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丁军委  江秀华 《辽宁化工》2006,35(5):274-277
二硝基苯生产废水具有硝基苯类化合物浓度高,盐量高,难降解等特点。CODCr的平均浓度为10 000 mg/L,含盐量达30 g/L。本研究采用微电解与催化氧化法对该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微电解处理后硝基苯类物质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但CODCr的去除率较低,只有30%~50%;催化氧化处理后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但所需Fenton试剂量大,处理成本偏高;采用微电解-催化氧化法处理后CODCr去除率可达95%,硝基苯类物质、on试剂消耗量小,处理成本低。  相似文献   

2.
蔡开涵 《广东化工》2010,37(6):223-223,226
文章采用微电解—ClO2催化氧化—生化复合废水处理技术对农药废水进行处理,研究表明:进水平均CODCr6000mg/L、色度1500倍时,经微电解—ClO2催化氧化—生化法复合处理后,出水CODCr为60mg/L、色度为15倍,CODCr去除率达99%,各项指标均能达标排放。因此,微电解—ClO2催化氧化—生化复合废水处理技术对农药中硝基和胺基废水处理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王锋  周恭明 《净水技术》2005,24(2):24-26
在电解催化氧化法中添加NaCl和FeSo4·7H2O可以明显地提高试验的工业废水中CODCr、TP和NH3N的去除率,因此实验在首先优化了其他影响因素后,着重研究了这两种添加剂对处理本试验废水效果的影响,优化了添加剂的投加量。试验表明:在投加了相应量的添加剂后,废水的CODCr、TP、NH3-N的去除率能达到较高水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利用新型多元微电解联合催化氧化技术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在制药废水pH=3.5时,随着微电解处理停留时间的延长,其COD去除率不断上升,最高可达60%。催化氧化过程中使用双氧水为氧化剂,最佳添加量和反应pH分别为0.2%、3.0。为保证微电解稳定高效,进行了两级微电解+催化氧化处理制药废水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两级微电解耦合催化氧化处理制药废水中试COD去除效果稳定,微电解停留3 h时,最高去除率可达68.5%。  相似文献   

5.
铁碳微电解-SBR工艺处理己内酰胺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铁碳微电解-SBR工艺处理己内酰胺废水,考察了pH值、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铁碳微电解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2 000~3 000mg/L,BOD5的质量浓度为1 000~1 500 mg/L,NH3-N的质量浓度为150 mg/L左右,色度约为120倍的条件下,当进水pH值为3,铁碳质量比为4∶1,反应时间为1.5 h时,铁碳微电解对CODCr、NH3-N、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0.6%、41.8%、33.3%;己内酰胺废水经铁碳微电解-SBR工艺处理后,最终出水CODCr的质量浓度稳定在80 mg/L左右,BOD5的质量浓度稳定在15 mg/L以下,NH3-N的质量浓度小于15 mg/L,色度小于45倍,均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寻求某化工园区事故污水的预处理工艺技术,对事故污水来源及水质特征分析,通过对比CODCr去除率、 m(BOD5)/m(CODCr)等指标考察混凝沉淀技术、 Fenton氧化技术及电解催化氧化技术对该园区事故污水预处理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Fenton氧化对CODCr的去除率在35%~45%, m(BOD5)/m(CODCr)由0.18~0.22提高到0.25左右;电解催化氧化对CODCr去除率约40%~60%, m(BOD5)/m (CODCr)由0.20~0.23提高到0.35~0.40。Fenton氧化产生大量的铁泥危废,会增加额外处理成本,而电解催化氧化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Fenton氧化和电解催化氧化工艺对事故污水处理效果都较好,相比较电解催化氧化工艺更优。  相似文献   

