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以前的法兰连接计算中,决定螺栓的总面积为初装时的预紧力所决定的面积与设备操作时的拉力所决定的面积中的较大者。设计者在此基础上除了加上腐蚀裕度外,还要加一倍左右,甚至二倍的螺栓计算面积才能符合实际情况,不同的设计者加的量不一样,由此有时操作时螺栓变形过大,每次检修都要拆换新螺栓。其原因之一就是若T_1T_1,且T_1>T″_2(T″_2=2mπD_cbp)时,选用T_2则忽视了(T_1-T″_2),而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反气相色谱法(IGC)研究四种咪唑基离子液体在温度333.15、343.15、353.15、363.15、373.15 K时的溶解度参数,同时,采用汉森三维溶解度参数软件(HSPiP)模拟四种咪唑基离子液体在333.15 K时的三维溶解度参数。333.15 K时,IGC测得的四种咪唑基离子液体的溶解度参数分别为δt(EMIMOTF)=23.51(J×cm-3)1/2,δt(BMIMOTF)=23.39(J×cm-3)1/2,δt(HMIMOTF)=22.79(J×cm-3)1/2,δt(OMIMOTF)=22.31(J×cm-3)1/2,333.15 K时,HSPiP得出的四种咪唑基离子液体的溶解度参数分别为δt(EMIMOTF)=24.28(J×cm-3)1/2,δt(BMIMOTF)=23.26(J×cm-3)1/2,δt(HMIMOTF)=22.79(J×cm-3)1/2,δt(OMIMOTF)=22.08(J×cm-3)1/2,IGC与HSPiP得出的溶解度参数值一致。根据HSPiP可以模拟出离子液体的三维溶解度参数球,并依据三维溶解度参数球可以快速准确地选取离子液体的良溶剂或混合溶剂。研究结果为离子液体的热力学性质研究及其溶剂选择等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两步合成法合成双咪唑离子液体[C_6(mim)_2](InCl_3-Br)_2,经核磁共振(~1H NMR)对离子液体进行了表征,采用乙腈红外探针法定性分析了离子液体的Lewis酸性。将[C_6(mim)_2](InCl_3-Br)_2用于催化合成二苯甲烷,考察了温度、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了双咪唑离子液体[C_6(mim)_2](InCl_3-Br)_2,双咪唑离子液体的Lewis酸性强于InCl_3,在50℃时反应5 h,离子液体用量为1 mmol时,二苯甲烷的产率为40.4%。  相似文献   

4.
采用腰果酚聚氧乙烯醚(MD-18)与Na H反应生成的腰果酚聚氧乙烯醚醇钠(MN)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原料,在乙醇溶剂中合成腰果酚聚氧乙烯醚季铵盐型乳化剂(YA)。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MD-18和产品的结构表征。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量YA的分子量。采用表面张力仪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MD-18和YA的表面张力,并根据表面张力曲线计算临界胶束浓度(CMC)、平衡表面张力(γ_(cmc))最大吸附量(Γ_(cmc))、最小分子面积(A_(cmc))。结果表明YA的数均分子量为1 108 g/mol,293,303,313 K时YA的CMC值分别为0.008 6、0.008 9、0.009 1 mol/L,γcmc分别为32.958 1、32.055 4、31.390 6 mN/m。且随温度升高YA的CMC、A_(cmc)增大,γ_(cmc)、Γ_(cmc)减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泡压力张力仪测定了三硅氧烷吡啶类离子液体([Si(3)Py]Cl)和三硅氧烷咪唑类离子液体([Si(3)Mim]Cl)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考察了浓度和温度对其动态表面张力的影响。根据Word-Tordai方程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不同测定条件下离子液体分子吸附初始阶段和长时吸附阶段的扩散系数,得出上述2种离子液体在水中的吸附机理均属于混合动力控制吸附。  相似文献   

6.
