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么现在的建筑就没几个好看的呢?与马老的对话,让我悟出:现在叫建筑,把建筑物建起来就完了,过去叫营造,造之前先得“营”,文化、哲学、环境、风水等因素统统都要谋划一遍。马老说,最厉害的是那些匠人哪,大字不识,却能盖出故宫、颐和园这种最好的房来。我们现在.识字的人多了,科学进步了。可哪个建筑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昵?我们那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都快丢光了。从前的人给皇上干活,是提着脑袋;给寺庙干活,是希望神灵保佑;给东家干活,叉挣钱叉要名,不做缺德事,上对得起祖宗神灵,下对得起子孙万代。现在,修我们城市的人还有这种敬畏和诚心吗?  相似文献   

2.
钟实 《中华建设》2005,(3):22-24
在西安,张锦秋的名字与这座城市几十年来出现的一些标志性建筑紧密相连。陕西历史博物馆、玄奘纪念院和刚刚落成的大唐芙蓉园,与很多城市中显眼的西式建筑相比,张锦秋的作品中让人们感受更多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气息。张锦秋坚持的是中式建筑,相对而言这种建筑似乎显得比较孤独,她有时也的确有一种孤军奋战的感觉。因为现在人们似乎都很热心求新。求新本来是对的,但是还求洋,这个好像是一种潮流,甚至从全国层面上来说,有很多地方的官员到开发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建筑特别是20世纪早期的建筑,在我国建筑的发展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们是中国建筑由古典向现代转化的一个缓冲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建筑造型,西方的一些建筑特征和装饰手法显示出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作用。研究这些建筑对保护、继承、发展中国本土建筑特色有着巨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筑与地域文化”这个题目比较大,这里只能从一个侧面谈谈我的看法。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但大多数人不认为文化是可以全球化的,文化必须有特色,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强势文化总是要影响弱势文化。从国内所看到的一些大的建设,我觉得有几个共性:  相似文献   

5.
《中华建设》2014,(4):34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愷认为,现在城市当中大量的建筑都是一种商品,大量地复制性、标准化建造,大量地把建筑当成商品一样简单重复性设计。本土设计应该像一种  相似文献   

6.
东南大学教授吕志涛院士说,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新建筑层出不穷.其中出了不少好建筑,如上海的世贸中心等,但也有一些建筑令人担心。城市建筑好坏看什么?建筑设计原则是实用、经济、美观,现在还有环境的要求。这里面是有顺序的。不管什么情形下,实用、经济的要求,永远是排在外型美观的前面。现在一些城市的新建筑,外型洋气甚至怪异,其中不少经不起建筑结构学、力学等专门认证。换句话说,在结构上、建筑受力上可能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一些新奇特的建筑,虽然在结构上也通过了认证,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7.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顾孟潮指出,建筑哲学在建筑科学发展上起着带头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人们对它的带头作用普遍认识不够.这种状况令人忧虑。这也是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有业无学”,不能充分发挥建筑业做为支柱产业作用的重要原因。显然,不加强建筑哲学的研究与普及,就不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科学技术体系。近年来,国内建筑界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要加强建筑理论研究,加强建筑评论,开设建筑哲学课。他们认为,我国的一些建筑设计与国外的一些建筑设计的差距,往往不是在设计技巧上,而是在理念上、构思上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李彦民 《长江建设》2008,(11):121-122
照明设计不仅是电气工程师的事,更应该是建筑师或室内设计师的事。建筑师或室内设计师中,有一部分人对建筑物理、建筑心理、建筑生理更关注,有的人完全能够独立出来做照明设计。这样才能有机会把建筑专业与电气化专业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中华建设》2013,(4):33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认为,中国建筑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抄袭严重。看到国外哪个建筑作品好看或者有特色,就抄袭人家。二是符号化。现在要求建筑有民族特色,就生搬硬套传统文化中的符号。这都不可能做好建筑。真正的好建筑,要结合当地地形地貌环境,以及人文因素和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承和提升,做到既传统  相似文献   