7.
以某企业硫酸庆大霉素生产废水的厌氧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高强好氧反应器(HDR反应器)启动运行过程中污泥特性以及对CODCr、 NH3-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HDR反应器对该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CODCr的去除率为70%~80%, NH3-N去除率在95%以上;补磷对CODCr的去除率无明显影响,但可以提高对NH3-N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8.
木薯酒精废水经两级厌氧发酵处理后排出的消化液CODCr的质量浓度为1 3001 500 mg/L,NH3-N的质量浓度为4001 500 mg/L,NH3-N的质量浓度为400500 mg/L,m(BOD5)/m(CODCr)值较低,采用铁炭微电解-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混凝沉淀-Fenton试剂组合工艺对该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铁炭质量比为2,pH值为2.0,微电解反应时间为9 h,好氧生化反应时间为24 h,混凝沉淀单元pH值为9.0,反应时间为0.5 h,Fenton试剂反应时间为1.0 h,pH值为3.0,H2O2(30%)的投加量为1.8 mL/L,FeSO4.7H2O的投加量为0.91 g/L的最佳工艺条件下,CODCr的去除率可达98.8%,NH3-N的去除率也高达98.1%,出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20 mg/L左右,NH3-N的质量浓度在10 mg/L以下,符合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酒精废水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连续式电解槽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电解催化处理研究。考察不同的极板间距、电流密度、电导率[Cl^-]浓度等对电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最佳条件下,电解催化法对中等CODCr浓度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极大降低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对CODcr、NH3-N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能达到88.9%、97.3%和98.9%。为中试和工业设计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粉煤灰催化铁生物耦合法处理焦化废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粉煤灰催化铁生物耦合工艺处理某高浓度焦化废水进行了初步试验,发现粉煤灰和催化铁工艺可以较好地和生物法耦合,发挥各自优势,去除难降解有机大分子物质,降低焦化废水毒性提高其可生物降解性,并对CODcr和NH3-N的去除做出了较大贡献,耦合工艺对二者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89.64%、74.98%。为焦化废水CODCr、NH3-N难以达到排放标准的难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电催化氧化技术提高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引入了TbOD(总BOD)概念代替BOD,来作为渗滤液可生化性指标的一个间接量度,其主要目标是考察经电催化氧化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后,水质可生化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电解时间以及电流密度对渗滤液可生化性的影响较为明显,电催化氧化技术能有效提高渗滤液水质的可生化性,TbOD/COD由原来的0.39上升到0.75,电催化氧化对NH3-N的去除效果明显,电解90min后,最终NH3-N去除率能够达到94.8%,有利于后续的生物法处理。  相似文献   

12.
以三阶段两相厌氧-生物接触氧化为流程的生化法处理皂素生产综合废水,对厌氧后的出水进行硝化,实验室小型生物接触氧化池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 d时,氨氮可由300 mg·L-1左右降至120 mg·L-1以下;工业性现场试验结果,生物接触氧化池HRT为1 d时,氨氮平均去除率为61%,出水浓度一般只能达到150 mg·L-1左右,最好可达120 mg·L-1。好氧出水中氨氮的进一步去除,需通过催化氧化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催化氧化强化去除制革废水生化工艺处理出水中的NH3-N,在利用钛电极对制革废水进行连续电催化氧化处理时,考察HRT及电流密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RT的延长及电流密度的增大,NH3-N的去除效果增强,当HRT设定为0.25 h,电流密度为20 mA/cm2时,出水NH3-N的质量浓度为36.67 mg/L,相应的去除率为38.74%,可达到CJ 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中规定的NH3-N排放浓度的要求,此时,水处理电耗为2.16 kW·h/m3。电催化氧化技术能够对制革废水生化工艺处理出水中的NH3-N实现稳定有效地去除,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大藻和海芋对池塘水净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薸和海芋对池塘水中氨氮(NH3-N)和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作用。结果显示,两种植物对NH3-N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曝气条件下,处理3d后,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99.19%和99.11%,净去除率分别为70.51%和70.44%。非曝气条件下,两种植物对NH3-N的去除率也很高。经大薸处理4d后,NH3-N的去除率达98.71%,净去除率为79.09%;经海芋处理5d后,NH3-N的去除率达99.21%,净去除率为71.85%。大薸和海芋对CODCr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曝气条件下,大薸和海芋对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88.65%和82.98%;非曝气条件下,去除率分别达73.29%和73.30%。由此可见,大薸和海芋作为水体污染修复植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冯海洁  冯启言  李向东 《广州化工》2012,(1):101-102,108
采用厌氧滤池-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对COD、NH3-N、TP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厌氧处理工艺采用生活污水做进水,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9.5%和76.1%;人工湿地采用厌氧滤井出水为进水,对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达到77.1%;91.8%;93.2%。  相似文献   

