合考虑各要素的评价结果,从承载支撑力和承载压力两方面出发,选取水量、水质要素承载支撑力和压力评价的实物量指标,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风险矩阵方法(RMM-WCC),采用短板法进行单要素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运用风险矩阵方法对单要素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最后得到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综合评价结果。将RMM-WCC应用于安徽省淮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得到该区域的水资源承载状态,对于超载的状态指出了超载原因,并给出了相关的措施建议。该评价结果可为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同时,RMMWCC在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等承载力综合评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问题,采用"自然-人工"二元模式识别出自然因素、人工因素和水资源因素为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多层次半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多重赋权的改进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开封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计算结果显示,在2004~2013年间,2007年为水资源承载力的最优年份。  相似文献   

6.
为了科学地分配和利用开封市水资源,用PSR模型构建了开封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4个影响开封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成分,再利用熵权法计算了主成分的权重,从而构建了开封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并用该模型找到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伴随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而变化的综合指标。根据绍兴市2002-2010年的12个与水资源承载力密切相关的指标,引入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影响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的3个主成分,以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重,再结合主成分各因子得分,计算2002-2010年绍兴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得分,对绍兴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总体上,绍兴的水资源承载力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充分理解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多级综合评价模型,选取了评判因素,通过评判矩阵的计算,对黄河干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提出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由于综合考虑了评价因素的层次性和模糊性,其结果更切合实际,为黄河流域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在随机、模糊、未确知等不确定性条件下定量评判和诊断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用联系数有效处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间的不确定性,提出用最小相对熵原理综合评价样本联系数和评价指标值联系数,构造了减法集对势这一新的集对势函数,并用于测度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在当前宏观期望层次上所处的确定性状态和发展趋势、诊断识别水资源承载力的脆弱性指标,进而建立了基于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诊断分析的一套方法(CNAD)。CNAD在安徽省淮北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淮北地区2004、2010、202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均介于承载力一般等级与较弱等级之间;这3 a的评价样本联系数、评价指标值联系数、平均联系数值中只有2020年的评价指标值联系数处于偏反势(接近反势的临界值),其余联系数均处于反势,说明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发展趋势为负向发展,水资源承载状态十分严峻。CNAD充分挖掘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标准等级与评价指标样本值之间各单指标联系数的评价信息,评价和诊断的结果可靠、合理,方法直观、简便、通用性强,在各种实际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诊断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涉及因素众多的特点,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4个方面入手,选取15项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郑州市2007~2016年统计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计算指标综合权重,最后采用"模加和"法对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7~2013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有所回升,2013年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云综合评判模型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建立了基于云理论的综合评判模型,将不确定性概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用隶属函数描述了评价等级的模糊性,又利用超熵概念充分考虑了隶属度本身存在的随机性.将云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洮河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并同传统模糊综合评判、可拓评价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可行,并能体现出评价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资源承载能力概念,给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定义,把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纳污能力以及万人均GDP最低标准视为"区间"值,建立了模糊约束线性规划模型,并给出了求解的基本过程.应用于日照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中,并与文献[5]的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实用性强,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3.
在现阶段水资源承载力定义中,由于未深入考虑主体(水资源)随时间变化的不确定性,并且所涉及的客体过于理论化、抽象化、笼统化,往往导致计算成果难以用于实践。本文将"设计"的概念和思维融入到水资源承载力之中,提出水资源设计承载力的确切定义,并界定其内涵。根据设计的供水保证率和发展模式分别计算相应的可供水量和用水量,基于供用水平衡,推求出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经过分析和实例验证,证明水资源设计承载力计算简单且成果实用。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区域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行评价方法大多依赖于静态数据构建研究对象与等级标准之间的关联函数,而对信息的动态性考虑不足。针对这个问题,利用集对分析态势评价法和偏联系数方法探索不同等级之间的动态平衡机制,构建了一种融合信息演化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首先,参照相关研究成果,获取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计算各研究对象的三元评价联系数;其次,针对传统集对势与评价等级值不能在数值上对应的不足,研究提出了集对势特征值的概念,对系统所处的态势及等级进行统一量化表征;然后,分析三元联系数中相邻联系分量之间的演化规律,基于一阶偏联系数方法,利用各分量与相邻分量向该分量的一阶演化值之和刻画联系数对各等级的支持度,进而判定研究对象所处的等级,实现对研究对象的初步评价;挖掘同反分量之间的深度迁移,利用二阶偏联系数对模型进行拓展研究;最后,综合以上结果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将模型应用于合肥市2009-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结果表明: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临界状态,但总体上呈稳中有升的态势,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与置信度阈值判别法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模型可以克服了一定的主观性,且具有较好的可拓展性。  相似文献   

15.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计算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根据隶属函数的性质确定了综合评判矩阵的计算方法.将模型运用于具体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熵权属性识别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结构特点,在传统多目标分析决策技术的基础上,将熵值法与属性识别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应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系数确定的主观性问题,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结合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其评价结果合理,适用于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相似文献   

17.
模糊聚类分析在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模糊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并利用该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7地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淄博市、威海市、青岛市、潍坊市、济宁市、日照市、枣庄市、莱芜市、烟台市和临沂市等10个地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较高,而其它7地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客观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状况,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梳理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的现状,分析了概念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指出现行红线指标主要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出发,难以契合当地水资源特性和水利发展趋势的不足。从区域特征出发,着眼于评价指标的选取,提出基于水资源禀赋条件、开发利用程度和工程供水能力等水资源承载潜力因素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基于水桶理论,以云南省丽江市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考虑水量、水质两方面因素的红线指标与提出的潜力指标两套评价体系评估丽江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全面考虑各要素的评价结果,验证评价指标和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评价结果显示:水资源红线指标在行政区域内的划分主要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红线指标向古城区的倾斜致使经济发展较弱的其他区域用水指标分配较少,更不利于其长远发展;用水指标在水资源分区上划分的缺失不利于水资源综合管理。考虑了水资源禀赋条件和供水工程潜力指标的评价结果更符合丽江市的现状,即丽江市水资源条件较好,但水利工程配套不足,难以有效调配区域水资源,存在工程性缺水,此为中国西南高原地区的普遍性问题。结合资源承载状况和超载成因,提出丽江市水资源调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