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浅析拉鲁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拉鲁湿地面积锐减、水文和水质状况变差、土壤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等问题,分析了拉鲁湿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湿地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相关理论指导下,计算了拉鲁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并提出水资源调控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拉鲁湿地面积不断萎缩,干化、退化现象十分严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湿地的保护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湿地的退化得到了有效遏制。选取拉鲁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的相关资料基础上,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k法对拉鲁湿地水文特征年际变化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有助于为拉鲁湿地的水文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生态恢复与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机结合体,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国政府部门宣传、建设的重点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明确提出:在不具备建立自然保护区条件的湿地区域,也要因地制宜,采取建立湿地公园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扩大湿地面积,提高保护成效,并将湿地保护列为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湿地保护。为贯彻落实国办《通知》精神,促进湿地公园健康发展,国家林业局2005年下发了《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4.
拉鲁湿地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北部,具有调节局地气候、固碳补充氧气、净化空气、净化污水等诸多生态服务功能。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导致拉鲁湿地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湿地面积减少、水环境变差、草场质量下降等。为提升拉鲁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对其进行一系列生态整治措施,包括水体生态堤、拦污栅等湿地工程。通过以上措施的成功实施,并针对工程前后的实际效果对比,拉鲁湿地生态环境有大幅度提升,其生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湖北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季  陈蕾 《人民长江》2018,49(23):43-46
通过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十堰市丹江口水库水源保护区、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武汉南湖等具有代表性的湿地进行实地调研,以湖北省第一次、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结合《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中对湿地保护的要求,分析了湖北省湿地的变化历程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江湖连通廊道、湿地恢复重塑、湿地旅游资源利用及湿地保护的创新机制试点等湿地保护的重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扎龙湿地水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使湿地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功能下降。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中在水质评价和水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水污染途径,保护湿地植被,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山东水利》2009,(8):64-64
7月10日.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到黄河口湿地博物馆进行调研,并召开了黄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座谈会,就黄河口地区湿地保护、生态系统良性维持、实现功能性不断流的标志指标等进行了交流和座谈,并就下一步的保护规划达成共识,各方将通过进一步加大水利工程等措施增加河口湿地进水量,进一步恢复湿地核心区面积,进一步实现河口地区的生态系统良性维持。  相似文献   

8.
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于衡水湖流域上游建设了大量水利工程,使衡水湖入湖水量逐年减少,最终导致干涸。自2000年河北省政府批准建立衡水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由外流域调水与本地水资源联合调度水资源,开始实施对衡水湖湿地的恢复。通过对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衡水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采用外流域调水补充水源、利用水生植物控制湿地营养物质的措施、利用种子库、植物繁殖体等途径恢复植被等措施。确定恢复目标为恢复湿地功能、保护野生动物、恢复传统景观等,并对恢复后的衡水湖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探讨湿地恢复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北方干旱地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湿地公园建设是湿地保护的有效措施之一。阐述了湿地公园的定义、意义和分类,分析了湿地公园建设目标和设计原则,并以上海崇明西沙湿地公园建设为例,介绍了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崇西湿地公园以建设新的旅游景点和恢复湿地栖息地功能为目的,依据干扰程度的不同划分为3个功能区,所采取的植被建设、鱼类和底栖动物种群恢复、景点设置等生态建设措施在各区内均有所差异,这些生态措施充分体现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物角度研究拉鲁湿地水文情势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情势变化能直接影响湿地的非生物环境特征及生物环境特征,进而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整体特征,而湿地水源是否稳定又决定了湿地环境能否良性发展。本文选取拉鲁湿地作为研究对象,着重从生物环境特征方面分析拉鲁湿地水文情势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近年来,拉鲁湿地演替方向趋于沼泽化湿地→沼泽化草甸→草甸→荒漠。  相似文献   

