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设有内置高温组合式旋涡分离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开发了一种新型内置组合式高温旋涡分离器,其阻力低、体积小、耐磨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材质要求低、烟气处理量大、性能稳定、且可按锅炉容量变化随意组合,易于大型化,尤其是具有分离、燃烧、燃烬的多重功能,可同时降低固体燃料的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与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可满足不同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要求。内置组合式高温旋涡分离器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目前多台不同容量和参数的设有内置高温组合式旋涡分离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已投入稳定的商业运行。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煤粉燃烧特性,指导高海拔地区大型燃煤锅炉设计,在试验台上模拟高海拔低气压环境,利用一维火焰炉、着火炉研究了煤粉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着火、燃烬及NO_x排放特性。结果显示随着海拔的升高,煤粉的着火温度升高,燃烬性能有一定下降,而NO_x生成量变化不大。与低海拔地区类似,试验煤样煤粉变粗会使着火温度升高,但对燃烬率影响较小,氧含量对燃烬率和NO_x影响较大。综合考虑,高海拔地区锅炉设计应采用较细的煤粉细度、适当提高燃烬空间。  相似文献   

3.
通过悬浮状态下几种煤粉燃烬特性的研究,说明不同种类、不同来源的煤粉,即使发热量相同,燃烬特性也不相同。对于沸腾床和悬浮床等燃煤气固流化床反应器(如水泥分解炉)来说,燃料燃烬特性不同,其设计及操作参数(如物料的停留时间)完全不同,故应对所采用的煤粉进行悬浮态燃烧动力学试验,以他定量地指导流态化燃烧室和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  相似文献   

4.
研究分解炉内煤粉燃烧特性的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薇  简淼夫 《水泥》1996,(1):8-11
煤粉的燃动力学参数,即燃烬时间和燃烬率对分解炉的设计和操作过程影响很大,不同种类的燃料,其燃反应特性差异很大,故应对分解炉所用的煤粉进行燃燃动力试验。  相似文献   

5.
<正> 一、前言为了解决第一代流化床锅炉的缺点,目前国内外正在大力研制多种型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了更好地适应大型及220t/h以下的中小型电站与工业流化床锅炉的需要,我们在1970年带有炉内旋风分离装置沸腾炉设想的基础上,经多个冷态模型试验研究,研制成功一种带特殊结构的旋涡分离器内分离循环流化床锅炉,并进一步发展成了多旋涡内分离循环床,大大提高了50μm左右细粉的分离循环效率(对于密度为1260kg/m~3的磨碎硅球,50μm粒子的分级分离效率可达92%左右,分离效率为50%时的分离粒径为  相似文献   

6.
班云福  周纪华 《小氮肥》2005,33(7):8-14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锅炉。该炉采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其煤种适应性好,可以燃用烟煤、无烟煤、贫煤,也可以燃用褐煤、煤泥、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燃烧效率达95%~99%,尤其是以煤为原料的氮肥企业,将造气炉渣、无烟煤末与烟煤混合而成的混合料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既解决了造气炉渣的处理问题,又能节约大量燃料,经济效益明显。由于采用分段燃烧方式,可大幅降低NOx的排放,尤其可燃用含硫较高的燃料,  相似文献   