采用红外光谱(IR)研究了硅橡胶结构,并以硅橡胶甲基弯曲振动(δ_(CH_3-silicone))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了硅橡胶的变温红外光谱(TD-IR)和二维红外光谱(2D-IR)。结果表明,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硅橡胶δ_(CH_3-silicone)对应的吸收强度及频率发生明显改变。硅橡胶δ_(CH_3-silicone)包括面内弯曲振动(β_(CH_3-silicone))和面外弯曲振动(γ_(CH_3-silicone))。硅橡胶β_(CH_3-silicone)对应的吸收频率为1 413 cm~(-1)(β_(CH_3-1-silicone))和1 404 cm~(-1)(β_(CH_3-2-silicone)),热扰动下硅橡胶β_(CH_3-silicone)吸收峰变化快慢顺序为:1 413 cm~(-1)(β_(CH_3-1-silicone)) 1 404 cm~(-1)(β_(CH_3-2-silicone))。硅橡胶γ_(CH_3-silicone)对应的吸收频率为1 260 cm~(-1)(γ_(CH_3-1-silicone))和1 253 cm~(-1)(γ_(CH_3-2-silicone)),热扰动下硅橡胶γ_(CH_3-silicone)吸收峰变化快慢顺序为:1 260 cm~(-1)(γ_(CH_3-1-silicone)) 1 253 cm~(-1)(γ_(CH_3-2-silicone))。  相似文献   

7.
谷荣彩  叶丽萍 《精细化工》2020,37(3):540-546
以Cu(NO_3)_2·3H_2O、Co(NO_3)_2·6H_2O、Ce(NO_3)_3·6H_2O和(NH_4)_2CO_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浸渍法结合的制备方式,制得逆负载型уCe O_2/Cu_χCo_(1–χ)O_δ催化剂(у=0、5%、15%、25%;χ=0~1.0;δ=1.0~1.4)。通过XRD、BET、H_2-TPR、XPS考察了Cu O和Co_3O_4质量比[m(Cu O)∶m(Co_3O_4)]、表面Ce O_2负载量(у)(以Cu_χCo_(1–χ)O_δ质量为基准,下同)对逆负载уCe O_2/Cu_χCo_(1–χ)O_δ催化剂催化氧化C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5%Ce O_2/Cu_(0.2)Co_(0.8)O_δ[m(Cu O)∶m(Co_3O_4)=0.2∶0.8]催化剂催化性能最佳。常压下,当反应温度为75℃时,CO转化率可达100%。由于15%Ce O_2/Cu_(0.2)Co_(0.8)O_δ比表面积较大,两相界面较多,进而使得Ce O_2与Cu—O—Co固溶体相互作用较强,表面存在较多的氧空穴、Cu~+和Co~(3+),催化剂还原温度较低,催化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双核酸性离子液体(CH_3)_2C_2H_5N(CH_2)_2NC_2H_5(CH_3)_2·2HSO_4用于脱除模拟油品中的碱性氮化物。研究了水和离子液体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沉降时间等因素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g模拟油品中加入1g离子液体及1.5g水,反应温度30℃,反应10min,沉降30min的条件下,碱性氮化物脱除率达到99.00%,重复使用6次后,脱氮效率依然很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脱氢枞酸钠(DHANa)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反应,以制备(3-脱氢枞酰氧基-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DHAHPTMC),考察了溶剂类型、反应温度和时间及物料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用FTIR和~1H NMR表征了产物结构,表面张力法研究了产物的表面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CTA与DHANa物质的量比为3.0,异戊醇为反应溶剂,在回流条件下反应12.0h,DHAHPTMC的收率可达82%;研究结果还表明,DHAHPTMC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4.25×10~(-3)mol/L,cmc时对应的表面张力(γ_(cmc))为38.62 mN/m,能够实现的最低表面张力(γ_(min))在36.6mN/m左右。  相似文献   

10.
