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随着中国各大油田开采力度的加大,开采阶段基本都进入了含水率较高的后期阶段,为了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提高采收率,CO_2驱油技术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备受各大油田的青睐,成为目前油田上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之一。CO_2驱油效果受众多因素影响,油藏非均质性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基于油藏非均质性对CO_2驱油效果的影响程度做出评价,并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非均质油藏CO_2驱油方法。重点分析了两种非均质性对CO_2驱油效果的影响,评价了两种非均质性对CO_2驱油效果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CO2驱油过程中,气窜的发生是影响驱油效果和降低采收率的重要因素,气窜已成为制约CO2驱进一步扩大波及范围、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因素。利用长岩心驱替实验,分析了温度、压力、油藏非均质性及注入压差对CO2窜逸的影响规律,研究可知,驱替压差是影响气窜速度的主要因素,随着驱替压差增加,窜逸时间明显变快,相同驱替压差条件下,气窜速度随渗透率增加而增加,通过该项研究可以现场科学的封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景  韩进  丁洋海  陈晨 《辽宁化工》2010,39(12):1282-1284
通过建立典型模型,模拟计算层间非均质性和存在窜流通道情况下对CO2驱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找出单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结论证明了以上2种因素对采收率影响的存在,对类似油藏应用CO2驱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但该影响的定量分析仍需进一步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前油田常规注水开发难度不断增加,应用注CO2气驱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注水困难等问题,提高了原油采收率。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了注气方式及注气时机;分析了油藏地质参数对注CO2气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气交替注入方式更优;非均质性越强,开发效果越差;油藏渗透率越大、含油饱和度越高、原油粘度越低,注CO2驱油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驱油技术是目前解决中高渗透砂岩油藏产量递减问题的比较成熟的三次采油技术。但聚驱后期达到特高含水阶段转后续水驱,而残留在低渗透层中的聚合物加大了储层的层间和平面矛盾,降低了后续水驱的波及范围,影响了油藏的驱油效率。针对该问题,以X油田某区块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出聚合物驱油过程中,影响后续水驱开发效果的因素主要是储层非均质性和井网形式的影响。并提出转后续水驱前,油藏多井调剖控减技术降低储层非均质性,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油层动用程度,且提出通过合理配注产、分注分采技术,通过调整流线改变液流方向,降低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最终对油田起到增产提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认识聚合物用量和油藏非均质性适应关系对于改善聚合物驱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以前在不考虑聚合物弹性驱油机理的情况下,研究结果为,较适合聚合物驱油的非均质变异系数V k为0.52~0.96;均质油藏当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随着用量的增加采收率提高值基本上不再增加;相同聚合物用量,聚合物驱采收率提高值随非均质变异系数的增大而相应增加。目前大量实验和现场生产数据充分证明聚合物弹性具有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作用机理,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使用具有聚合物弹性驱油机理模拟功能的模拟器重新研究认识了聚合物在不考虑弹性和考虑弹性两种情况下,聚合物用量和油藏非均质性适应关系。建立了具有不同渗透率非均质变异系数的典型数值模拟地质模型,计算了不同用量聚合物驱油开发效果。结果表明,弹性聚合物与均质油藏适应性最好,可以考虑适当加大弹性聚合物用量,聚合物驱层系组合时,尽量减少渗透率级差,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效果。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油藏使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进行了研究,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都证明,CO2是一种高效驱油剂。CO2驱是油田三次采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手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介绍CO2驱油机理:降粘作用、膨胀作用,驱油方式:CO2混相驱,高压注CO2气体等,并对现场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驱油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为油田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CO_2驱油技术是国外一项成熟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受到世界各国油田的广泛关注。非均质性作为CO_2驱重要的油藏和操作参数,对CO_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影响很大。安默德(Ahmed)等人通过敏感性分析研究了主要参数对CO_2驱采收率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非均质性条件下,在合理的注入速率下,采用五点法井网,单井控制面积0.48km~2,短周期WAG,水平井段尽量位于产层下部,长度与井距相等,可获得最大采收率。美国朗之利韦伯油田是世界第三大CO_2驱油田,从1986年开始实施至今仍然在产,后期CO_2气窜严重,通过非均质性研究,调整各项参数,并尝试泡沫和凝胶调剖等技术,取得较好开发效果。国外在CO_2驱油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上取得较大进展,对我国一些油田开展的CO_2驱油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化工设计通讯》2017,(8):231-232
