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对炉温判断、预报及操作指导系统中的参数的确定及影响炉温滞后时间进行了研究.结合实例,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对各参数与炉温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在采样周期方面进行不同尝试,通过计算机仿真,与经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锅炉的炉温控制一直是工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锅炉对象具有强耦合、大延时、大惯性特征.传统PID控制由于模型匹配不佳在实际操作上会有较大的温度波动.该文将模糊数学与预测控制相结合应用在锅炉炉温的控制上,并与传统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比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解决炉温控制波动较大的难题,对锅炉炉温这一类大延时系统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加热炉微机控制最优化炉温设定建立了完整的稳态数学模型,并对其动态炉温给予补偿,采用转轴直接搜索可行方向法(简称为DSFD)算法进行求解,该模型在工业试验中得到较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4.
将BP神经网络控制策略引入炉温控制系统,通过神经网络模拟实现PID控制器参数在线调整。在电阻炉炉温控制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算法,并对经典PID参数选取进行了分析。最后将神经网络PID与经典PID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比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等效简化CAPL加热室带钢的加热过程,并据此建立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建立带温前馈控制数模和综合炉温计算数模,进行了加热室加热过程的计算仿真。结果获得了SPCC 钢优化的带钢升温曲线和炉温曲线;确定了综合传热系数FHxc;得出了炉温和带速与带温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DDC装置实现了单机自动化的设想。并对某厂钢锭加热炉炉温、油压系统中采用GE—80型双板微处理机构成DDC装置,使炉温、油压的控制实现了自动控制,对改造老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钢坯加热炉炉温仿人智能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钢坯加热炉炉温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依据仿人智能控制原理,建立炉温的仿人智能控制策略.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仿人智能控制算法与常规PID控制算法进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仿人智能控制策略在炉温控制方面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和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冶炼硅锰合金实践的基础上 ,探讨了SiO2 还原过程的热力学行为 ;并提出了影响SiO2 还原的主要因素有 :炉渣碱度、炉温等。指出提高炉温、选择合适的炉渣碱度、减少石英基SiO2 的加入比例 ,可以促进其还原。  相似文献   

9.
将 BP 神经网络控制策略引入炉温控制系统,通过神经网络模拟实现 PID 控制器参数在线调整.在电阻炉炉温控制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神经网络 PID 控制器的算法,并对经典 PID 参数选取进行了分析.最后将神经网络 PID 与经典 PID 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比较.  相似文献   

10.
炉温制度的优化是炉子优化控制的基础,它包括炉温优化目标函数的确定和目标函数极值的求解两方面.本文建立了连续加热炉板坯加热的稳态数学模型和炉温优化模型.应用所建立的稳态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各段炉温变化对钢坯加热过程的影响,形成了启发式算法规则集.建立了考虑出炉钢坯平均温度及断面温差的目标函数,采用启发式搜索算法对钢坯加热过程的炉温制度进行了优化,对优化前后的钢坯平均温度及断面温差的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归纳的启发式搜索规则可以满足该模型启发式算法的要求,也表明启发式搜索算法可作为加热炉炉温优化的基本算法.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大空间建筑中火灾蔓延发展的特点和烟气蔓延的规律,分析了温度、湿度、热膨胀、风及室内消防设施等因素对大空间建筑火灾烟气的蔓延规律的影响. 比较现有大空间建筑烟气控制方法,针对大空间建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提出在选择常规防排烟方法的同时,应着重利用自动消防设施合理地对烟气进行引导和分割,防止烟气的蔓延扩大;选择合适的火灾探测器,以便快速发现火灾烟气;合理设置补风系数,保证人员的有效疏散. 关键词:大空间建筑;火灾烟气;烟气控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以ARM处理器STM32为主控芯片, 移植uC/OS-II实时操作系统来实现任务调度的电池管理系统,包括锂电池参数采集模块、均衡模块、控制器区域网路通讯模块、充放电控制模块等。锂电池采集模块采集到各个锂电池的电压、温度、电流等参数通过CAN总线与主控芯片进行通讯。主控芯片根据采集的参数控制电池的能量均衡,保护电池安全,估算电池荷电状态并在LCD液晶显示屏显示电流、温度、电压和电池荷电状态信息。该系统能较准确估算电池荷电状态,快速实现多个电池之间的均衡,可扩展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以ARM处理器STM32为主控芯片。移植uC/OS-Ⅱ实时操作系统来实现任务调度的电池管理系统,包括锂电池参数采集模块、均衡模块、控制器区域网路通讯模块、充放电控制模块等。锂电池采集模块采集到各个锂电池的电压、温度、电流等参数通过CAN总线与主控芯片进行通讯。主控芯片根据采集的参数控制电池的能量均衡,保护电池安全,估算电池荷电状态并在LCD液晶显示屏显示电流、温度、电压和电池荷电状态信息。该系统能较准确估算电池荷电状态,快速实现多个电池之间的均衡,可扩展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四角切圆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某电厂 30 0MW ,10 2 5t/h锅炉为模型 ,针对水平烟道的烟温偏差问题 ,进行了锅炉整体冷模试验 ,对炉膛上部、水平烟道及转向室处烟气的流动进行模拟 ,明确了水平烟道内引起烟温偏差的烟气速度场偏置的具体情况及尾部烟道气流分布的特性 .  相似文献   