7.
煤质及粒度对层燃过程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在层燃锅炉中燃烧性能的测定,研究煤变质程度和粒度对煤炭燃烧过程中烟尘排放浓度、着火时间、燃烬时间、燃烧火焰长度、灰渣含碳量的影响规律。为降低层燃锅炉中煤炭燃烧细微颗粒物的排放、有效提高不同煤质的清洁、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油贡岩在流化床锅炉内着火和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自行设计的电加热流化床小型试验台上进行的桦甸油页岩着火、燃烧特性的试验结果,研究了床层温度、燃料粒径对桦甸油页着火指数的影响,并结合油页岩的元素分析、工业分析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燃用油页岩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优化流化床锅炉的启停和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0 前言 山东阳煤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热电厂现有5台24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4开1备,年耗原煤将近1000kt,提高原煤的燃烬程度和锅炉热效率对本公司的节能减排工作意义重大。为此,利用现有的设备、设施,通过试验,验证了煤燃烧催化剂CHARNA C(以下简称为CHARNA C)的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缓解上安电厂2号锅炉完成低氮燃烧改造后下炉膛水冷壁出现的严重硫化物高温腐蚀问题,针对该厂2号W火焰锅炉燃烧方式的特点及设备状况,分析得出锅炉进行分级送风、煤粉浓淡分离、增加燃烬风等低氮燃烧改造,使得下炉膛区域由过氧燃烧转变为欠氧燃烧是引起高温腐蚀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从运行氧含量、燃烬风门开度、外二次风旋流强度、煤质和运行磨煤机组合等几个方面寻优的燃烧调整策略。结果表明,根据各项测试最优结果进行优化组合后满足O_2含量2%,CO含量0.2%条件的测点个数明显增加,下炉膛壁面还原性气氛明显减弱,高温腐蚀问题得到较大缓解,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保证最优工况下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入口的NO_x浓度低于改造设计值的800 mg/m~3,表明调整策略同时兼顾了环保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张振保 《小氮肥》2011,(5):18-19
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所产高压蒸汽供汽轮机发电后,全部进入公司0.4MPa和3.5MPa蒸汽管网。锅炉运行5年来,2台锅炉共发生停炉事故22次,其中由于锅炉返料装置故障而导致停炉事故4次。返料装置主要作用是将烟气中携带的大量没有燃烬的高温颗粒分离出来,送回燃烧室,以维持燃烧室的快速流态化状态,保证燃料和脱硫剂多次循环、反复燃烧,利于达到理想的燃烧和脱硫效率。返料装置主要包括旋风分离器、返料立管、返料装置、风帽、返料风机等设备。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世界上投入商业运行最大容量的 65t/h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上 ,进行了全尺寸的中温分离系统中LoopSeal型返料装置的工作特性热态试验 ,得到了油页岩循环流化床燃烧中温分离回输系统中LoopSeal型返料装置的运行参数、温度特性及其循环物料的颗粒特性和含碳量分布 ,试验结果对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放大设计与运行调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系统较为复杂,为了确保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实施有效的控制。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控制策略是控制系统的难点和核心。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相较于煤粉炉存在滞后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燃碳燃烧是该类型锅炉燃烧发热的主导因素。针对于此,通过对某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即燃碳模型的构造和相关机理的分析,估算了其炉膛内的即燃碳量。将估算结果应用于锅炉控制系统中,可以有效提高机组负荷的动态响应特征,促进机组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燃烬风对顶烧炉内煤粉燃烧中NOx生成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6.3.26对顶烧炉中煤粉燃烧进行数值分析,分别计算了3种燃烬风位置时炉内温度场、速度场和组分场的分布。结果表明:顶烧炉中一二风下方的钝体和燃烬风的互相配合在炉膛内有效形成了贫氧区,会抑制燃料型NO的生成。随燃烬风位置下移,炉内温度较低,会形成较大的煤粉回流区,炉膛出口的NO排放量也相应较低。将炉膛出口的NO含量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实验数据比较,误差小于18.4%。  相似文献   

15.
王伟 《小氮肥》2011,(12):1-6
按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炉墙设计结构,可分为点火风道、炉底水冷风室、炉膛下部密相区、炉膛出口区域、旋风分离器入口烟道、旋风分离器、回料器、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及尾部竖井炉墙等区域。锅炉的总体特征为结构复杂、工程量大、  相似文献   

16.
熊谦逊 《大氮肥》2004,27(6):396-396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解决燃用劣质煤、烟气脱硫或煤渣的综合利用等方面,优于其他炉型.但如何减缓受热面的磨损,尤其是那些将煤粉炉或油炉改造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应增加部分受热面积的防磨,同时还应防止局部烟气偏流对受热面的冲刷.  相似文献   

17.
介绍华中理工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3种用来改造化肥厂燃煤锅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型及其特点,并对第一代循环流化床锅炉达不到设计蒸发量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兰炭作为动力用煤的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掌握榆林兰炭作为动力用煤的燃烧性能,在一维火焰燃烧试验炉和煤粉气流着火温度试验炉上对试验样品进行了燃烧性能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尽管兰炭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发热量和无烟煤接近,但着火性能和燃烬性能明显优于国内典型无烟煤,低于原煤,而兰炭的结渣性能与原煤比较无明显变化。总体而言,兰炭的燃烧性能与原煤及无烟煤具有较大差别,需通过专业试验确定,可作为动力用煤原料或者掺配原料。  相似文献   

19.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我国正加快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目前煤电正是消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的最经济调节电源。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因自身天然优势在煤电深度灵活调峰中担任重要角色,但其独特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导致变负荷速率偏低,消纳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的能力亟待提高。分析了制约循环流化床锅炉变负荷速率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固两相流动的惯性、炉侧水侧传热的惯性、固体颗粒燃烧的惯性、水动力安全性、机炉动态匹配问题等,并解释了产生惯性的物理机制。归纳了提高循环流化床机组快速变负荷能力的关键技术,通过加快流动参数、提高传热系数、减小炉侧热容、增强炉侧水侧间的传热、强化燃烧反应、优化控制策略等方法,考虑工业尺寸锅炉的可行性,提出了一套综合优化技术方案,即“智能吞吐”系统的设想。在1台135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锅炉平均变负荷变化率可提升16%,最大负荷变化率短时间内可持续达到4%/min左右。在此基础上,对宽负荷灵活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设计思路进行展望,用数据驱动热力系统动态模型,融合创新技术的热力系统多时空匹配运行技术,构建“三自一体”的先进协同控制系统,并参考成...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能源政策, 燃用优质燃料的高压煤粉炉被要求停机以改善环境。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逐渐成熟, 为煤粉炉改造为燃用劣质燃料同时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的改造提高技术。在详细计算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220t/h 煤粉炉改造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原有条件, 设计合理, 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