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TBP纤维棉对金(Ⅲ)吸附性能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TBP(磷酸三丁酯)纤维相首次应用于选择吸附金(Ⅲ),研究了对金(Ⅲ)的吸附性能,选择了吸附、解吸的最佳条件。在10%的王水体系中,TBP纤维棉对金(Ⅲ)具有吸附速度快,吸附能力强、吸附完全,选择性高等优点,且吸附的金易于解脱。方法适应性强,应用于地质样品类复杂物料中金的分离它集与测定,效果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2.
以甘蔗渣(OB)为原料,先在空气氛围下高温炭化制得甘蔗渣炭(CB),再经草酸改性制得草酸改性甘蔗渣炭(COB),采用SEM、FT-IR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对3种样品进行表征,并考察了OB、CB和COB对模拟废水中的Cr(Ⅵ)的吸附效果。结果显示:3种样品比表面积大小为COB>CB>OB,其中COB的比表面积为240.67 m2/g,总孔容为0.138 cm3/g,平均孔径为2.30 nm;CB以及COB较OB的孔隙结构更发达、含氧官能团种类及数量明显增加,吸附能力提高。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对Cr(Ⅵ)的吸附量表现为COB>CB>OB,在pH值1、投加量0.6 g、吸附时间100 min、吸附温度25℃和Cr(Ⅵ)质量浓度50 mg/L条件下COB对Cr(Ⅵ)的去除率为99.1%。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结果显示: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吸附过程,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甘蔗渣炭对Cr(Ⅵ)的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的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3.
利用甲醛和硝酸对木屑进行改性,得到甲醛改性木屑和硝酸改性木屑,并比较了2种改性木屑对铬(Ⅵ)的吸附能力,同时探讨了木屑用量、酸度、铬(Ⅵ)的初始质量浓度、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废水铬离子的质量浓度为100mg/L时,最佳吸附条件为:pH值1.0,木屑用量1.5g/15mL,吸附时间60min。用2种改性木屑处理含铬(Ⅵ)废水,都取得满意的效果,吸附率达到99.9%。  相似文献   

4.
钼广泛分布于天然矿山中,且主要以钼酸盐[Mo(Ⅵ)]的形式存在。钼资源的快速消耗,可能会增加含钼工业废水的排放并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采用水热法合成黄钾铁矾矿物并用于去除模拟废水中的Mo(Ⅵ),利用XRD表征了矿物材料的理化性质,基于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Mo(Ⅵ)初始浓度、初始pH、吸附剂投加量和不同共存离子对黄钾铁矾吸附Mo(Ⅵ)行为的影响,并结合黄钾铁矾吸附Mo(Ⅵ)前后FT-IR官能团变化结果,揭示黄钾铁矾对Mo(Ⅵ)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黄钾铁矾对Mo(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吸附速率受化学过程主导且为单分子层吸附;随着pH的上升,黄钾铁矾去质子化能力增强,对Mo(Ⅵ)的吸附量减小;吸附剂投加量在0.8 g/L时达到吸附饱和,继续增加黄钾铁矾投加量并不能增加Mo(Ⅵ)的去除率;共存阴离子的加入会与Mo(Ⅵ)竞争矿物表面的吸附位点,对吸附起抑制作用;黄钾铁矾对Mo(Ⅵ)的吸附过程中—OH起了关键作用,吸附机制主要为静电吸附和外圈络合吸附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改性蜂窝煤渣对Cr(Ⅵ)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氢氧化钙对蜂窝煤渣进行改性,并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光谱(XRD)对改性前后蜂窝煤渣的物质组成进行表征,研究了改性蜂窝煤渣对模拟含铬废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pH值、振荡速率、温度以及Cr(Ⅵ)初始浓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改性蜂窝煤渣吸附处理Cr(Ⅵ)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吸附剂用量40 g/L,室温下以150 r/min振荡速率吸附处理40 min,当Cr(Ⅵ)初始浓度为30 mg/L时,Cr(Ⅵ)的去除率能达到98.84%。改性蜂窝煤渣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并且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来描述。改性蜂窝煤渣对模拟废水中Cr(Ⅵ)的吸附是煤渣组分和新生分子筛组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以碘吸附值为评价指标,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和浸渍比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对磷酸活化法制备咖啡渣活性炭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吸附温度条件下,活性炭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部扩散方程进行拟合。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咖啡渣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1 h、活化温度498℃、浸渍比1.72;在此条件下活性炭得率为30.4%,碘吸附值为(799±16)mg/g,比表面积为1 006 m2/g,孔容为0.779 cm3/g、微孔孔容为0.051 cm3/g、平均孔径为3.088 nm。较低pH值和较高温度能够促进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Langmuir等温方程能够更好地描述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效果;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分3个阶段:快速吸附阶段、慢速吸附阶段和吸附平衡阶段,10 min内可完成吸附总量的79%,36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分析表明咖啡渣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主要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7.
污泥基生物炭处理酸性含U(Ⅵ)废水的效能与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城市污泥(SS)慢速热解制备污泥基生物炭(SSB),并研究初始pH、投加量、共存离子、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SSB去除U(Ⅵ)的影响,探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特征。通过元素分析、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U(Ⅵ)吸附去除的机理。结果表明SSB去除U(Ⅵ)的适宜条件为:pH=3、投加量1 g/L、吸附时间240 min;在此条件下,在温度30℃时最大吸附量为34.51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更好描述生物炭对U(Ⅵ)的吸附行为。U(Ⅵ)吸附去除机理主要包括静电作用,与Si—O—Si的n-π相互作用,与羟基(—OH)、羧基(—COOH)的配位络合。通过5次吸附-解吸试验发现,U(Ⅵ)去除率和SSB再生率均在80%以上。本研究表明污泥基生物炭具备处理与修复酸性含U(Ⅵ)废水污染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以富含铁的铜渣(CS)为原料,在碱激发条件下制备了铜渣基化学键合陶瓷材料(CSCBC),对废水中的Cr(Ⅵ)进行吸附处理。考察了吸附剂添加量、Cr(Ⅵ)初始浓度及pH等因素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结合吸附前后吸附材料结构表征,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200 mg/L、pH=1、吸附剂投加量为0.4 g时,在240 min内达吸附平衡,Cr(Ⅵ)去除率可达93%以上,最大理论吸附容量25.3 mg/g。与生物炭基铁氧化物复合材料、FeS复合材料、铁掺杂吸附剂等同类型吸附剂相比,Cr(Ⅵ)吸附容量明显提高。CSCBC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其吸附机制主要是还原、吸附等双重作用的结果。 6次吸附-解吸实验后,其吸附容量保持初次吸附容量的75%以上 。  相似文献   

