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桂与汉源     
<正>三千里汉江,现在称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号称中国的多瑙河。历史上,先民将其与长江、淮河、黄河相提并论,称之为"江淮河汉"。千百年来,其源头一直令人迷惑,围绕着《禹贡》中"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这句记载,古人甚至争论了两千多年。直到唐宋时期,陕西汉中嶓冢山之说才基本确立。整整二十年后,因为七年前在青藏高原上一个关于长江的约定,我和中科院遥感所测绘专家刘少创老师穿越秦岭巴山。又来寻找汉江正源究竟在何处时,我一路最记挂的,却是老国道边陕西宁强县的一棵桂花树。  相似文献   

2.
三千里汉江     
汉江通称汉水,是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过去曾以“江淮河汉”并称为我国四大名川。在2000多年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滔滔江汉,南国之纪”的诗句,把它与长江同称为南方的两大水系,可见它在我国河流中的地位。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说:“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把发源于陕西省嶓冢山的漾水作为汉江源头。其实,  相似文献   

3.
汉水四源考     
我国第一部地理书《禹贡》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山海经·西山经》亦言:"嶓冢之山,汉水出焉,又东南流注于沔。"自古以来,宁强县北嶓冢山的白岩湾被认定为汉水发源地。热衷地理考察的税晓洁先生用他的脚和相机对这一问题作了印证和补充,值得看看。  相似文献   

4.
汉水与诗歌     
自古至今,描写与赞美汉水的诗歌,可说是汗牛充栋、车装船载。在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就有赞美汉水滔滔,源远流长的诗篇。如《汉广》篇云:“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汉》篇云:“江汉浮浮,武夫滔滔”;“江汉汤汤,武夫洸洸”。 汉水是我国古时的四渎之一,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的嶓冢山麓,其水清澈、甘甜。据《史记·夏本记二》记载:“嶓冢道漾,东流为汉,又东为苍浪之水。”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武当“县西北四十里汉水  相似文献   

5.
正"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汉江的这段,就是沧浪。如今更是浩淼无际,波澜不兴,如寂静之海;视线所及,山形淡远,飘渺如云霓;伸向水中的几个岬角,狭长柔美如绸缎,水涨时隐没,水退时浮现。正是寒食清明际,低处油菜花还未落尽,远眺亦如初绽;高处鸟巢渐为青绿所掩,此时仍现依稀的轮廓;而脚下的砾石蔓延,堆叠无数,不知凡几。荒烟蔓草间,再无人家,亦无渔家。  相似文献   

6.
<正>1概况1.1自然地理概况玉带河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境内,流域位于米仓山北麓,汉江河谷盆地以南,为汉江源头右岸第一条较大支流。该河贯穿宁强全县于大安镇汇入汉江。河长101km,流域面积831km2,河道平均比降7.8‰。流域内有"引嘉(嘉陵江)入汉(汉江)"跨流域引水工程一座。玉带河流域内为土石山区,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较高。其中,高山区森林覆盖好,低山丘陵区出露大面积花岗岩体,风化剥蚀作用强烈;山谷段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河道比降大,汇流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沧浪之水     
<正>沧浪落在本地,说明古郧阳均州之形盛。万物恒变,凭空而生或者静止不变的地理现象是从来不存在的。不管人们是否察觉,自然环境都在继续按照它本身的规律而变化着,比如局部地区的新构造运动对地貌的改变和气候上的长期脉动等一直存在,尽管这些变化非常细微。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影响自然环境的能力与日俱增,大大加强了对大地面貌的塑造。"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这句  相似文献   

8.
1 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玉带河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境内,流域位于米仓山北麓,汉江河谷盆地以南,为汉江源头右岸第一条较大支流。该河贯穿宁强全县于大安镇汇入汉江。河长101km,流域面积831km2,河道平均比降7.8‰。流域内有“引嘉(嘉陵江)入汉(汉江)”跨流域引水工程一座。  相似文献   

9.
<正>不管大河的源头在不同的时期,按照不同的标准定在何处,但就河流的长度量测而言,应该从最长的支流对应源头量起,也就是在河流的整个流域中选定最长而且一年四季都有水的支流对应的源头作为正源量测。而河流终点的入海口,则定义为河口两岸外侧切线与河流的中心线的交点。这可以称作"地理源头"或者"科学源头",其他如嶓冢山那样的,可称作"文化源头"。万物恒变,江河源头也是个变量。一路上,我一直在想着行前网  相似文献   

