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水利》2012,(10):50-50
1990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太湖水污染和富营养日益严重,蓝藻年年爆发。尤其是2007年夏天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湖水大面积发臭,严重影响了市民的饮用水安全,引发了震惊全国的供水危机,敲响了治理蓝藻的警钟,全市吹响治理蓝藻保护水源的“集结号”。五年来,我市举全市之力,多措并举,强化蓝藻治理和“湖泛”防控,从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到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科学化监测预警、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新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回顾江苏省水利部门2007年以来太湖蓝藻水华及湖泛防控工作进展,总结了太湖蓝藻预警、打捞处置、藻泥利用以及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同时,分析了现阶段太湖安全度夏面临的蓝藻生物量居高不下、应急防控成本增加、监管能力不足等难点问题,提出了加快骨干引排工程建设、提升蓝藻水华防控能力、加快构建信息化监管平台,以及健全应急防控标准体系等工作建议,为提升太湖应急防控工作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广州市峨眉沙和大蚝沙岛上进行的2种淤泥无害化处理工艺的应用,分析了广州市主要河涌淤泥成分和淤泥处置现状,结合亚运治水的要求,遵照"集约化清淤、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处置原则,简述了2种淤泥无害化处置工艺的原理、流程、设备以及试验成果,为日后淤泥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太湖蓝藻爆发的发生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2008~2013年太湖蓝藻MODIS遥感监测成果,分析了太湖蓝藻爆发与同期气象、水质和人类活动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近6 a来太湖蓝藻暴发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蓝藻水华主要集中在太湖的西部和北部;2太湖蓝藻年度暴发总面积与年降水量和年日照时数相关性显著,降水增加和光照减少可能是促使蓝藻水华减弱的气象因素;3蓝藻的暴发通常伴随着水质的恶化,近几年太湖水质不断改善的事实说明遥感监测得到同期蓝藻水华减弱的趋势是可信的;4通过蓝藻打捞、生态清淤、引江济太调水工程等措施,对蓝藻水华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分析结论对于今后太湖蓝藻的进一步治理和太湖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楼锋  侯立新  楼锋 《江苏水利》2012,(8):I0003-I0003
7月下旬,盛夏酷暑,太湖水生态环境应急防控进入关键期。为防止大规模蓝藻爆发和湖泛发生,我省高度重视,开展系列工作,部署太湖治理。28日,省长李学勇、副省长许津荣到无锡检查太湖治理工作。李学勇实地查看了水质状况,听取情况汇报,研析水质趋势并对治理太湖提出要求。31日,吕振霖厅长到无锡检查蓝藻打捞和水源地保护,会商太湖蓝藻治理和湖泛防控工作。当日,省水利厅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重点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座谈会在苏州召开。  相似文献   

6.
通过生态调水、生态清淤、打捞蓝藻、控源截污和生态修复五大综合措施和相应的保障措施,江苏省梅梁湖的水质和蓝藻爆发程度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得到较大改善。但梅梁湖存在入湖湾污染负荷仍超标、蓝藻爆发仍较严重、水生态修复不到位等问题。对此,主要治理措施:全面改善太湖和武进港水质;持续调水出湖,建设集藻围隔系统,增加蓝藻打捞量和提高打捞效率;全面实施生态修复;适当清淤;实施分片分区域治理。  相似文献   

