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阜新闹德海引水工程泥沙处理采用辐流式沉淀池,自1994年9月通水以来,运行一直良好,尤其在1995年的汛期,辐流式沉淀池的进水含沙量超过100 kg/m~3,出水浊度仍为0.5 kg/m~3的前提下,沉淀池的单池出水量超过6万m~3/d,沉沙效率达99.7%,保证了阜新市生活及工业用水。  相似文献   

2.
结合传统辐流沉淀池颗粒沉淀基本理论,建立辐流沉淀池三维流体分析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可以实现混凝沉淀的新型辐流沉淀池数值模型,并对其可行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辐流式沉淀池内增设强化扰流和改变水流方向的反应罩和导流板,利用水力搅拌,可以使辐流沉淀池内部流场紊流度明显增强;增设加药系统,药剂可在该区域内与原水充分混合,有助于泥沙的混凝沉降,从而有效强化原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二次沉淀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Fluent6.2模拟软件进行数据实验和分析,对水温辐流式二次沉淀池的工作情况进行模拟。首先对多相流混合模型进行简化,对RNGk-ε两方程湍流模型进行完善,然后构建二沉池与温度关系的数学模型,模拟水温不同时辐流式二次沉淀池的工作情况,水温不同时,二次沉淀池内液体的浓度不同,流态也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絮凝作用在幅流式二次沉淀池中的变化规律,本次研究采用Ghadiri模型模拟絮团的破碎机理,通过UDF自定义聚集核心相关函数,运用RNG k-ε紊流模型、Mixture混合模型以及考虑速度差、布朗运动和紊动强度的聚合模型,对考虑絮凝作用的辐流式二次沉淀池,在不同的入流速度和入流温度的工况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絮凝作用对辐流式二次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影响显著,高温入流更有利于污泥絮团的生长,入流速度选取在0.02~0.05 m/s之间时更利于提高沉淀池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改进辐流式沉淀池工艺处理受污染黄河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黄河水水质污染的加剧 ,增加了采用常规处理工艺水厂的运行难度。针对黄河水的絮凝特点 ,采用适合于高浊度水的HPAM +PAC联合投加 ,清水回流以及高密度旋流絮凝技术对辐流式沉淀池工艺进行了改造。对比试验表明 ,改造后的辐流式沉淀池出水浊度降低约 30 % ,出水COD ,NH3-N及致突变性方面均优于原工艺  相似文献   

6.
基于沉淀颗粒粒度分布的沉淀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非凝聚性沉淀颗粒的速度频率分布曲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去除沉淀颗粒群中占全部颗粒份额较大(对竖流式沉淀池)和最大(对平流式、辐流式沉淀池)的颗粒组分为依据来确定表面负荷,继而进行沉淀池设计的初沉池图解设计法。文中还给出了实际资料的算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采用鼓气来防止大型辐流式沉淀池冬季运行发生冰害的措施。通过两个冬季生产运行证明,防冰害效果显著,能保障池子冬季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某辐流式沉淀池异重流现象进行数值模拟。选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设初始时刻沉淀池内充满水,通过设置池内水与进水的不同温度,对沉淀池冬夏季不同时刻各工况下异重流的演变规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夏季产生逆时针的下异重流,低温水自底部向表面蔓延,池内最大流速在沉淀池底部附近;冬季产生顺时针的上异重流,高温水自表面向下部蔓延,池内最大流速在沉淀池表面附近。温差导致的异重流,使沉淀池内产生较大的回流区,影响了沉淀池的流态及污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折流式沉淀池的基本原理、工艺特征、设计要点及其构造特点。并对折流式沉淀池进行比较,分析其与其他形式沉淀池的关键特性、常用的设计型式及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0.
絮凝-澄清池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美等国絮凝-澄清池已应用于活性污泥法(AS)和生物滤池/污泥接触法(TF/SC)中,使辐流式沉淀池出水不需进一步处理(如过滤)SS便可小于10mg/L,达到三级处理水质标准.本文简要介绍其主要设计特点、工艺参数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