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阐述利用黄河水沙资源改造沿黄涝洼地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工程实施,既可改造沿黄涝洼地,又为丰富的黄河水沙资源找到出路,减轻黄河河道淤积。项目的推广实施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黄河水沙是华北平原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资源。五十年代以来,黄河下游沿岸的引黄灌溉,对稳定沿黄2000多万亩土地的农业生产和淤改沿黄低洼盐碱沙荒地,起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作用尤为显著。但是,引黄灌溉由于来水多沙、河道游荡和灌区内部地形平缓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以致引水口门和引水渠道淤积严重,而且大量泥沙  相似文献   

3.
  王荣祥 《中国水利》2007,(19):I0004-I0007
黄河流域属资源型缺水区,供需矛盾突出。1987年国务院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将黄河580亿m^3的水资源总量扣除冲沙、生态、损失之后的370亿m^3分配到沿黄9个省(自治区)和河北省、天津市。近年,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黄河流域各省(自治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省(自治区)耗用黄河水增长较快,按照“丰增枯减”的年度用水分配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黄河调水调沙已有14余年,黄河河势变化较大,河床拉深下降,扩大了过水断面,有利于黄河行洪,为确保黄河安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给沿黄农田灌溉带来了困难,沿黄各地都在探讨消除黄河调水调沙带来的影响。文章结合范县于庄引黄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探讨了如何消除因黄河调水调沙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玉梅 《人民黄河》2006,28(6):4-5,8
建立黄河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是:科学性、相对完备性、可比性、全面性、相对独立性、针对性等;黄河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基本指标包括:黄河水可持续供给能力、黄河水可持续利用能力、黄河水生态平衡能力、黄河水财富持续增长能力、黄河水安全持续保障能力、黄河水管理可持续发展能力、沿黄居民持续发展能力等7项.  相似文献   

6.
侯涛  秦奎峰 《山东水利》2012,(11):47+58
黄河是我国重要水资源之一。担负着沿黄各地的工、农业供水,以及天津等地的远距离用水任务。济南黄河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实施了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确保了该地区的黄河水不断流,实现了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沿黄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黄河水资源危机仍然十分凸显。  相似文献   

7.
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运行是实施黄河水沙"固-拦-调-放-挖"综合治理模式的一项重要非工程措施。以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为研究对象,首先,以河段输沙水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基于自迭代模拟优化算法的黄河上游梯级水库多目标水沙联合模拟优化调度模型;其次,系统分析上游来水、沿黄用水、调水调沙时段及起调水位选取等因素对黄河上游梯级水库输沙、发电及供水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影响;最后,推荐制定了黄河上游调水调沙最优方案,即丰水年应尽量抬高非汛期(4月)龙羊峡水库初始水位,最大程度上发挥黄河上游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研究成果对维护黄河健康、丰富和完善梯级水库优化调度理论及方法、促进黄河上游水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黄河水沙分布状况及治理思路。研究认为:近年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水沙分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河道防洪形势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在充分认识多沙河流河床演变的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提出黄河水沙治理思路包括:减少上中游粗泥沙来源、利用洪水塑造河道主槽、增大高效输沙流量出现几率、强化水库水沙调控作用、改造游荡性河段河槽形态。  相似文献   

9.
针对运城市境内地表水资源贫乏,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利用地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以及全面实施节约用水外,大力引用黄河水才是解决运城市水资源匮乏的根本出路。重点介绍了涉及运城市境内的各大引黄工程建成后为运城市沿黄各县市带来的工程效益,显示了沿黄地区引用黄河水、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水需求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刘晓民  吴黎明  万峥 《人民黄河》2007,29(10):16-17,52
内蒙古沿黄地区资源富集,工业发展和城镇化使用水量有较大幅度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自黄委对黄河干流实施水量统一调度以来,内蒙古每年均超指标用水。在近期黄河水资源总量难以增加的情况下,通过企业投资对沿黄灌区进行节水改造,以初始水权为基础,采取水权转换的方式来满足区内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用水需求,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面积约79.5万km~2,全长5464km,流经9省市。多年以来,沿黄各地大量引用黄河水源,发展生产,保障了经济的稳步增长。黄河水已成为沿黄地区的重要水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2.
董黎光 《人民黄河》2002,24(11):22-24
黄河水资源危机已严重制约了沿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黄河水资源费的收缴存在诸多弊端,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开征黄河水资源税是依法行政,资源有价,公平效率的根本要求,黄河水资源税的征收必须以提高水产权效率为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相一致,并使黄河水资源税征收法治化。  相似文献   

