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复合驱过程中乳状液对采收率的影响问题,设计了水、乳状液和聚合物驱油的实验方案,采用填砂管驱替模型模拟了水和乳状液在不同渗透率级差的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征,对比研究了乳状液和聚合物在合注分采并联管中对低渗管分流率增加的幅度,随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孔介质渗透率级差强时,乳状液调剖效果较好;与相同视粘度的聚合物相比,乳状液渗流特征及调剖特性具有明显优势;在纵向渗透率级差较强的油藏中通过乳状液调剖,能进一步发挥协同作用,提升聚合物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油藏驱油过程中乳状液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乳状液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孔介质的复杂性,乳状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相当复杂。以乳状液在岩心中的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为指标,并增加聚合物溶液在岩心中的渗流实验,客观地评价乳状液在油层中的调剖能力,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同一种乳状液注入到渗透率从100 m D到1 D的柱状岩心,残余阻力系数先上升后降低;当乳状液的粒径大于岩心孔喉半径时,调剖的效果较好;在柱状岩心中,乳状液可以对孔喉有效的封堵,起到的调剖效果要比相同粘度的聚合物溶液好很多。  相似文献   

3.
化学复合驱体系与原油作用产生的乳状液对于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复合驱体系和油滴混合通过多孔介质时,受外力作用会发生乳化。产生的乳状液具有宏观渗流效应,能改善残余油的流动性,同时又发挥了流度控制与调剖能力,从而提高驱油体系的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本文简述乳化作用在新疆油田复合驱研究中一些进展,分析了乳化的产生、乳状液类型、乳状液粒径分布以及注入速度在复合驱中的重要作用,为复合驱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钱志鸿  马惠  蒋平  张磊  冯可心  郭凯 《当代化工》2021,50(10):2449-2452
乳液体系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调驱体系和提高采收率手段,受到广泛的重视.相比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制备的乳液体系,利用化学驱组分与纳米材料制备的乳状液通过润湿调控作用、贾敏效应以及降黏作用显著地提高了水驱后岩心的采收率.但是与传统乳液相比,新型的乳液驱油体系在界面性质特别是界面黏弹性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油水界面特性的改变都会显著地影响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以及微观孔隙尺度和宏观地层尺度下的压力响应特征.目前乳液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更多考虑其粒径与地层孔隙尺寸的匹配关系,并未充分考虑纳米材料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因此未来针对乳液体系的研究将更多侧重于纳米材料对乳液界面特性的影响和对其渗流规律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乳状液体系与技术在高含水油田的稳油生产与控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油藏含水率的提升与水驱的问题日益复杂,对于该个领域相关的技术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在很大程上促进了乳状液体系及其有关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各类乳化剂在驱油和调剖堵水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构成了自发乳化驱油、乳状液驱油、微乳液驱油、乳状液调剖及乳化稠油堵水等多项技术搂一体的体系,在我国含水量较高的油田水驱开发与采收率提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浅析乳状液体系在驱油和调剖堵水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柱状岩心模型,实验研究了乳状液的微观驱油特性。乳状液在不同渗透率岩心中的驱替实验结果显示,乳状液提高驱油效率的幅度与渗透率有关,乳状液的粒径范围与岩心孔径范围越接近,其驱油效率越高;乳状液中液滴对提高驱油效率发挥主要作用,而乳化剂对驱油效率的贡献相对很小。对于中高渗透率岩心,黏度相同的聚合物溶液与乳状液提高驱油效率值相近。  相似文献   

7.
CO_2混相驱替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因此近年来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使用高温高压驱替设备,利用超临界CO_2流体、超临界CO_2泡沫及N_2泡沫作为驱替介质,对油水饱和孔隙介质中的油相驱替特性开展了比较实验研究。通过对驱替过程沿程压力及对驱替增采油量的测量,对不同驱替手段在孔隙介质内的油相增采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发现在温度为50℃、压力为13 MPa时,超临界CO_2流体对多孔介质内的油相驱替效果有显著提升,当压力进一步升高到23 MPa时,油相增采效果不明显。说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超临界CO_2流体与油相在50℃、13 MPa时可达到混相驱替状态;而采用超临界CO_2泡沫及N_2泡沫注入工艺未能进一步提高出油量。沿程压差测量结果则显示,与N_2泡沫相比,超临界CO_2泡沫在多孔介质试样内的驱替压差较小,起泡性能较差。实验结果对于筛选及评价超临界CO_2驱油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濮城油田在高含水开发后期部分区块块含水上升快,稳产困难的开发问题,采用新型调驱剂对区块进行了整体调剖。新型调驱剂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热稳定性。注入地层后,在近井地带水驱压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向地层深部运移,驱动孔隙内的剩余油向生产井运移,起到驱油的效果;在油层深部,由于压差减小,将在孔隙内滞留,堵塞孔隙通道,具有深部液流转向作用,起到深部调剖的效果。在濮城油田实施5个井组,对应油井含水下降,产量上升,见到了明显的控水稳油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濮城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注水开发效果在逐渐变差.近年来受然开展了多轮次调剖,但由于调剖技术的局限性,其表现为:随着调剖次数的增多,地层中的含有饱和度降低,提高波及系数有限,驱油程度降低,驱油效果逐渐变差.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开展了预交联凝胶驱油技术,预交联颗粒通过吸水膨胀后能够有效封堵大裂缝出水通道,使注入水发生流向改变,调整吸水剖面,不仅能够有效驱替中小裂缝中的原油,而且可以进入地层深部,使地层过渡地带与远井地带的原油得到有效驱替.达到提高驱油波及系数和提高采收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裂缝性油藏,提出了预交联凝胶颗粒调剖剂。研究了预交联凝胶颗粒与裂缝宽度的匹配关系,以及表活剂对调驱体系的影响,通过驱油实验评价了体系在裂缝中的调驱性能。结果表明,预交联凝胶颗粒对裂缝性油藏具有较好的调驱效果,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后,预交联凝胶颗粒的弹性减弱,预交联凝胶颗粒能够运移至裂缝深处,预交联凝胶颗粒-表面活性剂体系能够在水驱基础上可提高裂缝岩心采收率13%~14%。  相似文献   

