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种基于铜氨络离子催化氧化金纳米棒的传感器针对Cu2+实现分析检测。对金纳米棒的刻蚀过程,导致在金纳米棒长径比的变化,引起纵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的蓝移和溶液颜色的变化。文章报道的无标记Cu2+纳米比色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此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实现Cu2+在3×10-8~5×10-7M范围内的可视化检测。最低检出限为2.7 nM。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以N,N'-二(N-异丙基-N-2-羟乙基)-1,3-苯二甲酰胺(L)为载体的PVC膜铜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了电极膜中增塑剂种类及载体和离子定域体(KTpClPB)含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电极对Cu2+具有很好的能斯特响应性能,在10-3~10-1mol/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2.86×10-4mol/L,电极响应斜率为(29.1±0.2)mV/decade。选择性上,碱金属、碱土金属及大多数过渡金属离子对Cu2+的测定基本无干扰。该电极用于废水中Cu2+含量的测定,并且能对实际样品中Cu2+含量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工业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水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其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超标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发展简便、快速、灵敏的重金属离子检测技术非常重要。电化学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灵敏度高和易于微型化等优点,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基于热还原氧化石墨烯(Tr GNO)-金纳米颗粒(Au NPs)复合材料构筑高性能电化学传感器平台,采用电化学方法实现对铜离子(Cu2+)的简便、快速、灵敏检测。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各种电化学技术对纳米复合材料及其修饰电极进行了形貌表征和电化学测试,并对材料制备和测试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通过Tr GNO与Au NPs的有效复合,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增大的电极表面积和优异的导电性,有利于提高对Cu~(2+)的电化学检测灵敏度。线性检测范围为1. 0×10~(-6)~5. 0×10~(-4)mol/L,检测限可达8. 5×10~(-7)mol/L。  相似文献   

4.
以糠醛和邻苯二胺合成的双席夫碱糠醛缩-邻苯二胺(以下简称FFDB)为中性载体,将其与碳粉混合,以液体石蜡为粘合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铜离子选择性电极。电极对Cu2+的能斯特响应浓度范围为5.00×10-6~1.00×10-2mol/L,检测下限为1.65×10-6mol/L,电极的响应时间小于30 s,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可成功的用于工业废水中的Cu2+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5.
陈进  崔普选  宋涛  汪沂 《广州化工》2012,40(8):109-111
以邻香草醛和2-氨基酚合成的席夫碱邻香草醛缩-2-氨基酚(以下简称VAP)为活性物质,制备了一种高灵敏的PVC膜铜离子选择性电极。电极的能斯特响应浓度范围为1.00×10-5~1.00×10-2 mol/L,检测下限为6.38×10-6 mol/L。电极的响应时间小于30 s,稳定性好、选择性高、使用寿命长,可成功的用于工业废水中Cu2+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在pH3.6的条件下,Cu2+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融合银纳米粒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对银纳米粒子的进行了表征,建立了定量检测Cu2+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10-7-5×10-5M,检出限为0.013μM。将此方法用于合成样的检测,回收率在89.0%-108.6%之间。  相似文献   

7.
Ag-Cu双金属纳米颗粒在硅酸盐玻璃中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步离子交换结合H2气氛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出Ag-Cu双金属纳米颗粒/硅酸盐玻璃复合材料.结合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Ag、Cu在玻璃中的深度分布、价态变化及其玻璃网络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掺杂后的玻璃中银和铜的含量随深度不同有所不同.Ag+-Na+离子交换过程中,Ag+与非桥氧结合形成Si-O-Ag键,样品中的银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H2气氛中热处理后,大部分与非桥氧相连的Ag+被还原,H+随即取代Ag+位置,与非桥氧形成-OH结构,还原出来的Ag0经成核和生长形成银纳米颗粒.第二次Cu+-Na+离子交换后,Cu+被引入硅酸盐玻璃,并有二价铜离子存在,再经过H2热处理后,铜离子被还原,在表层聚集生成铜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活化作用下,铜试剂修饰的纳米TiO2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Cu2、pb2和Zn2的新方法.考察了溶液pH、洗脱条件和干扰离子等因素对分析物分离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4.0,Cu2、pb2+和Zn2+可被铜试剂修饰的纳米TiO2定量富集,...  相似文献   

9.
刘蓉  夏莉  钟桐生  刘石泉  汤冬  赵运林 《广州化工》2012,40(20):49-50,80
选用掺杂对甲基苯磺酸聚吡咯膜附载纳米铜制得了葡萄糖传感器。在硫酸铜-硫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溶液中于-0.1 V,时间600 s,电沉积一层纳米铜于聚吡咯膜上。根据纳米铜对葡萄糖存在的电催化活性和聚吡咯传递电子作用,使电极产生电流响应。由电极的循环伏安图(CV)对比,说明纳米铜对葡萄糖的测定有很好的增敏效果。该传感器对葡萄糖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0×10-5~4.0×10-3mol.L-1,校正曲线的斜率为0.9952,检出限为1.0×10-5mol.L-1。  相似文献   

10.
赵久艾 《化工之友》2007,(17):57-58
为建立废水中微量铜的测定方法,用方波溶出伏安法测定了废水中微量铜,研究了最佳的测定条件,试验结果为:在PH为4.0左右的NH4CL溶液体系中,Cu2 在-0.22V(vs SCE)出现灵敏溶出峰,峰电流在Cu2 浓度为5.0×10-7—5.0×10-5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993×106 1.693.  相似文献   

