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陶瓷艺术装饰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小荔 《中国陶瓷》2004,40(1):62-64
陶瓷艺术装饰历史悠久,中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其传承和发展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本文旨在论述陶瓷艺术装饰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装饰应用于陶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陶瓷艺术装饰在中国文化中所表达的人文精神;陶瓷艺术装饰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辉煌灿烂的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作为文明古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陶瓷艺术之所以能在世界陶瓷艺术发展史上获得赞誉和高度的评价,是由于其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民族特色。传统吉祥图案装饰风格,几千年来在陶瓷装饰中广泛应  相似文献   

3.
谢志明 《佛山陶瓷》2008,18(6):27-31
中国陶瓷历史悠远,几千年来一直传承着中华文明。而在陶瓷装饰上,一幅幅精美的纹饰又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吉祥文化。伴随吉祥文化的发展,陶瓷装饰中吉祥图饰也在演绎着这一变化,通过对其历史的回顾,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其发展,并能对照发现其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渊源和情感。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的陶瓷装饰工艺历史悠久,中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在陶瓷器皿上进行彩绘,是陶瓷装饰的一项重要手段,经过美化了的陶瓷作品,既能提高陶瓷作品的文化品位,又能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陶冶人们的情操。形态各异的瓷器,配上精美的装饰纹样,能有效地提高瓷器的实用性、观赏性和艺术性,提高其经济、技术含量,使其身价倍增。运用中国画花鸟技法对陶瓷进行彩绘装饰,是提高陶瓷作品的经济技术含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陶瓷彩绘技艺人员乐于选择的题材内容。  相似文献   

5.
陶瓷文化是中国古文明的象征,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陶瓷之国,在英语词汇中,"中国"和"陶瓷"(China)是为一体的,就陶瓷艺术的发展而言,可以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陶瓷将科学技术与绘画艺术融为一体,陶瓷的文字装饰又将书法艺术融入其中。清代陶瓷的文字装饰无论是内容、表现形式、装饰材料、字体等各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我们今天的研究就是为了吸收借鉴清代陶瓷的文字装饰中的各方面优点,更好的把陶瓷装饰艺术发展下去,并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6.
道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原始宗教的延续,被誉为中国文化之根。而陶瓷纹样装饰作为一种蕴含人心与技艺积淀的符号语言,传递着人类的情感和思想。本文通过探讨道家文化精髓和陶瓷纹样装饰入手,对道家文化精髓之一的阴阳五行学说在纹样装饰上的体现进行剖析,揭示其发展变化的互动关系以及蕴含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元朝,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从元朝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习惯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元朝的陶瓷文化及其对中国陶瓷文化方面的影响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它揭示了社会历史背景对陶瓷文化的影响,为我们陶瓷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一、元朝的陶瓷文化元代青花、釉里红的出现,使我国在瓷器装饰艺术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陶瓷装饰艺术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天下器物,多有装饰。中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装饰和器物紧密联系,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在人们审美多元化的今天,作为具有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陶瓷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传统陶瓷艺术装饰的基础上的更新与发  相似文献   

9.
刘升辉 《江苏陶瓷》2000,33(4):14-15,20
1 前 言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我国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精湛的工艺技术和装饰艺术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提高,促进了装饰艺术不断创新。研究陶瓷工艺技术与装饰艺术的关系,乃至工艺技术对装饰艺术的影响,对我们更好地创作出既符合陶瓷工艺要求,又具有很高艺术审美作品来说是很有益处的。 陶瓷工艺技术是指陶瓷从原料到制成成品这个工艺过程的科技水平;陶瓷装饰艺术是在陶瓷…  相似文献   

10.
天下器物,多有装饰。中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装饰和器物紧密联系,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在人们审美多元化的今天,作为具有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陶瓷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传统陶瓷艺术装饰的基础上的更新与发展,不仅促进了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创作方向与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拓展,而且出现了"百花竞艳,万象并存"的态势,其全新的观念、奇特的创意、丰富的材料以及精湛的制作技艺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绘画形式。而现代陶瓷  相似文献   

11.
韦文翔  魏迁 《中国陶瓷》2012,(9):66-68,76
挖掘和创新是现代日用陶瓷图案装饰设计的生存之道,其根本是在本土文化模式为积淀的基础上开拓新的领域,使日用陶瓷的装饰设计在当代得到新发展。紧扣艺术研究这一主题,力求在理解和发掘广西瑶族民族服饰装饰纹样精神内涵的基础上,解析其图案独特的文化内涵,将其运用在现代日用陶瓷的装饰设计中。从中探求在现代日用陶瓷的装饰设计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性,赋予现代日用陶瓷装饰设计新的内在神韵。  相似文献   

