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为主要勘探目的层,储层类型主要为广泛发育的浅水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浅水三角洲主要沉积特征:水下分流河道为主要的沉积微相,河口坝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向湖盆中心延伸较远,规模较大;沉积砂体以细砂岩为主,广泛发育各种浅水沉积构造、植物化石及生物遗迹化石;砂体与顶底湖相泥岩突变接触;由于物源充足,沉积较快,砂体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测井相上,伽玛曲线成箱形,自然电位低幅值;河道二元结构不明显,没有明显的正韵律特征;地震相上多表现为下凹、双向上超、顶平底凹的形态。河道弯曲度小,在平面上频繁分叉合并,呈网结状。  相似文献   

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研究层段各级旋回沉积物以上升旋回沉积为主,下降半旋回发育相对较差,表现出明显的旋回不对称性。工区处于三角洲前缘部位,主要的储集体为分流河道砂和席状砂,以分流河道砂体为主。储层主要发育于II、III旋回,砂岩厚度大、连续性好,为滚动勘探的主要目的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岩心观察,沉积构造描述、岩性特征识别,进行了岩石相和岩石相组合分析,确定了研究区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其组合方式。以此为指导对松辽盆地太平川地区扶余油层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研究区泉头组发育浅水三角洲平原和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以水上分流河道、洪泛沉积、决口扇、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席状砂为主,为岩性油气藏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李元宁  陈艳霞 《辽宁化工》2011,40(3):264-266,271
根据大量的岩心观察及测井曲线分析,认为胡尖山-吴起地区长6油层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根据沉积层序特征,可将该区三角洲前缘亚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翼沉积,水下天然堤沉积,水下决口扇沉积4种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是该区长6的有利储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今后该区勘探开发的重点,沉积相分析是研究砂体分布的关键技术,沉积相确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砂体分布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为阐明吴起油田楼坊坪区块北部长6沉积特征,在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取心井段沉积微相分析、砂体对比分析及砂体展布特征研究认为,研究区长6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河口坝。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最大,大部分处于研究区中部。长6主要分布2~3支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体,整体呈南北方向分布。结果表明,在研究区长6中长61和长62的连通性最好,而长61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最为发育,连通性也好。油气主要存在于长61和长62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  相似文献   

6.
以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为基础,综合运用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和粒度分析实验对研究区长3油组沉积环境进行研究,以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粒度特征和古生物等相标志为依据,确定了该区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个亚相,主要沉积微相有分流河道、泛滥平原、沼泽、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和分流间湾。详细阐述沉积微相的砂体展布规律和物性特征,得出了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之间的关系,表明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微相。  相似文献   

7.
郝家坪南杏6050井区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水上分流河道是本区的主要沉积微相。长21与长22顶部的构造面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发育了多条近东西向的平缓鼻隆构造,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西倾单斜,这些鼻状隆起对油气的富集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紧密结合工区开发生产实际,通过对长2层的沉积微相和砂体展布的深入研究,认为研究区沉积微相发育水上分流河道、呈满区砂的特征,鼻状隆起影响油气的富集。  相似文献   

