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上京井田顺层滑动构造的形迹特征、空间展布特征和瓦斯涌出特征的分析,讨论了顺层滑动构造对该井田煤层中瓦斯赋存的控制,认为顺层滑动构造是造成煤层中瓦斯赋存异常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瓦斯含量的高低与顺层滑动构造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上京井田顺层滑动构造的形迹特征、空间展布特征和瓦斯涌出特征的分析,讨论了顺层滑动构造对该井田煤层中瓦斯赋存的控制,认为顺层滑动构造是造成煤层中瓦斯赋存异常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瓦斯含量的高低与顺层滑动构造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淮南潘集一矿11—2煤层层间滑动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集一矿11—2煤层间滑动构造发育,层滑构造特征表现为顶底板揉皱楔入煤层中使得煤层破碎,煤质变差,顶底板凹凸变化。煤层厚度变化大,稳定性差,薄煤带发育。矿区层滑构造主要分布于中西区浅及中深部位置,对煤层厚度影响较大。为了探明矿区层滑构造的成因机理,对矿区层滑构造特征及其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潘集一矿11—2煤层滑构造主要表现形式为断裂式层间滑动,说明矿区层滑构造主要是受矿区断层的牵引作用所致。将11—2煤层滑构造分为揉皱型、断滑型和断裂型,矿区西部层滑构造主要表现为断裂型和断滑型,中部主要表现为揉皱型和断裂型,东部未开采区主要表现为断滑型,为矿区生产部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库车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采用物理模拟对其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下滑脱层为一个内摩擦力较小、滑动效率不高的滑脱层,对构造发育起到充填和支撑作用;双滑脱构造通过滑脱层的塑性流动作用来驱动发育前展式叠瓦状构造和"悬浮式"构造;从整体的构造特征来看,库车前陆冲断带从山前到前陆依次发育厚皮构造和薄皮构造,形成一个完整的冲断体系。  相似文献   

5.
甘肃小柳沟铜钨矿床成矿构造类型及控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柳沟铜钨矿床有3种成矿构造类型:层间裂隙构造,控制着矽卡岩型矿体,为背斜层间滑动形成的张裂隙;切层裂隙构造,控制着石英脉型矿体,是由深部岩体侵位形成的张裂隙;层间破碎带构造,控制着破碎带型矽卡岩矿体,为背斜层间滑动形成的破碎带.建立的成矿构造模式表明,矿体由背斜构造和岩体侵位构造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6.
海孜煤矿构造变形及其对煤厚变化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海孜煤矿岩、煤层组合特征 ,总结了 7,8,9,1 0煤层的断层、层滑构造和煤厚变化情况 ,探讨了断层与层滑构造的形成机制以及构造变形对煤厚的控制作用 .结果表明 :7,8,9,1 0煤层等软弱层属于塑性层 ,而各煤层及顶底板岩层组合及构造变形又有较大区别 .在多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 ,7,8,9煤层以层滑构造发育为主 ,形成煤层急剧增厚变薄带 ,并见压剪和张剪性两种层间断层 ;1 0煤层以中小型剪切式断层为主 ,层滑构造发育程度次之 ,煤厚变化幅度较小 .断层和层滑构造又存在密不可分的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大巴山前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伸展构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现有地质资料并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进行了地震剖面解释和构造体系划分,探讨了沉积特征及储层分布.结果表明大巴山地区具有深层和浅层2种构造样式.浅层为沿早三叠世嘉陵江组的石膏层滑脱变形的薄皮冲断构造,属燕山一喜山期推覆构造;深层为二叠系一早三叠世层系的伸展断陷构造,属海西期的伸展变形构造.早期伸展断层控制了同期的构造和沉积特征,形成一系列复式地垒和地堑的结构,在斜坡带见滑动变形、碎屑流等构造现象.在断层控制的边缘及地垒区鲕滩发育,呈北西向展布,为油气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8.
利国矿区矿井层滑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详尽的矿井地质工作基础上,通过矿井构造的宏观及微观变形构造分析,探讨了利国矿区矿井层滑构造定位性、定向性和定时性特征,详细研究了层滑构造与高角度正断层、岩浆岩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证了高角度正断层对层滑构造的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深刻揭示了利国矿区矿井构造的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9.