聚氯乙烯亚甲基弯曲振动ATR二维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科技》2016,(1):48-54
在303~393 K的温度范围内,利用变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分别研究了聚氯乙烯亚甲基弯曲振动模式δ_(CH_2)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去卷积红外光谱和二维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时,聚氯乙烯分别在1420、1425、1430、1435和1447 cm~(-1)处出现红外吸收峰,随着温度的升高,聚氯乙烯δCH_2红外吸收强度的变化快慢顺序为1447 cm~(-1)1420 cm~(-1)1430cm~(-1)1425 cm~(-1)1435 cm~(-1);当温度超过玻璃化转变温度后,聚氯乙烯在1420、1425、1430和1435 cm~(-1)处出现红外吸收峰,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聚氯乙烯δCH_2红外吸收强度的变化快慢顺序为1425 cm~(-1)1420 cm~(-1)1430 cm~(-1)1435 cm~(-1)。此项研究拓展了ATR-FTIR技术在聚氯乙烯热变性方面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两种新型水溶性卟啉的合成,表征及其酸碱平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海斌  潘志权 《化学试剂》1991,13(5):280-282,267
以四吡啶基卟啉为中间体合成了四溴化间四(β-N-乙酸乙酯基吡啶基)卟啉(H_2T_(β-_N-_(EAES))-PyPBr_4)和四溴化间四(β-N-丙睛基吡啶基)卟啉(H_2T_(β-_N-_(PCN))PyPBr_4)两种新型水溶性卟啉。产率为77.3~85.0%。作了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1HNMR 谱的表征,测量了两种新型水溶性卟啉在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H_2T_(β-_N-_(BAES))PyPBr_4的浓度约10~(-8)mol/L,在 pH 1~14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无聚合现象。其 pK_((?)_(3,4))=2.29±0.11;pK_((?)_2)=6.44±0.37;pK((?)_1)=12.38±0.43。H_2T_(β-_N-_(PCN))PyPBr_4的浓度约10~(-5)mol/L,在 pH 1~9范围内不发生聚合,pK((?)_(3,4))=2.90±0.12;当 pH>9时,则发生聚合。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与表面性能的关系,重点讨论了疏水尾链结构和性质对最低表面张力(γ_(cmc))的影响。通过对氟表面活性剂、硅表面活性剂和碳氢表面活性剂构效关系的对比研究,引入了一个独立于分子结构和类型的通用属性:表面堆积指数Φ_(cmc)。Φ_(cmc)是指在临界胶束浓度(cmc)时,疏水尾链在表面膜中所占的体积分数。Φ_(cmc)可以加深对最低表面张力的认识,可为新型高效表面活性剂的分子设计方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NaBi)_(0.5-x)(KCe)xBi2Ta_(2)O_(9)(NBTO-x,0≤x≤0.15)无铅压电陶瓷,研究K/Ce离子含量对NBTO陶瓷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陶瓷样品均生成了m=2的铋层状结构化合物,且未发现其他明显杂峰;随着K/Ce离子含量的增加,样品的Curie温度T_(C)逐渐降低;K/Ce离子掺杂提高了样品的压电性能,压电常数d_(33)随掺杂量提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当x=0.075时,样品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d_(33)=19.0 pC/N,Curie温度T_(C)=735℃,介电损耗tanδ=0.137%,体积密度ρ=9.113 g·cm^(-3);NBTO(x=0.075)陶瓷在600℃退火2 h,其d_(33)仍高达17.8 pC/N,约为初始值(d_(33)=19.0 pC/N)的93.7%,表现出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个工厂的工程师常常需要计算二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在此有一个简单的涉及平均相对挥发度和组分正常沸点与汽化潜热的表达式。在沸点温室范围内: α=exp[0.25164×(1/T_(b1)-1/T_(b2))(L_1+L_2)] ①式中: α——在温度范围为T_(b1)至T_(b2)时,二组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 T_(b1)——组分1的正常沸点,K T_(b2)——组分2的正常沸点,K  相似文献   

15.
