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信号注入式接地选线、定位保护利用对外加诊断信号的寻踪实现选线、定位,已在电力系统中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但该保护在应用中出现了经较大过渡电阻接地时不能正确选线的问题,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推导了动作特性方程和耐受过渡电阻能力的计算表达式。针对现有注入式选线保护耐受过渡电阻能力低的缺点,提出了降低注入信号频率、应用注入信号的相位信息和应用双频信号3条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考虑分布电容的故障测距新算法。该算法基于微分方程描述的线路数学模型,利用单端信息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故障测距,保留了解微分方程算法的简单可靠、现实可行、不必考虑衰减直流分量和谐波及电网频率波动影响的特点,同时考虑过渡电阻和分布电容的影响,克服了传统解微分方程法中在经高阻接地故障时测距误差过大和忽略分布电容引起的故障定位不准确的缺点。为了检验算法的精度,进行了大量的动模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原理正确并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3.
方向阻抗继电器通常采用单一电压如正序电压作为极化量,其动作特性固定不变,不能自适应过渡电阻的变化。当高压输电线路发生单相经高阻接地故障时,过渡电阻可能导致阻抗继电器的稳态超越。在提高阻抗继电器自适应过渡电阻能力的同时,为避免因过渡电阻引起的不正确动作,利用补偿电压随过渡电阻变化的特性,提出了由补偿电压构成的复合电压作为极化量的阻抗继电器。在电压平面和阻抗平面分析了该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并以300 km线路500 kV双端电源系统为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表明该继电器具有较强的耐过渡电阻能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S注入法”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定位保护。当故障停电后,该保护就存在绝缘恢复和定位困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定位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向停电后的接地线路故障相外加恒定直流高压,再注入交流信号,并根据所注交流信号的消失点准确地判定故障位置。基于新方法的故障定位装置运行很成功。  相似文献   

5.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概率最大,传统的故障定位方法不能有效解决配电网多分支、长线路、高电阻等故障定位难题。研究发现,直流定位法不受分支数量、过渡电阻和线路长度的影响,能够较好地解决配电网定位难题。通过仿真和现场实验证实了直流定位法的可行性;在直流法的基础上,为简化定位操作,提出60 Hz交流定位法,该方法可以地面检测,大大缩短定位时间。实验证明,直流法和交流法结合的综合定位法是配电网故障定位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的波形分析法用于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该法通过向直流系统注入低频方波信号,分析方波信号基波及三次谐波之间的相位及幅值关系,检测流过支路的对地电阻电流,计算接地电阻,确定接地支路和接地点。详细分析了波形分析法的工作原理,并提出检测判据,最后通过试验证实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现有的检测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方法存在的死区,包括绝缘监测装置发出接地报警信号时最大接地电阻值,以及直流系统分布电容对变频探测原理查找接地故障的影响。建议用综合判据,即通过检测正负极母线电压、检测正负极绝缘电阻、检测支路漏电流来监视及查找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基于该判据的样机经现场试运行,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在海拔较高、架空线路水平接地沟难以施工的山区地段,塔基接地施工质量存在较大的隐患,降阻效果也难以达到设计要求,极大地影响了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在常规接地设计降阻困难,施工难度较大的地段,笔者通过理论分析,实践总结,验证了塔基利用导电混凝土作为垂直接地极,达到降低电阻的可行性,同时为架空线路塔基提供其他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谐振接地电网中零序信号的暂态特性,建立了零序电流信号频谱能量分布与故障发生时刻、接地点过渡电阻之间的关系。在利用小波包对暂态零序信号进行分解的基础上,给出了能量比因子和暂态因子的定义,提出了基于以上两个因子取值的自适应故障选线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暂态零序信号中的低频、工频和高频信息,自适应地选择在故障特征最明显的频带中进行选线,对母线和高阻接地故障均有良好的灵敏性和可靠性。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证明所述方法正确、可行,可实现无死区的故障选线。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基于零序电流基波、高次谐波的故障选线方法,测量复杂,可靠性不高。文中对负序电流馈线接地保护及负序电流与零序电流比较式接地保护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保护判据,分析了保护精度,介绍了实现方法。该保护方法适用于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便于在馈线保护中实现和在FTU上安装。仿真分析及模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对弧光接地故障正确选线,抗过渡电阻能力强,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1.
概述计算机故障分析与诊断的原则 ,提出计算机一些软、硬件故障的诊断方法 ,并利用这些诊断原则和诊断方法对计算机故障进行实例分析、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12.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distance to a fault (l) is suggested for medium-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s. The method is based on allocating the upper natural frequency (f 2) due to the discharge of the capacitance of the damaged phase in the transient process of earth connection. The allocated frequency and frequency response l = (f 2) calculated for the damaged line are used to locate the fault.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起220 kV变压器发生接地故障情况进行了介绍及诊断,分析了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特性和故障情况下正序、负序、零序电流情况,分析结果与保护动作报告完全吻合.指出在电动机负荷距离故障点较近时故障后会向故障点返送电流.同时由于△绕组的存在,在单相接地时,装置采集电流中的正序和零序并不相等.  相似文献   

