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0 毫秒
1.
随机地震作用下土石坝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邵龙潭  唐洪祥  孔宪京  韩国城 《水利学报》1999,30(11):0066-0072
本文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在土石坝随机地震反应分析和有限元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随机地震作用下土石坝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并通过对土坝动力模型试验的数值验证及—理想土石坝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证明这种方法是合理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土石坝的动力反应特性和抗震性能是水电工程界关注的焦点。设计地震动及其输入方式的合理确定是进行大坝结构动力反应分析和安全性评价的前提,也是影响分析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土石坝动力分析地震动输入机制研究中涉及到的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和地震动输入方式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土石坝遭遇强烈地震时会与坝面库水及坝内孔隙水发生动力流固耦合相互作用,分别从宏观坝水耦合系统和细观水土耦合系统两个角度对高土石坝坝水动力流固耦合理论的研究历史、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势进行了阐述评价。对宏观尺度的大坝与坝面库水流固耦合作用,主要从早期坝水相互作用模型、库水运动精细分析方法以及流固耦合系统坐标描述等方面做出评述;对细观尺度的坝内水土耦合作用,主要从早期解耦或拟耦合的水土动力分析方法、基于Boit动力固结理论的细观水土动力流固耦合,以及基于混合物理论的细观水土动力流固耦合等方面做出评述。综合两个尺度的流固耦合作用研究现状,建议对高土石坝建立水库-土石坝-孔隙水的宏细观整体动力流固耦合系统进行综合研究,并指出了当前高土石坝宏细观坝水动力流固耦合理论尚待继续深入研究的若干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荣彬 《人民黄河》2012,(3):109-111
为研究深厚基础覆盖层上土石坝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利用有限元弹塑性动力分析方法进行覆盖层土石坝动力响应分析,通过输入一条实测地震波,研究不同覆盖层厚度对土石坝坝体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层厚度对土石坝位移和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不同,土石坝动力响应并非随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而是存在一个临界厚度,超过这个厚度以后,动力响应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土石坝工程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及相关的研究工作基础上,概要地综述土石坝工程几个重要方面的研究新进展.介绍土石坝的原型观测仪器、原型观测资料分析方法、动力分析与地震破坏准则、软基上筑坝,以及土工合成材料在土石坝中应用等一些重要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由于渗流破坏而造成土石坝失事的比例占到35%左右,在土石坝设计中进行渗流分析是有效降低土石坝渗漏破坏、布设防渗措施的重要方面。从研究土石坝渗流分析方法的演变过程入手,文章分析了土石坝的渗流破坏形式,综合国内外相关经验,阐述了土石坝渗流控制的一些措施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土石坝抗震设计一般要进行坝体动力敏感性分析,但分析方法还没有共识。为此,以典型200m心墙堆石坝为例,进行了土石坝动力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坝料动力特性取模量比衰减的上限曲线和阻尼比增长的下限曲线进行组合,坝体的动力反应和地震永久变形均最大,建议作为坝体抗震设计的控制工况。  相似文献   

8.
罗盈 《陕西水利》2016,(Z1):15-17
本文通过分析老鸦山水库水利工程土石坝边坡失稳的原因,其次对土石坝边坡稳定可靠性概述及基本分析方法进行了一定的阐述,最后详细分析了土石坝边坡稳定可靠度设计方案,以期为类似案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土石坝地震动力及液化分析成果在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有重要参考价值、运用大型岩土分析软件GeoStudio.对宽心墙土石坝进行了地震动力及液化分析研究.并对土石坝地震动力分析的发展方向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空间有限元与边界元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土石坝与水体间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考虑地震荷载和动水压力共同作用时对土石坝进行三维动力反应分析。还对动水压力问题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在土石坝动力计算中采用了部分试验结果,并结合工程实例对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某土石坝的室内材料动力试验,叙述了现场动力参数的测定方法及动力反应分析.在现场的竖井中利用跨孔法、下孔法来测定动力波在土层中的传播速度,从而求出动力试验资料和现场的动力参数相互进行了验证。此外,还利用测定的动力参数对坝体进行了动力反应分析。这些结果为评价该土石坝在地震时的稳定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阻尼模型对土石坝动力计算结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各种响应都是阻尼的函数,能否正确估计阻尼,直接影响到结构动力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目前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阻尼系数大多只考虑土石坝的自振特性。通过分析表明,地震波频率特性对土石坝地震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对高土石坝影响更大。通过探讨几种考虑地震动频率特性的现有的阻尼模型,为土石坝动力计算中阻尼模型的选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土石坝安全监测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年来监测技术的发展.对土石坝安全监测的监测方法和仪器进行了说明和探讨.并列举了相关工程事例,指出了作好监测设计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对土石坝安全监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渗流监测、自动监测系统防雷、人工巡视检查、资料分析等进行了全面论述。认为土石坝由于在材料、结构、施工、运行以及各因素相互影响等方面同混凝土大坝有所不同,要作好土石坝的安全监测工作.就必须根据具体因素.综合利用现代监测技术、计算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杨星  余挺  杨贵 《水力发电》2012,38(1):34-36,53
利用FLAC3D动力弹塑性模型对土石坝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着重讨论了FLAC3D进行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时的地震波滤波和基线校正、动力边界条件设置、瑞利阻尼参数确定等关键问题,并用FISH语言实现了坝体初始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随平均主应力的非线性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该土石坝发生了22.3 cm的竖向永久变形,坝顶加速度放大了2.9倍。  相似文献   

15.
