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在以劝说为重要功能的演讲语篇中,元话语是组织语篇结构、表明演讲者观点、与听众建构良好关系的重要手段。在Hyland元话语分类系统指导下,对10篇演讲词中元话语标记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毕业典礼演讲词中互动元话语的使用频率高于交际元话语的使用频率。交际元话语协助听众理解语篇,实现劝说模式的理性诉求;互动元话语则实现劝说模式的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2.
语用标记语是口语交际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能够体现语篇连贯功能的形式标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发话人可以运用语用标记语组织语篇,唤起发话人的注意,表明发话人的态度,维持话语连贯。本文从功能的角度看对语用标记语具有的语篇构建功能、元话语功能、强调或突出所述命题内容、表述对所述内容的态度使所述内容具有实据性以及补充所述话语的语用功能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元话语在语篇中的意义是超越基本话语命题意义之上的,是组织语篇,表明演讲者立场,并与受众建立联系的重要手段。奥巴马就职演讲属于英语政治演讲,主要目的是达到劝说的功能。基于对语篇中的元话语的修辞功能分析,阐释了元话语如何在对语篇构建中为达到气质、说理、动情的修辞手段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回顾元话语角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顺应—关联模式为理论框架考察了学术讲座中元话语的角色。学术讲座中的元话语不是组织语篇的被动"协助者",而是讲座人寻找关联和进行顺应的积极"语篇构建者"。  相似文献   

5.
元话语是指语篇中能标示话语结构、提请对方注意或表明发话者态度的各种语言手段,它依附于话语而存在,虽不是话语的主体,但在交际过程中起调控话语主体信息的作用。本研究以顺应—关联模式为理论框架重新审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元话语标记的作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顺应—关联模式的理论框架内,跨文化交际中元话语可以视作发话者在寻找关联和顺应语境的基础上选择的结果,了解并关注其角色有助于发话者和听话者更好地养成元话语意识,以便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以元话语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探讨作者如何在结尾处达到反期待效果。结果表明,分析作者在小说中使用的元话语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解读小说。  相似文献   

7.
以元话语为理论依据,研究了元话语对英语口语、尤其是对商务英语谈判的影响,并针对具体元话语词汇,探讨了元话语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运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商务英语谈判中恰当的使用元话语可以突出重点,准确传达语义,提高谈判效率。  相似文献   

8.
元话语的恰当运用有利于广告语篇中和谐人际关系的实现,以Hyland确立的元话语概念和分类为理论框架,以西方主流英语媒体和网站中选取的商业广告语篇为语料,通过广告语篇中元话语的人际功能探讨广告商如何构建并协商与潜在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深化了广告语篇的研究,拓展了元话语的应用范围,同时有助于在理论层面和实践中提升广告制作者的广告语篇制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结合前人对话语标记语语篇功能的研究,从认知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话语标记语在法庭交际中的语篇功能。发现:话语标记语是法庭交际中构建语篇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确保了语篇的连贯性,也在心理层面上制约了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具体元话语词汇,探讨了元话语在商务英语函电中的具体教学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在商务英语函电教学中采用元话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准确传达语义,有效组织信息的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的鲜明特点表现在:人民群众立场的鲜明价值取向,彰显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坚信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体现了强烈的制度建设意识,树立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典范,体现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担当,凸显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凸显了严格治军、重塑军风的决心。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的哲学根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可根据习主席所讲的"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好传统、现在在全党还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要把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三个要点的诠释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2.
方菲  胡芳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25(6):145-147,157
以韩礼德提出的衔接机制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奥巴马诺贝尔和平奖获奖演讲稿中的衔接手段,对比分析英汉语篇在使用连接词上的差异并思考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发现,大量使用指称、替代、重复、连接等衔接手段对提高演说语篇连贯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中外历史和文化差异,连接词在英文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在中文中的使用,特别是表示转折和并列的连接词。  相似文献   

13.
自1976年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首创以来,语篇的衔接就一直被国内外众多语言学家所研究.文中运用该衔接理论框架对《想北平》及其英译文中体现的部分语篇衔接手段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在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汉英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上各有所偏重,汉语更常用原词复现和省略,而英语则多用照应和替代.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语篇衔接理论探讨了中国大学生口语中人称指称的使用情况,利用错误分析方法对中国大学生口语中的人称指称错误进行分析。考察中国大学生口语中人称指称的错误情况,对错误属性及错误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对错误应持有的态度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比较和分析了《骆驼祥子》的施晓菁译本和葛浩文译本,并指出功能对等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16.
Halliday词汇衔接手段的理论和框架同时适用于英汉语篇的词汇衔接研究。重复、同义衔接和组合搭配是英汉语篇中常见的词汇衔接手段。在这三种衔接手段中,"重复"在英汉语篇中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但是相比较来说,汉语中"重复"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英语。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包括:①英语词汇中同义词比汉语多;②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③汉语的语音文字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