11.
孟宪娇 《精细化工》2021,38(10):2034-2041,2049
以8-羟基喹啉-5-甲醛和吡啶-2,6-二甲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氟硼二吡咯(BODIPY)型荧光化学传感器Ⅰ,通过FTIR、1HNMR、13C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传感器Ⅰ的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在V(DMF):V(水)=1:4介质中,传感器Ⅰ对Cu2+表现出明显的荧光猝灭响应,猝灭率高达97.7%,检测限为5.7×10–8 mol/L.此外,配合物Ⅰ-Cu2+对焦磷酸根(PPi)表现出明显的荧光增强响应,检测限为1.9×10–8 mol/L,表明传感器Ⅰ对Cu2+和PPi的识别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通过络合曲线和核磁滴定数据分析,得出传感器Ⅰ同Cu2+以及配合物Ⅰ-Cu2+对PPi的络合物质的量比均为1:1.传感器Ⅰ对Cu2+和PPi测试的有效pH范围为5~9,且循环响应测试可稳定进行4次.  相似文献   

12.
以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中空微球Fe_3O_4纳米粒子,运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将该纳米材料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电极对汞离子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响应,成功制备了用于检测Hg~(2+)的电化学传感器。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汞离子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1.0×10~(-7)~8.8×10~(-5)mol/L,相关系数为0.994,检出限为3.0×10~(-5)mol/L。实验表明,制备的传感器用于对Hg~(2+)检测的结果令人满意,而且其稳定性和重现性好,有望实现对污水中低浓度Hg~(2+)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漆酚高分子树脂在电化学测定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用漆酚高分子树脂修饰碳糊电极测定痕量铜离子的电分析方法。该电极能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Cu2+的高灵敏度测定,在0.1mol/L的KNO3中,进行DPV扫描后,在-0.02V处出现一氧化峰,利用该峰可进行Cu2+定量测定。通过优化测定条件,利用该修饰电极测定Cu2+的线性范围为:1×10-8~3×10-7mol/L,检测限为5×10-10mol/L。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Cu2+的测定,平均回收率大于98%。  相似文献   

14.
朱朝晖 《安徽化工》2006,32(1):68-70
报道了用芦丁修饰碳糊电极测定微量铜离子的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测定Cu2 的条件如底液的pH值、富集电位、富集时间、扫描速度和修饰剂的用量等。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修饰电极测定Cu2 的线性范围为5.0×10-7 ̄1.0×10-9mol/L,检出限为8.0×10-10mol/L。用该修饰电极测定了实际水样中的Cu2 ,平均回收率为100.1%。  相似文献   

15.
在pH 7.0 TAE缓冲液中,金纳米、金属硫蛋白、汞离子能形成复合物,导致紫外吸收发生改变,且在5.6×10-8~2.0×10-6mol/L范围内,体系Δ(A626/A524)与汞离子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Δ(A626/A524)=-0.013 2+0.407 2c(×10-6mol/L),r=0.996 1,检出限为1.68×10-8 mol/L,回收率在104.3%~105.5%,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16.
方波溶出伏安法测定蔬菜中铜和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方波溶出伏安法测定蔬菜中铜和锌含量的方法。在pH=10的1 mol/L NH3H2O-NH4C l缓冲溶液中,于-0.12V、-0.93V(vs.SCE)分别产生铜和锌的灵敏峰,其峰高与离子的浓度在0.1~3 mg/L(Cu2+∶R2=0.9983)和0.4~5 mg/L(Zn2+∶R2=0.9924)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富集时间300 s。用标准曲线法定量,分别测定蔬菜中的铜和锌。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蔬菜中铜和锌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焦琪悦  张强 《化学试剂》2013,35(6):543-546,550
以二乙醇胺和2-羟基-5-硝基苄基溴为原料合成了N-(2-钾氧基-5-硝基苄基)二乙醇钾基胺传感器分子(L)。由元素分析、1HNMR等进行了结构表征。在水溶剂中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H+、Li+、Na+、K+、Mg2+、Ca2+、Mn2+、Co2+、Ni2+、Cu2+、Zn2+、Cd2+、Hg2+及Pb2+对L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L分子的紫外-可见光谱仅对体系中的H+和Cu2+有特殊的选择敏感性,在体系的pH或Cu2+浓度增大时,L在311 nm处的吸收峰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红移并伴随强度的增大;此基于H+和Cu2+离子调制传感器L分子内电荷转移跃迁的传感机制。  相似文献   

18.
将具有荧光特性的8-氨基喹啉结构与具有良好特性的三氮烯结构相结合,首次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证实。研究表明,在碱性介质中,该试剂在λex/λem=416 nm/512 nm处产生强荧光,并且能被Cu2+荧光增强。基于此,建立了BPAQAQ测定Cu2+的新型荧光分析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4×10-8~1.0×10-5mol/L,检测限为1.1×10-8mol/L。将其应用于大米粉和小麦粉中Cu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一种以氟化硼络合二吡咯甲川类染料为荧光团,Schiff碱结构为识别体的Cu2+荧光猝灭探针。在pH7.36的缓冲溶液中,当Cu2+浓度达到5.0×10-5mol/L时,探针在最大发射波长为518 nm处的荧光强度减弱80%以上,且其识别作用不受其他金属离子干扰。Cu2+浓度在3.0×10-7~7.0×10-6mol/L范围内,探针的荧光强度与Cu2+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以定量检测中性水溶液中Cu2+含量。  相似文献   

20.
将EDTA-Cu(Ⅱ)配合物与纳米TiO2混合修饰到碳糊电极上,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修饰电极测量镉离子的实验优化条件和电极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底液0.10 mol/L pH=4.5的HAc-NaAc缓冲溶液(含0.10 mol/L的KNO3)中,当镉离子在修饰电极表面富集10 min,电位扫描速度控制在100 mV/s时,峰电流与Cd2+浓度在1.0×10-8~1.0×10-5mol/L的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0.9965,检出限为6.1×10-9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