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流域管理中水质监控技术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流域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环境质量实时监控则是水环境管理的耳目和依据。总结目前我国水质监控体系的基本状况,综合分析监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监控体系与水环境管理要求不相符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在线监测能力不足、监测方法自动化程度不高、缺乏定性监测和具有一定覆盖面的监测手段等。并根据国内外水环境监控的发展趋势和流域水环境管理的要求,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多级水质监控体系及点面结合、实测与模拟并重的水环境质量监控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合理布设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点,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开展监测点布局优化研究,结合相对偏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开展布局优化合理性分析,提出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方案,在布设流域综合治理监测点时,在河流干流上中下游分别布设2个监测点,较大的支流在上游和下游分别布设1个监测点,较小的河流则在入干流处布设1个监测点。结果表明: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后,监测点由初始的40个减少为16个,减少幅度达60%;优化后监测点仍然覆盖了抚河流域上中下游、干支流和重要节点;优化后各类别、各指标之间相对偏差较小,优化前后各类别、各指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太湖全流域河网模型为基础,构建跨界区域套网格水环境数学模型,并利用31个苏浙沪跨界断面实测资料进行率定。提出跨界区域水污染物通量值、通量阈值以及超标通量值的计算方法,采用实时校核及区域叠加技术,形成苏浙沪跨界区域水污染物通量数值计算体系。在集成开发的跨界区域污染物通量监控系统中,初步开展了跨界通量计算的业务化应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为了对河流水环境进行健康风险评测,综合运用3S技术、通讯技术、软件开发技术设计开发了监测评价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河流水环境健康风险数据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预警功能一体化。通过深入分析文章设计的该系统功能,与河流水环境监测点位数据信息结果相结合,为水环境日常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及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汉源县水资源管理监控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汉源县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合理的监控、监测点位置选择,实现对全县水资源及其变化状况的实时监测、监控和动态分析管理,提供动态的决策支持和信息自动化远程遥控传输,最终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实时监视、动态评价、优化调度和科学管理,确保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汉源县水资源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延峰 《中国防汛抗旱》2014,(Z1):68-69,111
本着统一布局、统一通信标准、统一纳入全省自动遥测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更好地为山洪灾害预报预警服务的原则,河南省在山丘区布设自动雨量站、水位站、多要素气象站以及小型水库动态监控系统。介绍了科学布设站点、优化信息流向、强化信息共享的原则方法,为我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监测水工机械装备系统的运行状态对水利设施发挥防洪、灌溉、水资源调度等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监测方案往往只针对单一传感器或单一结构,缺乏对整体系统监测点传感器优化分配方案研究的问题。依据典型水工弧形闸门及启闭机设备常见故障类型构建层次模型,建立其监测点传感器优化分配评价指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指标赋权,最终确定水工机械装备系统监测点传感器优化分配方案。结果表明:所提方案适用于水工机械装备系统的监测点传感器分配的应用场景,为水工机械装备系统结构健康监测提供理论依据,避免系统整体传感器布局的盲目性,相比传统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案具有一定的全局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正9月底,福州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福州市小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考核细则(试行)》。列入《福州市小流域水环境监测点位设置方案》考核的市控以上小流域,均为考核对象。相关部门将按照年度整治计划及目标,结合"有专人负责、有监测设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要求,对小流域水环境治  相似文献   

9.
左涛  刘辉  杨旭光 《人民长江》2012,43(12):74-77
采用移动式水质在线监测新技术,在丹江口水库部分重要敏感区域开展了应用性示范监测工作,检验了移动式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成熟性和运行稳定性。应用情况表明,该技术弥补了传统人工监测和移动实验室监测时效性不足、自动化程度差等缺点,也解决了固定式自动监测站难以调整监测点位的问题,增强了水环境监测能力,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以乌东德水电站泥石流沟花山沟为研究对象,建立并实时监测降水、泥位、孔压、含水、振动等泥石流监测预警指标,同时可视化监控泥石流产生运动过程,形成以临界雨量分级预警和泥石流发生趋势预测模型分析为主,物源移动及全天候视频远程监控为辅,集自动警报、应急指挥于一体的水电工程泥石流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实现了泥石流灾害的全面监测、动态感知、综合分析和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11.
