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介绍了岩体渗流研究所涉及的渗流介质、岩体结构、分析方法,以及渗透系数;界定了层状岩体渗流模型的材料特性和定解条件,推导了单裂隙层状岩体渗流模型,讨论了应用该模型的方法,以期能为裂隙岩体渗流研究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裂隙岩体渗流研究中的同位素示踪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同位素示踪方法在裂隙岩体渗流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单孔点稀释模型,双井模型及二维交叉裂隙渗流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岩体中主干裂隙和网络状裂隙提出了耦合渗流数值模型模拟分析岩体地下水三维渗流的方法。使用离散介质渗流模型描述岩体主干裂隙中的水运动,使用连续介质渗流模型描述网络状裂隙中水运动。连续介质充满整个研究域,离散介质按主干裂隙的实际空间分布嵌入连续介质中,并依据裂隙壁水力条件耦合两者。该方法逐个计算主干裂隙的渗流,充分体现主干裂隙的特殊水力作用;同时又避免了逐个计算网络状裂隙中的渗流所带来的困难,可以在较大尺度上分析渗流,便于工程应用。理论例子显示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该方法被应用到乌江构皮滩水利枢纽岩体渗流的分析中。  相似文献   

4.
裂隙岩体渗流模型及渗流参数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世煌 《水力发电》1996,(8):13-17,29
裂隙岩体渗流常受控于主干渗流通道,表现出明显的分类、分带和分级性。以裂隙渗流主通道为骨架,以各向异性连续体渗流为基础的双重介质渗流模型较适合裂隙岩体诊流。针对拉西瓦工程花岗岩体渗流特点,综合样本单元体积理论研究,提出了以吸水率为裂隙网络渗透能力的特征量,分类划分两种模型,分带、分级地生成渗流网络的方法。并以导水系数和渗透张量为工具,利用改进了的气压或水压止水胶囊三段压水器,摸索了在同一钻孔中分别对主干渗流通道及合裂隙岩体测试渗流参数的双重介质同孔渗流参数测试法。  相似文献   

5.
裂隙岩体渗流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岩体中主干裂隙和网络状裂隙提出了耦合渗数值模型模拟分析岩体地下水三维渗流的方法。使用离散介质流模型描述岩体主干裂隙中的水运动,使用连续介质流模型型描述网络状裂隙中水运动。连续介质充满足整个研究域,离散介质按主干裂隙的实际空间分布嵌入连续介质中,并依据裂隙壁水力条件耦合两者。该方法逐个计算主干裂隙的渗流,充分体现主干裂隙的特殊水力作用;同时又避免了逐个计算网络状裂隙中的渗流所带来的困难,可以在较  相似文献   

6.
岩体裂隙网络渗流自由面不同于连续介质渗流自由面。自由面问题是渗流区域非线性问题,需要通过迭代求解。很多裂隙渗流是非线性渗流,求解属于渗流本构关系非线性问题,同样需要迭代求解。有渗流自由面的非线性渗流问题属于渗流区域和本构双重非线性问题,必须通过双重迭代求解。分析单裂隙非线性渗流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裂隙水量平衡原理建立结点水头数值方程;参考确定连续介质渗流自由面的固定网格法,对岩体裂隙网络全区域的裂隙渗流参数进行分析,利用裂隙网络渗流传导矩阵调整法确定自由面。通过含自由面岩体裂隙网络非线性渗流问题分析得出:岩体裂隙网络渗流的流态与裂隙网络自身性质、边界条件密切相关;如果存在非线性渗流,也并不是所有的裂隙内的渗流都是非线性渗流,而是线性渗流与非线性渗流并存;裂隙流态对裂隙渗流自由面影响很大,由于自然裂隙的水力坡降大多小于1,最后求得的岩体裂隙网络非线性渗流自由面较同条件下的线性自由面高,总体流量则较线性渗流大。渗流双重非线性问题比单重非线性问题要复杂,用传导矩阵调整法分析含自由面岩体裂隙网络非线性渗流双重非线性问题是切实可行的,而对非线性渗流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渗流双重非线性问题分析必须建立在单重非线性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裂隙岩体随机网络模拟、分形几何描述裂隙岩体参数几何特征、二维裂隙岩体等效渗透系数估算、二维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 非耦合模型、三维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二维裂隙岩体连续介质与离散介质耦合模型、渗流模型与离散元应力模型耦合分析工程问题等。(1)利用三维裂隙网络随机模拟模型 ,针对乌江构皮滩水利枢纽工程平硐裂隙数据 ,研究其裂隙几何参数的分布情况 ,对其中一个优势裂隙组进行了模拟和检验。在模型中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 ,对裂隙隙宽的模拟进行了尝试。并应用分形几何的理论对其网络分维和裂隙数分维进行了研究 ,提出应用分形几何来模拟裂隙岩体中裂隙几何参数的方法。(2 )基于裂隙网络的转形 ,提出了裂隙岩块等效渗透系数的简便算法。与数值计算方法比较 ,其计算更简便迅速。 (3)推导了裂隙渗流和应力耦合的理论关系 ,建立二维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 非耦合非稳定流模型和三维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耦合模型中应用经典耦合关系进行了计算验证 ,模型可以计算多种耦合关系。 (4)建立二维裂隙岩体连续介质和离散介质耦合非稳定流模型 ,并对其数值算法进行了研究。耦合模型使用离散介质渗透理论描述岩体主干裂隙中的水运动 ,使用连续介质渗流理论来描述岩体次要裂隙及孔  相似文献   

