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过鱼实施选型是过鱼设施设计中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选取工程造价(水头差)、地形地质条件、布置条件、运行管理、鱼类洄游习性和集鱼及过鱼效果6个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仿自然鱼道、技术型鱼道、升鱼机和集运鱼系统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比选结果推荐采用技术型鱼道方案。结合技术型鱼道各型式优缺点,工程河段鱼类生态习性,地质条件和鱼道集诱鱼段布置方式,最终推荐DG水电站过鱼设施采用右岸竖缝式鱼道方案。  相似文献   

2.
水电工程建设对鱼类的主要影响由阻隔产生,对洄游鱼类的繁殖不利.鱼道的主要作用是帮助鱼类通过大坝.结合最近开展的旬阳水电站的过鱼设施研究工作,对垂直竖缝式鱼道进行了设计计算,确定了相关参数,并对鱼道各部分的设计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针对已建水利工程影响河流连通性问题,补建过鱼设施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结合木京、沥口和剑潭电站枢纽运行特征,从过鱼目标、鱼道进出口水位和设计流速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鱼道进出口水位、流速等基本参数,为三个水利枢纽工程补建鱼道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后阻隔鱼类洄游、阻断保护区与坝下两个鱼类种群的基因交流及种群间遗传交流受阻的问题,笔者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木江副坝为例,结合南木江副坝的布置、地形条件和过鱼特性研究了过鱼设施方案,确定采用“仿生态鱼道+工程鱼道”相结合的生态鱼道,详细介绍生态鱼道布置、鱼道流速、工程鱼道体型、仿生态鱼道体型和鱼道辅助设施等规划设计情况。该鱼道设计符合水库运行特性,满足鱼类洄游和过鱼要求,同时满足生态流量下泄要求,可为类似过鱼设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东淝闸枢纽的工程概况,对引江济淮工程东淝闸枢纽设置过鱼设施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对常用的过鱼设施的型式及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结合工程占地及交通布置等方面,确定鱼道为东淝闸枢纽过鱼设施。文中给出了东淝闸鱼道的设计条件,根据鱼道选址的原则,东淝闸枢纽的过鱼设施布置在离船闸较远的东淝河节制闸左岸大堤处。对东淝闸鱼道的池室宽度与长度、池室水深、隔板及竖缝、池间水位落差与底坡、观察监测设施设计参数进行了详细论述。东淝闸鱼道的结构设计型式可供类似设计水头不大有过鱼需求的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减缓大坝阻隔对鱼类洄游的不利影响,水电工程需要建设有效的过鱼设施疏通其洄游通道。高寒区高坝大库工程过鱼设施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技术问题,目前国内类似工程尚无成功运用经验。实际过鱼设施内流场条件十分复杂,会产生不利于鱼类上溯的水流形态。基于此原因,对某水电站工程坝下尾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在机组运行时,电站尾水渠左右两侧发电尾水主流的边缘是明显具有流速梯度分布的区域,符合鱼类聚集的水流特征,具备布置鱼道进口条件。这样可根据尾水位的变化开启两侧不同进口诱鱼,且在机组停运时,可开启左侧进口诱鱼。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鱼道通过效率,对金沙江中游河段过鱼目标及其游泳能力进行了研究。结合水力学试验,确定了金沙江金沙水电站鱼道的进出口布置方式及相关特征参数,总结了鱼道的设计要点,为鱼道设计积累了经验,以利于进一步提高鱼道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鱼道过鱼效果,采取鱼道水力学监测、上下游鱼类资源调查、鱼道监测系统方法对鱼道过鱼效果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鱼道池室沿程水深相对平稳,最小流速出现在鱼道出口段,最大流速出现在0+645汇合池表层,流速为1.294m/s;赣江峡江段共计鱼类79种,隶属于6目19科56属,其中鲤形目有5科56种,占总物种数70.88%,坝上鱼类55种,坝下鱼类75种,设计过鱼目标均能通过鱼道;2017、2018、2019、2020年鱼道过鱼数分别为67.8万、76.03万、54.96万、53.17万尾,其中大部分鱼在过鱼季节4—7月通过。