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试验采用了缺氧-好氧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A/O-MBR)工艺处理高浓度氨氮农药废水。经过120d左右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DO、pH和温度条件下,进水COD为230~523mg/L,氨氮进水容积负荷在1.5kgNH3-N/(m3·d)以下时,系统逐渐取得良好的出水效果,COD、氨氮、总氮去除率平均分别为86%、91.58%、48%。而且MBR出水浊度0.2NTU、SS3mg/L,间歇抽吸、曝气冲刷以及填料的加入减缓了膜污染,保证系统可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2.
A~2/O—MBR处理工业废水过程中膜污染及其清洗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2/O—MBR工艺处理工业废水,研究运行过程中膜的污染情况及其清洗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在线反冲清洗,当静置/曝气时间为0.5h/0.5h时,膜通量的恢复率为87%,跨膜压差的降低率为23%;而采用盐酸离线清洗,当浸泡/曝气时间为2h/2h时,膜通量的恢复率为97%,跨膜压差的降低率为50%。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采用平板膜对工业区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尾水进行深度处理中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通量0.5~0.6 m3/(m2·d )情况下系统能稳定运行,出水水质有较大提升。系统最适运行条件为曝气强度1150L/(m2·h)、污泥浓度12g/L、抽吸时间9 min、抽停时间1 min、最大抽吸压力-10 kPa。膜污染试验发现次氯酸钠和柠檬酸联合清洗方式对跨膜压差(TMP)恢复效果最佳,TMP能恢复到初始的98%以上。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6,(3):68-71
为了确定短流程浸没式超滤膜运行的最佳条件及清洗参数,通过试验考察操作条件的变化对浸没式超滤膜污染程度的影响。试验根据黄河水的水质特点,通过考察运行过程中跨膜压差的变化,分析了混凝剂投加量、膜通量、排污周期及膜清洗等操作条件对膜污染控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滤膜污染速率最低时的最佳混凝剂投加量为6 mg/L,最佳通量为30~40 L/(m2·h),最佳排污周期为5 h/次;同时,为了恢复正常的膜通量,需60 min进行1次物理性清洗,7 d进行1次维护性清洗,当物理性及维护性清洗难以恢复膜原有的处理能力时,需要采用化学药剂清洗消除膜表面的不可逆污染物。  相似文献   

5.
采用低压纳滤中试装置深度处理微污染地表水源水。探讨了其中纳滤膜的截留性能和膜污染情况。中试结果表明DF30纳滤膜呈现出高天然有机物截留特性,同时保留部分对人体有益的钙镁离子。TOC、硫酸根、电导率和硬度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87%、27%和43%。纳滤膜对微量有机物平均去除率为65%。膜表征的结果表明膜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为多糖和蛋白质。污染层ATP含量为20.3ng/cm~2,表明存在中等程度的生物污染。在碱性条件下采用EDTA+SDS的清洗方式能将膜通量恢复至初始通量的90%,有效减缓膜污染。纳滤运行成本约为0.36元/m~3,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原有A/O—MBR处理含油废水的设备中加设内循环装置后,系统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系统中微生物的变化情况以及系统膜通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内循环装置后,中空纤维超滤膜(孔径为0.45μm)生物反应器对NH3—N、油、CODCr和TOC的去除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同时反应器中MLSS和污泥颗粒粒径变化明显。NH3—N去除率由原来的70%上升至85%左右;对油的去除效率最高可达99%。系统的膜通量在内循环装置中趋于稳定,一周后达到29.32L/(m2.h),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膜污染。在MLSS为6000~8000mg/L时,系统的处理效果较好,污泥平均颗粒粒径较大,膜污染的程度较轻。因此,设置内循环装置后,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效果,保证了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7.
以聚氯化铝(PACl)为无机絮凝剂,考察PACl的投加对长期运行的A/O -MBR中污染物去除效果、膜污染速率、污泥混合液性能、以及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及胞外聚合物(EPS)含量的影响。首先通过烧杯试验确定A/O -MBR中最佳PACl投加量为400 mg/L。采用两套A/O -MBR长期对照运行结果表明,PACl的投加提高了反应器对总磷的去除效果及污泥沉降性能,并降低了膜污染速率。投加PACl反应器中污泥平均粒径由124.59μm增加到159.43μm ,降低了胶体及小颗粒物质的比例,同时PACl对SM P中多糖的吸附也是降低其膜污染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MBR膜分离单元处理污水处理厂生物池混合液的中试,分析了平板膜和中空纤维膜的跨膜压差(TMP)与间歇出水时间、曝气强度、膜通量、污泥浓度等运行参数的关系,比较了两类膜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两类膜的TMP上升速率随抽停比的增加而增大,最佳抽停比均为9min∶1min,抽停比变化对平板膜TMP的影响更为明显;平板膜和中空纤维膜的适宜曝气强度分别为1.20m3/(m2·h)和0.60m3/(m2·h);两膜的临界通量介于20~25L/(m2·h),平板膜的临界通量稍低于中空纤维膜;在8 000~15 000mg/L的污泥浓度内,平板膜的最佳运行污泥浓度高于中空纤维膜。对于处理规模为1万m3/d的市政污水A2/O-MBR项目,采用平板膜时项目总投资为4 200万元、运行成本为1.36元/m3,采用中空纤维膜时项目总投资为3 900万元、运行成本为1.19元/m3。  相似文献   