二、温度及压力对μ的影响(1)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气体的粘度亦增大。在常压下,μ及T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μ=μ_0(T/T_0)~n (6)及μ=μ_0(273+C/T+C)(T/273)~(3/2) (7)式中μ_0=0℃时的粘滞系数n=指数,随气体而异C=苏则兰(Sutherland)常数μ_0,n及C之值见表IV所示: 表IV若干气体的μ_0,n及C值气体n C μ_0×10(厘泊)H_2 0.695(-183~20.8) 83(-60.2~185.3) 850He 0.647(-258.1~18.7) 80.3(15.3~184.6) 1887CH_4 0.873(17~100) 198(17~100) 1033NH_3 0.981(15~100.1) 377(15~183.8) 944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AEO_9)按不同质量比复配所得表面活性剂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平衡表面张力(γ)及动态表面张力(DST)。当得到AES-AEO_9复配体系质量比为3∶7时,临界胶束浓度(cmc)最小,为0.10mmol/L,γ_(cmc)为33.62mN/m;质量比为1∶9时动态表面张力最好,此时动态表面张力参数n为1.74,t*为1.32s,表面张力降低速率R_(1/2)为14.30mN/m·s。不同浓度动态表面张力结果表明,随复配体系浓度增加,诱导期节省时间t_i减少,R_(1/2)增加。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变温傅里叶变换透射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聚丙烯的分子结构。实验发现:聚丙烯主要存在CH_3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asCH_3))、CH_3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asCH_3))、CH_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asCH_2))、CH_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sCH_2))、CH_3不对称弯曲振动模式(δ_(asCH_3))、CH_3对称弯曲振动模式(δ_(sCH_3))、CH_2弯曲振动模式(δ_(CH_2))和聚丙烯结晶振动模式(δ crystalline)等。采用变温傅里叶变换透射红外光谱技术进一步研究了温度变化对于聚丙烯分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93~393K温度范围内,聚丙烯分子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本项研究拓展了变温傅里叶变换透射红外光谱技术在聚丙烯材料热变性方面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包括:一维MIR光谱和二阶导数MIR光谱)研究了聚四氟乙烯(PTFE)的分子结构。研究发现:PTFE的MIR吸收模式主要包括:F—C—F弯曲振动模式(δ_(CF_2-PTFE))和F—C—F伸缩振动模式(ν_(CF_2-PTFE))。进一步开展了PTFE的变温中红外(TD-MIR)光谱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PTFE的δ_(CF_2-PTFE)和ν_(CF_2-PTFE)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及强度均有明显的改变。以PTFE玻璃化温度(T_g)为临界温度,采用二维中红外(2D-MIR)光谱,进一步开展了PTFE热稳定性的研究。研究发现:在303~393 K和403~523 K二个温度区间,PTFE主要官能团δ_(CF_2-PTFE)和ν_(CF_2-PTFE)热敏感程度及变化顺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并进一步进行了机理的研究。本项研究拓展了三级MIR光谱(包括:MIR光谱、TD-MIR光谱和2D-MIR光谱)在重要的有机氟高分子材料PTFE结构及热稳定性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变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研究了乳胶的分子结构。实验发现:乳胶主要存在着C-H伸缩振动模式(ν_(C-H))、C-N伸缩振动模式(ν_(C-N))、CH2_变角振动模式(δ_(CH_2))、CH_3不对称弯曲振动模式(δ_(asCH_3))、CH_3对称弯曲振动模式(δ_(sCH_3))和双键上C-H面外摇摆振动模式(ω_(C-H))等。实验发现:在303~393K温度范围内,乳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本项研究拓展了ATR-FTIR在高分子材料热变性方面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20.
在容器中某一范围H内充满两种互不溶混的液体,两种液体的重度为γ_1和γ_2,且γ_2>γ_1。两种液体的分界面为h。根据流体静力学,在深度为H处的压强P有如下关系: P=γ_1(H-h) hγ_2 =h(γ_2-γ_1) Hγ_1 当两种液体的重度γ_1、γ_2恒定,高度H恒定时,分界面h的变化就可以由压强P的变化反映出来。而压强P的变化,可以用差压变送器把它检测出来。所以,我们能够用差压变送器测定液体的分界面。这就是分界面测量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