监测结果初步证明,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鱼道具有很好的过鱼效果,同时,基于过鱼效果评价对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鱼道水力条件、监测系统、运行管理等进行优化,也为类似鱼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丰满重建工程过鱼道原设计存在以下问题:(1)集鱼口少、集鱼范围窄、效率低、机组运行不灵活等;(2)鱼过坝过程周转环节较多,组成复杂;(3)出口区域缺乏鱼类上溯的水动力学条件以及旅游码头对过鱼存在干扰等。为此,通过鱼道、进出口流场数值模拟计算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同时借鉴近期国内工程过鱼设施成功运行经验,将永庆右岸竖缝鱼道方案优化为"左岸生态泄流闸+左岸岸边仿生态鱼道"方案;将丰满大坝过鱼设施优化为"集鱼系统+升鱼机+放流系统"方案。此优化方案更符合工程实际和特点,有利于诱鱼、过鱼、放流,满足环境要求,为梯级水库高坝过鱼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低水头闸坝工程鱼道过鱼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厂坝鱼道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监测资料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与同类鱼道对比,对该鱼道的过鱼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了鱼道的过鱼种类组成,季节、上游水位变化对鱼道过鱼效果的影响。监测期内,水厂坝鱼道过鱼数量共1 043尾,39种,分属3目、10科37属,鱼道的主要过鱼季节是4—10月,当鱼道水温在20~35℃之间变化,上游水位32.6~33.0 m之间变化时,对应的鱼道水流条件可使鱼道达到较好的过鱼效果。与国内外其他鱼道相比,有39种鱼类能够找到水厂坝鱼道进口,并顺利通过鱼道,高于其他几个鱼道。但该鱼道过鱼数量较其他鱼道偏少。研究成果有助于流溪河上游水库开展生态调度及鱼类资源保护等工作,为推动流溪河其他梯级闸坝及珠三角平原区低水头闸坝工程增设鱼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仿自然鱼道和结构型鱼道结合布置而成的鱼道,既具有仿自然鱼道和结构式鱼道的优点,又能满足苛刻的地形条件。针对地盘子鱼道,在设计及优化方案下分别建立比尺为1:10的整体模型,通过实测两种方案下模型水流的水位、流速及流态,论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优化方案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竖缝式和仿自然式结合布置的鱼道内水流流态良好,结构段和仿自然段采用较大底坡比进行衔接对衔接段流态并无不利影响; 各溢流槽和竖缝平均流速基本保持在0.7~1.2 m/s,大流速区主要分布在衔接段及鱼道进口附近; 与设计方案相比,优化方案中过鱼设施结构段S52~S57断面竖缝宽度增大25%,池室消能率最大降低50%;仿自然鱼道段进口处水深由1.0 m增加至1.3 m,F63~F68断面流速最大降低52%,有效保障了过鱼条件。研究结果可为设计和建设复杂场地过鱼设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仿自然过鱼通道是具有自然特征的旁路水道,它作为过鱼设施,不仅可减缓大坝、水闸、堰等水工建筑物对河流产生的阻隔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鱼类适宜生境。介绍了仿自然过鱼通道的特点和分类,系统总结了仿自然过鱼通道的设计要点,包括仿自然过鱼通道设计的前期工作、鱼道布置、水力学设计、诱鱼补水系统等关键设计原则与标准,并对鱼道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可为今后仿自然过鱼通道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法律、法规、有关批复,以及水生物、水环境方面阐述过鱼设施建设的必要性,结合松原市壅水坝工程实际,提出了隔板式鱼道和仿生态鱼道两种方案,并从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及工期、运行管理、过鱼效果、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了方案比选,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水文水力学特性、闸址地形、枢纽布置和运行方式等角度分析了鄱阳湖水利枢纽过鱼设施建设方案。