9.
周春地  阳婷  闵熙泽  韩彩芸 《化工进展》2020,39(10):4275-4282
针对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 valent iron,nZVI)易团聚的特性,本文用鸡骨生物炭(BC)作载体,制备出生物炭-零价铁(Fe-BC)去除Cr(Ⅵ),并与铜改性的生物炭-零价铁(Fe-Cu-BC)和BC对Cr(Ⅵ)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对比。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N2吸脱附等温线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材料表面形貌及结构性质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了溶液pH、接触时间等条件对吸附剂吸附容量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分析了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pH=2的条件下去除Cr(Ⅵ)效果较好;吸附平衡遵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Fe-BC材料吸附水体污染物后可用磁分离技术加以回收。Fe-Cu-BC缩短了对Cr(Ⅵ)的吸附平衡时间。制备出的吸附剂对Cr(Ⅵ)的理论最大吸附量顺序为 Fe-BC>Fe-Cu-BC>BC;同时, Fe-BC吸附量为153.60mg/g,对比于先前报道的nZVI对Cr(Ⅵ)的吸附容量85mg/g左右,有了很大的提升,说明BC作载体成功解决了nZVI易团聚的缺点,拓展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米糠和麦麸对水中Cr(Ⅵ)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米糠(RB)和麦麸(WB),作吸附剂对水中Cr(Ⅵ)的去除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吸附剂量、pH和粒径对吸附量的影响。当pH为1.0时,二者对Cr(Ⅵ)的吸附量均达到最大;Cr(Ⅵ)的去除随RB粒径增大而减小,随WB粒径增大而增大;RB对Cr(Ⅵ)的吸附遵循Freundlich等温线,而WB对Cr(Ⅵ)的吸附则遵循Langmuir等温线,二者对Cr(Ⅵ)的吸附都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参数说明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试验结果表明RB和WB是两种有效去除废水中Cr(Ⅵ)的生物吸附剂,相比之下WB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在硫酸介质中以及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条件下,对痕量Cr(Ⅵ)催化溴酸钾氧化孔雀石绿褪色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测定痕量Cr(Ⅵ)的新方法,研究了影响褪色反应的因素。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0~60μg/L,检出限为7.5×10~(-4)μg/L。该法用于测定电镀废水中的铬(Ⅵ),相对标准偏差(n=6)为2.1%,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相符。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粉末活性炭(PAC)吸附去除水溶液中的Cr(Ⅵ),利用基于单因素实验的响应面法优化了Cr(Ⅵ)的去除条件。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实验数据。当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时,由响应面法得到的Cr(Ⅵ)最佳去除条件是:pH=3、吸附时间为21.56 min、PAC投加质量浓度为2.40 g/L,相应的Cr(Ⅵ)的去除率为86.00%。实验值和预测值的相对偏差仅为1.07%,证实模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岭土负载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吸附处理铬渣污染的地下水,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壳聚糖与高岭土质量比为0.06,pH为4,吸附时间60 min,吸附剂用量为2.00 g/L,在此条件下去除率可达94.67%,Cr(Ⅵ)由0.5mg/L降至0.026 mg/L,可满足GB/T 14848—1993的Ⅲ类标准要求。该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Langmuir和D-R吸附等温模型,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研究表明高岭土负载壳聚糖适于处理铬渣污染的地下水。  相似文献   

