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1981—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127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与历史大气CO2浓度数据,对考虑和不考虑大气CO2浓度变化的水稻需水量进行模拟,分析了大气CO2浓度上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考虑大气CO2浓度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需水量多年平均值为400.16 mm,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差异;考虑大气CO2浓度会使水稻需水量比未考虑大气CO2浓度时平均下降1.6%左右;大气CO2浓度每上升1μmol/mol,研究区水稻需水量平均下降0.071 mm;各子流域的灌溉需水量因有效降水量不同而具有一定差异,考虑大气CO2浓度变化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年需补充灌溉总量减少4.24 km3。  相似文献   

2.
稻田灌排耦合的水稻需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蒸渗仪试验资料,分析了稻田灌排耦合调控下水稻需水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灌排耦合模式的水稻全生育期需水量变化差异显著(p0.05)。与浅湿灌溉+大田地下水埋深模式相比较,控制灌溉+适宜地下水埋深的水稻需水量减少25.3%,控制灌溉+控制地下水埋深模式的水稻需水量减少34.4%;灌排耦合模式的水稻阶段需水强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拔节孕穗期和分蘖中期降低幅度较明显;需水量模比系数呈前期小、中期大、后期又小的变化规律。不同地下水埋深对水稻需水量变化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以控制灌溉+控制地下水埋深模式水稻全生育期需水量较小。  相似文献   

3.
作物需水量观测站点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作物需水量观测站点的布置主要包括合理的采样数目和合理的采样位置的确定。本文将GIS的空间管理功能和地统计的空间分析功能有机结合,在分析作物需水量空间变异的基础上,首先用经典统计学确定合理的采样数目,进而利用地统计学处理空间结构的优良特性,确定合理的采样结构。在总结作物需水量观测站点优化设计主要步骤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冬小麦需水量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和观测站点的优化设计。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3个重点观测试验站并不能满足观测精度要求,必须补充必要的观测站点数目,增至10个左右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4.
作物需水量是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参数,是灌溉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我省通过两年水稻控制灌溉的试验研究,虽得出了许多宝贵的数据资料,取得了许多重要科研成果,却没有需水量方面的直接观测数据。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要求对灌溉需水量进行准确地、及时地预报,以保证农作物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云南省持续干旱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以及研究作物需水量规律的重要性,利用当前国际上先进的涡动观测系统,自动观测灌区主要粮食作物生育期各个阶段的需水量及需水强度。以油菜和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涡动观测设备采集的数据,采用Eddypro软件,计算了油菜和水稻各阶段的需水量,并与灌溉试验站取得的作物需水量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涡动观测系统计算的油菜和水稻需水量与灌溉试验站试验值十分接近。本研究采用涡动观测系统对云南高原农作物进行的观测分析效果明显,极具应用前景,可为云南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灌溉试验新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农田需水量预测是农业灌溉需水量的关键,其合理利用与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科学管理有极为重要作用。为合理分析区域农田需水量,本文在全面分析农田需水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为基础,将优化作物布局,调整种植结构,和采取作物适时灌溉相结合条件下的经济灌溉需水量预测方法;并以唐山市为例,采用45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未来20年全市充分和经济灌溉条件下的农田灌溉需水定额和灌溉需水量作了预测。结果表明,唐山市2010年、2020年经济灌溉需水量较充分灌溉条件下的农田综合灌溉定额分别减少76.9mm、68.0 mm,对应的农田用水量分别下降了4.07×108m3和3.59×108m3。比较不同灌溉条件下的农业需水量变化发现在农业灌溉中采用经济灌溉方式将有利于缓减未来农业供需水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和灌溉方式对稻田需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改变了水稻的耗水过程和灌溉需水。基于高邮灌区历史气象资料(1955—2013年),利用稻田水量平衡和MK检验方法,分析了不同灌溉模式下稻田耗水与灌溉需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邮灌区水稻全生育期积温随时间序列显著增加,而降雨量略有减少,但趋势不明显;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需水量ETc和渗漏量均随时间序列缓慢增加;节水灌溉模式能有效降低稻田耗水量;节水灌溉稻田灌溉需水量随时间序列缓慢降低,而常规灌溉稻田呈增加趋势,但趋势均不明显;节水灌溉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稻田灌溉需水量,提高降雨利用率。因此,节水灌溉能够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给水稻种植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变化环境下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南京河海大学和山东省济宁市水利局联合研究的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新技术——水稻控制灌溉,于1990年9月通过鉴定。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即根据水稻生长期内各个时期需水量进行灌水。经过多年的研究试验,他们找到了水稻控制灌溉的需水规律是:水稻插秧返青期内,水层控在5~25毫米之间;返青后,耕作层土壤含水量上限控制在饱和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水稻灌溉需水量研究》曾获得浙江省1985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此课题经过五年的连续多点试验,比较系统地探讨了我省水稻灌溉需水量的某些客观规律与生育环境关系,并经生产的实践考验。今应本刊之邀,由课题工作人员撰写成文,附注的各种表式材料较多,适于我省各地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估算旱作水稻作物需水量动态变化过程,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试验研究采用蒸渗仪及田间试验测定作物蒸发蒸腾量方法,对旱作水稻作物需水量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分析:旱作水稻需水量与其它旱作作物需水量基本相同,可在水资源不足地区和井灌区规模种植。  相似文献   