地震对土石坝的危害已为工程人员所认识和重视,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后,西部地区土石坝在强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安全性已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结合东风水库土石坝除险加固工程,基于动力分析中的等效线性模型,采用平面动力有限元法对土石坝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揭示出不同地震动参数条件下坝体动应力、动位移、加速度、地震残余变形等的分布规律,对大坝的动力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从而为除险加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混合坝接头部位的地震问题直接关系到坝生产运行的安全。本文对侧墙式混合坝进行研究,在混凝土坝与土石坝接头不同材料接触面处采用古德曼薄层接触单元来模拟接触面,选用等效线性本构模型模拟土石坝,通过对混合坝进行有限元动力计算,分析了混合坝接触面的动力反应。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对呼和浩特市哈拉沁水库土石坝进行静力和地震波瞬态动力分析.将两种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整个坝体内部各单元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以及相对比较容易出现滑坡的部位.结果显示此土石坝满足设计要求.与实际情况相符.为实际工程的土石坝防震及边坡局部加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筑坝材料的静、动力工程特性与土石坝静力和地震动力分析及评价方法研究是岩土力学的重要内容,岩土力学随土石坝建设的发展而发展。本文总结了高土石坝建设发展的一些新情况和新趋势,提出了若干需要重点研究的应用基础问题,包括:覆盖层工程力学特性研究;粗粒料工程力学特性试验模拟方法研究;复杂高应力下筑坝材料的变形和强度特性研究;土石坝堆石料长期变形问题研究;覆盖层与上部建筑物相互作用的数值分析方法研究;高土石坝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研究;覆盖层处理技术研究;高土石坝抗震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土石坝安全评价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土石坝安全评价模型。由工程质量、运行管理、现场检查、防洪安全、大坝整体稳定、变形裂缝、渗流安全、抗震安全、金属结构组成土石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求得指标权重,并经过单指标联系数、综合联系数和相对隶属度等的计算,对某土石坝的安全等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集对分析方法运用在土石坝的安全评价中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土工抗震60年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土工抗震学科的创立、发展和创新历程,并对汶川地震后土工抗震研究的新进展和主要成果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土工抗震学科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自汪闻韶院士1958年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创立我国第一个土动力学试验室、开创我国土动力学和土工抗震学科以来,土工抗震学科在土体动力特性测试技术、土的液化机理及判别方法、土工振动台动力模型试验、土体真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土石坝及地基抗震安全评价方法、室内外试验联合确定土体动力特性参数、土石坝及地基抗震设计理论(思想)和原则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和开创性的进展,奠定了我国土动力学和土工抗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领先地位。2008年汶川地震后,围绕高土石坝抗震的新需求,在高土石坝极限抗震能力分析方法、高土石坝地震破坏模式、高土石坝抗震减灾工程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逐步建立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相结合、原型震害-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相结合、变形分析和稳定分析相结合、整体稳定分析和局部稳定分析相结合的高土石坝抗震安全评价体系。未来迫切需要开展复杂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抗震关键技术,特高土石坝地震灾变行为与安全控制,基于性能的高土石坝抗震安全评价及灾害控制,水库大坝抗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