9.
对于微污染原水,常规工艺处理难以满足出厂水水质要求。考察了致密型纳滤中试装置对微污染地表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效果,探索了膜污染机制,优化了膜污染的化学清洗方法。中试结果表明,致密型纳滤系统能高效去除无机盐离子和溶解性有机物,其TOC去除率可达94%,出水电导率降低87%。膜污染主要由无机结垢和有机污染组成,前者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后者为多糖和蛋白质。对化学清洗方法的优化结果表明,盐酸(pH=2)结合EDTA(pH=12,5 mmol/L)清洗可以有效恢复膜通量至初始水平。该中试装置运行成本为0.63元/m3,建议在实际运行中,可将膜过滤出水和常规工艺出水进行混合作为供水,以达到降低运行成本且保证供水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混凝防止膜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主要研究混凝改善膜通量和防止膜污染的效果。试验的每个工况均为0.1MPa过滤压力,连续膜过滤8h,观察膜通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直接过滤原水的情况下,反冲洗后的膜通量恢复率仅为初始通量的40%;而投加了混凝剂4mg/L和10mg/L(以Al计)后,反冲洗后的膜通量得到了完全的恢复。混凝防止膜污染取决于过滤过程在膜表面形成的滤饼层的性能。在过滤混凝液的情况下,膜表面会形成滤饼层,从而有效地防止膜污染,而在过滤上清液的情况下,无法被混凝去除的中性亲水性的有机物沉积在膜表面,造成膜污染。  相似文献   

11.
微滤膜法饮用水处理工艺中膜污染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150 m3/d的微滤膜法饮用水处理中试研究了膜污染的控制方法,包括反冲洗、混凝预处理以及在线的通量维护措施--EFM(Enhance Flux Maintenance).结果表明,单独采用水反冲洗时,膜比通量的恢复效果较差,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时效果明显好转,膜污染速率降低为原来的44%.混凝预处理能够很好地控制膜污染,其主要作用在于降低滤饼层阻力和减轻不可逆膜污染.在研究的范围内,混凝剂投加量越高,对膜污染的控制作用越好.EFM能够阶段性地去除膜污染,有效地恢复膜比通量,因而能够显著地延长化学清洗周期,减少化学清洗频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A2/O-MBR污水处理系统的长期运行状况进行研究,对该系统近一年的COD、NH3-N和TN去除效率分不同水温阶段进行分析。COD和NH3-N在不同水温下均保持较高去除效率(中值分别高于92.2%和98.3%);9~12℃的低温条件下,出水TN难以稳定达到≤15mg/L的要求。硝化速率试验结果显示,A2/O-MBR系统中的活性污泥在低温下具有比普通A2/O工艺更高的硝化速率;MBR系统在低温时保障高效硝化的临界氨氮负荷为0.020kgNH3-N/(kgMLSS·d);提高污泥浓度至6g/L以上以降低TN负荷,有助于提高低温条件下系统的脱氮率。  相似文献   