11.
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主要是用于进行灌溉制度设计、推求灌溉定额和进行灌溉评价。如何更好地应用该图,正确确定作物需水量ET、降雨量R和灌溉定额Q三者的关系,是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吉林省水稻需水量成果图分析应用为例,较全面地介绍了应用该成果建立ET、R和Q三者关系的方法及不同系列排须的ET图的应用情况。为需水量研究成果图更加完善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水稻的主要栽培方式是育苗移栽。水稻育苗期间的需水量很少,故一般水稻的需水量主要指移栽后该田间的蒸腾量。文章主要以水稻淹灌、水稻浅湿灌实验资料对比,对水稻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水稻需水量和需水规律进行分析。同时对优化灌溉模式、节水灌溉及对水资源评价的意义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黑龙江省8个典型站点60年(1956-2015)的历史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水量平衡模型计算了黑龙江省水稻全生育期内,两种灌溉模式下(淹水和控制灌溉)的作物需水量(ETC)及灌溉需水量,并结合气象因素的变化特征,借助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ETC及灌溉需水量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ETC方面,不同灌溉模式下同一站点ETC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安达和绥化站的ETC呈下降趋势,出现"蒸发悖论"现象,嫩江、尚志和孙吴站的ETC显著上升,其余各站无明显变化。灌溉需水量方面,只有尚志站点在两种灌溉模式下均显著增加,孙吴、富锦和嫩江站仅在控制灌溉模式下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其余站点并没有一致性规律。总体上,相对于淹水灌溉,控制灌溉模式下有效降雨量提高了20%,灌溉需水量降幅为44.9%~52.9%,有效减少了农业生产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受到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年型控灌中蓄稻田水分变化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灌中蓄是在控制灌溉(排水)技术和蓄雨型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依据南方地区稻植期雨量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节水灌溉制度。本文从不同年型稻田各水分要素在田间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入手,通过比较控灌中蓄和常规灌溉模式下有效降雨量、灌溉用水量、水稻需水量、田间耗水量、稻田排水量之间的差异,掌握不同年型水稻生育期田间水分分布和变化规律。通过对水稻不同年型田间灌溉以及对降雨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水稻控灌中蓄和常规灌排模式下水稻需水量之间的差异,探索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差异的根源,阐明控灌中蓄生态节水灌溉模式的节水机理,旨在为节水灌溉技术下土壤水分管理和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ORYZA 2000模型的鄂北地区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北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有限降水难以满足水稻需水量,需要实施灌溉以补充水分。为此,根据长渠灌溉试验站水稻灌溉试验成果,基于ORYZA 2000模型构建了鄂北地区水稻生长模型。根据不同受旱阶段及受旱水平设置了多种受旱方案,利用构建的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受旱方案水稻需水量和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受旱程度的增加,水稻需水量与产量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模拟成果分析基础上,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分析得到了Jensen模型中不同生育阶段敏感系数,构建了鄂北地区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对指导当地水稻灌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探讨水稻的需水规律,是制订灌溉制度和农业技术措施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以华中、华南地区的灌溉试验资料为主,辅以部分水稻高产单位的用水经验调查,试对我国南方地区水稻需水量的规律及其计算方法予以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支持向量机在三江平原井灌水稻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支持向量机在水稻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在介绍支持向量机基本思想和回归算法的基础上,利用此方法对三江平原井灌水稻生育期内需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速度快,泛化能力强,并具有较高的模型拟合和预测精度,为当地制定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量中期预测方法。分析了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基本原理,阐述了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引黄灌溉需水量分离等引黄灌溉需水预测的关键参数和方法。作物需水量可采用修订的Valiantzas方程进行预测;有效降水量预测可采用美国垦务局推荐方法;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可采用该系数与末级渠道灌溉控制单元至支渠分水口的距离、渠道衬砌率等的线性方程估算;引黄灌溉需水量的分离可采用高精度遥感技术确定引黄灌溉面积,并通过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从灌区供水水源中分离出引黄供水需求量。上述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可以为黄河下游农业用水需求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信息与文摘     
《治淮》1991,(1)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通过鉴定由河海大学和山东省济宁市水利局联合研究的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技术——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于去年9月24日在济宁市通过鉴定。来自国内的17名专家,认为该项技术属国内领先水平。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是根据水稻生长各个时期的需水量,进行灌水。从1982年起,他们开始对这一技术进行研究试验,到1989年,累计推广面积6.21万亩,节约灌溉水1251.5万立方米,节电121千瓦小时,节约水费19.4万  相似文献   

20.
根据浙江省的自然地理及农业灌溉用水的特点,对全省按6个区域进行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的编制.对浙江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的区域划分、编制方法及编制依据等作了介绍.对该定额编制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双季水稻和单季水稻的灌溉用水定额由于直接利用试验站资料进行编制,因此其用水定额是合理而可靠的;经济作物的灌溉用水定额由于采用以理论分析为主,并用实际观测值进行验证.因此其用水定额也是合理而可靠的;作物实际需水量由于采用彭曼一蒙特斯方法进行估算,并经浙江省的实例验证,其定额也较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