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板翅式换热器平直翅片表面流动及传热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板翅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翅片结构参数和入口Re数对板翅式换热器平直翅片的表面传热与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流体被加热时,翅片通道内部靠近固体壁面的流体温度较高,通道中心主流体区温度较低。流体在翅片通道内的温度分布呈一定梯度,靠近一次表面的流体温度梯度较大,而靠近二次表面的流体温度梯度较小。随着翅片高度和翅片间距的增加,平直翅片的表面传热因子和摩擦因子增大。而且,增加翅片的厚度,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其换热性能,但翅片厚度存在一个最优值。研究结果可为板翅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张超  汪世益 《化工机械》2023,(2):187-191+243
以家用采暖炉具的换热器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建模,应用CFD数值模拟分析在不同入口流速的工况下,换热管缠绕角度对壳侧流体流动和传热性能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加,壳程流体混合程度更均匀,流体受到的阻力逐渐减小;在换热器高度一定时,相对于直管式换热器,绕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更大,换热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流体力学计算的方法,对一种新型的旋转式换热器进行了强化传热效果的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比于静止情况,使用该新型旋转换热器可有效增强换热效果;总传热系数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强效果随着换热器内流体表观流速的增加而减弱。旋转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的机理在于旋转消弱了壁面两侧冷热流体的速度边界层及温度边界层。  相似文献   

4.
碳氢燃料热裂解与引发裂解换热对比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流动管反应器对碳氢燃料RP-3在超临界条件下的热裂解及引发裂解进行了实验,对两种条件下的燃料吸热能力及传热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裂解产物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引发裂解降低了燃料的裂解起始温度,在一定温度区间内提高了燃料的裂解率,从而有效提高了燃料热沉,在相同热通量条件下,降低了燃料温度,并降低了加热段壁面温度。对流换热受化学反应及物性变化的影响,燃料裂解吸热可增强换热,而大量气态产物的生成会降低换热,因此,裂解反应的增强不一定增强换热。  相似文献   

5.
通过流动管反应器对碳氢燃料RP-3在超临界条件下的热裂解及引发裂解进行了实验,对两种条件下的燃料吸热能力及传热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裂解产物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引发裂解降低了燃料的裂解起始温度,在一定温度区间内提高了燃料的裂解率,从而有效提高了燃料热沉,在相同热通量条件下,降低了燃料温度,并降低了加热段壁面温度。对流换热受化学反应及物性变化的影响,燃料裂解吸热可增强换热,而大量气态产物的生成会降低换热,因此,裂解反应的增强不一定增强换热。  相似文献   

6.
流量分布不均匀对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并联联箱流量分布精确解的结果 ,对流量非均匀分布导致板式热交换器典型运行工况下传热性能的下降作了计算和分析 :当冷、热流体进出口均位于换热器同一侧时 ,各分支通道的传热量不均匀性相当严重 ,但是总传热量变化不大 ;当两流体进出口分别位于换热器两侧时 ,传热分布的均匀性虽然有了明显改善 ,但总传热量却比按均匀分布计算偏低近 2 0 %。此外 ,还发现两侧流体流量的相对变化没有对传热量的分布状况带来明显的影响。实测结果亦表明 ,上述理论分析和计算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化工传热计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设计计算,即根据生产要求的热负荷,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另一类是校核计算,即计算给定换热器的传热量、流体的流量或温度等。对前一类的计算,通常采用平均温度差法。计算中由  相似文献   

8.
湿工况下平翅片传热传质实验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能  谷波 《化工学报》2007,58(7):1626-1631
研究了湿工况下2排错列平翅片管换热器,迎面风速在0.77~3.06 m·s-1范围内的传热特性:潜热换热量先是随迎面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迎面风速增加到一定值后,潜热换热量受迎面风速的影响很小;与干工况相比,湿工况下空气侧的对流换热系数有所增加。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为降低数值求解的难度,引入了“壁面反应”来模拟水蒸气在冷壁面的相变传热、传质过程,建立了湿工况平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三维传热、传质的简化模型。得到了湿空气的温度分布及水蒸气组分分布,并用场协同理论就迎面风速对传热、传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将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松香生产传热过程所遵循的规律及所用设备。一、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过程及其调节该过程包括三个步骤:①热流体以对流方式给热于壁面一侧;②热量自壁面一侧以传导方式传至壁面另一侧;③壁面另一侧则  相似文献   