13.
PVDF 膜污染及清洗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采用膜混凝反应器处理滦河原水后膜污染情况及几种清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膜污染主要由铁污染和有机污染组成,碱洗能去除大部分的有机污染,而无机污染主要由酸洗去除。为使系统在较高通量下长期稳定运行,需依靠定时在线化学清洗及时恢复跨膜压力,在长期运行中持续投加1200mg/L次氯酸钠及时清除有机污染,当跨膜压力较高时再投加1.5%盐酸执行一次。进行化学清洗时氢氧化钠、次氯酸钠和盐酸三种清洗剂结合清洗效果很好,此外,水温、加药量及清洗时间是决定化学清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条件的优化及膜污染的控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郑祥  樊耀波 《给水排水》2001,27(4):41-43
初步讨论了膜生物反应器MBR运行条件的优化和膜污染的控制 ,提出低压操作不仅有利于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而且有利于膜通量长时间保持较高水平。试验结果表明 :膜的污染是造成膜生物反应器能耗较高的主要原因 ;采用恒通量操作方式 ,在运行初期控制初始膜通量 ,有利于控制膜污染的产生 ;反冲洗是保持恒定膜通量 ,维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SRT=30 d、HRT=10 h的工况下运行HMBR装置,采集膜丝表面、填料表面和混合液中活性污泥,使用高通量测序来检测分析3个位置的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三者之间的群落结构和脱氮功能菌的差异,并从微生物功能角度解析HMBR的脱氮机理。结果表明,HMBR系统中的优势类群为Proteobacteria,占克隆子总数的62.18%,存在于悬浮填料和混合液中从属于Bacteroidetes的Anaerolineaceae、Flavobacterium、Nitrosomonas和Nitrospira,可以起到强化脱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中试研究混凝—沉淀—超滤工艺处理珠江流域北江水源水低通量运行情况,并研究了天然有机物对超滤膜污染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混凝—沉淀—超滤工艺出水浊度在0.08NTU以下,膜滤后水2~10μm的颗粒变化在22~31个/mL,整个工艺对浊度、UV254、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99.3%~99.6%、12.5%~52.0%、30%~65%;当超滤膜通量21L/(m2·h),反洗周期8h,反洗时间1min时,跨膜压差每天增长0.32kPa,基本实现超滤膜长期运行较小不可逆污染通量;蛋白类和胞外聚合物是超滤膜污染的主要有机污染因素,部分腐殖质对不可逆污染也有贡献。  相似文献   

17.
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及超滤的零污染通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述了超滤技术作为第三代净水工艺的核心技术在城市净水厂大规模应用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并针对不同的原水水质特点,提出了具有不同适用性的超滤组合工艺。基于净水厂运行的角度,强调了"零污染通量"的运行模式,当膜在"零污染通量"下工作时,则无需或很少需要化学清洗,这将显著简化大型膜系统的运行,工程实用性增强。通过加强膜前预处理、加强物理清洗、改善膜材料、降低膜价格(从而降低工程上可接受的膜通量)等"零污染技术",有望将"零污染通量"提升至工程值,为超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采用A/O2-MBR组合处理冷轧含油废水,并应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克服了常规膜处理中"油封"对膜表面造成的污染,获得了一个长效、稳定的膜通量和高效的处理成果,出水CODCr<70mg/L,出水水质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两级A/O工艺处理奶牛养殖低C/N沼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智  毕生兰  余薇薇 《给水排水》2012,38(1):134-137
南方多雨的山区,奶牛养殖粪污经厌氧消化处理后,沼液用于农业还田易造成土壤中污染物累积,降雨后易形成面源污染。采用间歇曝气运行的两级A/O工艺处理低C/N沼液,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沼液NH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7.2%和79.1%,出水NH3—N可降至12.5mg/L,可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申世峰  陈立  郭兴芳  张玲玲 《给水排水》2011,37(11):128-131
将膜生物反应器(MBR)与A/O工艺相结合,构建A/O-MBR中试处理系统.考察其处理低碳源污水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2~16℃、HRT为10 h、污泥浓度为4 000~7 000 mg/L、好氧池DO为0.3~0.8 mg/L、回流比为200%~300%条件下,出水平均CODCr、TN、NH3-N、TP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