《焦作工学院学报》2016,(6):789-795
为探讨滑动构造带地应力分布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采用ANSYS软件对白坪滑动构造带的顺层面和切层面应力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滑动构造转折端部位应力最为集中,滑动构造切层部位下伏岩体应力较大,滑动构造顺层部位应力变化幅度不明显。以分析白坪矿11171工作面滑动构造带的应力分布与动力现象为例,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按 D.G.Howell 等人关于地体的定义,将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划分为三个地体。初步认为,上述二板块的碰接,实质上是先行并贴于该两大陆边缘的诸地体间再拼贴。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地质效应中,主要的构造效应有:体间滑动、层间滑动、热构造事件以及叠缩作用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告成矿滑动构造下不同类型顶板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结合告成矿地质采矿条件,利用GMS软件对25采区上覆岩层信息数字化,经算法插值后生成三维地质模型,得到了滑动构造的产状特征。基于地质模型,通过岩层拉伸率计算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告成矿采空区不同类型顶板的裂隙带高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滑动构造下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低于常规地质采矿条件下的;滑动构造带以较厚且易碎的特征赋存,煤层采出后主要以变形为主,不易发生断裂,不能形成由下至上贯通的导水裂隙,具有一定的隔水性;滑动构造条件下,在应用《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中导水裂隙带计算公式时,需考虑顶板岩层的力学性质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陆地卫星MSS的第五波段图象为基本图象,研究了湖南涟源煤田的构造变形,进而建立了该区12个遥感地层单位的影象特征和三个影象标志层。列举了涟源北西西向深断裂、杨家山滑动构造和鹧鸪塘向斜中的层滑断层等三个典型构造,并阐述了它们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疆乌恰地区萨热克铜矿床的构造岩相学实测剖面研究,认为萨热克巴依复式向斜构造有利于盆地流体大规模聚集成矿,且萨热克铜矿床受构造和盆地流体作用影响形成南、北两个矿带。北矿带储矿构造样式为褶皱群落+顺层断层+层间连通性复式断裂-裂隙带,后期具有强沥青化流体侵入特征;南矿带储矿构造样式为传播褶皱+侵入构造+穿层断裂-裂隙带。典型钻孔及坑道的构造岩相学相体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二段旱地扇扇中亚相杂砾岩为矿质的初始富集岩性,矿体在膝折构造及沿断裂构造侵位的辉绿岩脉部位增厚;层间和切层断裂-裂隙发育最密集构造应力区为富烃类还原性成矿流体提供运移通道及储矿空间;总体显示萨热克铜矿具有构造与成矿流体叠加耦合作用特征。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QSN地区构造解释及断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层位精细标定、精细构造解释、层位自动追踪、本征值相干体技术和变速成图等技术,对QSN地区进行了精细构造解释。通过精细构造解释,落实了目的层构造形态和断层展布特征。对断裂特征的研究发现,断裂在剖面上具有浅层断裂不发育,中深层断裂较发育的特征,在平面上具有走向性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分析了山东某矿地质构造特征及31煤层小构造分布规律,探讨了31煤层小构造发育的影响因素,认为顶部和底部岩性是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湘中测水煤系滑动构造与煤和瓦斯突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湖南湘中地区测水煤系中的滑动构造特征,矿井瓦斯分布及突出特征,讨论了该区滑动构造与煤和瓦斯突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滑动构造既是区域又是局部影响煤和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宁夏东部地区的地质构造、盆地沉积建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表明,地层结构和砂体沉积特征、还原剂、水文地质条件决定着层间氧化带的形成和发育,地质构造对层间氧化带的形成和发育起着控制和改造作用,铀源和层间氧化带发育程度决定了铀矿化的形成和发育规模.提出了直罗组下段下部辫状河道砂体成矿条件最好,其次为延安组底部辫状河道砂体,再次为直罗组下段上部曲流河道砂体.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地面调查和勘探资料,作者系统地分析了龙门地热田的构造特点、温热水的分布及水化学特征,指出龙门地热田温热水的分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地热田的南部主要受F1断层的控制呈线状分布;二是在地热田的北部由于F41断层与F1断层相交和滑动构造(HF3)的共同作用,呈面状分布.温热水的形成是热源、构造、盖层以及热储层等因素最佳配套的产物.地热田的南部,沿F1断层带是寻找温热水的主要场所;北部、北西部,F1断层带、F41断层带、滑动构造(HF3)分布区均是温热水赋存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地面调查和勘探资料,作者系统地分析了龙门地热田的构造特点、温热水的分布及水化学特征,指出龙门地热田温热水的分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地热田的南部主要受F1断层的控制呈线状分布;二是在地热田的北部由于F41断层与F1断层相交和滑动构造(HF3)的共同作用,呈面状分布.温热水的形成是热源、构造、盖层以及热储层等因素最佳配套的产物.地热田的南部,沿F1断层带是寻找温热水的主要场所;北部、北西部,F1断层带、F41断层带、滑动构造(HF3)分布区均是温热水赋存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两软一硬煤层特殊的瓦斯地质条件,以云盖山井田一矿二1煤层为例,探寻了两软一硬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因素,分析了掘进工作面掘进期间突出预测指标的分布特征,总结归纳了"两软一硬"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质构造变动,云盖山一矿二1煤层产状变化较大,煤层倾角发生急剧变化的地带,地应力集中;受层间滑动构造的影响,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具有突然增厚、变薄以至尖灭、挤灭现象;二1煤层构造软煤呈连续层状发育.因此,在煤层薄、厚交接处(煤层急剧变化带),小断层附近,应力集中,瓦斯积聚,煤体破坏严重,易发生突出.此项研究,可为地质条件类似矿井开展瓦斯地质研究和瓦斯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方法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