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焦化废水治理技术的工程实践,介绍了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系统开工调试中污泥培养驯化的一些控制方法,并讨论了影响硝化和反硝化反应的因素,总结了焦化废水调试和运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焦化废水是一种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高的难生化降解的有机废水,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技术的特点及研究进展,包括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工艺及新型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以及厌氧氨氧化工艺,最后指出目前生物脱氮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高浓度焦化废水硝化/反硝化系统的操作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美国钢铁公司为格里焦化厂设计建设了一套新的焦化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由除油、均化、蒸氨脱酸、活性污泥硝化与反硝化等工序组成。总氮含量2~3g/L的蒸氨废水进入生化处理装置中处理。两个曝气槽均由综合澄清区、厌氧区和好氧区组成,在每个曝气槽内可完成硝化、反硝化和二次澄清。  相似文献   

4.
焦化废水的亚硝化反硝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证脱酚焦化废水亚硝化型硝化及以焦化废水中的氨酚为电子供体实现亚硝酸盐的反硝化的可行性,以模拟SBR法的好氧与厌氧过程,对脱酚后的焦化废水实现了亚硝化型硝化,产生的亚硝酸盐浓度达到117.6mg/L,以未脱酚的焦化废水中的酚,氨为电子供体,实现了亚硝酸盐的反硝化。  相似文献   

5.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齐荣  余兆祥 《现代化工》2005,25(Z1):57-60
焦化废水是一种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高的难生化降解的有机废水.随着排放指标的日益严格,出现了很多焦化废水处理技术,而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主要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法、生物脱氮缺氧/好氧法等.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一些生物处理新技术,包括以活性污泥法为基础的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生物强化技术、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及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等.  相似文献   

6.
于哲  韦朝海 《广东化工》2016,(11):179-182
根据焦化废水O1/H/O_2工艺的设计功能,期望在O1中实现脱碳与半硝化反应的同步进行,因此选择焦化废水原水的特征污染物苯酚作为硝化抑制剂,考察了高浓度苯酚存在下直接好氧处理过程中对混合污泥硝化作用的抑制情况,并对其可能的抑制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焦化废水中NH_3-N严重超标问题.研究了循序间歇式工艺(SBR法)对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通过对硝化菌、反硝化菌的驯化、pH值调节、曝气方式影响因素的考察.表明该工艺对焦化废水中氨氮处理具有显著效果,处理后废水的出水NH_3-N浓度为4.6 mg/L.脱氨率为98%.  相似文献   

8.
嗜盐污泥反硝化亚硝酸盐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淡水污泥反硝化高盐废水受到盐度抑制而导致处理的失败。为了突破高盐废水脱氮的技术瓶颈,本研究通过采集入海口河底泥发展嗜盐脱氮生物系统实现了高盐废水的脱氮。本文系统地探讨了盐度、温度、pH和碳源类型等关键影响因素对嗜盐污泥反硝化亚硝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集入海口底泥发展的嗜盐系统可以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在38 g·L-1盐度下,嗜盐反硝化菌以甲醇作为碳源的最大反硝化速率为3.29 mg N·(g VSS)-1·h-1。系统最适宜盐度为15~51 g·L-1,最佳pH范围为8.0~9.0。反硝化碳源类型影响着反硝化速率。在测试的4种碳源类型中,嗜盐反硝化污泥利用甲醇进行反硝化较快。作为新认知的生物系统,确定高盐废水嗜盐生物处理系统的反硝化特性和影响因素对于实现高盐废水的高效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不同电子供体的生物反硝化过程应用于工业含硝酸盐废水治理的可能性。异养反硝化是非常高效的生物脱氮技术,但用于对低C/N废水的处理时,需要外加碳源而增加运行成本,且外加碳源可能引起二次污染。自养反硝化工艺以硫、氢等作为电子供体,可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将是工业废水脱硝的主要处理方法。不管异养反硝化还是自养反硝化工艺,都需进一步开发新的反应器和优化运行条件来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0.
焦化废水生物脱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化废水是一种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高的难生化降解的有机废水,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最近开发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以及厌氧氨氧化等生物脱氮的新理论和新工艺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和讨论,并指出了这些新技术的特点和研究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