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信箱     
问:请谈谈用扩散着色法印制玻璃温度计刻度的工艺。 答:用扩散着色法印制玻璃温度计刻度的工艺方法是: 一、玻璃表面扩散着色机理 选用银、铜离子在玻璃表面扩散而产生鲜艳的棕红色,一般是用金属银、铜在玻璃中扩散使玻璃着色。扩散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银、铜在玻璃表面与玻璃中的碱金属进行阳离子交换,交换时必须以它们的盐类引入,同时在配方中加入糊精做  相似文献   

2.
能直接使玻璃着成红色的有铜、金、锑等金属原子以及硒和硫化镉的化合物。如所周知,所有这些胶体着色剂在玻璃中都是不很稳定的,对其颜色和玻璃的透明度都难控制。在方法上除直接在粉料中加入着色剂,使玻璃着色外,另一种方法是将金属的盐类涂复在玻璃的表面上,经一定的热处理后,盐类中的金属离子借扩散作用,渗入到玻璃的表面内层,使制品着色,这种玻璃称为扩散玻璃。各种盐类的不同金属离子扩散到玻璃里所引起的着色是  相似文献   

3.
目前利用离子扩散对玻璃进行整体着色和局部着色,虽己进行了不少研究,但有些机理尚未十分清楚,所以我们进行扩散着色机理的研究,对今后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介绍Cu~0~Cu~(2+)对玻璃着色的影响.由于玻璃的组成和表面组成不同,即使着色剂和处理条件都相同,也得不到同样的效果.以铜盐来说,不论何种铜盐,最终扩散进玻  相似文献   

4.
铊是一种稀有分散的重金属元素,有剧毒,对人体会造成很大危害。但随着矿物开采以及含铊工业废物的产生,对生态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介绍了含铊污水中除铊的几种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等。化学沉淀法主要是根据化学反应后形成的重金属化合物不溶于水的特性,并通过过滤达到除铊的效果。离子交换法主要通过其他离子与污水中的铊离子进行交换,从而达到除铊的目的。吸附法主要是通过吸附剂使铊由液相转移到吸附剂固体表面从而实现铊污水的净化。  相似文献   

5.
陈国华  康晓玲 《玻璃》2000,27(3):33-33,36
介绍了钴、铜着色生产蓝灰料玻璃出现异常着色的解决方法。主要涉及铜着色时铜离子随熔制气氛变化而价态(Cu^2+→Cu^+)发生变化,以致在还原气氛时铜着色几乎不起作用而使玻璃呈现近于纯钴着色时的蓝色。  相似文献   

6.
红色玻璃以其鲜艳的色彩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本文以氯化亚铜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的黏结剂和填充剂,在空气气氛中制备了铜离子扩散红色玻璃。研究发现组成中氯化亚铜、硫酸亚铁、氧化亚锡等对铜离子扩散着色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控制氯化亚铜、硫酸亚铁、氧化亚锡等的用量可以制备出应用广泛的红色玻璃。  相似文献   

7.
(日本专利昭58一19757) 专利范围 本专利阐述的是: 1.将阳极氧化处理后的铝或铝合金,在含比氢离子离子化倾向小的金属离子的酸性电解液中,用交流或与交流有同等效呆的电流波形进行电解处理,然后在含锡离子的电解着色液中,电解着色处理为特征的着色稳定性优良的铝或铝合金的电解着色法。 2.比氢离子离子化倾向小的金属离子,是铜离子的第1项所述的着色方法。 3.比氢离子离子化倾向小的金属离子,是银离子或金离子的第1项所述的着色方法。 4.酸性电解液中的铜离子浓度是。。能一50克离子/l的第〕项所述的着色方法。 5.酸性电解液中的银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采用化学置换法制备铜银双金属粉的基础上,在制备过程中添加离子掩蔽剂,以最大程度地消除铜氨络合离子在铜粉表面的吸附,实现银在铜粉表面的连续包覆。同时分析了掩蔽原理及包摩尔比、覆量、温度对双金属粉导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掩蔽剂法制备的铜银双金属粉末具备了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包覆量及摩尔比。  相似文献   

9.
表面掺银浮法玻璃的光致发光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离子交换法在浮法玻璃表层掺杂了不同量的银。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处理样品的透射光谱、激发光谱及光致发光谱。银胶体粒子在交换的过程中即可形成并使样品着色,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样品颜色逐渐加深。通过比较不同工艺参数样品的光谱特性,分析了玻璃中银的存在状态及其对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在波长为228nm及325nm的光激发下,玻璃中不同化学状态的银分别在370,395,440,550nm附近发光。  相似文献   

10.
我们早已对胶态金属的色彩予以青睐。过去对胶态金、银和铜着色的光敏硅酸盐玻璃以及采用一种或多种此类金属核化的白色或着色的乳浊光敏玻璃和含有胶态卤化银的光致变色玻璃已有过介绍。在研究某些含银的氟化钠乳白色光敏玻璃时,当在产生光·乳浊效应  相似文献   