14.
In the dyeing of mineral Khaki on cotton fabrics, which are mainly used for military uniforms in India, a mixture of Fe2O3 and Cr2O3 is deposited in the fabric. When these garments are laundered using bleaching powder solution, the chromium oxide is likely to accelerate the oxidation of cotton cellulose. This aspect has been studied by oxidizing cotton yarn with 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hromium oxide, varying the chromium content, the pH of the oxidizing medium,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oxidizing agent. The properties of these chemically modified celluloses indicate that chromium oxide does accelerate the hypochlorite oxidation of cellulose and that the maximum extent of acceleration takes place when the oxidation is carried out at pH 7. The oxidized products were further modified separately by treatment with chlorous acid and sodium borohydride, and the effects of these agents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oxidized products were studied.  相似文献   

15.
彭晓琳  孙彤  杨海龙 《现代化工》2012,(2):56-58,60
采用碱性条件下氧化处理铬渣的方法研究了氧化剂种类及各工艺条件对铬渣中铬浸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加入量为0.12 g,氧化剂NaClO3的加入量达0.2 g或Na2C2O6加入量为0.2 g时,在80℃水浴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Cr(Ⅵ)与总铬的浸出量最高。延长反应时间和提高水热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铬渣中铬的浸出量,但温度过高会导致铬渣中Cr(Ⅵ)及总铬的浸出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某铬盐厂的两种不同污染特性铬渣污染土壤(A土和B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三种异位修复工艺(淋洗、稳定化、湿法解毒)去除铬渣污染土壤中总Cr和Cr(Ⅵ)的效果,并采用改进BCR顺序提取法分析了不同修复工艺对土壤中各形态Cr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异位修复工艺对铬污染土壤中Cr(Ⅵ)的去除效果为湿法解毒 > 稳定化 > 淋洗,湿法解毒工艺对A土、B土中Cr(Ⅵ)的去除率分别高达83.26%、92.94%;对铬污染土壤总铬去除效果最佳的是异位淋洗工艺,异位淋洗工艺对A土、B土总铬消减分别达54.87%、80.16%。异位淋洗工艺实现了对水溶态Cr(Ⅵ)、酸溶态Cr(Ⅵ)的泥水分离,是总铬消减的主要原因;稳定化工艺和湿法解毒工艺降低了土壤pH,促进了水溶态Cr、酸溶态Cr及可还原态Cr向可氧化态Cr的转化,因此土中总Cr并未发生显著消减。高浓度铬渣污染土壤经三种异位修复工艺处理后,A土Cr(Ⅵ)仍然残留736.6 mg·kg-1,B土Cr(Ⅵ)仍然残留245.47 mg·kg-1,酸溶态Cr的残留是导致三种工艺修复Cr(Ⅵ)效果受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用磺化褐煤处理含铬(Ⅵ)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静态条件下,对以褐煤为原料制备的磺化褐煤处理含铬(Ⅵ)废水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磺化煤的用量、Cr(Ⅵ)起始浓度等因素对磺化褐煤吸附Cr(Ⅵ)的影响,确定了磺化褐煤处理含铬(Ⅵ)废水的最佳条件:溶液的pH为2.0,Cr(Ⅵ)起始质量浓度为40mg/L,吸附温度为70℃,吸附时间为3h,磺化煤用量为80mg,Cr(Ⅵ)去除率达98%以上。同时探讨了磺化褐煤处理含铬(Ⅵ)废水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8.
地表水环境中六价铬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  陈晓燕 《应用化工》2012,41(2):349-351
六价铬是地表水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重要水质指标,其毒性比三价铬高出100倍。采用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对地表水中的六价铬进行测定,对影响六价铬准确测定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相应的消除干扰的方法,为六价铬的准确测定提供了指导。结果表明,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中的六价铬,方法灵敏,选择性好,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能够准确测定地表水环境中的六价铬。  相似文献   

19.
为了处理某含有较低毒性的固化铬渣,首先通过超声破解的方法浸出固化铬渣中的六价铬,再利用水合肼对浸出液中的六价铬进行还原处理,并探讨多种因素对六价铬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5 h可以使大部分的六价铬从固化铬渣中浸出;在碱性范围内,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pH对六价铬的还原影响显著。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为60 ℃、浸出液的pH为8.5、n(水合肼)∶ n(六价铬)=130∶1、反应时间为30 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六价铬的去除率达到了98.6%,六价铬的最终质量浓度为0.09 mg/L。  相似文献   

20.
粘土层孔材料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以粘土层孔材料作为吸附剂 ,以F0 2为添加剂对含铬电镀废水的处理 ,并对其吸附性能作了初步探讨。试验表明在不改变原水 pH值的条件下 ,吸附剂用量为 2 5 g/L ,还原剂用量为0 5g/L ,处理后水中残留铬浓度为 0 2mg/L ,远低于国标GB8978 1996一级排放标准 ;试验结果还表明 :粘土层孔材料吸附铬的反应符合Freundlich吸附经验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