10.
当前节能降耗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结合回收工业余热实现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城镇冬季供暖,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原则。通常工业余热品味较低,代表性的有加热蒸汽排放的乏汽,工业乏汽特点是流量大、压力低、温度低,工业乏汽的热量回收需要换热面积巨大的换热器。运用软件模拟研究了一定工况条件下压缩乏汽余热回收流程,通过分析流程中物流温度、压缩机功率、换热量和余热回收换热器对数平均传热温差之间的关系,指出增加压缩机加压乏汽可以提高余热回收换热器传热推动力减小余热回收换热器换热面积,同时可略微增加乏汽回收的热量。  相似文献   

11.
冷却水参数对钠钾合金热管传热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改变不同冷却水流量和冷却水温度,研究了冷却水参数对钠钾合金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钠钾合金热管运行于较低冷却水流量(4~18 ml·s-1)的冷却条件时,流量对热管冷凝段外壁面的温度影响很大,而当热管运行于较高冷却水流量的冷却条件时,冷却水流量对热管外壁面温度影响较小。整体而言,增大冷却水流量可以有效地提高钠钾合金热管的传热量及其传热性能。当热管运行于较大冷却水流量的冷却条件时,冷却水温度的变化对热管传热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冷却水参数对钠钾合金热管传热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改变不同冷却水流量和冷却水温度,研究了冷却水参数对钠钾合金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钠钾合金热管运行于较低冷却水流量(4~18 ml·s-1)的冷却条件时,流量对热管冷凝段外壁面的温度影响很大,而当热管运行于较高冷却水流量的冷却条件时,冷却水流量对热管外壁面温度影响较小。整体而言,增大冷却水流量可以有效地提高钠钾合金热管的传热量及其传热性能。当热管运行于较大冷却水流量的冷却条件时,冷却水温度的变化对热管传热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高春蕾  张雪姣  高建红  杨涛  李群 《山东化工》2023,(5):207-210+213
管壳式换热器作为化工机械行业中的重要设备,其管程和壳程的流动均匀性直接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针对某一型号管壳式换热器管程进口管箱和壳程入口设计了不同的流体分配结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流动均匀性进行分析,以面积加权均匀度指数来定量评估管程和壳程的内部流场均匀程度。研究表明,管程进口管箱和壳程入口的流体分配结构对流体均匀性分布有较大的影响,管程进口管箱增加分配结构之后均匀性明显得到改善,可保证进入换热管的流量分配更均匀。壳程入口增加分配结构能够有效减少流体对换热管的冲刷,增加流体紊乱度,有效提高换热强度。这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孙斌  张冠男 《化工机械》2015,42(3):404-408
对纳米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单边流动和对角流动时的传热性能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传热工质的温度、换热系数和流场的空间分布,分析了其压降与流速的关系。结果表明,纳米流体可以提高板式换热器的性能,其中以纳米流体作为冷流体单边流动时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降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正癸烷的裂解吸热反应对流动、传热和化学组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裂解吸热反应把加热热量转换成了燃料分子的化学能,与未考虑热裂解的计算结果相比,考虑裂解反应时出口处流体平均温度降低了约50 K,壁面温度降低了约70 K,对流传热系数提高了10%左右。这一方面是因为裂解引起的密度降低、轴向速度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裂解反应提高了螺旋管截面的径向速度,加强了二次流动,增加了壁面湍动能。正癸烷在内侧温度较高的区域裂解度较高,因此螺旋管内侧温度降低,环向温度分布变均匀;裂解度越大,环向温度分布越均匀。与热结焦有关的烯烃类裂解产物C_2H_4,C_3H_6在温度较高的内侧质量分数较大,表明结焦更可能发生在螺旋管的内侧。  相似文献   