15.
立火道温度的广义预测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JN43型炼焦炉对象特性,将广义预测控制应用于立火道温控中,由于采用直接算法,减少了在线计算量。该控制算法较好地解决了由于装煤量、结焦周期、配煤水分等因素引起的炉温波动,运行结果表明:炉温变化由原来的±10℃减少到±5℃,年平均节煤气量约为1 032万m3,节能量达3.1%。  相似文献   

16.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冷段堵灰分析与进口风温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文献[1]推出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冷段受热面的平均金属壁温计算式,分析了最低壁温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了合理的最低壁温,对某燃煤电厂的220 MW机组锅炉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冷段最低壁温、酸露点温度与冷风温度进行了计算与比较,空气预热器发生堵灰的根本原因在于烟气中存在SO3以及受热面金属壁温低于烟气露点。对此,提出了提高受热面壁温在烟气以上的控制措施。所得结论对合理选取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最低进口风温,避免冷段堵灰、电站锅炉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水下航行器电池舱段长时间大电流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热量不能被快速传递到外界环境时,容易导致电池舱段内部单体电池发生短路、泄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1,2],所以研究采用铝基注塑电池架改善电池舱段散热效果的可行性非常必要。首先建立了电池舱段热传递的数学物理模型;其次当电池舱段采用铝基导热塑料电池架以23 A恒流连续工作5 h时,对其内部瞬态温度和温度分布情况进行了试验测量;最后在FLUENT环境下,对几种电池架的辅助散热能力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仔细对比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发现,采用铝基导热塑料电池架能够显著降低电池舱段内部最高温度,满足该型水下航行器电池舱段在温度控制方面的工程要求(≤70℃),且具有一定的温度裕量。  相似文献   

18.
保证焚烧烟气在大于850 ℃区域内停留2 s以上是保证垃圾稳定燃烧和避免二次污染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只采用炉膛出口热电偶测温对其定性评估,难以定量计算和预测烟气在高温区域停留时间. 本研究基于热力学计算方法、运行参数关联性分析和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算法),对我国某典型生活垃圾循环流化床焚烧锅炉开展了烟气高温段(>850 ℃)停留时间计算、关键运行参数关联计算和停留时间预测模型构建等研究. 结果表明,炉膛温度、一二次风温度和压力等10个关键运行参数与高温烟气停留时间具有强关联性和预测性. 循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对最优,其拟合度及准确性较反向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算法更高,均方根误差(MSE)为0.11626,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174%. 本研究可以用于预测炉内高温区域烟气温度变化,为炉内焚烧工况优化和污染物减排超前调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基于Symphony DCS系统的燃煤电站海水脱硫温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燃煤电站烟气进行脱硫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本文依据烟气进入海水脱硫系统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脱硫的效率这一原则,介绍了Symphony DCS系统应用到海水脱硫工程中对温度控制方面的策略和实现方法.采用了数学PADE近似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中最优控制原理对具有滞后性的温度控制进行优化,利用COMPOSER提供的C语言接口进行组态,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经过现场的实际运行,证明这种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管状复合相变材料(tubular Composite PCM,t-CPCM)结构,用以替代传统的块状复合相变材料(block-shaped Composite PCM,b-CPCM)结构,将其耦合强制对流换热后应用于电池热管理。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b-CPCM电池仿真模型,t-CPCM电池仿真模型不仅流道分布更加均匀,而且对流换热面积更大,理论计算得出的对流换热热阻仅为0.8 K·W−1,是b-CPCM电池仿真模型的1/20。实验结果表明,t-CPCM电池模组优异的散热性能可以有效地控制电池温度,t-CPCM电池模组的最高温度仅为46.9 ℃,温差为0.8 ℃;而b-CPCM电池模组的最高温度高达51 ℃,温差均为5 ℃。所设计的管状复合相变材料在电池热管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