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徽州地区两栋典型民居冬季室内温度、湿度进行连续测试,通过对比徽州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室内热湿条件,考察了不同功能区域室内湿环境及热舒适性。结果表明,传统民居冬季室内处于潮湿及非常潮湿等级,相对湿度值高于现代民居,但传统民居室内湿度日较差小于现代民居,室内湿环境稳定性良好;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室内外含湿量相关性系数均高于0.8,室内湿环境对室外湿环境响应明显;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传统民居厅堂、厢房热舒适时间段占比分别为7.36%、8.77%,冬季室内热舒适性差,建议采用局部采暖设施。  相似文献   

2.
严寒地区居室热环境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模糊集合理论对哈尔滨市冬季居室热环境与居民热舒适现场调查结果进行了模糊统计分析,建立了居室热环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所建立的模糊模式识别系统,可对人体热感觉进行模糊模式识别.对居室热环境进行了热舒适性评价.根据最大隶属原则,满足80%居民热中性的温度范围是18-24℃.对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准确度较高、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该模型在权重赋值、评价集和单因素评判三个方面利用模糊语言变量表达决策者的观点,并用一种带可信度的梯形模糊数来量化模糊语言变量.举例说明该模型的工程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人才选拔过程中指标权重和指标值的模糊性,建立了模糊环境下的人才选拔方案。首先建立了基于语言变量的判断矩阵和评价矩阵,然后将语言变量转化为三角模糊数,得到模糊判断矩阵和模糊评价矩阵,再利用模糊AHP确定指标的模糊权重,利用模糊TOPSIS计算出各个被评价对象的贴近度,进而得出各个被评价对象的排名,最后以数学建模竞赛队员的选拔为例,说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神经网络的室内热舒适评判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更加科学地建立室内热舒适度评判体系,以某个体对不同热环境4个室内环境主要影响因素(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的热舒适判断作为教师对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行修正,以MatLab为开发工具,建立了室内热舒适的BP神经网络评判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算法.几种不同环境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此个体的实际判断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6.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模糊综合评判权值确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模糊综合评判在圈闭,区带等含油气性有利区预测及其优劣程度进行定量分析评价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模糊综合评判中,参评地质因素的权值确定也非常重要,应用粗糙集理论,对原始地质数据进行挖掘,利用其求得各项参评地质因素的属性重要度,将将其权值化处理作为其权重系数,克服了传统方法确定权重系数的主观性,这样使得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从而提高模糊综合评判精度,最后,以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凹陷圈闭评价为例,用此方法求和评价所需的各参评地质因素的权重系数。  相似文献   

7.
供冷参数的不同组合会导致置换通风与辐射冷板复合空调室内热湿环境及系统运行费用的不同.因此,选取合适的送风和冷板组合供冷参数对复合空调系统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针对采用复合空调系统的办公室的室内温、湿度及速度场进行了CFD仿真,揭示了送风温度、相对湿度及速度、冷板表面温度及冷板与天花板面积比等参数变化对室内热湿环境及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给出了通风系统与冷顶板供冷量随各参数的变化情况.按正交试验设计法安排了5因素5水平模拟试验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各供冷参数与热舒适性指标PMV的相关性,提出了使室内热环境和通风效率最佳的组合供冷参数.  相似文献   

8.
在Fanger舒适性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睡眠环境热舒适条件,建立了睡眠环境下热舒适性模型;进而讨论了所建模型的初步应用,并利用MATLAB编程对睡眠环境的热舒适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热中性温度与寝具总热阻之间的关系值及不同温度、相对湿度下睡眠环境的PMV与PPD值,以期为睡眠环境的空调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物流企业资源整合效果的评估中,大多数评价指标很难用确切的数据进行衡量,模糊变量则更适于解决这一类问题。通过利用模糊语言变量对难以量化的评价指标进行评分,采用数量化技术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使用线性加权计算模糊总得分,从而实现对物流企业资源整合模式实施效果的判断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睡眠环境热舒适性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Fanger舒适性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睡眠环境热舒适条件,建立了睡眠环境下热舒适性模型;进而讨论了所建模型的初步应用,并利用MATLAB编程对睡眠环境的热舒适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热中性温度与寝具总热阻之间的关系值及不同温度、相对湿度下睡眠环境的PMV与PPD值,以期为睡眠环境的空调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 Banach 代数中的行列式理论.给出了具有单位元的迹 Banach 代数具有行列式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发展了立方准晶材料的断裂理论 .通过应用Fourier分析和对偶积分方程理论 ,得到了立方准晶材料Ⅲ型裂纹问题的精确解析解 ,并由此确定了位移与应力场 ,应力强度因子和应变能释放率 .结果表明 ,应力强度因子与材料常数无关 ,而应变能释放率依赖于所有的材料常数 .这些为研究此新固体材料的变形和断裂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  相似文献   

13.
对引起加工质量故障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用于加工中心加工质量故障分析的与/或故障树,提出了隐加工质量故障(FMQF)的概念和由·FMQF 找出制造系统故障的决策树方法.本文在模糊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隐加工质量故障识别的新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根据控制图的变化进行设备状态估计.基于以上研究,建立了可用于柔性制造系统隐加工质量故障预测和预报的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4.
对近年来非织造布滤料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综述,介绍了内部结构的研究及表征、过滤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过滤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指出进一步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May 26,2014,BeijingScience is a human enterprise in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that occurred in the 17th Century initiated the advances of modern science.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system created by human beings,the tremendous productivity brought about by science,and the spirit,methodologies and norms formulated in scientific practice since the 17~(th)Century have long become essential elements of  相似文献   

16.
17.
以微波产品的装配结构设计为例描述面向并行工程的装配结构设计系统 ,该系统读取由产品数据管理 (PDM)传过来的上游设计部门的设计要求 ,以基于实例的方法产生装配方案 ,同时将设计要求分配到各个组成零部件中 ,在设计约束下对零部件进行详细设计 ,并将最终的设计结果按照不同部门的需要 ,通过PDM系统分别向上反馈 ,向下传递 ,从而实现信息的集成与共享 ,达到实现并行设计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8.
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揭示了 CVD(化学气相沉积)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在磨损和破损状态下的不同的失效机理,并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对于切削条件的特殊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从并行工程的原理出发,提出了一个基于特征的并行 CAPP 系统.在特征建模的基础上,系统能够推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产生零件的特征向量图;利用加工知识库,通过动态规则匹配,系统可以确定特征的加工方法、加工参数及其加工顺序;通过优化确定最佳的工艺计划.  相似文献   

20.
Microbial oceanography is an emerging discipline resulted from the interaction,cross-ferti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life science and ocean science.Microbial oceanography integrates the principles of marine microbiology,microbial ecology and oceanography to study the role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biogeochemical dynamics of natural marine ecosystems.The application of genomics tools to study marine microbes is resulting in rapid advancements in microbial oceanography that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in glo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