16.
王彦红  陆英楠  李素芬  东明 《化工学报》2021,72(9):4639-4648
基于航空发动机空-油换热器的冷却换热问题,开展了竖直U形圆管内超临界压力RP-3航空煤油换热的数值研究。探究了进口竖直段、弯管段、出口竖直段的换热特征和换热机理,阐述了运行压力和热质比对换热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进口竖直段呈现均匀换热的特征。弯管段离心力作用致使流体温度出现异常分层,周向密度不均匀,横向不平衡动能诱发强二次流问题,最大二次流速度达到0.45 m·s-1。固体热传导过程也受到影响,出现固体温度异常分层。两者综合作用下导致管壁温度和热通量的周向差别。出口竖直段的周向换热差别依然存在,二次流被削弱。提高运行压力或降低热质比,管截面热物性变化趋缓,周向换热差别减弱。  相似文献   

17.
所谓换热器传热强化或增强传热是指通过对影响传热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与计算,采取某些技术措施以提高换热设备的传热量或者在满足原有传热量条件下,使它的体积缩小。换热器传热强化通常使用的手段包括三类:扩展传热面积(F);加大传热温差;提高传热系数(K)。1换热器强化传热的方式1.1扩展传热面积F扩展传热面积是增加传热效果使用最多、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在扩展换热器传热面积的过程中,如果简单的通过单一地扩大设备体积来增加传热面积或增加设备台数来增强传热量,不光需要增加设备投资,设备占地面积大、同时,对传热效果的增强作用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孙星  徐可可  孟华 《化工学报》2018,69(Z1):20-25
探讨了正癸烷的裂解吸热反应对流动、传热和化学组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裂解吸热反应把加热热量转换成了燃料分子的化学能,与未考虑热裂解的计算结果相比,考虑裂解反应时出口处流体平均温度降低了约50 K,壁面温度降低了约70 K,对流传热系数提高了10%左右。这一方面是因为裂解引起的密度降低、轴向速度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裂解反应提高了螺旋管截面的径向速度,加强了二次流动,增加了壁面湍动能。正癸烷在内侧温度较高的区域裂解度较高,因此螺旋管内侧温度降低,环向温度分布变均匀;裂解度越大,环向温度分布越均匀。与热结焦有关的烯烃类裂解产物C2H4,C3H6在温度较高的内侧质量分数较大,表明结焦更可能发生在螺旋管的内侧。  相似文献   

19.
浸没燃烧式气化器(SCV)换热热阻主要存在于换热管内部,研究管内跨临界液化天然气(LNG)传热特性对提高设备整体的换热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能够描述换热管内跨临界LNG流动与传热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换热管内LNG的传热规律,获得了入口速度、入口压力和壁面热通量对局部传热系数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适用于预测管内跨临界LNG传热特性的量纲为1关联式。结果表明,沿着LNG流动方向,局部流体传热系数先增大后减小,且最大值出现在拟临界温度附近,超临界条件下LNG热物性剧烈变化是引起强化传热的主要原因;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入口速度可以有效地强化流体传热能力,局部流体传热系数的最大值主要取决于入口压力,增加壁面热通量会缩短局部流体传热系数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提出的量纲为1传热关联式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6.53%,且预测值落在±25%相对误差范围内的比例为99.42%。该研究成果可为掌握SCV设计方法和高效运行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离散相模型,采用颗粒比热容随温度变化分段函数描述颗粒的相变过程,模拟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细小槽道换热器内的对流传热特性,考察了不同入口流量时换热器进出口压差及温差的变化规律,并与纯水进行比较,分析了换热器内部及加热面温度分布,研究了换热器典型通道修正的局部努赛尔数Nux*沿流动方向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换热器内的压损随流量变化规律与纯水一致,较纯水有所增大;引入相变微胶囊颗粒减缓了加热面和流体温度升高的速率,使换热器出口及加热面的温度比纯水低;受进出口位置影响,换热器内温度呈现中间通道低、向两侧逐渐升高的分布规律. 不同通道的Nux*沿流动方向的变化规律存在一定差异,部分通道内相变材料完全融化,而部分通道内相变材料尚未完全融化就流出换热器. 需改进换热器进出口位置或对换热器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获得较好的流量分配特性,从而改善换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