11.
CO2混相驱替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因此近年来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使用高温高压驱替设备,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超临界CO2泡沫及N2泡沫作为驱替介质,对油水饱和孔隙介质中的油相驱替特性开展了比较实验研究。通过对驱替过程沿程压力及对驱替增采油量的测量,对不同驱替手段在孔隙介质内的油相增采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发现在温度为50℃、压力为13 MPa时,超临界CO2流体对多孔介质内的油相驱替效果有显著提升,当压力进一步升高到23 MPa时,油相增采效果不明显。说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超临界CO2流体与油相在50℃、13 MPa时可达到混相驱替状态;而采用超临界CO2泡沫及N2泡沫注入工艺未能进一步提高出油量。沿程压差测量结果则显示,与N2泡沫相比,超临界CO2泡沫在多孔介质试样内的驱替压差较小,起泡性能较差。实验结果对于筛选及评价超临界CO2驱油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油田深部调剖调驱现状,通过开展对MQ-Ⅰ型分子膜在多段塞组合中的合理设置位置、驱油效果及对段塞组合的结构与方式影响进行实验研究,有助于明确其在油田调驱体系的作用机理,为深部调剖调驱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一种稳定的水包油型乳状液体系,开展了此乳状液在30 cm长均质柱状岩芯的渗流实验,模拟乳状液在不同渗透率模拟储层中运移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3.673μm的乳状液在渗透率0.6~1μm2的岩芯中注入性和调驱能力都较好;当乳状液平均粒径与孔道平均直径的比值dr≤0.33时,乳状液的注入性较好,当dr0.33时,随着dr的增大,乳状液的注入性迅速变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三元复合驱(ASP驱)驱油过程的微观机理进行描述,再通过对原油及ASP驱体系的流变性的实验的基础上,描述出ASP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情况。最后通过对ASP体系乳状液建立合适的运移数学模型,发现实验数据与模型结果基本符合,表示所建立的运移数学模型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三元复合体系粘度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进行了人造非均质岩心和人造填砂管岩心不同粘度三元体系驱油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渗透率条件下,粘度与采收率存在最佳匹配关系,并不是粘度越高越好;不同渗透率岩心与三元复合体系粘度之间的匹配关系显著影响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黏弹性颗粒驱油剂(B-PPG)调驱是高含水老油田进行剩余油挖潜、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高效驱替方式之一。结合可视化驱油实验和分形维数理论对B-PPG微观驱油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增强其油藏适应性和矿场增油效果。结果表明,BPPG驱相对于水驱分形维数更低、驱替前缘更均匀、突破时间更长,能够有效扩大波及范围; B-PPG驱提高采收率值随孔喉比的增大和配位数的减小而增大,即非均质性较强、连通关系较差时,B-PPG驱能够大幅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B-PPG颗粒的粒径与孔喉结构之间存在匹配关系,对于配位数为3、孔喉比为3.0的可视化模型,50~70目的 B-PPG驱突破时分形维数最小、提高采收率值最大,矿场实施B-PPG驱时应合理优选B-PPG粒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锦98块注水开发过程中水驱效果变差,区块含水上升较快,产量递减大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区块开发效果,提出了区块整体调剖这个思路,从精细地质研究入手,开展区块效果评价,通过对具体井组做精细注水调剖分析,对断块实施整体调剖。通过调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断块开发矛盾,提高了断块水驱驱油效率,改善了断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驱是三次采油中一项重要的驱油技术,是我国石油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聚合物流经多孔介质时,其滞留、吸附、不可进入孔隙体积和聚合物引起的捕获现象直接影响着驱油效果,纳米膜是以水溶液为传递介质,在负电的岩石表面沉积,形成纳米级超薄膜,可以改变固体表面的润湿性,降低聚合物的吸聚量,提高聚合物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微观可视化渗流模拟的实验方法,研究了预交联凝胶颗粒(PPG)的运移与封堵方式、与孔喉的匹配关系以及调驱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颗粒在多孔介质中运移与封堵的方式为:1)顺利通过;2)形变通过;3)形变封堵;4)颗粒间粘结封堵;5)完全封堵;认为颗粒平均直径(D)与孔喉直径(R)的比值范围在0. 8~1. 1时二者匹配较好,可以达到逐级封堵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描述了泡沫流体在国内外的发展及泡沫试验在现场已经取得了增油效果,泡沫驱既是一种驱油介质,也具有一定的封堵调剖能力,该技术是以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