12.
张铁骊 《佛山陶瓷》2011,21(12):34-34,35,36
新彩装饰是传统陶瓷装饰材料与相应装饰技法的继承与发展,它集传统陶瓷工艺、中国画,以及油画等艺术文化于一身,既含有陶瓷工艺技术,又具有中国画内涵与精神,并吸收了西方艺术精粹。新彩在材料工艺和绘画技法上是传统陶瓷装饰的延伸与发展,又是陶瓷艺术审美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陶瓷花鸟画在陶瓷装饰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陶瓷花鸟画是在我国传统花鸟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以及艺术交流的不断拓展,陶瓷花鸟画在创新和风格等方面愈加丰富,艺术家逐渐把一种人格力量、文化内涵注入到花鸟画之中,托物言志,寓意社会现象、高尚品德,表达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4.
汉字在陶瓷装饰中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志浩 《中国陶瓷》2003,39(4):62-63,49
本文从汉字的特点说起,结合中国汉字与陶瓷装饰的联系,指出汉字在陶瓷装饰中逐渐摆脱实用性的范围,走向审美性的装饰艺术。陶瓷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汉字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顺应多元化审美取向,创造汉字装饰的新前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王俭 《陶瓷研究》2020,(1):108-110
婴戏纹饰即描绘儿童游戏时的画作,是中国人物画的一种,更是陶瓷装饰中常见的传统题材。其主要以儿童为主要绘画对象,表现儿童纯真,或借以其他物象,组成吉祥图案,在我国陶瓷绘画上广泛运用,有着深刻的社会形态特征和思想文化的背景。其始于唐代,兴盛于宋金,明清两朝日臻成熟,并延续至今。在西方艺术史当中,儿童形象大都通过神话人物或宗教相关的艺术品走进人们视野,用以表现某些宗教思想或精神诉求。本文主要探讨陶瓷婴戏纹饰在我国历史发展历程中的演变概况,以及笔者对我国陶瓷婴戏纹饰和西方艺术品中儿童形象横向对比下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郑富年 《陶瓷学报》2011,32(4):631-635
长期以来,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变革一直与赣文化演变进程紧密相连.陶瓷艺术中的文人意识、宗教特点、造型和装饰艺术大多是由赣文化延伸而来,在特定的历史与文化环境中,滋生、发展、成熟和变异,直至会聚成景德镇陶瓷文化独有的面貌,积淀了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质.因此,反思赣文化和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产生及其发展中内在的关系,了解它们之间的内涵与价值,无论对于学者还是陶瓷艺术家,都有着“借古开今”的意味.  相似文献   

17.
汪刘智 《陶瓷》2021,(1):51-53
设计不仅仅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更需要重视的是其背后的文化性。当前市面上陶瓷产品设计缺乏对作品文化性的思考,存在对装饰的滥用、造型浮于表面、缺乏文化性等缺陷。中国传统美学是我国设计研究的巨大宝库,笔者尝试通过研究美术、美学领域的南齐的谢赫提出六法论,尝试与陶瓷产品设计创新的过程相结合,希望对陶瓷产品设计的创新提供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饮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物质活动,更是精神艺术活动,而茶具是构成中国茶文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陶瓷茶具作为茶具中主要的类别与茶文化息息相关。本文从陶瓷茶具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论述了其从古到今的发展演变,以对中国现代陶瓷茶具的设计制作提供借鉴,创造更新的陶瓷饮茶器皿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纵观天下器物,多有工艺与装饰。中国陶瓷也不例外,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装饰和器物紧密相连,工艺与装饰遵循着造物的本质秩序,形成了完美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文质彬彬"的秩序性规律也充分地体现在工艺与装饰之中,她所代表的和谐主义也自然成为陶瓷产品设计法则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杨晓兰 《江苏陶瓷》2010,43(4):35-37
宜兴紫砂艺术作为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它的装饰工艺在陶瓷装饰工艺的基础上创新拓展,时至今日已经发展成具有数十种工艺技法的紫砂装饰体系。撇开紫砂装饰工艺手法的异同,传统中国书画在紫砂装饰内容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在紫砂陶坯这一新的艺术载体上,中国书画作为传统文化,通过紫砂陶坯得到了不同形式的延伸,与此同时紫砂装饰也因为它的融入而繁荣,提升了紫砂艺术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