13.
解决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有效途径是增水(节水和外流域调水)、减沙(水土保持措施减沙,干支流水库拦沙,小北干流放淤)、调水调沙.完善的黄河水沙调控工程体系应包括黄河干流龙羊峡、刘家峡、黑山峡、碛口、古贤、三门峡、小浪底七大骨干水库和支流泾河东庄水库、沁河河口村水库、伊洛河陆浑与故县水库等,非工程体系主要包括水沙预报系统、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时间尺度的水沙调控调度模型等.黄河水沙调控工程体系必须保证黄河水沙的多年调节、满足调水调沙对水流动力的要求、能够调节水库泥沙、满足小北干流放淤对水沙条件的要求、确保黄河不断流以及支持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等.  相似文献   

14.
<正>由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规划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于6月4日在郑州得到主管部门组织的成果鉴定.认为该项目采用了理论分析,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等多种手段.紧密结合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1)首次建立了完整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技术支撑体系。紧密结合黄河水少沙多特点,从黄河洪水、泥沙.水资源管理的根本要求出发,提出了黄河水沙调控体系旳构成、总体布局.调控目标、调控指标、调控方式.调控效果等一整套水沙调控体系建设的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5.
杜娟  张涛  袁云 《山东水利》2012,(11):31-32
山东沿黄城市水景观建设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显著的综合效益。同时,城市水景观建设在用水方面多以黄河水作为主要水源,尚存在一些问题。山东沿黄地区城市水景观建设应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合理规划、开源节流,加强管理,使沿黄城市水景观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河水资源日益短缺,沿黄地区资源富集,发展电力及煤化工业是实现这一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由之路,沿黄地区的工业快速发展需要水资源作为保障,在近期内蒙古黄河水资源总量难以增加的情况下,通过企业对沿黄灌区节水改造投入,以内蒙沿黄地区初始水权为基础,通过水权转换的方式满足沿黄地区迅速发展的电力、煤化工业用水需求是解决沿黄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前,黄河下游两岸大堤上已兴建78座引黄涵闸,总设计引水流量4146m~3/s,设计引黄灌溉面积300多万公顷,实际灌溉面积207万公顷,年均引黄水量110亿m~3。开灌以来,粮食产量增长了3~4倍,有近12万公顷盐碱、涝洼地被改造为高产水稻田。引黄有力地促进了沿黄地区农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引黄灌溉的发  相似文献   

18.
1988年11月,来自冀、鲁、豫、苏、皖五省的六十多位科技工作者会聚开封,就黄河冲积扇地区经济资源开发的潜力、充分利用黄河水沙资源发展经济、经济资源总体开发战略以及冲积扇各地区经济资源开发的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这一地区总的开发指导思想应该是:开发黄河经济,更新黄河文化,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都应当围绕“黄”字作文章。  相似文献   

19.
黄河水泥沙含量较高,对于沿黄灌区推行滴灌是一个难题。为保障黄河水滴灌在黑石灌区顺利运行,设计了基于平流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碟片过滤器的三级过滤系统。同时考虑到灌区实现远程控制和精确灌溉,提出基于物联网与模糊专家决策系统,通过Lora无线网络将指令发送至相应的无线阀门控制器,实现远程控制;通过信息采集终端模块实时采集灌区土壤墒情信息,建立模糊决策数学模型,实现精确灌溉。该系统为沿黄灌区滴灌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黄河水对下游两岸地下水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下游沿黄两岸(河南段)埋藏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是沿黄城市供水的前景水源地。应用水文地质学理论,以郑州市“九五滩”水源地水质分析资料为依据,对比分析了黄河对两岸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黄河水化学成分中SO4^2-、Cl^-、Na^ 、NO3^-的含量明显高于地下水,Fe、Mn、HCO3^-的含量明显低于地下水,其他成分二者相近。②对地下水有影响的主要是Cl^-、SO4^2-,表现为距黄河越近影响越大、含量越高,越远影响越小、含量越低;随水源地开采时间的延长有增加趋势,但其绝对含量不会超过黄河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