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2000年进入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转变到二类油层接替稳产阶段,而后续储量资源主要是油层发育更差的二次上返段和过渡带二类油层,接替能力进一步减小,目前存在着三次采油产量比例逐年上升,稳产与持续发展矛盾大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三元复合驱技术尚在试验中,该技术亟待攻关,来缓解目前出现的稳产与效益之间的突出矛盾。通过跟踪分析萨北油田北二西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井的测试资料,及时评价该区块的开发效果,为北二西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提供准确、合理的开发依据。  相似文献   

2.
BEX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是油田首次在二类油层开展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试验。2005年11月开展空白水驱,2008年10月,在水驱采出程度45.30%、综合含水98.45%的基础上开展三元复合驱,目前处于后续聚合物保护段塞阶段,中心井区已经取得阶段提高采收率24.43%,预计最终提高采收率28.0%。通过该试验进一步研究弱碱三元复合驱的注采状况和措施效果,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在油田北部开发区二类油层提高采收率技术是可行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效果明显优于聚合物驱;个性化设计和及时的措施调整保证了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探索弱碱三元复合驱在S开发区二类油层推广的可行性,在油层发育具有代表性的纯油区东部开辟了工业化规模的D区块。实现了首次弱碱三元复合驱工业化应用提高采收率23个百分点以上;验证了石油磺酸盐弱碱三元复合驱油技术适合S开发区二类油层;建立了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单井组跟踪调整模式;量化了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全过程注采参数技术界限。  相似文献   

4.
萨北开发区北二西一类油层聚驱后弱碱三元复合驱试验,是大庆油田开展的首个化学驱后弱碱三元复合驱先导性矿场试验,以验证弱碱三元体系在一类油层聚驱后的适应性,形成适合一类油层聚驱后的弱碱体系三元驱开发配套技术。试验目前处于后续聚合物保护段塞注入阶段,通过精细地质解剖、明确剩余油分布、生产动态分析及精细过程管理,开展了规模分注、体系优化及油水井个性化跟踪调整等工作,取得聚驱后再提高采收率10.76%的好效果。本文在分析试验效果基础上,总结出试验区分类采油井见效特征,明确了一类油层聚驱后弱碱三元复合驱开发指标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弱碱三元复合驱全过程分为空白水驱、前置聚驱、三元主段塞、三元副段塞、后续水驱五个阶段。为保证采油井最大程度挖掘剩余油,注入井以"注好,注够"为原则,在不同阶段选择相应的层位和方式进行压裂增注措施。通过分析压裂效果,明确其影响效果因素,为今后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注入井压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调剖技术是改善聚合物开发效果的一项有效技术手段,随着三元复合驱工业化区块大规模投产,调剖技术在三元复合驱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某开发区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工业化区块已实施调剖井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调剖选井选层的方法以及适应三元复合驱的调剖剂体系及调剖参数设计,在现场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经济技术可行性,选择在喇嘛甸油田北东块二区的中西部开展了二类油层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工业性矿场试验。试验自开展以来,取得了较好的阶段驱油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北东三元试验的动态变化特征;根据试验增油降水效果、见效时间、见效井分布等特点,总结其见效规律,为今后三元复合驱在喇嘛甸油田大规模推广提供了实践依据,为二类油层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8.
南四区东部三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2013年7月投产,2014年12月注入前置聚合物段塞,是萨南开发区第一个采用该体系的工业化区块。区块油层发育差,平面和纵向上相变频繁,油层非均质性较强。由于区块河道砂钻遇率只有16.6%,为提高弱碱三元驱控制程度,注采井距设计为110m,注聚初期平均单井产液41t,仅为同类油层聚驱的一半水平。因此针对区块油层发育差导致分类井组呈多样性,连通关系复杂,动态反映差异大,均衡调整难度大,以及局部注采部均衡的问题,研究了弱碱三元驱注采参数调整方法,以指导后期同类区块弱碱三元驱开发。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可行性,在对北东块强碱三元复合驱试验层系组合优选的基础上,利用原井网开展弱碱三元复合驱现场试验。虽然强碱三元复合驱注入端结垢程度较轻,注入井没有明显结垢现象,但对井况影响较大,采用机械封堵工艺开展下返试验时,封隔器密封率较低。本文利用压力计压差法和吸水剖面法对注入井层系封堵状况进行判断,对确定封隔器不密封的注入井进行重新除垢和封堵作业,解决了封隔器密封率低的问题,为投注化学驱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云南化工》2017,(7):52-54
目前,三元复合驱已逐渐成为各大油田的主要开发技术,三元驱可分为强碱三元驱及弱碱三元驱。强碱三元驱技术的发展已相对成熟,但就研究情况可知,强碱三元体系中的强碱会与地层中矿物质产生化学作用,生成碱垢,对设备损害大,不利于后续开采,因此有必要将研究重点放在弱碱三元复合驱上。为了完善和解决弱碱三元驱油体系与二类油层的渗透率适应性关系,通过使用激光光散射法测量弱碱三元体系中的聚合物的分子流体力学直径,以分析弱碱三元体系与二类油层渗透率适应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萨尔图油田二类弱碱三元复合驱区块整体以三类储层发育为主,Ⅲ、Ⅳ类井组居多,与其它二类油层区块相比具有小层数多、河道砂钻遇率低、薄差层厚度比例大、控制程度低等特点。区块在开发过程中存在采出井油层发育差、井组连通关系不好、注入井注入压力高注不进的情况,影响了区块整体开发效果。针对这类问题,本文以一个井组为实例深入研究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Ⅳ类井组的综合调整方法,主要在注入端和采出端采取压裂措施,增强了油层渗流能力,提高了这类井组的注入和生产能力,为更大幅度提高薄差层三元复合驱采收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经过近20年的技术攻关,于2014年正式步入工业化应用阶段。现场应用表明三元复合驱较水驱提高采收率20%,较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10%,是目前大庆油田持续有效开发的主体技术。随着大庆油田进入开采后期,三元复合驱在二类油层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本文从三元组分在二类油层中的运移规律、三元组分在二类油层中高效利用研究、三元复合驱分层注采及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开发实例4个方面对三元复合驱技术进入工业化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并对三元复合驱技术应用于二类油层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喇嘛甸油田三类油层具有层数多、厚度薄、渗透性差、非均质差异小的特点,依靠水驱挖潜难度较大,数模预测水驱含水达到98%时,最终采出程度在40%左右。为了探索三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开展了喇嘛甸油田喇8-4井区高二组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现场试验。本文通过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空白水驱注入情况,并结合2口试注强碱和表活剂的情况,优化三类油层弱碱三元体系配方及段塞参数设计,研究适宜的三类油层提高采收率技术。  相似文献   