16.
预处理+A2/O+活性炭过滤处理焦化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焦化废水的水质特性,提出了"预处理+A2/O+活性炭过滤"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通过连续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焦化废水中的COD、NH3-N和TN的去除效果较传统的A2/O工艺更好,COD去除率为83.46%,NH3-N去除率为74.33%,TN去除率为74.69%,SS去除率为74.25%,其中A2/O反应器总水力停留时间为30小时,最佳混合液回流比为3Q,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组合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微污染景观水体表现出氨氮、化学需氧量(COD)超标的水质恶化趋势。使用吸附材料是解决该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这类材料往往不具备原位长期稳定的处理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工作选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海藻酸钙作为固定剂,制备得到碱化膨润土-海藻酸钙固定化颗粒,探究固定化颗粒作为微生物载体对模拟微污染水体中NH3-N和COD的去除效果。通过溶胶凝胶法采用海藻酸钙固定不同浓度NaOH溶液碱化的膨润土合成系列碱化膨润土-海藻酸钙固定化颗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Zeta测试、BET比表面积测试对制备得到的系列碱化膨润土及固定化颗粒进行表征,并分析固定化颗粒作为微生物载体对微污染废水的处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0.5 mol/L NaOH溶液处理的膨润土具有最低的Zeta电位(-27.4 mV),其表面电负性增强,且表面片层状结构增加。制备的0.5B-CA固定化颗粒比表面积最大,为12.1 m2/g,比膨润土原土合成的固定化颗粒(0B-CA)比表面积增加了28%,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生存。0.5B-CA固定化颗粒作为微生物载体显示出最佳的NH3-N和COD去除性能。在10周期处理中,所有处理后废水的NH3-N浓度和COD浓度均分别降至1和20 mg/L以下,达到了国家地表水环境III类水标准。本工作制备的碱化膨润土-海藻酸钙固定化颗粒作为微生物载体,在污水处理中同时发挥膨润土的吸附作用与微生物的去除作用,对NH3-N和COD有着优异的去除性能及长期稳定的去除能力,为其在实际场景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以陶粒为填料的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UBAF)对生物絮凝吸附后的校园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考察此系统对CODcr、NH3-N的去除效能以及UBAF抗冲击负荷能力.结果表明,此系统CODdr、NH3-N平均去除率可达88.7%和86.6%.水力负荷在0.6~1.8 m3/(m2·h)范围内变化时,UBAF对CODdr的去除...  相似文献   

19.
利用废磷酸作为MAP法的磷源处理污泥压滤液厌氧出水中的NH_3-N,考察了反应时间、搅拌方式、pH值、氮磷镁物质的量之比、初始NH_3-N浓度对NH_3-N去除效果和残余PO_4~(3-)浓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NH_3-N的质量浓度为700.42 mg/L,PO_4~(3-)的质量浓度为0.33 mg/L时,常温下,最佳反应条件为p H值为9,n(NH_4~+)∶n(PO_4~(3-))∶n(Mg~(2+))=1∶1∶1,曝气搅拌反应10 min。此时,NH_3-N的去除率可达84.91%,出水NH_3-N的质量浓度为105.69 mg/L,残余PO_4~(3-)的质量浓度为6.49 mg/L。以废磷酸作为沉淀剂磷源的MAP法,具有较好的NH_3-N处理效果,可用于高浓度NH_3-N废水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20.
粉煤灰复合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缪伟 《水处理技术》2012,38(7):98-101
采用粉煤灰复合滤料曝气生物滤池(BAF)装置处理污水,研究了气水体积比、水力负荷、进水污染物负荷对COD和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和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0mg/L和25mg/L时,适宜的气水体积比为10:1,COD和NH3-N的去除率能够分别达到77.93%和84.78%;适宜的水力负荷为1.01 m3/(m.2h),COD和NH3-N的去除率能够分别达到87.88%和90.01%。反应器具有较强的抗污染物冲击负荷的能力,有机负荷在1.03~3.68kg/(m.3d)时,COD去除率均保持在75%以上;当氨氮负荷在0.22~0.44kg/(m.3d)化时,NH3-N去除率均保持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