10.
李韵 《中华建设》2007,(1):58-59
一个时代或一代人离去。它们把自己最大的创造——建筑留在世上。然而,这些建筑不仅仅是先人留下的可供使用的房子。还是历史的空间。许多重要的驻足于历史的事件发生于此。许多建筑的细节清晰而确凿地记忆着历史的细节。中国四合院所蕴含的礼乐精神。如同先人说过的话、脚步声、喜怒哀乐。以及呼吸的气息。全都散布在这些空间里。别以为它们只是空空的昔时的遗物。更有一种特定的历史生命还在其间。当然,还有四合院的独特审美。鲜明地强调在自己的形态上。这在今天看来。或许是过往不复的一种特异而迷人的历史气质,一种迟到的历史遗陈保护责任。一种无愧于子孙后代的精神凯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中华建设》2009,(7):29-29
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与城市规划大师吴良镛警告说,由于中国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市场”兴旺,国际上一些建筑事务所纷纷来中国“抢滩”,甚至作为“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在西方往往只是书本、杂志或展览会上出现的畸形建筑,现在在北京及其他少数特大城市真正开始盖起来了。这将成为时代的“伤疤”,“永远记录下我们的伤痛”。  相似文献   

12.
曹汛 《中华建设》2006,(11):45-45
建筑历史是建筑的历史,跨两个学科。建筑专业出身的,要有历史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在建筑实践包括建筑教学中,效果会更加好一些。尤其是当老师的,做教授的,对所传授给学子的知识就扎实得多了。  相似文献   

13.
黄德洪 《长江建设》2010,(12):33-33
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现在我国每年新建房屋20亿平方米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根据测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是现在的3倍以上。所以,积极采取措施,积极促进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迫不容缓了。  相似文献   

14.
建筑是一种艺术,它可以反映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民族心理以及地域特征。中国有着悠久的住宅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国外建筑文化的强势进入,这种由民族文化深刻浸润的住宅建筑逐渐被国外一些"舶来品"所影响而"西"化。在经历数十年的"欧陆风"之后,中国建筑市场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将风向转向寻找本土根脉和文化上来。近几年,关于中式住宅的话题逐渐成了建筑界和媒体讨论的一个热门,形成一股"中国风"。本文试图从时下出现的这股"中国风"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和西方先进技术理念,探索中式住宅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楚姈 《中华建设》2012,(3):56-57
正说到特色建筑,可能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中国上海的和平饭店、法国的埃菲尔铁搭、泰国的泰姬陵、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建筑形状。但是在美国,房地产商们现在已经走出建造新、奇、特建筑的想法,开始大肆的宣扬他们的"绿色屋顶建筑"。所谓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  相似文献   

16.
益谙 《中华建设》2005,(5):54-55
卧室带阳台及低飘窗是时下十分流行的建筑形式,很多人觉得这样的建筑结构能让光线充足,通风透气,给住户带来健康,豪华气派,购买者趋之若骛。建筑设计师们也称,我们现在用不设置飘窗、转角窗、卧室带阳台的建筑方案去投标,十有八九难以中标。更难理解的是把起居室、主卧室设计成通透的“阳光房”,反而会得到市场的追捧。其实这样的设计,往往会对人体的健康不利。我们在参观故宫时可以看到皇帝的卧室一般也都在20平方米左右,窗的洞口尺寸也仅仅只是满足必要的采光通风,并没有追求卧室“大”且“透”,难道皇帝不知道享受吗?显然不是。按现代科…  相似文献   

17.
《中华建设》2010,(8):27-27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指出,建筑领域要率先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要坚定不移地把推进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作为加快建筑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8.
高伟 《中华建设》2007,(7):38-39
去年9月,《光明日报》刊登了叶廷芳先生的《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与展望》(根据5月16日在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演讲整理)。之后,张良皋先生在华中科技大学发表题为《中国建筑文化再反思》的演讲。两位老先生对中国建筑文化“继承传统”与“创新”问题进行了友情对话。与此同时,建筑理论界人士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这对于深入探讨中国建筑文化,活跃建筑评论,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人们建筑环保意识的加强,我国各地不断兴起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形式,即钢结构建筑。然而,钢结构并不是一种今天才出现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实,早在我国大兴钢结构建筑之前,国际社会就已经出现了一些钢结构建筑。即使在今天,它们也依然傲视群雄,巍然而立。为此,笔者特编发一篇早期世界著名钢结构建筑的文章,以供鉴赏。  相似文献   

20.
杜衍 《长江建设》2010,(11):86-86
不到30年,中国成为了全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其城市与建筑最现实具象地反映了发展速度。作为一种应时的总结,上世纪末、改革开放30年纪念以及今年,全国各建筑院校都出产过一些进行当代建筑回颗的专业论文.然而.评论我们可见的历史总是很困难的.一直也没有针对这个过渡时期、逻辑清晰且带有批判的眼光的专著进入公众视野。直到“出口转内销”的《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填补了这个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