龙天渝  杜坤  程超  邰明明 《给水排水》2012,38(7):103-106
针对地震多发地区供水管网系统因地震导致供水管网的局部破损引起的突发性水质污染,提出一种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的方法。在定义污染物最短传输时间矩阵与监测矩阵的基础上,构建以各管段因地震受损的概率为权系数、以监测点监测到水质变化所需的总体最短时间为主体的目标函数,在给定的允许监测时间下,通过求解目标函数得出监测点的数量与设定位置。以绵阳市某地区(汶川地震波及地区)供水管网系统为例,运用遗传算法对水质监测点的布置方案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2.
毛兴华 《人民长江》2018,49(9):26-29
为加快推进上海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依据国家对水土保持监测的总体要求,结合上海市水土流失的特点和水土保持规划、区划,从上海市水土保持监测任务、监测内容和方法、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案、组织管理等方面,探讨了上海市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为上海市开展基础性水土保持监测提供参考。以水土保持监测作为切入点,开展长江口泥沙等监测,对于优化长江口监测站网布设、研究长江口地貌的演变规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国水质监测规划概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李怡庭 《中国水利》2003,(14):11-13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水质监测提供的水质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加上新《水法》的颁布实施,对水质监测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需要水质监测超前发展,而水质监测规划是推进水质监测事业持续发展的依据。通过对水质监测站网、能力建设、技术体系等方面的规划,预计2010年将实现站点优化布局,实现水质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14.
方华峰 《人民长江》2017,48(17):6-10
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经过20 a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基于行业管理的常规监测与基于三峡工程的专项监测相结合的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络体系。随着工程完工进入运行期,以及国家对长江流域生态与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原有的监测体系亟需优化完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模式,以往难以解决的诸多复杂、多维、并发的综合性难题,可通过大数据整合社会各方资源进行多元协同处理得到解决。分析了三峡库区环境监测网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建设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监测大数据的必要性,提出用大数据思维构建库区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设想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规划与布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时期规划理念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前提下,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设置规模不断扩大,监测内容得到扩展和延伸,监测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加明确,形成了常规监测和动态监测相结合的国家(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三级监测网络,为开展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总结了30余年来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规划和布设以及污染项目监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按照国家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限制纳污红线的新要求,分析了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还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以期进一步完善站网布局和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16.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在水环境监测技术、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大型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初步形成了水资源保护的监管体系、监测监控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工程体系,长江流域水资源环境总体状况不断改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局部水污染问题还很突出、水安全保障程度不高、科学研究支撑不够、能力建设滞后、监管监控手段乏力、距离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甚远。为此,提出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思路:应基于大保护,系统开展保护与发展的策略、政策和保障机制、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体系、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工程体系及新技术引进和应用等方面。供关注流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的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曾金凤 《人民长江》2019,50(1):46-52
东江源区因是广东、江西等地的重要水源与生态屏障,以及是香港东深供水工程的主要水源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长期对源区水生态的监测与研究成果,针对流域机构和政府部门关注的供水安全、生态补偿、"河长制"实施、废弃矿山整治修复、区域经济建设以及山区源头水生态科学研究等10方面的需求,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站网基础,从水生态监测基本站网建设、专项分析实验站网建设2方面对源区水生态监测站网的调整、布局与规划进行了研究。新的站网监测要素相对齐全,密度大,功能多样,基本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对省界断面水量、取用水户实时水量、省界断面和重要水功能区的水质以及饮用水水源地的实时水质等水资源监测类型及监测方式方法展开了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总结出了适用于水资源考核要求的水文站水量监测数据、取用水户在线水量监测数据、水质实验室水质监测数据以及水质自动监测数据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有关水资源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方面的原则和方法,并对现有的水资源管理系统提出了一些有待改进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功能区水资源管理的基础。为能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监控,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水资源监测现状,结合当前水资源监控技术的发展和水功能区管理的需求,提出采用多种监控方式对水资源质量进行立体化监测的构想,即将监测体系构建成涵盖水、陆、空的立体监测系统,最大限度地利用技术手段获取最全面的水环境信息,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水文测区监测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水环境的监测水平,形成科学的用水体系,河北省水文局全面实施"全方位,大水文"战略,引入水文测区监测理念,探索巡测模式,拓宽水文工作领域。在分析水文测区的划分及其意义的基础上,从巡测基地建设、巡测队伍建设、站网建设、监测设备等方面对水文测区监测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详细介绍了雨量监测站、蒸发监测站、流量监测站、水环境监测站、旱情监测站、地下水监测站的特点和布设要求,为发展以水文测区巡测为主的监测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