8.
应力作用下裂隙岩体渗流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在应力作用下接触型岩体裂隙的渗流基本规律作了研究。通过由天然大理石板人工构成的裂隙模型(仿真模型)进行的试验研究,探索了接触型岩体裂隙在大应力及高水头耦合作用下渗流的基本规律,除试验研究外,并做了数值模型分析,以此与试验结果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9.
三维随机裂隙网络非稳定渗流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在岩体三维随机裂隙网络中进行非稳定地下水渗流分析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包括:岩体裂隙系统特征和随机裂隙网络描述,三维裂隙网络非稳定渗流数学模型,交叉点和交叉线识别和有限元数值解,井流量在裂隙网络中的分配方法,排水管道问题,非线性模型的迭代解法等。  相似文献   

10.
三维裂隙岩体渗流混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设裂隙单元与岩体单元交界面上的水头连接,而允许流量不连续,建立了三维裂隙岩体渗流混合模型,给出了相应的有限元计算格式。采用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对重力坝坝基渗流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网状和层状渗透结构,根据多边形裂隙网络理论.确立了裂隙网络生成的原理和方法,系统地推导了在渗流和应力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渗流模型。并结合拉西瓦水电站坝区岩体裂隙构造的特征,进行了渗流计算和分析;还与连续介质和裂隙网络渗流模型进行了计算比较。  相似文献   

12.
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的四自由度全耦合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王媛  徐志英  速宝玉 《水利学报》1998,29(7):0055-0060
本文首次提出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的新方法——四自由度全耦合法,该法不仅考虑了裂隙渗透性随应力的变化,而且建立的是同时以渗流水压力和位移为未知值的耦合方程组,使得渗流场与应力场的求解一次性完成.与现有两场交叉迭代分析方法相比,不仅从方法上达到了彻底的完全耦合的目的,而且使得耦合分析变得十分简便,可望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引用水管网计算原理将电阻网模型程序化,不仅能更精确、迅速地获取电阻网模型上各地下水渗流问题的解答,还能模拟计算非达酉流和城市自来水管网流量的分配。沿用矩形网络计算电阻值的等效面积单元的方法,并推广到三角形网络,以计算任意不规则网络的问题。最后,给出了规则裂隙组二维和不规则岩体裂隙三维问题的算例。  相似文献   

14.
孔中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裂隙岩体渗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陈建生  王媛  赵维炳 《水利学报》1999,30(11):0020-0025
本文推导了孔中测定岩体裂隙渗透流速、等效力学隙宽的稀释定理及双井混合井流理论,通过对裂隙的渗透流速、流向、吸水量或涌水量等参数的测定,结合裂隙渗流立方定理与稳定流理论,提出了一种确定岩体裂隙渗透系数的示踪方法。  相似文献   

15.
Three-dimensional seepage in double fractured media was modeled in this paper. The determination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tensor of rock mass is a vital problem for the sea water intrusion or sea water encroachment and seepage of fissured medium.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TGP),2nd stag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TGP),the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the groundwater movement through the 3D double fractured media of rock mass during construction were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discontinuity control inverse theory, some related parameters of double fractured media were inversed with flux being the known quantity and calibration of water table the objective function. Synchronously, the seepage field of the construction region wa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simulated, the results of which exhibit that the double fractured media model of fracture water can comprehensively and correctly describe the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region.  相似文献   

16.
胡亚元  王超 《水利学报》2020,51(6):705-714
为了从理论和数值上分析饱和岩体工程的变形和稳定,需要创建饱和裂隙岩体本构模型。根据工程混合物理论,把饱和多孔介质应变分解为骨架应变、固相基质应变和流体基质应变。通过均匀化响应原理建立了饱和多孔介质的势函数本构理论,提出Terzaghi有效应力决定骨架应变、固相基质应力决定固相基质应变和裂隙孔压决定流相基质体应变等本构规律。根据经典岩体力学理论,把饱和裂隙岩体视为由裂隙构成孔隙的饱和多孔介质,建立了饱和裂隙岩体的组合本构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根据本文理论建立的饱和裂隙岩体组合模型能够合理考虑裂隙流体的浮托力,具有较小的孔压系数和各向异性的受力特性。饱和裂隙岩体组合模型可用于海底隧道裂隙围岩在开挖过程中的流固耦合工程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This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3D) seepage field simulation of a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 (CFRD) under complex hydraulic conditions. A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of fractured rock mass was used for equivalent continuous seepage field analysis based on the improved node virtual flow method. Using a high CFRD as an example, the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range was determined, and a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terrain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structural fa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m area. The equivalent seepage coefficients of different material zones or positions in the dam foundation were calculated with the Snow model or inverse analysis. Then, the 3D seepage field in the dam area was calculated under the normal water storage condi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water head distribution, seepage flow, seepage gradient, and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am area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can effectively simulate overall seepage patterns of the CFRD under complex hydraulic condition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eepage analysis of similar CFRDs.  相似文献   

18.
杨法玉  马国彦 《水力发电》1995,(1):23-26,14
在对比分析3种围岩分类和6个数学与力学模型成果之后,认为在含有泥化夹层多裂隙的层状围岩中,进行大跨度、深开挖的围岩稳定性分析工作时,进行必要的围岩分类、藉以查清围岩稳定性的普通条件,并发挥不连续介质模型、块体稳定分析、新奥法现场分析等方法的互补作用,可以高质量地进行支护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