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实施长江大保护必须提升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管水平。通过对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分析,针对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存在的入河排污口监管法律制度不完善、流域机构在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中作用发挥不充分、入河排污口布局不合理、登记核查制度不完善、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不到位、监测监控能力不强、监管手段缺乏等问题,从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立法、充实并增强长江委监督管理职能和定位、优化长江入河排污口空间布局、切实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制度建设、有效加强长江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健全长江入河排污口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体系、切实加强长江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和督促检查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相关建议。通过以上措施,可以逐步修复和改善长江流域人居生态环境,为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入河排污口管理是守好水功能区纳污红线的关键,多年来长江水利委会在入河排污口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规范了监督管理事项和行为,对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通过对当前长江入河排污口管理问题梳理,结合管理实践,提出了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原则、合理规划布局以及加强监管的需求。并从排污口设置审批、日常监管、监测监控、统计和通报等方面探讨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以期逐步健全长江入河排污口管理体系,为保护美丽长江再谱新篇。  相似文献   

3.
结合近期开展的一些调查研究工作,重点分析了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必要性,剖析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基层对入河排污口监管工作认识不足、入河排污口台账信息掌握不全、入河排污口设置同意与登记及审批程序未有效落实、入河排污口监控手段落后、入河排污口监测监控能力不足、入河排污口监督性监测和日常督查工作不健全、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行法律法规对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支撑作用不强,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的建议:摸清现状、完善台账、设立入河排污口标示标牌、强化入河排污口监测监控、强化管理能力建设、加大监管执法与考核力度、建立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公众参与的激励机制、完善法规制度、强化对违法企业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评价方法、数据汇总等方面分析讨论了入河排污口调查与监测中涉及的有关技术问题。入河排污口调查与监测工作,对于掌握流域入河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规律,为排污口治理、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基础信息,对强化水功能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孟  邱凉  邓瑞 《人民长江》2019,50(9):1-5
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是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通过对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现状的描述与分析,针对监督管理中存在的衔接机制界定不清晰、审批程序不规范、设置布局不优化以及监管能力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制定排污口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监管制度、推进规范化建设、强化监测监控、加强统计和信息建设、加强管理能力建设以及加大监管执法和考核力度等方面的对策及建议。研究成果对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贯彻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长江大保护建设的精神、推动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实行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保护,维护湖北省水生态安全。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委托湖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展开对湖北省境内重点入河排污口的调查和监测工作。介绍了入河排污口水质监测的方法及成果,对监测成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相关治污措施。  相似文献   

7.
入河排污口登记调查及监测是贯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进一步推进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的重要依据,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首要工作任务和主要措施。针对青海省的入河排污口调查监测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邱光胜  王波  黄俊 《人民长江》2017,48(11):11-15
从长江流域水质现状、入河污染物排放基本情况及国家关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出发,分析了长江水资源保护面临的形势;从长江入河排污口区划、审批、监管及基础工作方面,对入河排污口管理现状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基于长江入河排污口管理面临的形势,提出了长江委强化长江入河排污口管理的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可以为新形势下做好长江入河排污口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津  王燕  周涛 《治淮》2013,(12):8-9
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作为控制入河排污总量的重要手段,对防止水污染、保护水资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入河排污口管理工作建设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能的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借鉴精细化管理理论在公共管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探索研究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以达到切实管理好入河排污口的目的,从而有效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制度,保障水功能区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0.
分析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模式的特点,梳理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基础建设、新技术的应用和水资源保护管理机制的建立等水资源保护监控实践经验。松辽流域从水资源监测能力、信息系统、水生态文明方面加强水资源保护基础建设,利用"3S"技术、贝叶斯技术、松花江干流水质模型对松辽流域重点水功能区、省界缓冲区和入河排污口加强水质监测与管理,并建立良好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十三五"期间海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管理、补齐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短板,在总结"十二五"期间流域入河排污口管理现状基础上,分析了管理存在问题,从登记及统计制度、监测体系、分规模管理、限排制约因素研究、布设规划等方面提出流域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水法颁布实施前,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一个盲区,通过对入玛纳斯河排污口的登记和调查,全面掌握入河排污口的数量、位置、排污量、排污口的水质、排污单位等基本情况,从而实现对入河排污口的有效管理和监督,系统地掌握流域内各水功能区纳污状况,为客观分析流域内水污染形势和水功能区管理、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入河排污口整治规划与管理及依法行政等提供基础资料,为建立重点河段排污口排污与水功能区纳污量的响应关系和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加强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力  郭鹏  江大水 《人民长江》2003,34(11):4-6
实施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首先需要实现"从水利行业管理到国家战略资源保护"的观念转变;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完善各级水资源保护机构建设;突出抓好水功能区及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完善立法,严把水行政审批关,加强行政执法检查及监督监测,建立监督检查指标体系,建立监督管理技术支撑系统,应组建专职的水资源保护机构来承担水资源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力  郭鹏  江大水 《人民长江》2003,34(5):25-27
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包括对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变更的审批原则、审批程序、监管体制及制度等方面.新水法颁布实施前,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一个盲区,但<长江片水资源保护规划>及<长江片水功能区划>规划水质及总量管理目标的实现,入河污染物控制量及削减量等指标最后都要落实在入河排污口上,所以对入河排污口有效的监督管理是规划及区划实施的重要保障.依照新水法授权,对入河排污口进行监督管理是水利部门没有系统开展过的开创性工作,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方法可以遵循,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逐步建立完善其监督管理的法制建设、科技标准建设、执法队伍建设,形成系统完整、公正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梳理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存在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协调机制缺乏、管理体系不健全、现行法规制度不完备不清晰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构建长江入河排污口管理长效机制的若干建议,包括建立权责明确的多级分工协作体系,建立水域水质目标导向的管控体系,建立运转规范、管理有序的日常监管体系,建立平台互通的监测监控体系,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健全法规保障机制,健全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安阳市城市水资源监控与管理系统的整体构成以及水源地监测、地下水位监测、用水量监测、入河排污口监测、地温地热水资源监测的站点分布情况,概括总结了信息化在安阳市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精细化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为实现安阳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控制目标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主要是对2011年11月郑州市城镇入河排污口水质状况进行了取水监测,依据监测化验分析计算结果知:目前郑州市城镇入河排污口污水排放量比较大,废水主要来源于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并依据监测结果提出一些治污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的重要手段。根据对近几年北京市入河排污口的监测工作分析,从入河排污口的调查范围、规模标准、调查和评价因子、达标排放等方面,对入河排污口的界定进行了阐述,为今后北京市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也可供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  相似文献   

19.
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是我国进入21世纪后逐步推进的一项新工作,作为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在维护河流生命健康、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是依法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控制和减少入河排污量、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当前入河排污口监管职责、监管权限、审批程序等相关法律制度现状,探寻现有入河排污口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而提出进一步完善入河排污口监管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找到有效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的法治途径.  相似文献   

20.
孔力  郭鹏 《中国水利》2003,(8):68-69
流域入河排污口管理的法制化包括规定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及变更的审批原则、审批程序、监管体制及度等方面。入河排污口的法制化建设,是适应新时期对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新的要求,是实现流域水功能划水质保护目标、总量管理、入河污染物控制及削减的基石和落脚点。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是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及水功能区划实施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