10.
丹江口水利枢纽位于汉江与丹江汇口下游,距河口约650公里,控制集水面积97400平方公里,占洪水期控制集水面积的68%,为一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汉江水文资料的历史记载不长,干流上设立有实测流量资料的测站,一般只有十六七年历史。襄阳站观测水文较早,连同水位及不完整年份记载,截至1955年计有27年连续系列。汉江雨量资料亦少,且精度较差,故丹江口枢纽设计洪水的推求,直接从迳流资料入手,计算较为简捷。兹就工作中有关几个问题提出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1.
汉水     
汉水(即汉江,又叫襄河),位於长江中游,全长1,500公里,流域面积174,000平方公里,约在东经106°12′至114°14′,北纬30°08′至34°11′之间,地跨陕西、湖北、河南、四川四省,其流域面积,约占长江全部流域面积十分之一,是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水发源於陕南,有北、中、南三源。中源出宁羌县之嶓?山,叫做漾水,据‘禹贡’载称:‘嶓?导漾,东流为汉。’故从历史习惯,以中源漾水为汉水之正源。漾水东流到沔县西,北源沮水与南源南河汇入,水势渐大,称为沔水;沔水东南流至汉中(即南郑县),始称汉水,再流到襄阳,又叫襄河。干流经过陕西、湖北两省20个县,在汉口流入长江。  相似文献   

12.
正2月23日,汉江孤山水电站项目建设推进现场会在郧西县涧池乡孤山村举行,标志着汉江孤山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汉江孤山水电站位于汉江上游干流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及郧阳区境内,上距规划的白河枢纽约34.9公里,下距丹江口水利枢纽坝址179.5公里,是《汉江干流综合规划报告》中推荐的第八个梯级。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0 44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45亿立方米。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的综合利用工程。孤山水电站主要由泄水建筑物、电  相似文献   

13.
一、汉中城市防洪的历史及现状 汉江属长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境内的番冢山,自西向东依次流经陕西省汉中、安康,湖北省十堰、襄樊,流入丹江口水库,再经武汉市的汉口汇入长江.汉江干流全长1577km,流域面积15.91万km2.汉江在汉中市城区段河道总长9698m,是汉中市"一江两岸"建设的主轴.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修订的《汉江洪水与水量调度方案》获得国家防总正式批复。此前的《汉江洪水与水量调度方案》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于2012年批复,为指导近年来的汉江流域洪水与水量调度、战胜汉江流域发生的洪涝干旱灾  相似文献   

15.
一、丹江口水利利枢纽概况丹江口水利枢纽是根治汉江、综合开发汉江水利资源的关键工程,位于湖北省均县境内,地处汉江与其支流丹江汇合口下约800米处。水库由汉江、丹江两部分组成,库内地形宽窄相间,为湖泊、河道混合型的水库。回水长度汉江为174公里,丹江为83公里。(附丹江口水库示意图)工程于1958年9月开工,1967年蓄水,1988年10月1日第一台机组发电,  相似文献   

16.
丹江口枢纽工程在湖北省均县,位于丹江与汉江干流汇合口下游约0.5公里处。枢纽以上集水面积95,200公里~2,占汉江流域面积159,000公里~2的60%。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379亿米~3,为汉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77.2%。  相似文献   

17.
汉江情思     
朋友,你到过汉江吗?你领略过汉江的风采吗?她飘逸潇洒,温情而慈爱;玛瑙般的水,总是那样幽蓝,蓝得让人心醉。在阳光的抚爱下,更显得处女般的矜持。汉江是长江的一条最大支流,全长1500多公里,流域面积17.4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00亿立米。《诗经》“汉广”民歌唱道:“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广之矣,不可泳思;汉广永矣,不可方思……”这首民歌说的是一个砍樵青年对汉江少女求之不得的恋情。如果用白话译出来,那就是南方有棵高高的大树却不可在树下休息;汉江中有位女神,却难以表达我对她的深情;汉水宽又广难以渡过去,汉水深又远难以游过去……这  相似文献   

18.
丹江口水利枢纽位于长江流域汉江干流上、中游交界处,在丹江与汉江汇口处的下游。枢纽以上集水面积95200平方公里,河长890公里,枢纽以下丹江口~皇庄区间(简称丹~皇区间)集水面积46800平方公里,河长270公里,皇庄以下汉江下游河长382公里,两岸有干堤约720公里。堤内还有民垸十多处,有效蓄水量近36亿立米。丹江口水利枢纽于1958年冬开工,1959年冬截流,1969年开始蓄水发电,1973年建成初期工程。目前最高蓄水位为157米,是一个年调节水库,它是以防洪为主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9.
<正>汉江又称汉水,是长江最大支流,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河淮汉",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实施汉江综合整治,是新形势下省委、省政府重视水利建设、加快民生水利的重大举措。自2013年初全面启动实施以来,省水利厅协调和组织省级有关部门和汉中、安康市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前期和资金筹措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全力推进汉江综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一、求真务实,汉江综合整治全线铺开,成效初显依据《陕西省汉江综合整治规划》,按照"江堤标准化,水系生态化,  相似文献   

20.
<正>1994年徒步汉江的时候,开始知道有古栈道这回事,那一趟,我的主要工作是为《十堰日报》连续发稿,走到后来最用功的却是一篇几万字的《古栈道》,试图说说不同历史时期,贯穿汉江的褒斜、故道、傥骆、子午、荔枝、文川、金牛、米仓、阴平等等十余条古栈道,说说那个秦蜀之间,江为横,道为纵,构成的联络四方的庞大网络。探完汉江新源,我们离开太白县沿褒河而下,路边残存的几处古栈孔让我欣喜。这是古褒斜道的一段,路边还有碑亭,存有"汉相国萧何追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