8.
针对前人提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油田重18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为辫状河沉积。参考前人认识成果,利用层序地层学,结合区域沉积背景,通过岩芯观察描述,根据沉积构造、结构及砂体展布,认为工区八道湾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产物,共识别出3个亚相和7个微相。其中主要含油层段J_1b_4以河道滞留、河道砂坝、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J_1b_(2+3)以水下分流河道、河道滞留微相为主。通过分析其展布规律,认为该时期为湖侵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李罡  董效锋  刘晓娟  闫健 《辽宁化工》2010,39(7):739-742
根据大量的岩芯观察及测井曲线分析,认为姬塬地区长21油层组主要为湖泊三角洲前缘亚相。根据沉积层序特征,可将该区三角洲前缘亚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河口砂坝、席状砂以及水下分流间湾等六种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河口砂坝微相是该区长21的有利储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是该区今后勘探的方向。沉积相分析师研究砂体分布的关键技术,沉积相确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对砂体分布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洛带气田遂宁组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沉积主体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运用地震资料精细标定及识别砂层组,结合多井测井曲线解释成果,建立砂体对比格架,运用井震资料互馈结合,一致性对比的原则,开展砂体对比,分析遂宁组Jsn_1~(1-2)砂组的沉积微相展布及砂体对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洛带气田遂宁组Jsn_1~(1-2)砂组处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水下决口扇,遂宁组Jsn_1~(1-2)组有10条分流河道,分布不均匀,决口扇位于分流河道的两侧,河口砂坝出现在分流河道末端。砂体的展布明显受控于沉积微相,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厚度较厚,河口砂坝与决口扇微相砂体厚度较薄。该方法对横向变化快、砂体对比难度大的储层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秦明  马世忠  秦旗 《当代化工》2014,(6):1087-1089
徐30区块位于榆树林油田西南部,葡萄花油层是其主要目的层。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测井相要素,并结合研究区沉积特征,探讨了榆树林油田徐30区块葡萄花油层的沉积微相类型。结果表明,本研究区目的层段具有明显的水下分流河道特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席主体、席状砂、席内缘、席外缘5种微相。进一步分析研究区沉积特征,建立测井微相模式,绘制出9个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展布图,为徐30区块葡萄花油层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为油水分布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永乐油田肇29区块葡萄花油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测井相特征等沉积相标志的综合研究,确定了该区主要为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席状砂等。结合区域沉积相资料,根据测井资料、岩心资料对本区葡萄花油层储层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掌握了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富县探区延长组发现了多个工业油流井,已发现多个含油富集区,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详细评价研究区基础资料,分析了沉积地层、储层以及油藏类型,参照己完钻井的试油、试采等资料,重点研究长6、长8油藏成藏要素,富县地区的延长组油藏以岩性油藏为主,油层的富集与储层有密切的关系,富县地区主体位于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地带,频繁的湖侵-湖退造成盖层发育,可以形成很好的储盖组合。在探区中部和北部的构造斜坡背景上,近物源端延长组三角洲砂体较为发育,是本区延长组油气有利勘探区,为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扶余油田泉四段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有利区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远峰  邓南涛  杨勇  贺永红  梁卫卫  孙德瑞 《当代化工》2014,(8):1474-1478,1481
针对扶余油田泉四段储层地质研究现状及不足,综合利用地震、测井、钻井、化验分析资料,以储层地质学及沉积岩石学为指导,首先开展小层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微构造、储层特征等方面的基础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并预测了有利挖潜区带。研究表明研究区泉四段可划分为13个小层,主要储集砂体为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储层经历了机械压实、胶结等成岩作用,次生孔隙不发育,总体上属于中孔-中渗性储层。沉积微相展布及储层的岩性、物性、非均质性是研究区泉四段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正向微构造,断阶及河道侧翼等区域剩余油潜力较大,I类潜力区是下一步挖潜工作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弄清双河油田Ⅵ油层的储层发育特征,为该区剩余油的开发提供较为符合实际的储层地质模型,对该区沉积相类型进行了划分,该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远砂坝、前扇三角洲泥、分流河道间湾共六种沉积微相。研究区可作为储层的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前缘席状砂砂体及远砂坝砂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储层的综合研究,发现中部伊陕斜坡带上的大型岩性气田,其储层为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在平面上自北向南呈长条状分布,小规模的构造型气田和含气圈闭位于盆地周缘,认为沉积格局受古构造背景控制,构造控制沉积相带,沉积相带控制着气藏分布,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天然气藏的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据此指出了该区下一步的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17.
火焰山油田属于吐哈盆地的火焰山构造带,通过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结合三工河组区域上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相演化规律,认为火焰山油田三工河组为三角洲沉积环境,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灰白色砂砾岩、含砾砂岩和细砂岩;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席状砂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连通性好,构成研究区内最主要的含油层系。通过对沉积微相的研究,为研究区油田的高效开发奠定地质基础,进而为下一步勘探部署工作做好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王集油田核三段三角洲沉积微相研究,将研究区沉积微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河道间湾和前三角洲泥岩五种微相,对每类沉积微相的岩性、粒度、测井曲线、物性等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相识别模式,绘制了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图,总结了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为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沁水盆地煤储层非均质性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参考含油气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方法,对山西沁水盆地煤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研究。首先应用沉积学的方法和原理,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及区域地质资料,认为研究区域主要存在碳酸盐岩台地、碎屑岩浅海、三角洲等沉积相类型。然后从沉积相对煤储层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灰分产率与煤储层物性的定量关系,指出泥炭坪形成的煤层的非均质性最弱;三角洲次之;河流相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