7.
河湖疏浚底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河湖众多,底泥污染状况严重,环保疏浚是治理污染河湖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将河湖疏浚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是今后必然的选择。在对我国河湖底泥污染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底泥脱水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余水处理中各项技术的适用性和优缺点,并总结了不同类型污染底泥的处理处置途径,最后提出了河湖疏浚底泥治理的研究展望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太湖蓝藻暴发已成为重要水污染事件,是太湖面临的重大水安全问题,气候变化因素加剧了其严重性。为了预测未来由于气候变化对太湖蓝藻暴发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开展了蓝藻生境对气候变化响应关系的研究。基于大量实测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与气候变化情景计算,总结分析了近50年来太湖流域气候变化呈现出气温增高、风速略有下降、日照减少、降雨增多、湿度降低等趋势。气候变化是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气温与风速变化是影响太湖藻类生长的敏感气象因子。气温升高导致的蓝藻暴发风险平均10年将增加约2%,风速降低导致蓝藻水华暴发的风险平均每5年增加约3.5%。结合蓝藻对敏感因子响应关系的试验结果,提出了截污减排、适当清除底泥、打捞蓝藻、调水引流、修复生态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流域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入湖污染物增加,加之围湖造田、最低水位升高和水生植被覆盖率减少等因素,富营养化加重,至1990年开始出现蓝藻爆发且日益严重,直至2007年发生严重"湖泛"引发太湖严重供水危机;随后,采用五项技术集成综合措施治理,取得较好阶段性成果,富营养化程度大幅度减轻,蓝藻爆发有一定程度减轻,但效果不明显。本研究在对太湖蓝藻爆发过程演变及治理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太湖治理措施及经验教训,提出必须有明确的消除蓝藻爆发目标和责任制,才能加快消除蓝藻爆发步伐、真正保护好太湖,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提出太湖继续治理的技术集成综合措施:控源截污,分片治理,深度彻底打捞削减蓝藻、生态修复、生态调水、规模清淤和分区域治理;提出仅依靠治理富营养难以消除蓝藻爆发,且N/P比学说是理论,难以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水质安全,沿线污水处理厂尾水不允许排入输水干线。要建设尾水排放的安全通道,必须将尾水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结合起来;提出了直接排放、深度处理、净化工程三种沿线尾水处置的途径。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联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寻求尾水综合利用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1.
污水处理厂污泥热化学处理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泥热化学处理技术具有灭菌效果好,处理迅速,占地相对较少,处置后污泥稳定,并可利用其所含有机物实施能源回收等优点,可达到使污泥处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因此被认为是有前途的污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太湖无锡水域2007年5月底至6月初发生的供水危机,是以蓝藻为主的藻类大暴发引发“湖泛”造成的。“湖泛”是剧烈的生化反应,是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有其明显的特征和极大的危害性。阐述防治“湖泛”的综合性措施有:清淤,打捞蓝藻,合理规划调水路径,控制外源入湖,修复水生态,加强监测和制订应急预案,以确保安全供水和改善太湖水环境。  相似文献   

13.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太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了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发生水危机后,实施调水引流、蓝藻打捞、湖泛监控、河湖清淤等水利项目所取得的明显成效和经验;针对目前太湖水环境治理中面临的新问题和贯彻新时期治水方针的要求,提出了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新一轮治太水利工程建设,从加强河湖连通、河湖疏浚整治和城市"活水"工程建设的实践,阐述了这一方法论的科学性、有效性;系统思考了完善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太湖蓝藻成因分析与清淤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氮磷比和温度对太湖蓝藻生长与消亡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质量浓度的TN、TP是太湖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适宜的氯磷比是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的内因,25℃左右的水温是太湖蓝藻暴发的突变点。针对太湖传统清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高频微幅振动清淤的湖泊淤泥疏浚新技术和清淤与淤灌相结合的综合清淤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加快太湖消除蓝藻暴发的步伐,设计出水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本文介绍了利用太湖大数据数模治理太湖蓝藻暴发整体思路。提出用水量水质数模分析各阶段水质改善趋势和能够达到的最终水质目标;结合修复湿地的实践建立完善湿地数模;在水量水质、湿地数模的基础上建立蓝藻数模消除蓝藻暴发。以梅梁湖为例进行消除富营养化和蓝藻暴发试验,结合梅梁湖治理实践建立梅梁湖蓝藻数模试点,并为太湖其他水域建立数模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6.
杨晓龙  练新 《水资源保护》2016,32(S1):109-113
介绍了河湖底泥的污染物组成、污染来源、特性及危害,并结合国内外文献系统综述了底泥脱水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湖泊环保疏浚底泥处置技术的研究展望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最近,太湖湖区突然出现了大面积的蓝藻危害,在应急处置中,水利部门在确保太湖安全度汛的前提下,统筹安排调水和防汛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实施了“引江济太”方案,尽可能加大引长江水入太湖及周边地区流量,为太湖无锡地区水质保持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闾江大堤位于太湖水域重要水质保护区,现急需对大堤沿线蓝藻采取工程措施加以治理。由于大堤沿线分布大片芦苇,给蓝藻打捞带来困难,拟采取挡藻围堰来阻止蓝藻进入芦苇丛。根据施工条件,选取预制桩、木桩、固滨笼网箱三种挡藻围堰,比较分析优缺点,选定固滨笼网箱作为挡藻工程措施。本文对固滨笼网箱的工程设计、建设与管理、效益分析等进行具体阐述,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了推进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进程,从外源控制、内源治理以及调水引流3个方面总结了自2007年太湖发生无锡供水危机事件以来,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途径与阶段性成效。针对未来水环境改善面临的关键问题:①入湖污染物总量仍远超湖体的纳污能力,②蓝藻生物量仍居高不下,③沿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难度很大;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创新与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下一阶段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太湖蓝藻监测及暴发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及时掌握太湖蓝藻发生和暴发状况,为保障流域供水安全和太湖富营养化治理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以1996-2008年太湖各湖区藻类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蓝藻历史变化状况,对太湖13 a的藻类群落组成、优势种的构成、数量和季节变化,以及蓝藻暴发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太湖9个湖区分区进行蓝藻暴发特征分析,探讨治理蓝藻水华的措施.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