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MIKE11构建了浑太河流域主干河流—浑河、太子河水动力水质数值模型,并对浑河闸、葠窝水库两座大型水利工程进行概化处理,利用长序列逐日水文资料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与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水动力、水质及可控制水工建筑物模拟精度高、拟合效果好,能够充分反映研究河段水动力及水质特征,可为水质预测、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等水利工程相关研究提供模拟响应工具。  相似文献   

2.
选取浑河、太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制定水库群与闸坝联合调度方案。基于MIKE11构建了包含可控制水工建筑物的水动力水质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调度方案水质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域尺度内制定水库群与闸坝水量联合调度方案,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河流水质改善起到促进作用,还能在流域水资源量较匮乏条件下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利用。  相似文献   

3.
杨洵  李伟  张勤  王志坤  赵博 《东北水利水电》2012,30(11):10-11,49
研究以太子河观音阁水库至参窝水库严重污染河段为背景,利用MIKE11软件水力、水质模块对河流闸坝的调度操作进行了模拟,研究了闸坝上下游水质水量对多种闸坝操控的响应关系,得出了各种闸坝基本操控方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世博园区内景观水体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的解决水质污染问题,本文利用MIKE11 HD搭建世博园区水动力一维河网数学模型,再耦合MIKE 11 AD模块进行突发污染事故的传输扩散模拟,并通过假定案例说明如何对突发事件做出正确的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5.
研究浑河流域干流水动力模型的主要目的是模拟浑河流域各控制段的流速,水位和流量,从而为水质模型提供数据输入,为水质和水量联合调度提供数据支撑,以改善水质。研究首先构建了浑河流域的水动力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径流模拟和水质模拟,并对当前年度水质进行了模拟~([1])。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梁溪河-大运河(京杭运河无锡段)河道、水利工程、水文及水质现状的现场查勘和资料收集,选用MIKE11模块,率定模型参数,构建梁溪河-大运河水量水质耦合模型,量化分析不同工况下调水引流对梁溪河和大运河水量水质的影响程度,模拟结果符合实际,表明MIKE模型可应用于无锡平原水网地区的水量水质研究.  相似文献   

7.
闸控河段水质转化机制研究Ⅰ:模型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闸控河段水环境系统的复杂作用机理出发,提出在"水体-悬浮物-底泥-生物体"界面内开展水质多相转化研究的总体思路。综合运用环境水力学、吸附-解吸动力学、水生生物生长动力学等理论,推导了描述各种相态水质成分之间传质过程的数学表达式。以MIKE 11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具有一定物理机制的闸控河段水质多相转化模型。结合2013年4月和2014年11月两次槐店闸调度影响实验数据,对水动力学模型和水质多相转化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和验证,并对实验期间溶解相和悬浮相物质的转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水流流速和闸门调度方式对闸上和闸下断面各相水质浓度变化均有显著的影响,且闸门调度方式变化越频繁,水质多相转化越复杂。  相似文献   

8.
以京杭运河杭州段为研究对象,在2016年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MIKE11软件,进行HD与AD模块耦合计算。选取氨氮为典型指标,模拟不同治污方案下运河水质改善程度,并进行敏感性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拟-优化的重污染河流闸坝群防污调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左其亭  李冬锋 《水利学报》2013,44(8):979-986
针对重污染河流频发的水污染事件,以淮河流域重污染河流沙颍河上的闸坝群为研究对象,基于MIKE11软件的HD和AD模块,构建了多闸坝河流的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闸坝群防污调控优化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和模糊优选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求解,得到重污染河流闸坝群优化调控方案。在沙颍河的应用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地适用于淮河流域所开展的多闸坝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可为重污染河流开展闸坝模拟与防污调控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淮河中游频发的水污染事件,以淮河流域重污染河流沙颍河上的闸坝群为研究对象,基于MIKE11软件的HD和AD模块,构建了多闸坝河流的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模拟的闸坝群防污调控优化模型,并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和模糊优选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求解,得到重污染河流闸坝群优化调控方案。在沙颍河的应用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地适用于淮河流域所开展的多闸坝水质水量联合调度,从而为重污染河流开展闸坝模拟与防污调控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