针对鱼类从江到湖的溯河阻隔问题提出了枢纽左右岸均修建鱼道和船闸过鱼的解决方案,针对鱼类从湖到江的降河阻隔问题提出了泄洪闸的生态调度和选用鱼类友好型水轮机的解决方案。同时建议,在系统调查研究鄱阳湖的江湖交流鱼种及其生态习性的基础上提出适合鄱阳湖鱼类的鱼道型式和其他鱼类保护措施,尽量降低枢纽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两河口水电站工程建设改变了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对鱼类造成阻隔影响。为了减缓上述影响,工程采取修建过鱼设施的方式帮助鱼类上溯且满足基因交流的需求。过鱼工程设计中集鱼地点的选择对过鱼效果起着关键作用。两河口过鱼工程开展了鱼类游泳能力测试、坝下流场水工模型试验、鱼类集群效应观测等系列研究工作,并综合其他工程条件,最终确定了集鱼地点。其工作思路与研究成果对于其他水电工程过鱼设施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保护洄游性鱼类,各国在修建大坝和堤堰的同时,根据工程的特点及鱼类保护的需求修建了各种类型的过鱼设施。首先简要介绍了鱼类下行过坝的一些途径,如:溢洪道、水轮机、鱼道、集运鱼系统、船闸等。其次,详细介绍了国外目前关于鱼类下行研究的一些新技术,如:水表面集鱼技术、全水深集鱼技术、下行旁路、集运鱼系统、鱼类友好型水轮机以及相关辅助技术等。最后针对我国的下行过鱼工程需求,指出应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特别关注国外集鱼导鱼技术,加强我国鱼类下行过程的基础研究,以期实现我国鱼类下行过坝技术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过鱼设施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水利事业高速发展,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必须与环境和生态相和谐。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等对鱼类资源的影响,概述了国外过鱼设施的发展状况,总结了我国过鱼设施研究和建设的 3 个时期;并介绍了过鱼设施的种类,其中详细阐述了鱼道的主要类型、特点及其技术参数;最后分析了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最新技术手段,并结合新时期水利发展战略,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过鱼设施能够帮助受到阻隔的鱼类顺利上行或下行通过大坝或其它障碍物,到达其繁殖地、索饵场或越冬场等重要生活场所.过鱼设施形式多样,鱼道是其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方法.鱼道设计非常复杂,科学的定位选型,合理的参数选择是决定鱼道建设成功的关键.文章通过介绍长沙枢纽综合工程建设中过鱼设施定位选型和鱼道重要参数的设计过程,简要地阐述了鱼道设计的技术要点和关键注意事项,并提出了鱼道的运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环境友好的近自然型鱼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道是帮助鱼类顺利通过闸坝等障碍物的专用设施,在维系河流连续性与生物种群交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自然型鱼道是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的鱼道布置形式,其典型特点是利用漂石与天然河道床沙质构建尽可能接近于天然河流的水流流态。与传统的工程鱼道相比,近自然型鱼道由于构建了鱼类更为熟悉的水流流态,因而往往具有更高的过鱼效率。本文全面介绍了近自然型鱼道的设计理念、类型、构造布置特点、设计原则、以及水力计算方法,并对我国鱼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修建大坝阻断了河流连通性,造成鱼类生活环境破碎化,继而导致鱼类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受限,特有鱼类遗传多样性降低。鉴于此,建设单位依法承担工程建设和运行对鱼类影响的责任,通过修建过鱼设施进行补救,并制定运行监测计划,定期开展过鱼效果监测与评估。分析了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区水域鱼类的行为特征,并根据工程条件及各过鱼设施的结构特点综合分析比选,最终选择了适合该工程的过鱼设施。论文研究成果可为过鱼设施运行后开展过鱼效果监测与评估、优化过鱼设施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