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将一种新发现的具有释放负离子功能的天然矿物六环石制备成超细微粉,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乙醇胺对天然矿物微粒进行表面改性,并将其与聚氯乙烯增塑糊共混,制备了弹性聚氯乙烯/六环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改性后的六环石微粒在聚氯乙烯糊树脂中分散均匀,微粒形状为类球形,多数粒径不大于600 nm。当添加的天然矿物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释放空气负离子的浓度超过1 500个/cm3.s,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纳米水滑石/氧化锌/氧化镁复合改性聚氯乙烯的燃烧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悬浮聚合制备了聚氯乙烯/纳米水滑石(PVC/HT)复合材料,并进一步与ZnO、MgO复合。采用锥形量热仪分析了PVC/HT/ZnO/MgO复合材料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HT、ZnO、MgO在PVC基体中分散良好,HT/ZnO/MgO对降低PVC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和烟雾释放速率有良好的协同作用。PVC/HT/ZnO/MgO(95/5/3/3)复合材料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和最大烟雾释放速率比纯PVC降低了50 %以上,残留率明显提高。PVC/HT/ZnO/MgO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均大于PVC/ZnO/MgO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3.
PVC糊树脂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PVC糊树脂的生产现状及生产工艺。并展望了近阶段的发展前景。指出我国PVC糊树脂产能将在2012年集中释放,高端PVC糊树脂产品需进口补充,但普通PVC糊树脂产品市场供大于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湿法表面改性的纳米碳酸钙(nano-CaCO3)与VCM原位聚合,制备了nano-CaCO3原位聚合PVC树脂(简称原位PVC树脂),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等。结果表明:①nano-CaCO3能够很好地分散在PVC树脂中,对PVC基体产生很好的补强作用;与普通PVC试样相比,原位PVC试样缺口冲击强度提高到13.3 kJ/m2,效果显著;其加工性能也得到了提高。②试样冲击断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原位PVC试样为韧性断裂,普通PVC试样为脆性断裂。③DSC试验表明,原位PVC树脂的热稳定性优于纯PVC树脂。  相似文献   

5.
韩光信 《聚氯乙烯》2007,(11):5-11,21
介绍了我国PVC糊树脂发展的3个阶段:起步、引进、创新,分析了PVC糊树脂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情况,结合我国PVC糊树脂下游加工应用品种的不断更新现状,提出了大力发展PVC糊树脂品种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用悬浮PVC树脂与乳液PVC树脂、助剂及改性剂制糊和生产蘸塑制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证明悬浮PVC树脂在PVC蘸塑糊中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以聚磷酸铵(APP)和Al(OH)3为阻燃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具有阻燃性能的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HDPE/PVC)基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PVC对木塑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及流变行为的影响。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APP和PVC均可促进木粉成炭,同时提高了HDPE的热稳定性;流变测试结果表明:PVC与木粉的相容性较HDPE要好,并能促进木粉在体系中均匀分散,改善木塑复合材料体系的加工流动性;锥形量热测试结果表明:PVC脱氯、Al(OH)3热分解均吸收大量热量,可降低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与热释放总量。  相似文献   

8.
将氧化还原石墨烯和纳米碳酸钙两种纳米级填料同时引入PVC聚合反应体系,通过预乳化方式改善填料在体系中的分散效果,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得了三元复合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普通PVC树脂和氧化还原石墨烯/PVC复合材料相比,该三元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PVC糊树脂在一些新开发的领域中的应用,国外PVC糊树脂的生产概况及其凝胶和发泡性能,以及国内PVC糊树脂工业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PVC糊树脂国内主要生产工艺,分析了我国PVC糊树脂的市场现状及前景,指出我国PVC糊树脂产能将在2013年达到饱和,氯碱企业应谨慎建设PVC糊树脂低端产品项目,加快PVC糊状树脂高端专用料的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试验配方设计、样条制备及性能检测,讨论了不同含量的改性粉末丁腈橡胶对PVC糊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弹性体用量的增大,软质PVC材料的拉伸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得到明显改善.新型改性粉末丁腈橡胶能够改善PVC糊树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聚氯乙烯糊树脂颗粒形态与增塑糊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激光散射法对聚氯乙烯糊树脂 (PPVC)浆料粒径及其分布和粉料颗粒粒径及其强度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 :初级粒子的粒径大小和分布是决定 PPVC树脂糊性能的关键因素 ;在一定范围内 (3 0~ 60μm) ,二次粒子颗粒强度即二次粒子的解碎程度是影响 PPVC树脂成糊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盼  杨其  余淼  居本祥 《塑料工业》2012,40(3):92-96
制备了以聚氯乙烯(PVC)糊树脂为基体的磁流变弹性体(MRE);研究了其静态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SEM形貌和热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VC基磁流变弹性体的断裂强度随铁粉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磁致模量、相对磁流变效应和损耗因子均随铁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损耗因子几乎不依赖于磁场强度.当铁粉质量分数为80%时,最大磁致模量为1.06 MPa,损耗因子最大为0.35.TGA结果说明:随着铁粉含量的增加,PVC基MRE的热降解趋势增强.  相似文献   