11.
黄河小浪底工程对下游湿地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必须加以保护。当前,因工农业采水、排污、围垦、破坏水土、引黄淤地、过度狩猎和捕鱼等造成黄河下游湿地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小浪底工程将对豫北大天鹅保护区产生复杂的影响,还对黄河河滩及背河洼地生态环境、古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改良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大量数据研究,本文提出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强化湿地保护法制监督和积极开展湿地科学研究、加强典型湿地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讨论常州市滆湖区域的湿地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建立滆湖湿地公园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滆湖湿地公园,加强生态保护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湖泊湿地保护、治理及管理等研究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讨论了我国湖泊湿地面临的问题:泥沙淤积;湖泊面积萎缩;水位下降;湖泊水质恶化等。提出了一系列湖泊湿地管理对策,如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及可持续管理对策研究等,为湖泊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湿地保护与我国水资源安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吕宪国 《中国水利》2001,(11):26-27
一、我国湿地的基本概况 湿地是泛指陆地系统与水体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陆地系统与水体系统间过渡性质的特殊系统。主要包括地表经常和季节性积水、生长和栖息喜湿生物、土壤严重潜育化的地段,主要包括沼泽地、河湖滩地、泥炭  相似文献   

15.
临沂滨河湿地生态保护工程是净化河流、恢复河流生态功能的有效手段,建成后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水量、改善水质的作用,保障了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水质,同时还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及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小流域湿地修复与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湖泊型湿地水环境状况及保护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主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河北省湿地资源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其中湖泊型湿地以其特殊的性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及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湖泊型湿地出现了缺水干涸、富营化加剧、泥沙淤积、生物多样性受损等一些问题,现旨在针对湖泊型湿地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提出修复的对策建议,借以呼吁全社会重视湿地保护。  相似文献   

17.
李志华 《水利水电技术》2017,48(10):123-128
以西宁南川河综合治理为例,对河道治理中生态修复、防洪保安、水文化水景观建设等治理任务的有机结合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南川河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采取建设沉沙池消减含沙量、全线截污去除污染源、雷诺护垫进行生态护岸以及建设三级表流湿地等措施,削减水体中的污染物,改善河道水质,并结合河湟文化打造滨水文化长廊,提升城市品位。南川河整治项目实施后,一改原有河道两岸杂乱无章的面貌,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河道水质也得以改善。此外,该项目对于促进河滩湿地恢复、提高河道生物多样性、增强栖息地功能等方面效果显著。在满足河道生态流量的前提下,沉沙池沉沙率达到64.6%~72.3%,湿地建设能够减少氨氮含量0.13 mg/L、BOD_5含量0.60 mg/L。南川河综合整治工程遵循尊重自然、科学治理、发挥社会功能等原则,对今后生态河道的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是维系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目前,扎龙湿地人工补水、调水缺乏基础资料支撑.扎龙湿地由于其为丹顶鹤和其他鸟类提供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成为亚洲著名湿地之一.笔者自2005年在扎龙湿地做水资源监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水位和水量的变化以及降水、蒸发等水文气象要素.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湿地水资源分流受到严重威胁,如水利工程的建设割裂了区内水资源系统的自流格局与自然分配机制;同时,区域性的干旱,加剧了保护区水资源的短缺矛盾.通过2005-2008年共4 a的水文监测,初步摸清了湿地来水的传播路径,掌握了来水、退水过程和湿地核心区水位变化.  相似文献   

19.
长江口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种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长江口是中国第1大河流入海口,滩涂辽阔,食源丰富,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是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和最具生态价值的自然景观类型之一。长江口不仅是多种生物周年性溯河和降河洄游的必经通道,也是亚太候鸟迁徙的主要驿站。近几年出现了将大量滩涂湿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现象,不利于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如何有序开发长江口滩涂资源,合理保护长江口湿地,对于维持长江口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对长江口水环境、水生态、湿地生态环境的演变进行分析,从维护长江口湿地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的角度出发,提出长江口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