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绩效分析是土地开发整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定量方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3方面,探讨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绩效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首先测算出各评价分区相对于某一指定作物的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综合作用分;然后进行评价因素可比性修正和光温生产潜力修正,得到具有可比性的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综合作用分;最后引入产量比系数,将评价分区内指定作物综合作用分折算成基准作物的综合作用分,即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综合指数.研究表明:运用该方法进行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综合指数的测算,可以有效消除因分区选取评价指标、赋予权重以及基于不同指定作物进行综合指数测算而产生的差异性;测算出的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具有显著的全省统一性和可比性,能够科学地反映出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高低及其区域分布规律,可以作为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标准构建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平整工程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是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预算和项目审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土方量的大小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投资直接相关.本文在分析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并提出了适宜于不同情况下土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首先测算出各评价分区相对于某一指定作物的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综合作用分;然后进行评价因素可比性修正和光温生产潜力修正,得到具有可比性的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综合作用分;最后引入产量比系数,将评价分区内指定作物综合作用分析算成基准作物的综合作用分,即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综合指数研究表明:运用该方法进行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综合指数的测算,可以有效消除因分区选取评价指标、赋予权重以及基于不同指定作物进行综合指数测算而产生的差异性;测算出的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具有显著的全省统一性和可比性,能够科学地反映出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高低及其区域分布规律,可以作为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标准构建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正逐渐取代传统人工测绘技术,成为地籍测量工程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土地的开发和整理工作是一项具有综合性质的工作,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城市的改造、拆迁安置工作、城市的区域规划及土地划分等方面,在现阶段的国家城市建设中占有很大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松原市土地利用分区为例,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对评价指标进行了降维处理,并解释研究了各主成分代表的意义,然后利用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主要分区原则,将松原市划分为四个类型区。  相似文献   

7.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的专项规划,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基于VB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及其信息系统,该系统界面友好、功能齐全、性能稳定、图表规范.  相似文献   

8.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的专项规划,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基于VB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及其信息系统,该系统界面友好、功能齐全、性能稳定、图表规范.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宁夏由于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水资源十分匮乏,土地开发整理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受到极大重视。在对宁夏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现状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区不同水资源及作物种植条件,分析总结出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应发展的五种节水灌溉技术。这些技术模式在生产中已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并将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对土地开发整理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有着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自宁夏大规模开展土地开发整理以来,先后实施了宁夏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项目、生态移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必须建立在测绘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地籍测绘技术和工程测量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具体应用,总结了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灌排渠道系统是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中的重点工程之一,科学规划布置、合理组织灌排渠系施工,对项目发挥整体效益至关重要.结合湖州市实际情况,针对沟渠施工中筑土模、放U型槽、培土、嵌缝等主要环节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2.
煤矿区土地复垦条件分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划分复垦类型区从而因地制宜地开展复垦工作,将复垦条件归结为复垦区自然条件和开采对土地的破坏程度,指出了开展煤矿区土地复垦条件分区的意义,讨论了分区的原则和影响土地复垦分区的几个重要因素.将全国土地复垦条件分为6个大区、12个小区,并分别介绍了6个大区的煤炭开采特点、土地破坏类型及复垦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土地集约利用的战略保障,土地平整是土地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土方调配则是压缩土地平整工程费用开支的重要措施.表上作业法是解决土方调配问题的传统方法,在土地平整中应用广泛,然而有着步骤多、操作复杂、计算量大的缺点.土方调配借助线性规划模型和Microsoft Excel软件的规划求解功能来实现,快速、准确,且操作简单,在挖、填区较多的大工程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土地平整中土方调配的快速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土地集约利用的战略保障,土地平整是土地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土方调配则是压缩土地平整工程费用开支的重要措施.表上作业法是解决土方调配问题的传统方法,在土地平整中应用广泛,然而有着步骤多、操作复杂、计算量大的缺点.土方调配借助线性规划模型和Microsoft Excel软件的规划求解功能来实现,快速、准确,且操作简单,在挖、填区较多的大工程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石门口乡基本农田土地整理规划,是国土资源部批复的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其中水利灌溉工程投资占整个项目投资的45%~50%,是土地整理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水资源平衡分析,采用低压输水管道节水灌溉技术,保证了土地整理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引导内蒙古高原土地开发整理走向规模经营和为生态农业服务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贵州山地煤矿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制定土地复垦方案的前提和基础.探讨了山地煤矿开采对地表的影响与平原地区存在的差异.以贵州省普安县郭家地煤矿为例,结合矿区地形实际情况并参考评价单元的划分依据,将该矿区的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为生产生活管理区、排矸场、堆煤场、表土存放场、连接道路、附属系统、预测塌陷区7个评价单元,相应进行评价因子的选取和确定并得出矿区复垦土地的复垦方向.本研究对同类地区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用系统分析与系统优化的方法 ,研究疏勒河流域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分析计算了土地自然生产潜力、作物气候生产潜力 ,利用多目标规划法对土地利用进行最优规划 ,根据人口消费标准 ,确定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能力 ,提出了疏勒河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开发与移民容量等建议性意见 .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分析生态修复的适宜性条件,根据分异性、地带性、等级性、共轭性、主导因子及县域完整性等原则,参考我国各类生态及自然区划成果,建立基础图谱数据库;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分区单元,搜集了全国2861个县级行政区的基础资料,建立专题图谱数据库;采用GIS技术,选择气候、植被、土壤、地貌、土壤侵蚀类型、人口密度等关键性指标,通过因子叠加的分析方法和自上而下的分区方法,将全国(除台湾、海域)划分为4个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类型区(湿润生态修复类型区、半湿润生态修复类型区、半干旱生态修复类型区、干旱生态修复类型区)和14个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湿润、半湿润生态修复类型区自然条件好,可以植树造林;而在半干旱、干旱生态修复类型区仅能在局部地段植树,但不宜大面积造林.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粗放的用地模式下,土地浪费和土地污染严重,人地关系紧张;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黄土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现实整理潜力展开研究.利用GIS技术及数理统计等方法构建地理数据库,分析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的特征与不足,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现实环境,构建潜力修正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理论潜力修正,用以测算农村居民点现实整理潜力.以延安市志丹县为案例研究得到: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理论潜力值仅为现实潜力值的37.63%,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差距较大.建立农村居民点用地现实潜力评价模型,并进行潜力分级和分区评价,对指导黄土高原地区乃至其它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局地气候区框架下城市地表热环境昼夜差异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机载LiDAR、IKONOS-2等多源遥感数据实现了局地气候区分类,重点分析了局地气候区与城市地表温度之间的响应关系及其昼夜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局地气候区类型地表温度存在显著的昼夜差异.在白天,大型低层建筑区LCZ 8地表温度最高,水体LCZ G地表温度最低.在夜间,裸土/沙土LCZ F为最冷的局地气候区,而水体LCZ G呈现了最高的地表温度.随建筑高度的升高,紧凑建筑类型区和开敞建筑类型区白天地表温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夜间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局地气候区类型的热属性在夜间(85.8%)比白天(79.5%)更容易区分.不论白天与夜间,开敞高层建筑区LCZ 4和水体LCZ G分别为建筑类型区和土地覆盖类型区中与其他局地气候区地表温度区分更明显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