11.
Ag-Cu双金属纳米颗粒在硅酸盐玻璃中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步离子交换结合H2气氛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出Ag-Cu双金属纳米颗粒/硅酸盐玻璃复合材料.结合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Ag、Cu在玻璃中的深度分布、价态变化及其玻璃网络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掺杂后的玻璃中银和铜的含量随深度不同有所不同.Ag+-Na+离子交换过程中,Ag+与非桥氧结合形成Si-O-Ag键,样品中的银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H2气氛中热处理后,大部分与非桥氧相连的Ag+被还原,H+随即取代Ag+位置,与非桥氧形成-OH结构,还原出来的Ag0经成核和生长形成银纳米颗粒.第二次Cu+-Na+离子交换后,Cu+被引入硅酸盐玻璃,并有二价铜离子存在,再经过H2热处理后,铜离子被还原,在表层聚集生成铜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冷喷涂Cu-Cu2O涂层在不同溶解氧、盐度、温度及流速海水中的铜渗出率,继续讨论涂层的防污机理。本文认为铜的腐蚀或氧化亚铜(膜)的溶解,释放出可溶性铜离子或亚铜离子,在其表面形成富含溶解态铜离子或亚铜离子的水层从而毒杀靠近的海生物,这是铜、铜合金以及以氧化亚铜为防污剂的涂料产生防污功效的原因。冷喷涂Cu-Cu2O涂层的铜渗出机制为:铜与氧化亚铜形成腐蚀微电池,其中铜作为阳极,氧化亚铜作为阴极促进铜阳极的溶解。铜的电化学溶解通过增加表面CuCl-2浓度和降低氧化亚铜附近Cl-浓度的方式抑制了氧化亚铜的溶解。由于氧化亚铜颗粒和铜表面的氧化亚铜膜结构不同,后者溶解速率大于前者,整个涂层的减薄过程由铜的腐蚀控制。  相似文献   

13.
五、铜离子着色 (一) 铜离子着色的概况 铜是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一族的付族元素。在玻璃中,它能形成二价的氧化铜CuO、一价的氧化亚铜Cu_2O和金属铜,并存在两种平衡:  相似文献   

14.
以铜粉为基体材料,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铜离子掩蔽剂,采用化学置换法在铜粉表面多次包覆银及多次高温致密化处理,实现了银在铜粉表面的连续致密包覆。用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热质量分析的方法对银包铜双金属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铜粉表面的银包覆层致密性好、包覆完全,在800℃以下的抗氧化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中国古代玻璃的着色机理,根据若干典型的古代玻璃系统(PbO-BaO-SiO_2,K_2O-SiO_2,K_2O-PbO-SiO_2和Na_2O-CaO-SiO_2)的平均化学成分,在实验室于空气气氛中制备了一批掺杂不同过渡金属离子的中国古代玻璃的模拟样品.通过对各样品在室温下的电子顺磁共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确认了各过渡金属离子在不同古代玻璃系统中的着色离子的价态,以及不同古代玻璃系统对过渡金属离子着色的影响.通过对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各古代玻璃系统的吸收光谱进行了色度学的标定.实验表明古代玻璃的着色可以用色度学标定来识别其不同的着色离子和玻璃基质.  相似文献   

16.
本工作的目的在于用银扩散着色的方法改善碱硼硅系统AgX光色玻璃的基色调,使银扩散后的AgX光色玻璃呈浅茶色。本文探讨了AgNO_3浓度、银扩散处理时间以及添加剂对碱硼硅酸盐AgX光色玻璃银扩散着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钠硼硅玻璃为基质,引入过渡金属离子为着色剂制备了单一离子着色玻璃和复合离子掺杂黑色玻璃,测定了各玻璃样品的透射光谱。结果表明,不同过渡金属离子对不同波段的太阳光产生吸收,钴铬铜复合离子掺杂黑色玻璃对到达地表的所有太阳光波段的吸收率可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8.
导电玻璃     
导电玻璃是在玻璃表面上复盖一层透明的导电薄膜而成,它既保持了玻璃原有的透明特性,又具有一般玻璃所缺乏的导电性能。由于这种玻璃在近代科学技术领域内和各个工业部门中的广泛应用,已获得了很大发展。一、导电玻璃的制造方法将玻璃经过表面净化,再在加热到接近于它的软化温度时,在表面上附着一层透明导电的金属氧化物薄膜。有五种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简述于下: 1.真空气化法:这种方法是在真空下(10~(-3)~10~(-5)毫米汞柱)加热金属(例如金、银、铜、锡、镉等)到沸点以上的温度,使之气化并凝结在玻璃的表面上,成为透明的金属  相似文献   

19.
在本工作中,用电镜法、介电损耗法和微波光导法研究了铜离子的掺杂对于卤化银乳剂微晶体的掺杂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铜离子的掺杂使卤化银乳剂微晶体的颗粒变小,使微晶体的介电损耗峰向高频方向稍微移动0.3对数单位。使微晶体的光电导急剧地降低。实验证明,铜离子吸附在卤化银乳剂微晶体的表面,起着深电子陷阱的作用,是导致铜离子的掺杂使乳剂的感光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BaO-Al_2O_3-SiO_2三元系铣玻璃中引入金、银、铜等晶核剂对于玻璃微晶化的作用。实验桔果指出,采用光敏法不能使上述玻璃微晶化。但若在该玻璃中引入一定量的氧化铜与还原剂,用热敏方法可以获得软化温度较高与介电性能良好的微晶玻璃。同时,对于铜在BaO-Al_2O_3-SiO_2系玻璃中,晶核的形态问题也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玻璃的析晶情况、透光曲线与析晶前后电导率性能等数据的分析结果,认为铜在赅玻璃中起晶核诱导作用的形态主要是氧化亚铜有序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