气窜已成为制约CO_2驱进一步扩大波及范围、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因素。采用理论计算、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原油田濮城沙一下油藏CO_2驱窜逸机理,包括CO_2窜逸影响因素、CO_2与油水的扩散传质作用及溶解规律。利用长岩心驱替实验,分析了驱替压差、油藏非均质性、温度和开发方式对CO_2窜逸的影响规律。CO_2窜逸速度主要受驱替压差、温度、压力、以及油藏非均质性、注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这些因素对窜逸速度的影响程度,可以为科学的封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于采用吞吐开发的稠油油藏而言,吞吐后期适时转蒸汽驱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必要手段。在开展水平井蒸汽驱技术研究的过程中,储层非均质性和地层倾角等地质参数是影响汽驱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不同类型油藏概念模型,进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地质参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系统剖析了水平井蒸汽驱的地质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孟祥勇 《当代化工》2016,(2):378-382
CO_2混相驱是一种可以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CO_2气体用于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环保采油方式。基于多孔介质中CO_2混相驱渗流规律的影响因素很多,针对我国油藏非均质性严重、混相困难等特点,分析影响我国CO_2混相驱的因素,通过数值模拟对孔隙结构、注入速度、储层非均质性、地层压力和初始含油饱和度五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影响CO_2混相驱混相效果的主控因素,在认识影响CO_2混相效果主控因素的基础上,为油田调整开发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CO2驱油化学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长岩心实验、微观实验以及细管实验结果,认识到了一些新的重要的CO2驱油化学机理:萃取原油中碳轻质化学成分、萃取后混相以及水气交替驱时水对混相影响机理,这些机理的认识对油田二氧化碳驱油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高含水开发期以来.为提高原油采收率和稳定原油产量,大庆油田工业化应用了聚合物驱技术,并相继开展了若干个三元复合驱矿藏试验,均取得了显著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化学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聚驱后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存在地下,需要进一步对剩余油进行挖潜。聚/表二元驱作为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驱油效果。对于聚驱后储层非均质性更加严重的储层,聚/表二元驱能够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洗油效率,进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以室内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分析了不同聚/表二元注入段塞尺寸对岩心驱油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驱稠油破乳剂合成与复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渤海聚合物驱稠油,合成了5种非离子聚醚破乳剂和3种阳离子反相破乳剂,研究了不同类型破乳剂间的复配协同作用。结果表明:(1)在非离子破乳剂中,多分支结构的破乳剂比线形结构破乳剂脱水性能强,星形高分支结构破乳剂比梳状高分支破乳剂脱水性能强;(2)非离子聚醚破乳剂之间没有产生协同效应,非离子聚醚与阳离子反相破乳剂之间产生了较好的协同效应;(3)聚合物浓度的变化对脱水速度和脱水率影响较小,但对脱出水质有明显的影响;(4)复配破乳剂FH36对含聚合物稠油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大情字井油田水驱控制程度低,注水压力高,开采效果差以及长岭气田天然气的脱碳埋存难问题,决定大情字井油田开展小井距CO_2混相驱替试验。为研究CO_2驱油机理,提高注气开发效果,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并结合矿场试验,对开发层系划分、井网部署、注入方式、注气速度、气水段塞比以及油井流压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优化方案如下:确定青一段7、11、12和14小层为注气试验层;采用五点法井网,注采井距为225 m,采用气水交替的方式注入,年注气速度为0.07 HCPV,气水比为1:1,油井流压为12 MPa。经矿场实施结果表明,小井距注CO_2驱替,增油效果明显,并且试验周期短,能有效解决地层压力亏空、水驱见效慢以及砂体控制程度低等问题,并且选择物性相近,具有良好隔层的油层注气,采用气水交替的注入方式可有效抑制小井距易气窜问题,更大程度提高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17.
低渗油藏CO2非混相驱油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长岩心驱替实验,比较了CO2与N2的驱油效果,进行了不同注入速度下的CO2驱油效率,模拟了不同气水比条件下的水-CO2交替注入情况。研究结果表明:CO2驱驱油效果优于N2;较低的注入速度下,CO2驱油效率较高;水气比较低时,CO2-水气交替注入效果较高。  相似文献   

18.
CO_2驱提高煤层气开采效果注入参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辉  李想  曾云  王有良  梅光远 《当代化工》2016,(11):2585-2588
我国煤层气面临低渗、含气饱和度低和储层压力低等问题,CO_2具有较好的置换、驱替煤层气的效果,同时可以减少碳排放量,对CO_2注入参数优化至今尚没有具体研究。采用正交设计原理对影响CH_4采收率的参数:注气时机、注气方式、注气速度和温压体系进行合理的水平设置和实验方案设计,通过室内长岩心驱替实验得到最佳的注气方式为衰竭式开采采收率为20%时转注CO_2,注入方式采用间歇注入,段塞大小为0.2 PV,注入速度为0.2 m L/min,室温、压力9 MPa条件下,注气约17 PV后衰竭式开采效果最好。注气时机和注气方式对CH_4采收率有显著影响,注气速度影响比较显著,温压体系影响较小。希望对我国煤层气开采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