14.
发电机维护到位一般不会出现转子接地故障,但常因发电机老化并且缺乏科学有效的维护、制造中遗留有缺陷及质量控制不到位等,都有可能导致发电机出现转子接地故障。掌握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有利于快速、省时、省力地消除故障。  相似文献   

15.
对T形线路的故障测距,现有方法都是先判断故障支路,再将3端线路等效成2端线路进行测距。但在 T节点附近短路,尤其是经高阻短路时,现有的测距方法由于无法正确判别故障支路而存在一定范围的测距死区。针对上述缺陷,分别假设故障发生在某一支路,由假定正常的2段支路端的电压、电流推算求得 T节点电压和注入假定故障支路的电流,从而分别求得3个故障距离。经证明,求得的3个故障距离有且仅有1个在0和对应支路总长度之间,该距离就是真实的故障距离,故障发生在对应支路上。该方法无需事先判别故障支路即可测距,在 T节点附近经高阻故障时无测距死区。其测距精度理论上不受过渡电阻和故障类型影响,无需故障前数据,且对滤波无高要求。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测距精度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电力系统内由于电力系统暂态数据转换通用格式(COMTRADE)标准不一致,远程传输产生乱码、数据不全等原因造成的解析困难,研究了一种可最大限度地正确解析COMTRADE文件的算法。此算法包含错误预分析和容错解析2部分;错误预分析部分通过跳行解析并验证的方法,逐一寻找能影响正确解析的各种错误,最终形成一个错误信息表;容错解析部分采用查询错误信息表和COMTRADE外延字符表,以提前解析数据文件和获取校验信息的方法,实现了可靠的COMTRADE文件容错解析。大量的现场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为各种第三方电力系统暂态数据分析软件的研发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国内故障录波器存在的录波文件数据不连续、功能单一、分析困难的问题,研究基于多处理器同步控制的故障录波数据监测系统,测试各功能在各处理器模块中的执行时间以及各模块接口访问速度,设计一种统筹方法优先处理故障数据,兼顾低优先级任务,同步控制各处理模块内部及模块接口任务逻辑切换,并留有一定的时间裕量,保证录波文件完整连续、录波数据精确可靠,实现故障录波系统多功能并行处理,达到了对电网进行长期有效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19.
夏金梧  朱萌 《人民长江》2020,51(5):131-137
金沙江断裂带是一条具有多期活动的缝合线构造,由金沙江主断裂及其西界断裂、东界断裂等3条主要断裂和西支断裂、巴塘断裂以及其它一些近南北向的次级断裂组成,宽约50~60 km,总体走向近南北向,控制不同构造层的边界。大致以北侧巴塘断裂和南侧德钦-中甸-大具断裂为界,断裂带可分为北、中、南3段。通过地质调查、地震活动性研究及断裂带物质测年分析等,认为金沙江主断裂带中段各条次级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早-中更新世至全新世,活动方式以右旋水平走滑兼逆冲运动为主。据断裂活动时代、滑动速率及历史地震活动情况等综合分析,认为金沙江主断裂带的里甫-日雨断裂、曾大同断裂等具有发生6.5级地震的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某35MW水轮发电机组在调试期间出现了上机架振动超标、下导摆度偏大以及不稳定振动等现象。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观察,结果发现由于支撑系统的刚度不足、发电机转子的质量不平衡以及动静摩擦等,从而导致机组出现异常振动。现场通过放大下导油盆密封间隙和经过动平衡处理之后,成功地消除了该机组的振动故障。对出现事故原因的查找与分析过程、试验研究、对事故采取的措施与治理方案的制定,以及方案实施后达到的效果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