14.
冯伟刚 《聚氯乙烯》2010,38(5):19-23
介绍了与粉体流动性有关的理论,分析了PVC树脂、CPE、碳酸钙和冷混工艺对PVC干混料粉体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乙烯法PVC树脂的粉体流动性一般优于电石法PVC树脂,且波动较小;②某些厂家的冲击改性剂CPE可改善PVC干混料的粉体流动性,并且随着CPE用量的增加,PVC干混料的粉体流动性增加;③不同生产厂家的PVC/CPE体系对PVC干混料粉体流动性的影响规律不同,应不断摸索,找出最佳组合;④随着碳酸钙用量的增加,PVC干混料的粉体流动性降低,特别是在料斗上的表现更为突出;⑤充分冷却后的PVC干混料粉体流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 1万t/aPVC糊树脂装置的状况及各主要工序 (包括化学品配制与分散工序、聚合工序、干燥干序和粉碎包装工序 )能力的分析后 ,确定扩产 5kt/a的技改方案。该方案需要增加聚合釜、放料罐、分离器等设备 ,工程总投资 180 0万元 ,于 2 0 0 0年 11月 6日一次试车成功 ,2 0 0 1年 1~ 6月共生产PVC糊树脂 70 0 5 .4t ,产品合格率达到 98.5 %以上 ,文中提到产量没有达到装置规模的原因是粉碎机的能力不够 ,还需对其完善 ,尽快实现达产达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外墙乳胶漆耐候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天然曝晒和人工老化方法研究了各种纯丙乳液和硅丙乳液的耐候性,由该类乳液制备的不同PVC白色乳胶漆的耐候性,以及白色乳胶漆与各色色浆配制的浅色乳胶漆的耐候性。结果表明:硅丙乳液和核壳型纯丙乳液具有较好的耐候性,高PVC乳胶漆容易变色,炭黑和氧化铁系色浆适合于配制浅色外墙乳胶漆,有机颜料色浆应用在外墙时应谨慎。  相似文献   

17.
特种及专用PVC树脂的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小飞  王炳才  梁诚 《聚氯乙烯》2010,38(11):1-6,40
介绍了PVC糊树脂、聚偏氯乙烯、CPVC、高聚合度PVC树脂、消光PVC树脂、PVC掺混树脂及氯乙烯共聚树脂等几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特种及专用PVC树脂,指出随着PVC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快PVC树脂及其下游产品的系列化、多元化、专用化及精细化是整个PVC行业应特别重视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和丙酮肟(DMKO)等为原料合成了封端聚氨酯(BPU),并以BPU作为附着力促进剂,加入到聚氯乙烯(PVC)增塑糊中,制备出一种低温塑化型车用PVC塑溶胶。研究了BPU对车用PVC塑溶胶的附着力、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剪切强度和耐过烘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BPU后,可以明显提高车用PVC塑溶胶在电泳漆板上的附着力,使塑溶胶的塑化温度降低至120℃左右;经170℃烘烤后,塑溶胶仍保持较好的附着力且不黄变,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62%、41%和57%。  相似文献   

19.
贾小波  李静  刘浩 《聚氯乙烯》2011,39(3):24-26,34
对木粉进行了热重分析,考察了木粉粒径及表面处理方法对PVC/木塑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粒径117μm(120目)、经过硅烷类偶联剂处理的木粉制得的PVC/木塑发泡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优;相同发泡剂用量下,PVC/木塑发泡材料密度随木粉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发泡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