14.
A油田一类油层聚合物驱后最终采收率在50%左右,有近一半的地质储量留在地下。但聚驱后剩余油空间分布高度分散,开采难度大。为探索聚驱后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技术,2014年在A油田B区块开展一类油层聚驱后弱碱三元复合驱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弱碱三元复合驱在一类油层聚驱后技术经济可行性及提高采收率幅度,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二类弱碱三元试验区空白水驱阶段部分注入井存在油层动用不均衡,吸水强度差异大等问题;采油井初含水高,低效无效循环严重;由于油层含水饱和度高,水油流度比大,有的注入井部分层段不能实现流度控制。为缓解层内矛盾,提高流度控制能力,增强弱碱三元体系驱油效果,提高试验最终采出程度,需要对注入压力低、吸水剖面差异大的7口注入井及流度控制困难的13口注入井开展注入化学剂前调剖。调剖剂设计采用高浓度聚合物溶液,完成调剖施工19口井,调剖后效果明显,注入压力升幅大于非调剖井,调剖液主要注入调剖层,调剖层段吸水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B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经济技术可行性,选择在NE块开展二类油层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工业性矿场试验。A井是该试验区的一口采油井,自2010年6月起产能大幅下降,于2010年11月实施压裂。本文结合该井组动静态资料,分析了该井产能下降的原因,并评价了该井压裂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庆油田S区块一类油层开展的强碱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试验区不同开发阶段、平面单井见开发效果存在差异,本文从驱油体系、油层条件及动态调整等因素出发,对S区块一类油层强碱三元复合驱试验效果及单井见效程度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影响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今后三元复合驱开发调整及挖潜提供技术借鉴,对三元复合驱的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弱碱三元复合驱采油井结垢特征,建立了弱碱三元复合驱双结垢判别图版法,形成了采油井清防垢配套技术,为弱碱三元复合驱规模化经济开采提供技术手段。应用结果表明,采油井检泵周期延长,降低作业成本,节约生产运行费用,实现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南四区东部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部分井区发育高渗透条带,油层动用程度较低,单层突进严重,连通采出井高含水、高产液,低效循环严重,开发了复合颗粒凝胶调剖技术,该技术2017年在南四东选取4口井进行了调剖,平均注入压力由试验前的8.9MPa逐渐上升到11.6MPa,调剖前后注入压力上升2.7MPa,施工后高渗透调剖层段部位的吸水能力得到控制,动用差的层段吸水能力增强,层间矛盾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喇嘛甸油田由于距物源近,油层厚度大,非均质性强,油层性质与已开展的三元复合驱油试验区差异较大。为研究非均质厚油层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应用的可行性,2008年在北东块开展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试验效果明显,从动态反应看,三元试验区视吸入指数在前置聚合物段塞下降较快,而后逐渐变缓,下降幅度高于二类油层聚驱;产液指数在前置段塞和主段塞阶段降幅较大,产液能力与聚驱相当;含水降幅高于聚驱,井组间含水降幅差异大;复合驱主段塞阶段采出程度高,阶段采收率高于聚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